CN211782245U - 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2245U
CN211782245U CN201922411693.4U CN201922411693U CN211782245U CN 211782245 U CN211782245 U CN 211782245U CN 201922411693 U CN201922411693 U CN 201922411693U CN 211782245 U CN211782245 U CN 211782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heat exchange
air
refrigerator body
fa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16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密升
李建国
刘振乐
徐子超
严铁牛
赵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chuan Niuent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chuan Niuent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chuan Niuent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chuan Niuent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116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2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2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2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包括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包括电冰箱本体,所述电冰箱本体的背设置有冷凝换热管,所述冷凝换热管的外部设置有密封换热罩,所述电冰箱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温仓,所述电冰箱本体背侧的底部安装有吸风罩,所述吸风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风扇,所述吸风罩位于电冰箱本体内部的一侧通过气管与密封换热罩内腔的底部连通,所述密封换热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风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电动风扇将外部空气不断导入密封换热罩内,使热气通过出风管流入至散风罩的内腔中,使热气通过细管不断流向出风罩,使热气在保温仓的内部不断散热,提高了装置对能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冰箱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吸入,经过压缩之后的制冷剂通过管道被输送到冷凝换热管中,进行放热,通过冷凝之后,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会变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制冷剂经过冷凝之后会进入到毛细血管中,最后进入到蒸发器之中,蒸发器中的空间要比毛细血管宽阔很多,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到蒸发器之后会迅速的吸热蒸发,最终变成等温等压的气态制冷剂,之后气态制冷剂会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压缩,继续进行制冷循环。随着制冷剂的蒸发吸热,冰箱中的温度也随之降低,最终实现了制冷的作用;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在制冷剂通过冷凝换热管换热时,其所散发的热量直接排放至外部空气,无法进行有效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通过利用吸风罩内部的电动风扇将外部空气不断导入密封换热罩内,使热气通过出风管流入至散风罩的内腔中,进而可以使热气通过散风罩两端的细管不断流向出风罩,使热气在保温仓的内部不断散热,使密封换热罩内的温度高于外部温度,以便于将一些饮料、水果、凉食等放置在保温仓的内部,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包括电冰箱本体,所述电冰箱本体的背设置有冷凝换热管,所述冷凝换热管的外部设置有密封换热罩,所述电冰箱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温仓,所述电冰箱本体背侧的底部安装有吸风罩,所述吸风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风扇,所述吸风罩位于电冰箱本体内部的一侧通过气管与密封换热罩内腔的底部连通,所述密封换热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风管,所述保温仓内部靠近出风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风罩,所述出风管的顶端与散风罩的内腔连通,所述散风罩远离出风管的一侧设置有细管,所述细管与散风罩固定连接,且所述细管与散风罩的内腔连通,所述细管远离散风罩的一端设置有出风罩,所述出风罩与保温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细管远离散风罩的一端与出风罩的内腔连通,所述出风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泄风管,所述泄风管的顶部贯穿密封换热罩的顶部,并延伸至保温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电冰箱本体背侧的底部开设有槽口,所述吸风罩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安装于槽口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出风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磁三通阀,所述电磁三通阀的一端通过气管与散风罩的内腔连通,所述电磁三通阀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排风管。
优选的,所述细管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细管分别位于保温仓内部的两侧,所述出风罩的数量也设置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密封换热罩与出风管、冷凝换热管以及气管的连接处均涂抹有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保温仓的内壁中均填充有保温材料。
优选的,所述细管的内壁直径为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冰箱本体的顶部安装保温仓,并在冷凝换热管的外部安装密封换热罩,进而在换热介质途经冷凝换热管进行换热时,可以将密封换热罩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再利用吸风罩内部的电动风扇将外部空气不断导入密封换热罩内,使热气通过出风管流入至散风罩的内腔中,进而可以使热气通过散风罩两端的细管不断流向出风罩,使热气在保温仓的内部不断散热,使密封换热罩内的温度高于外部温度,以便于将一些饮料、水果、凉食等放置在保温仓的内部,使其与外界低温进行隔绝,以便于食用更加舒适,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的增强了装置使用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对能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冰箱本体;2、冷凝换热管;3、密封换热罩;4、保温仓;5、吸风罩;6、电动风扇;7、出风管;8、散风罩;9、细管;10、出风罩;11、电磁三通阀;12、排风管;13、槽口;14、泄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包括电冰箱本体1,所述电冰箱本体1的背设置有冷凝换热管2,所述冷凝换热管2的外部设置有密封换热罩3,所述电冰箱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温仓4,所述电冰箱本体1背侧的底部安装有吸风罩5,所述吸风罩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风扇6,所述吸风罩5位于电冰箱本体1内部的一侧通过气管与密封换热罩3内腔的底部连通,所述密封换热罩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风管7,所述保温仓4内部靠近出风管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风罩8,所述出风管7的顶端与散风罩8的内腔连通,所述散风罩8远离出风管7的一侧设置有细管9,所述细管9与散风罩8固定连接,且所述细管9与散风罩8的内腔连通,所述细管9远离散风罩8的一端设置有出风罩10,所述出风罩10与保温仓4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细管9远离散风罩8的一端与出风罩10的内腔连通,所述出风罩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泄风管14,所述泄风管14的顶部贯穿密封换热罩3的顶部,并延伸至保温仓4的外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冰箱本体1背侧的底部开设有槽口13,所述吸风罩5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安装于槽口13的内部,进而方便对吸风罩5进行安装;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管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磁三通阀11,所述电磁三通阀11的一端通过气管与散风罩8的内腔连通,所述电磁三通阀1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排风管12,进而可以通过控制11,可以调整密封换热罩3所输出热风的流向,以便于在密封换热罩3非使用时,可以将热气直接排放至外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细管9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细管9分别位于密封保温仓4内部的两侧,所述出风罩10的数量也设置为两个,从而加强热气在保温仓4中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换热罩3与出风管7、冷凝换热管2以及气管的连接处均涂抹有密封胶,进而可以保证密封换热罩3的密封性,增强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温仓4的内壁中均填充有保温材料,从而提高保温仓4的保温效果;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细管9的内壁直径为5mm,进而使热气在细管9中的流速更快,散热更充分;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在电冰箱本体1的顶部安装保温仓4,并在冷凝换热管2的外部安装密封换热罩3,进而在电冰箱本体1工作,其内部的换热介质途经冷凝换热管2进行换热时,可以将密封换热罩3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同时,通过在电冰箱本体1的底部安装吸风罩5,并利用吸风罩5内部的电动风扇6将外部空气不断导入密封换热罩3内,经加热后,再通过密封换热罩3顶部的出风管7和电磁三通阀11流入至密封换热罩3内部散风罩8的内腔中,进而可以使热气通过散风罩8两端的细管9不断流向出风罩10,将热气充分分散,使热气在保温仓4的内部不断散热,并最终从出风罩10顶部的泄风管14排出,从而使密封换热罩3内的温度高于外部温度,进而可以将一些饮料、水果、凉食等放置在保温仓4的内部,使其与外界低温进行隔绝,避免食物过凉,以便于食用时更加舒适,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冰箱换热装置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工作原理:换热介质途经冷凝换热管2进行换热时,可以将密封换热罩3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再利用吸风罩5内部的电动风扇6将外部空气不断导入密封换热罩3内,使热气通过出风管7流入至散风罩8的内腔中,进而可以使热气通过散风罩8两端的细管9不断流向出风罩10,使热气在保温仓4的内部不断散热,使密封换热罩3内的温度高于外部温度。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包括电冰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冰箱本体(1)的背设置有冷凝换热管(2),所述冷凝换热管(2)的外部设置有密封换热罩(3),所述电冰箱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温仓(4),所述电冰箱本体(1)背侧的底部安装有吸风罩(5),所述吸风罩(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风扇(6),所述吸风罩(5)位于电冰箱本体(1)内部的一侧通过气管与密封换热罩(3)内腔的底部连通,所述密封换热罩(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风管(7),所述保温仓(4)内部靠近出风管(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风罩(8),所述出风管(7)的顶端与散风罩(8)的内腔连通,所述散风罩(8)远离出风管(7)的一侧设置有细管(9),所述细管(9)与散风罩(8)固定连接,且所述细管(9)与散风罩(8)的内腔连通,所述细管(9)远离散风罩(8)的一端设置有出风罩(10),所述出风罩(10)与保温仓(4)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细管(9)远离散风罩(8)的一端与出风罩(10)的内腔连通,所述出风罩(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泄风管(14),所述泄风管(14)的顶部贯穿密封换热罩(3)的顶部,并延伸至保温仓(4)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冰箱本体(1)背侧的底部开设有槽口(13),所述吸风罩(5)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安装于槽口(1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磁三通阀(11),所述电磁三通阀(11)的一端通过气管与散风罩(8)的内腔连通,所述电磁三通阀(1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排风管(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管(9)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细管(9)分别位于保温仓(4)内部的两侧,所述出风罩(10)的数量也设置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换热罩(3)与出风管(7)、冷凝换热管(2)以及气管的连接处均涂抹有密封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仓(4)的内壁中均填充有保温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管(9)的内壁直径为5mm。
CN201922411693.4U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 Active CN211782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1693.4U CN211782245U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1693.4U CN211782245U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2245U true CN211782245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7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1693.4U Active CN211782245U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2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9448B (zh) 一种x光机双冷却系统
CN203704150U (zh) 一种双系统节能的机柜散热空调
CN101959388A (zh) 一种带制冷剂循环换热的电信机柜及其冷却方法
CN207939940U (zh) 一种采用超导热管散热的集装箱
CN104976857B (zh) 一种用于单系统制冷方式的风冷冰箱的保湿结构及冰箱
CN211782245U (zh) 一种供暖与制冷结合的换热装置
CN107917459A (zh) 一体式冷暖机组
CN201652649U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113251690B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15295430U (zh) 一种新型节能冷水机组
CN202204260U (zh) 干燥机热气循环控制装置
CN211204576U (zh) 基于热管组合制冷系统的模块化冰箱
CN211084563U (zh) 热交换箱体结构及冰箱
CN211668116U (zh) 一种空气能制冷冻干机
WO2018076311A1 (zh) 一种无霜空调
CN107940802A (zh) 一种冷暖两用机组
CN205641663U (zh) 低温冰源热泵机组
CN204854110U (zh) 活动式宴会冷冻餐车
CN212299987U (zh) 一种新型冷凝器
CN215638171U (zh) 风冷冰箱
CN210980050U (zh) 一种建筑暖通采暖装置
CN204723995U (zh) 一种冷冻式干燥机
CN216115284U (zh) 一种能源多次利用的热泵烘干系统
CN218672777U (zh) 一种冷柜
CN220235948U (zh) 解冻装置及包含其的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