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6780U - 一种滑门驱动器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门驱动器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6780U
CN211776780U CN201922190378.3U CN201922190378U CN211776780U CN 211776780 U CN211776780 U CN 211776780U CN 201922190378 U CN201922190378 U CN 201922190378U CN 211776780 U CN211776780 U CN 211776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wheel
sliding door
wheel
drive
rea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903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轩
邓满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pp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pp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pp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pp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903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6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6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6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滑门驱动器及汽车,其中滑门驱动器包括:基座板,用于设置于车身上;驱动件,设置于基座板上;驱动齿轮,转动连接于基座板上且连接于驱动件上;前导轮,用于转动连接于安装有滑门的导轨的前端;后导轮,用于转动连接于导轨的后端;以及传动带,固定于滑门上且用于驱动滑门沿着导轨移动,传动带依次绕于驱动齿轮、前导轮和后导轮上,传动带上设置有啮合于驱动齿轮的传动齿;汽车设置有上述的滑门驱动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门驱动器及汽车具有滑门移动顺畅以及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滑门驱动器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滑门驱动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滑门的滑门驱动器是依靠拉线装置来驱动滑门进行开关门的动作,由于拉线电动驱动系统的拉线自身强度差,并且存在电机计算的步数不准等问题,导致车门开闭不流畅,力值超标等问题,不能提供充分的动力,影响客户体验,产品使用寿命也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门驱动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滑门驱动不稳定以及拉力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门驱动器,包括:
基座板,用于设置于车身上;
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板上;
驱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板上且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上;
前导轮,用于转动连接于安装有滑门的导轨的前端;
后导轮,用于转动连接于所述导轨的后端;以及
传动带,固定于所述滑门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滑门沿着所述导轨移动,所述传动带依次绕于所述驱动齿轮、所述前导轮和后导轮上,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排列的齿部,所述传动带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门驱动器还包括用于固定于所述导轨前端的前端盖座和设置于所述前端盖座上的前端盖侧板,所述前端盖座和所述前端盖侧板之间形成收容所述前导轮的第一收容空间,所述前导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前端盖侧板上,所述传动带伸入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且绕于所述前导轮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端盖侧板固定有前导轮轴,所述前导轮套设于所述前导轮轴上,所述前导轮轴和所述前导轮之间设置有前轴套和第一铜套,所述第一铜套套设于所述前轴套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门驱动器还包括用于固定于所述导轨后端的后导轮上盖和设置于所述后导轮上盖上的后导轮壳,所述后导轮壳内部形成用于收容所述后导轮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后导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后导轮壳上,所述传动带伸入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且绕于所述后导轮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导轮壳固定有后导轮轴,所述后导轮套设于所述后导轮轴上,所述后导轮轴和所述后导轮之间设置有后轴套和第二铜套,所述第二铜套套设于所述后轴套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门驱动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板上且位于所述驱动齿轮两侧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所述传动带绕于所述驱动齿轮上,所述传动带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驱动齿轮之间,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张紧轮和所述驱动齿轮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门驱动器还包括转动设置所述基座板上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一张紧轮的远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所述传动带绕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的外侧且穿过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一张紧轮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门驱动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板上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二张紧轮的远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所述传动带绕于所述第二导向轮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门驱动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板上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远离所述第一张紧轮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轮位于所述第二导向轮的靠近所述第二张紧轮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其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滑门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门驱动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首先,通过将基座板设置于车身上,使得驱动件可以提供稳定的转动输出力;其次,通过传动带上的传动齿和驱动齿轮之间的配合,使得传动带的移动平稳,步距稳定,再次,齿轮之间的配合也可以使得传动带输出较大拉力,令滑门驱动器可以拉动较大质量的滑门;最后,传动带绕于分别位于导轨的前端的前导轮和后端的后导轮,使得传动带可以驱动滑门在导轨内移动,使得滑门定向移动,其滑动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门驱动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门驱动器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门驱动器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门驱动器的后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基座板-1;
驱动件-2;
驱动齿轮-3;第一张紧轮-31;第二张紧轮-32;
前导轮-4;前端盖座-41;前端盖侧板-42;前导轮轴-43;前轴套-44;第一铜套-45;第一限位环台-46;
后导轮-5;后导轮上盖-51;后导轮壳-52;后导轮轴-53;后轴套-54;第二铜套-55;第二限位环台-56;
传动带-6;
第一导向轮-7;第一导向板-71;第一弹性件-72;
第二导向轮-8;第二弹性件-81;
第一传动轮-9;
第二传动轮-10;
第三导向轮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门驱动器,其用于设置于汽车的滑门上,如MPV、房车、礼宾车和商用车。未来的汽车对滑门的要求越来越高,滑门会变得更加高大宽敞,且有电动需求,随着车门增大,需减少部件重量,提高系统精度,对传统铰链、导轨、车门、门框、胶条等要求更高,对驱动系统能量、强度和结构设计要求更是提出更高的需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滑门驱动器包括:基座板1、驱动件2、驱动齿轮3、前导轮4、后导轮5以及传动带6;基座板1用于设置于车身上;驱动件2设置于基座板1上;驱动齿轮3转动连接于基座板1上且连接于驱动件2上,驱动齿轮3的外周设置有驱动齿轮;前导轮4用于转动连接于安装有滑门的导轨的前端;后导轮5用于转动连接于导轨的后端;以及传动带6,固定于滑门上且用于驱动滑门沿着导轨移动,传动带依次绕于驱动齿轮3、前导轮4和后导轮5上,传动带上设置有啮合于驱动齿轮的传动齿。
本实施例提供的滑门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具有滑门的汽车一般会将导轨设置于汽车的C柱和D柱之间,该导轨平行于汽车的长度方向,分别将前导轮4和后导轮5设置于导轨的前端和后端上;将基座板1固定于车身靠近导轨处,将传动带6依次绕于驱动齿轮3、前导轮4和后导轮5上,调整传动带6的长度,并且将传动带6的绕于前导轮4和后端轮后的两端固定于滑门上,滑门滑动设置于导轨上,传动带6用于牵引滑门沿着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滑门驱动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首先,通过将基座板1设置于车身上,使得驱动件2可以提供稳定的转动输出力;其次,通过传动带6上的传动齿和驱动齿轮3之间的配合,使得传动带6的移动平稳,步距稳定,再次,齿轮之间的配合也可以使得传动带6输出较大拉力,令滑门驱动器可以拉动较大质量的滑门;最后,传动带6绕于分别位于导轨的前端的前导轮4和后端的后导轮5,使得传动带6可以驱动滑门在导轨内移动,使得滑门定向移动,其滑动更为稳定。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滑门驱动器还包括用于固定于导轨前端的前端盖座41和设置于前端盖座41上的前端盖侧板42,前端盖座41和前端盖侧板42之间形成收容前导轮4的第一收容空间,前导轮4转动连接于前端盖侧板42上,传动带6伸入第一收容空间且绕于前导轮4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前端盖侧板42形成第一收容空间,使得前导轮4可以收容在该第一收容空间内,使得前导轮4在滑门移动时不受到其他异物的干扰。
具体地,前端盖侧板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前端盖侧板42相对设置,两个前端盖侧板42之间形成第一收容空间,前导轮4转动连接于两个前端盖侧板42之间。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前端盖侧板42保护前导轮4免受异物的侵袭。
细化地,前端盖侧板42焊接于前端盖座4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端盖侧板42固定有前导轮轴43,前导轮4套设于前导轮轴43上,前导轮轴43和前导轮4之间设置有前轴套44和第一铜套45,第一铜套45套设于前轴套44上。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一个前轴套44和第一铜套45可以大大增加前导轮4转动的顺滑性。
具体地,前导轮轴43为螺钉件,该螺钉件螺纹固定于两个前端盖侧板42之间,前轴套44螺纹固定于该螺钉件上,第一铜套45转动套设于前轴套44上,前导轮4转动套设于第一铜套45上。
细化地,前导轮4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环台46,该第一限位环台46沿着前导轮4的周向设置,第一限位环台46的半径大于前导轮4的半径,两个第一限位环台46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传动带6的宽度,第一限位环台46用于将传动带6限制于前导轮4上,避免在传动过程中,传动带6从前导轮4上脱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门驱动器还包括用于固定于导轨后端的后导轮上盖51和设置于后导轮上盖51上的后导轮壳52,后导轮壳52内部形成用于收容后导轮5的第二收容空间,后导轮5转动连接于后导轮壳52上,传动带6伸入第二收容空间且绕于后导轮5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后导轮壳52形成第二收容空间,使得后导轮5可以收容在该第二收容空间内,使得后导轮5在滑门移动时不受到其他异物的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后导轮壳52固定有后导轮轴53,后导轮5套设于后导轮轴53上,后导轮轴53和后导轮5之间设置有后轴套54和第二铜套55,第二铜套55套设于后轴套54上。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一个后轴套54和第二铜套55可以大大增加后导轮5转动的顺滑性。
具体地,后导轮轴53为螺钉件,该螺钉件螺纹固定于后导轮壳52上,后轴套54螺纹固定于该螺钉件上,第二铜套55转动套设于前轴套44上,前导轮4转动套设于第一铜套45上。
细化地,后导轮5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环台56,该第二限位环台56沿着前导轮4的周向设置,第二限位环台56的半径大于后导轮5的半径,两个第二限位环台56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传动带6的宽度,第二限位环台56用于将传动带6限制于后导轮5上,避免在传动过程中,传动带6从后导轮5上脱落。
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滑门驱动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板1上且位于驱动齿轮3两侧的第一张紧轮31和第二张紧轮32,传动带6绕于驱动齿轮3上,传动带6的一端穿过第一张紧轮31和驱动齿轮3之间,传动带6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张紧轮32和驱动齿轮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齿轮3位于第一张紧轮31和第二张紧轮32之间,第一张紧轮31和第二张紧轮32用于增大传动带6在驱动齿轮3上的包角,即使得传动带6绕于驱动齿轮3的更大部分的外周上,使得传动带6和驱动齿轮3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两者不易脱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门驱动器还包括转动设置基座板1上的第一导向轮7,第一导向轮7位于第一张紧轮31的远离驱动齿轮3的一侧,传动带6绕于第一导向轮7的外侧且穿过第一导向轮7和第一张紧轮31之间。
进一步地,滑门驱动器包括转动设置基座板1上的第一导向板71,第一导向板71连接有第一弹性件72,第一导向轮7转动设置于第一导向板71的远离转动连接处的一端,该第一弹性件72提供第一导向板71弹力,该弹力方向垂直于第一导向轮7的轴向,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向板71可以在预设范围内沿着垂直第一导向轮7的轴向的方向移动,当滑门往复移动时,传动带6的张力有时会变大,有时会变小,通过设置该第一导向板71,并且利用第一弹性件72提供第一导向板71弹力,使得传动带6时刻保持合适的张力,即传动带6稳定地配合于驱动齿轮3和第一导向轮7上。
具体地,该第一弹性件72为拉伸弹簧。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门驱动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板1上的第二导向轮8,第二导向轮8位于第二张紧轮32的远离驱动齿轮3的一侧,传动带6绕于第二导向轮8的外侧。
进一步地,第二导向轮8连接设置有第二弹性件81,该第二弹性件81的弹力方向平行于传动带6绕于第二导向轮8上的张力方向,第二导向轮8在预设范围内沿着垂直第二导向轮8的轴向的方向移动,滑门往复移动时,传动带6的张力有时会变大,有时会变小,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81提供第二导向轮8弹力,使得传动带6时刻保持合适的张力,即传动带6稳定地配合于驱动齿轮3和第二导向轮8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门驱动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板1上的第一传动轮9和第二传动轮10,第一传动轮9位于第一导向轮7的远离第一张紧轮31的一侧,第二传动轮10位于第二导向轮8的靠近第二张紧轮8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传动轮9可以增大传动带6在第一导向轮7的包角,使得传动带6和第一导向轮7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同时通过第二传动轮10可以增大传动带6在第二导向轮8的包角,使得传动带6和第二导向轮8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轮10的远离第二张紧轮32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三导向轮11,该第三导向轮11用于进一步整理传动带6的传动方向,使得传动带6维持张紧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其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滑门驱动器。
设置有上述的滑门驱动器的汽车具有其滑门运行顺畅和稳定的优点。
另外,本实施例的滑门驱动器是一种可承受大力矩、高抗噪和长寿命皮带传动机构,其可带动大型车门来实现辅助电动开关门,支持汽车厂高配需求,同时满足了从容平顺、柔和低噪的客户体验。
本实施例的滑门驱动器还具有以下优点:1.传动带6具有驱动齿轮,其强度比较高,可输出大拉力,设计时排除电机的输出力限制;2、采用封闭回转传动,行程自由设计,克服传统技术的拉线绕轮定距设计,本实施例的行程不受机构件限制,通用性广;3、轴承滚轮滚动摩擦代替拉线绕轮滑动摩擦,系统效率高,损耗少;4、传动带6、弹簧集成在基座板1,沿运动方向布置,与车身贴合,结构紧凑,整体体积小,布置安装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滑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板,用于设置于车身上;
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板上;
驱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板上且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上;
前导轮,用于转动连接于安装有滑门的导轨的前端;
后导轮,用于转动连接于所述导轨的后端;以及
传动带,固定于所述滑门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滑门沿着所述导轨移动,所述传动带依次绕于所述驱动齿轮、所述前导轮和后导轮上,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排列的传动齿,所述传动齿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门驱动器还包括用于固定于所述导轨前端的前端盖座和设置于所述前端盖座上的前端盖侧板,所述前端盖座和所述前端盖侧板之间形成收容所述前导轮的第一收容空间,所述前导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前端盖侧板上,所述传动带伸入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且绕于所述前导轮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侧板固定有前导轮轴,所述前导轮套设于所述前导轮轴上,所述前导轮轴和所述前导轮之间设置有前轴套和第一铜套,所述第一铜套套设于所述前轴套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门驱动器还包括用于固定于所述导轨后端的后导轮上盖和设置于所述后导轮上盖上的后导轮壳,所述后导轮壳内部形成用于收容所述后导轮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后导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后导轮壳上,所述传动带伸入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且绕于所述后导轮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轮壳固定有后导轮轴,所述后导轮套设于所述后导轮轴上,所述后导轮轴和所述后导轮之间设置有后轴套和第二铜套,所述第二铜套套设于所述后轴套上。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滑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门驱动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板上且位于所述驱动齿轮两侧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所述传动带绕于所述驱动齿轮上,所述传动带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驱动齿轮之间,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张紧轮和所述驱动齿轮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门驱动器还包括转动设置所述基座板上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一张紧轮的远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所述传动带绕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的外侧且穿过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一张紧轮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门驱动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板上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二张紧轮的远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所述传动带绕于所述第二导向轮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门驱动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板上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远离所述第一张紧轮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轮位于所述第二导向轮的靠近所述第二张紧轮的一侧。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滑门驱动器。
CN201922190378.3U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滑门驱动器及汽车 Active CN211776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0378.3U CN211776780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滑门驱动器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0378.3U CN211776780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滑门驱动器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6780U true CN211776780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90378.3U Active CN211776780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滑门驱动器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6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66189B2 (ja) 車両用開閉体の駆動装置
US9803407B2 (en)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US20170089118A1 (en) Driving mechanism
US9834970B2 (en)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KR930010047B1 (ko) 차량의 창문조절기에 사용되는 운동변환기구
US20140353070A1 (en) Steering system
JPWO2004088826A1 (ja) 回転電機及び電動車両
CN201841918U (zh) 汽车中滑门电动传动装置
CN211776780U (zh) 一种滑门驱动器及汽车
CN209852467U (zh) 一种舵轮驱动装置
EP1118741A2 (en) Rolling contact screw-and-nut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linear actuator comprising this device
EP2672050A2 (en) Method of fixing drive motor in window regulator and window regulator
JP5184012B2 (ja) 車両用自動開閉装置
CN210828796U (zh) 拉绳式缓冲闭门系统
CN113173149B (zh) 一种电子刹车助力器
CN210948177U (zh) 汽车尾门用电动撑杆
CN221073902U (zh) 汽车电动滑移门同步驱动机构及电动滑移门
CA2512258A1 (en) Direct drive linear transfer device
CN220148456U (zh) 曲线传送机构
CN220390956U (zh) 电池驱动机构及换电电动汽车
CN111734251A (zh) 一种电动滑门驱动机构总成
CN111425102B (zh) 一种钢丝绳张力调节装置及玻璃升降器
CN216008197U (zh) 汽车尾门撑杆
JP2019190229A (ja) 対象物移動装置及び窓ガラス昇降装置
CN218780190U (zh) 用于升高和降低车辆窗口的窗口调节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