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6582U - 锁体 - Google Patents

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6582U
CN211776582U CN201922285465.7U CN201922285465U CN211776582U CN 211776582 U CN211776582 U CN 211776582U CN 201922285465 U CN201922285465 U CN 201922285465U CN 211776582 U CN211776582 U CN 211776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toggle
gear
locking
ro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54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泽财
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54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6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6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6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体,包括锁壳、导向锁舌、锁止机构、拨动机构以及电驱装置,导向锁舌滑动设置于锁壳,并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所述锁壳,锁止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壳并在转动过程中选择性地锁止导向锁舌或解除对导向锁舌的锁止,拨动机构转动设置于锁壳并在转动过程带动锁止机构锁止机构转动,电驱装置设置于锁壳并与拨动机构传动配合。本申请提供的锁体通过电驱装置驱动拨动机构转动,拨动机构拨动锁止机构转动以对导向锁舌进行锁止以实现上锁,或者对导向锁舌解除锁止以实现开锁,实现了锁体的全自动上锁和开锁,且整个传动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锁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锁体。
背景技术
随着门锁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对门锁的使用体验也越来越高,现有多数的门锁多数需要采用手动的方式进行开锁,由于现有门锁结构的限止,驱动装置和锁舌之间的传动关系复杂,不利于简化产品的结构,也不利于门锁实现全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锁体,以解决以上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体,包括锁壳、导向锁舌、锁止机构以及拨动机构,导向锁舌滑动设置于锁壳,并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锁壳;锁止机构转动设置于锁壳并在转动过程中选择性地锁止导向锁舌或解除对导向锁舌的锁止;拨动机构转动设置于锁壳并在转动过程带动锁止机构锁止机构转动;电驱装置设置于锁壳并与拨动机构传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拨动机构包括拨动齿轮和传动齿轮,传动齿轮转动设置于锁壳并与电驱装置传动配合,拨动齿轮转动设置于锁壳并与传动齿轮配合,并在转动过程中拨动锁止机构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转轴,转轴设置于锁壳,传动齿轮合和拨动齿轮同轴设置并转动设置于转轴,传动齿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拨动齿轮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拨动齿轮的周缘设置有凸臂,锁止机构包括锁止部和延伸臂,锁止部转动设置于锁壳并选择性地与导向锁舌相抵或远离,延伸臂连接于锁止部,且延伸臂至少有部分位于凸臂的转动路径,凸臂在转动过程中选择性地拨动锁止部远离导向锁舌以解除对导向锁舌的锁止或者锁止导向锁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锁芯齿轮和拨动凸轮,拨动凸轮可转动设置于锁壳,锁芯齿轮围绕拨动凸轮的转动轴线设置于拨动凸轮的外周,且锁芯齿轮设置有拨动缺口,拨动凸轮部分地伸入拨动缺口,锁芯齿轮与拨动齿轮传动配合,拨动凸轮在外驱力作用下带动锁芯齿轮转动以使拨动齿轮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主锁舌组件,主锁舌组件滑动设置于锁壳,拨动机构与主锁舌组件传动配合,并在转动过程中选择性地带动主锁舌组件伸出或缩回至锁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拨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和上锁件,传动齿轮转动设置于锁壳,上锁件转动设置于锁壳并与传动齿轮传动配合,上锁件在转动过程中拨动主锁舌组件伸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锁件包括第一锁件和第二锁件,拨动机构包括拨动齿轮和传动齿轮,传动齿轮转动设置于锁壳并与电驱装置传动配合,第一锁件的转动轴线与传动齿轮的转动轴线重合,传动齿轮设置有弧形拨动槽,第一锁件设置有与弧形拨动槽相配合的固定柱,传动齿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锁件转动,拨动齿轮设置于第一锁件和所述第二锁件之间,拨动齿轮设置有导柱,第二锁件设置有与导柱相配合的弧形转动槽,导柱设置于弧形转动槽,第一锁件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锁件转动以驱使拨动齿轮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锁舌组件包括主锁舌和固定部,固定部滑动设置于锁壳,且主锁舌连接于固定部,固定部设置有导向斜槽,上锁件包括套柱,套柱滑动设置于导向斜槽,套柱在上锁件转动过程中带动固定部伸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锁壳,另一端连接于锁止机构以使锁止机构保持对导向锁舌的锁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壳未开设用于安装把手的把手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插芯,锁壳设置有插芯安装孔,插芯设置于插芯安装孔并与拨动机构传动配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锁体通过电驱装置驱动拨动机构转动,拨动机构拨动锁止机构转动以对导向锁舌进行锁止以实现上锁,或者,对导向锁舌解除锁止以实现开锁,实现了锁体的全自动上锁和开锁,不需要通过转动把手进行上锁和开锁,且整个传动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主锁舌组件、拨动机构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提供另一种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体200,包括锁壳110、导向锁舌120、锁止机构130、拨动机构140以及电驱装置150。
导向锁舌120滑动设置于锁壳110,并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锁壳110;锁止机构130转动设置于锁壳110并在转动过程中选择性地锁止导向锁舌120或解除对导向锁舌120的锁止;拨动机构140转动设置于锁壳110并在转动过程带动锁止机构130转动;电驱装置150设置于锁壳110并与拨动机构140传动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200通过电驱装置150驱动拨动机构140转动,拨动机构140拨动锁止机构130转动以对导向锁舌120进行锁止以实现上锁,或者,对导向锁舌120解除锁止以实现开锁,实现了锁体200的全自动上锁和开锁,不需要通过转动把手来带动导向锁舌120伸缩,便于用户使用,整个传动结构简单。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锁壳110包括底板111和侧板112,侧板112围设于底板111并形成收容腔113,侧板112设置有导向锁舌120孔,且导向锁舌120孔与收容腔11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锁舌120滑动设置于底板111,导向锁舌120沿导向锁舌孔1121的轴向滑动设置于底板111,并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伸出导向锁舌120孔或缩回至锁壳110。导向锁舌120可以是剪刀舌或者三角舌等。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130转动设置于底板111,并在转动过程中锁止导向锁舌120以使导向锁舌120无法伸缩,其中“锁止”是指在导向锁舌120完全伸出导向锁舌孔1121时,如图2所示,锁止机构130至少有部分抵挡于导向锁舌120的滑动路径以阻挡导向锁舌120滑动,使得导向锁舌120无法缩回至锁壳110内;如图3所示,锁止机构130在转动过程中远离导向锁舌120时,导向锁舌120可以沿导向锁舌孔1121的轴向缩回至锁壳110,其中,锁止机构130未阻挡在导向锁舌120缩回至锁壳110的路径,使得导向锁舌120能够完全缩回至锁壳110。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130包括锁止部131和延伸臂132,锁止部131在转动过程中选择性地与导向锁舌120相抵或远离,延伸臂132连接于锁止部131,延伸臂132至少有部分位于拨动机构140的转动路径,以使拨动机构14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延伸臂132相抵。当锁止部131与导向锁舌120相抵时,导向锁舌120被锁止而无法滑动。拨动机构140在转动过程中会与延伸臂132相抵以拨动锁止机构13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130为大致的“T”型结构,锁止部131为大致的板状结构,锁止部131包括固定端1311和自由端1312,固定端1311转动连接于锁壳110,自由端1312在锁止机构130的转动过程中选择性地与导向锁舌120相抵或远离,延伸臂132为大致的长条板状结构,其中,延伸臂132连接于固定端1311和自由端1312之间,并朝向拨动机构140的方向呈直线延伸,以使延伸臂132以更短的长度延伸至拨动机构140的滑动路径与拨动机构140传动配合。
当锁止部131位于锁止位置时,此时,锁止部131至少部分位于导向锁舌120的滑动路径,且锁止部131的自由端1312与导向锁舌120相抵以阻挡导向锁舌120滑动,进而实现对导向锁舌120的锁止,其中,延伸臂132沿与导向锁舌120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朝向拨动机构140延伸;当拨动机构140受到电驱装置150的作用时,拨动机构140转动一定的角度后会与延伸臂132相抵并带动锁止部131转动,锁止部131在转动过程中自由端1312会远离导向锁舌120并转动至解锁位置,当自由端1312位于解锁位置时,导向锁舌120能够沿导向锁舌120孔的轴向完全缩回至锁壳110内,并在缩回至锁壳110的过程中不会与自由端1312相抵,以避免自由端1312阻挡导向锁舌120的缩回。
在本实施例中,锁体200还包括弹性件161(如图1所示),弹性件161的一端连接于锁止机构130,另一端连接于锁壳110,弹性件161用于对锁止机构130进行复位,以使锁止机构130保持对导向锁舌120的锁止。弹性件161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弹簧或者弹性塑胶。弹性件161可以是扭簧或者其他类型的弹簧。
作为一种示例,弹性件161可以为扭簧,扭簧被扭转时会产生与其扭转方向相反的扭力,当锁止机构130位于锁止位置时,弹性件161可处于自由状态;当锁止机构130由锁止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时,弹性件161被扭转并会产生一定的与锁止机构130转动方向相反的扭力,锁止机构130在弹性件161的回复力的作用下会进行反向转动,进而由解锁位置回转至锁止位置,以继续保持对导向锁舌120的锁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111可以设置有限位部1111(如图2所示),限位部1111可以是柱体、板体或者其他形状的结构,限位部1111设置于锁止部131的转动路径上以对锁止部131进行限位,作为一种示例:限位部1111可以设置于锁舌组件滑动路径的一侧,当锁止部131转动至锁止位置时,锁止部131与限位部1111相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部1111设置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限位部1111可以围绕锁止部131的转动中心设置,两个限位部1111均位于锁止部131的转动路径上,以限定锁止部131的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限位部1111设置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拨动机构140包括传动齿轮141和拨动齿轮142,传动齿轮141转动设置于锁壳110并与电驱装置150传动配合,拨动齿轮142转动设置于锁壳110并与传动齿轮141配合,并在转动过程中拨动锁止机构130转动。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锁体200还包括转轴114,转轴114设置于锁壳110,传动齿轮141和拨动齿轮142同轴设置并转动设置于转轴114,传动齿轮14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拨动齿轮142转动,拨动齿轮142在转动过程中会与延伸臂132相抵以带动锁止机构130转动。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锁壳110设置有主锁舌孔1122,主锁舌孔1122设置于侧板112,锁体200还包括主锁舌组件170,主锁舌组件170滑动设置于锁壳110,拨动机构140与主锁舌组件170传动配合,并在转动过程中选择性地带动主锁舌组件170伸出或缩回至锁壳110。主锁舌组件170包括主锁舌171和固定部172,固定部172滑动设置于底板111,主锁舌171连接于固定部172并在固定部172驱使下伸出主锁舌孔1122,其中,主锁舌171可以为方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锁舌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锁舌,在此不作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拨动机构140还包括上锁件143,上锁件143转动设置于锁壳110并与传动齿轮141传动配合,上锁件143在转动过程中拨动主锁舌组件170伸缩,即上锁件143沿不同方向转动时可以带动主锁舌组件170伸出主锁舌孔1122或缩回至锁壳110。
请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141、上锁件143和拨动齿轮142均转动设置于转轴114,三者的转动轴线大致重合,上锁件143和传动齿轮141传动配合,上锁件143与拨动齿轮142传动配合,传动齿轮141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拨动齿轮142、上锁件143一起转动。传动齿轮141包括转动部1411和扇形部1412,转动部1411转动设置于转轴114,转动部1411为大致的圆形薄体结构,扇形部1412为扇形体结构,扇形部1412沿转动部1411的径向突起,扇形部1412的外周缘设置有多个凸齿1413,用于与其他的齿轮结构进行啮合。通过将扇形部1412设置为扇形体结构,使得扇形部1412具有较长的外侧边缘,在扇形部1412的外侧边缘可以排布更多的凸齿1413,以增加传动齿轮141与其他齿轮结构的啮合数。
请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上锁件143包括第一锁件1431和第二锁件1432,两者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一锁件1431和第二锁件1432均包括圆弧部1434和拨动臂1433。以第一锁件1431为例进行阐述,圆弧部1434为圆柱体结构,拨动臂1433沿圆弧部1434的径向延伸设置。圆弧部1434转动设置于转轴114,拨动臂1433在转动过程中拨动主锁舌组件170沿主锁舌孔1122的轴向伸缩。第一锁件1431设置于传动齿轮141和拨动齿轮142之间,第二锁件1431设置于拨动齿轮142的远离第一锁件1431的一侧,也即拨动齿轮142位于第一锁件1431和第二锁件143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上锁件143包括套柱1435(如图4所示),套柱1435连接于第一锁件1431和第二锁件1432之间。其中,主锁舌组件170的固定部172设置有导向斜槽1721,导向斜槽1721的延伸方向与主锁舌组件170的伸缩方向呈夹角设置,其夹角小于小于90°。套柱1435滑动设置于导向斜槽1721,且套柱1435穿设于导向斜槽1721并连接于第一锁件1431和第二锁件1432之间,这样可以使得固定部172更稳固地夹持于两者之间,且固定部172可以与第一锁件1431和第二锁件1432相互贴合,使得固定部172在伸缩过程中更加的稳定,不容易发生偏摆或摆动,同时,使得主锁舌组件170能够耐受更大的外力冲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设置第一锁件1431或第二锁件1432。
请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141设置有弧形拨动槽1414,上锁件143设置有与弧形拨动槽1414相配合的固定柱1436,弧形拨动槽1414为圆弧槽,弧形拨动槽1414围绕转轴114的中心线设置,固定柱1436固设于第一锁件1431,且固定柱1436设置于弧形拨动槽1414,传动齿轮141在转动过程与固定柱1436相抵以驱使上锁件143转动。弧形拨动槽1414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两个弧形拨动槽1414围绕传动齿轮141的轴线间隔设置,相应地,固定柱1436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两个固定柱1436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弧形拨动槽1414内。此外,弧形拨动槽1414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当固定柱1436在弧形拨动槽1414转动至一定的转动弧长时与传动齿轮141相抵,以使传动齿轮141拨动第一上锁件1431转动,也即传动齿轮141可以空转至一定的弧度时,固定柱1436与传动齿轮141相抵,其中空转的弧度大致等于弧形拨动槽1414的弧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柱也可以设置于传动齿轮141,弧形拨动槽1414设置于上锁件143,或者,两者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传动配合,只要使传动齿轮141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上锁件143转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拨动齿轮142设置于第一锁件1431和第二锁件1432之间,且拨动齿轮142设置有导柱1421,第二锁件1432设置有与导柱1421相配合的弧形转动槽1439,弧形转动槽1439为圆弧槽,弧形转动槽1439围绕转轴114的中心线设置,拨动齿轮142的导柱1421设置于弧形转动槽1439内。当传动齿轮141转动时会带动上锁件143转动,同时,上锁件143带动拨动齿轮142进行转动,具体地,第一锁件1431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第二锁件1432同时转动以驱使拨动齿轮142转动。弧形转动槽1439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两个弧形转动槽1439围绕传动齿轮141的轴线间隔设置,相应地,导柱142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两个导柱1421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弧形转动槽1439内。此外,弧形转动槽1439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当第二锁件1432空转至一定的弧度时,相当于导柱1421沿着弧形转动槽1439滑动至与第二锁件1432相抵的位置,此时,第二锁件1432通过拨动导柱1421以带动拨动齿轮142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拨动齿轮142和传动齿轮141之间也可以直接传动配合,作为一种示例:拨动齿轮142可以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围绕转轴114的设置,传动齿轮141可以设置有与弧形槽相配合的拨动柱,拨动柱设置于弧形槽并在转动过程中拨动拨动齿轮14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拨动齿轮142的周缘设置有凸臂1422,其中,凸臂1422朝拨动齿轮142的径向突起,延伸臂132至少有部分位于凸臂1422的转动路径,凸臂1422在转动过程中会拨动锁止部131远离导向锁舌120以解除对导向锁舌120的锁止或者锁止导向锁舌120。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电驱装置150包括驱动部151和齿轮箱152,齿轮箱152可以由多个齿轮或齿条相互啮合组成,其中,齿轮箱152可以是减速齿轮箱,驱动部151可以微型电机或者马达,减速齿轮箱主要可以降低电动机的输出或提高电动机的输出,可以实现加速或减速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151的转动轴与齿轮箱152的输入齿轮传动传动配合,传动齿轮141与齿轮箱152的输出齿轮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锁体200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驱动部151电连接,并用于控制驱动部151的运转。上锁时,如图2所示,锁体200通过电子检测或机械检测方式感应到门关闭,例如,可以通过设置传感器或者微动开关来检测锁舌的位置,当检测到导向锁舌120的位置处于完全缩回至锁壳110内的位置时,处理器发出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用于控制驱动部151正向运转,驱动部151驱使齿轮箱152带动传动齿轮141逆时针转动,传动齿轮14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上锁件143逆时针转动,上锁件143在逆时针转动过程中推动主锁舌组件170伸出主锁舌孔172,上锁件143在逆时针转动过程中也带动拨动齿轮142逆时针转动,作为一种示例,当上锁件143转动的角度大致等于弧形转动槽1439弧度时,此时,上锁件143与拨动齿轮142相抵并带动拨动齿轮142逆时针转动。拨动齿轮142的拨动臂1422远离锁止机构131,锁止机构131在弹性件161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由解锁位置转动至锁止位置,锁止机构131与导向锁舌120相抵,以使导向锁舌120无法缩回至锁壳110,实现上锁。在开锁时,当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后,处理器发出第二信号,第二信号用于控制驱动部151的反向运转,驱动部151驱使齿轮箱152带动传动齿轮141顺时针转动,传动齿轮14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上锁件143顺时针转动,上锁件143在顺时针转动过程中推动主锁舌组件170缩回至锁壳110,上锁件143在顺时针转动过程中也会带动拨动齿轮142顺时针转动,作为一种示例,当上锁件143转动的角度大致等于弧形转动槽1439的弧度时,此时,上锁件143与拨动齿轮142相抵并带动拨动齿轮142顺时针转动,拨动齿轮142的拨动臂1422拨动锁止机构131转动,锁止机构131在转动过程中由锁止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导向锁舌120可以自由地伸缩,实现开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200可以通过检测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锁舌的位置或状态来判断门是否完全关闭,例如,锁体200还可以设置有检测锁舌,门框未设置有与检测锁舌相配合的锁孔;门框设置有与导向锁舌120相配合的锁孔。在关门过程中,检测锁舌与门框相碰后,检测锁舌被门框抵压至锁壳110内,同时,导向锁舌120也会被门框抵压至锁壳110内,当门完全关好时,导向锁舌120会由锁壳110完全伸入至门框的锁孔内,而检测锁舌会被门框继续抵挡在锁壳110内。通过检测两个锁舌的位置或运动状态可以检测门是否完全关闭。若检测到门完全关闭时,处理器发出第一信号并控制驱动部151正向运转。
开锁时,如图3所示,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例如用户输入指纹、密码或者通过虹膜检测、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身份认证,若身份认证成功,处理器发出第二信号并控制驱动部151反向运转,驱动部151并驱使齿轮箱152带动传动齿轮141顺时针转动,传动齿轮14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上锁件143顺时针转动,上锁件143在顺时针转动过程中带动主锁舌组件170缩回至锁壳110,上锁件143转动至与拨动齿轮142相抵时,上锁件143带动拨动齿轮142转动,拨动齿轮142的拨动臂1422在转动过程中拨动锁止机构131转动,锁止机构131在转动过程中由锁止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此时,锁止机构131远离导向锁舌120,以使导向锁舌120可以自由地伸缩,实现开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壳110未开设用于安装把手的把手孔,这样使得锁壳110不用安装把手,也没有方轴和方轴孔,不会暴露锁壳110内部的传动结构,避免不法份子将非法开锁工具经由方轴孔伸入锁壳110内,拨动拨动机构140或锁止机构130转动来实现开锁。锁体200的自动化水平较高,本身也不需要转动把手进行开锁和上锁。此外,锁体200无把手,能够简化锁体200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200还包括插芯190(如图1所示),锁壳110设置有插芯安装孔1136,插芯190设置于插芯安装孔1136并与拨动机构140传动配合,可以通过连接件将锁芯190固定于锁壳110,由于市场上全自动锁体200类型为假插芯设计,但是假插芯并没有与锁体200的传动结构进行配合,仅简单地装设于门锁的面板,一旦拆开面板,不法份子可以直接操作锁体200开门,安全性差,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插芯190设置于插芯安装孔1136并与拨动机构140传动配合,由于插芯190经插芯安装孔1136固定于锁壳110内,仅将插芯190的钥匙孔露出在锁壳110外,使得非法份子很难采取暴力手段将插芯190从锁壳110撬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锁体200还包括锁芯齿轮192和拨动凸轮193,拨动凸轮193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10,锁芯齿轮192围绕拨动凸轮193的转动轴线设置于拨动凸轮193的外周,锁芯齿轮192可以设置有拨动缺口1921,拨动缺口1921可沿锁芯齿轮192的转动轴线切断锁芯齿轮192,拨动凸轮193可以部分地伸入拨动缺口1921,锁芯齿轮192与拨动凸轮193传动配合,例如,两者可以直接啮合,当拨动凸轮193在外力作用下带动锁芯齿轮192转动以带动拨动齿轮142转动,拨动齿轮142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上锁件143转动以及锁止机构130转动,实现开锁或上锁。拨动凸轮193可以是插芯190的转动结构,将钥匙插入插芯190通过扭转钥匙以带动拨动凸轮193转动;或者,拨动凸轮193也可以是独立的转动结构,也可以将门把手的方轴与拨动凸轮193传动配合,用户可以通过转动门把手以驱动拨动凸轮193转动。通过将锁芯齿轮192与拨动凸轮193传动配合,能够通过手动的方式来驱动拨动凸轮193转动即可以实现上锁件143和锁止机构130转动,进而实现开锁或上锁。当采用电驱装置150驱动拨动齿轮142转动,拨动齿轮142在转动时可以带动锁芯齿轮192转动,由于拨动凸轮190伸入拨动缺口1921的结构尺寸小于拨动缺口1921的口径,因此,锁芯齿轮192在预定的转动角度内并不会与拨动凸轮190相抵,避免在电驱动过程中锁芯齿轮192被拨动凸块190锁止而无法拨动锁止机构130转动。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200通过电驱装置150驱动拨动机构140转动,拨动机构140拨动锁止机构130转动以对导向锁舌120进行锁止以实现上锁,或者对导向锁舌120解除锁止以实现开锁,实现了锁体200的全自动上锁和开锁,且不需要通过转动把手来带动导向锁舌120伸缩,便于用户使用,且整个传动结构简单。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壳;
导向锁舌,所述导向锁舌滑动设置于锁壳,并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所述锁壳;
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壳并在转动过程中选择性地锁止所述导向锁舌或解除对所述导向锁舌的锁止;
拨动机构,所述拨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壳并在转动过程带动所述锁止机构转动;以及
电驱装置,所述电驱装置设置于所述锁壳并与所述拨动机构传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拨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壳并与所述电驱装置传动配合,所述拨动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壳并与所述传动齿轮配合,并在转动过程中拨动所述锁止机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拨动齿轮同轴设置并转动设置于所述转轴,所述传动齿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拨动齿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齿轮的周缘设置有凸臂,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部和延伸臂,所述锁止部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壳并选择性地与所述导向锁舌相抵或远离,所述延伸臂连接于所述锁止部,且所述延伸臂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凸臂的转动路径,所述凸臂在转动过程中选择性地拨动所述锁止部远离所述导向锁舌以解除对所述导向锁舌的锁止或者锁止所述导向锁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锁芯齿轮和拨动凸轮,所述拨动凸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锁芯齿轮围绕所述拨动凸轮的转动轴线设置于所述拨动凸轮的外周,且所述锁芯齿轮设置有拨动缺口,所述拨动凸轮部分地伸入所述拨动缺口,所述锁芯齿轮与所述拨动齿轮传动配合,所述拨动凸轮在外驱力作用下带动所述锁芯齿轮转动以使所述拨动齿轮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主锁舌组件,所述主锁舌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拨动机构与所述主锁舌组件传动配合,并在转动过程中选择性地带动所述主锁舌组件伸出或缩回至所述锁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和上锁件,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上锁件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壳并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配合,所述上锁件在转动过程中拨动所述主锁舌组件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件包括第一锁件和第二锁件,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拨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壳并与所述电驱装置传动配合,所述第一锁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传动齿轮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传动齿轮设置有弧形拨动槽,所述第一锁件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拨动槽相配合的固定柱,所述传动齿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一锁件转动,所述拨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锁件和所述第二锁件之间,所述拨动齿轮设置有导柱,所述第二锁件设置有与所述导柱相配合的弧形转动槽,所述导柱设置于所述弧形转动槽,所述第一锁件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锁件转动以驱使所述拨动齿轮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舌组件包括主锁舌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滑动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主锁舌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导向斜槽,所述上锁件包括套柱,所述套柱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斜槽,所述套柱在所述上锁件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固定部伸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锁壳,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锁止机构以使所述锁止机构保持对所述导向锁舌的锁止。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未开设用于安装把手的把手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插芯,所述锁壳设置有插芯安装孔,所述插芯设置于所述插芯安装孔并与所述拨动机构传动配合。
CN201922285465.7U 2019-12-18 2019-12-18 锁体 Active CN211776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5465.7U CN211776582U (zh) 2019-12-18 2019-12-18 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5465.7U CN211776582U (zh) 2019-12-18 2019-12-18 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6582U true CN211776582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4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5465.7U Active CN211776582U (zh) 2019-12-18 2019-12-18 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65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00259B2 (en) Energy efficient multi-stable lock cylinder
CA2788958C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returning a lock to a desired orientation
CN111188537B (zh) 锁芯、锁具及钥匙
CN107355139B (zh) 电子锁及应用其的门禁系统
CN211776582U (zh) 锁体
CN113153011A (zh) 智能门锁
CN214835451U (zh) 一种智能门锁
KR20090047213A (ko) 실린더와 분리되어 있는 회전래치를 갖는 록 장치
CN210768245U (zh) 一种车门电控锁
CN211081322U (zh) 一种无源电子锁芯
CN210858281U (zh) 一种新型双系统抽屉锁
CN112761421A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211287082U (zh) 锁体和锁具
CN216811302U (zh) 电子后锁
CN113622753B (zh) 电子锁
CN210563850U (zh) 一种带主锁舌的电子锁
CN217054700U (zh) 按压式旋钮开启智能门锁
CN215332080U (zh) 智能机柜锁
CN108222698A (zh) 保险柜门锁
CN211950010U (zh) 一种挂锁
CN108915421B (zh) 机柜门锁
CN211950000U (zh) 一种电子密码锁
CN220955098U (zh) 一种全自动电子锁体的驱动结构
CN219491987U (zh) 一种锁舌驱动机构及锁具
CN109252758B (zh) 一种拉链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