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1079U - 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1079U
CN211771079U CN202020127637.8U CN202020127637U CN211771079U CN 211771079 U CN211771079 U CN 211771079U CN 202020127637 U CN202020127637 U CN 202020127637U CN 211771079 U CN211771079 U CN 211771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furnace
gasification
solid waste
pyrolysis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76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剑春
王佳
孙云娟
周铭昊
刘朋
王奎
叶俊
李静
夏海虹
徐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Priority to CN2020201276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1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1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1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3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 Y02P30/2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using bio-feedstock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属于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利用固废气化模块制备氢气及轻质烯烃,为生物质热解产物的气态加氢提供氢源或活性反应气氛,固废气化产物和生物质热解产物在微波发射频率连续可调的脱氧加氢模块中进行脱氧加氢反应,得到提质后的生物油。本实用新型联合固废气化模块、生物质热解模块和脱氧加氢模块,设备投入少,高效率的实现脱氧加氢过程;资源化利用高H/C固废,可规模化处理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固废垃圾及显著提高生物质热解油的品质,从而降低生物质热解油催化提质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了一系列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如温室气体排放及由SOx、NOx与细颗粒污染物造成的空气质量恶化等。此外,化石燃料的价格波动及化石能源的枯竭也给全球经济蒙上了阴影。因而,从可再生能源中制取含碳液体燃料,以逐渐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生物质能作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资源,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年生产量可达1000亿吨,并且在众多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是唯一的可再生碳质资源,具有生产热能、电能、燃料及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巨大潜力。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相关资料显示,生物质能源在2035年可占初级能源供应的10%,而到2050 年,生物质燃料将取代27%的化石燃料。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备液体燃料过程中,生物质原料其自身的缺氢特性,是导致采用传统催化热解技术难以获得高品位生物油的重要原因。相关学者提出了原料的有效H/C概念,对生物质的缺氢状态做了进一步的定义,其表达式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677874440000011
其中,生物质的有效H/C普遍低于0.3,是典型的缺氢原料。张会岩报道了生物质其较低的有效H/C,是制约通过催化热解制备高含烃量生物油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热解原料的有效H/C比,将生物质与富氢固废(如PE、PP塑料及废橡胶等)进行共催化热解,可作为改善生物质热解油品质的有效途径。然而,常规的生物质与多氢原料共催化热解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具体表现在:
(1)催化剂方面:HZSM-5分子筛微孔级别的孔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质热解产物在其孔道内部的扩散、传质,尤其是部分大分子的热解产物,若其不能进入分子筛孔道内部进行催化转化,则聚集在催化剂的表面形成焦,覆盖HZSM-5的表面活性位点或堵塞孔道从而严重降低其活性;
(2)共热解工艺方面:单级反应器如固定床、流化床、微波辅助加热反应器及热解-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等,常被用于开展生物质与多氢原料的原位/非原位共催化热解。然而,单级反应器无法同时对生物质的裂解与热解产物的催化重整过程进行调控,并且原位共催化热解反应模式下,原料与催化剂的直接接触可能加速催化剂的失活(如被生物质原料中的灰分、钾与钠无机盐等毒化)。
为解决上述生物质与高H/C原料共催化热解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前期首先创新性地开展了HZSM-5分子筛催化剂碱溶液浸渍-水热处理复合改性研究,制备了介孔-微孔分级复合孔道体系的HZSM-5催化剂,并探讨了其催化热解废弃竹屑制备芳烃类目标产物的反应机理;同时,设计合成了介孔多元的碱性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如CeO2-ZrO2/Al2O3等,解析了废弃竹屑在碱性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酮类等烃类前驱物的反应途径;在此基础上,将碱性金属氧化物集成于HZSM-5分子筛(改性及未改性),开发了固体碱裂解-固体酸连续择形催化的双功能催化剂体系,阐明了废弃竹屑催化热解过程中碱性金属氧化物与HZSM-5分子筛的协同作用规律,并在自主设计搭建的流化床热解集成固定床催化重整的新型反应器中,揭示了废弃竹屑与废轮胎的双级共催化热解及在线催化重整的耦合机制,并且所制备热解油中芳香烃类等目标产物的含量达71.5%,但与航空燃油相比,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生物油做一步提质处理:
(1)继续降低生物油中的氧含量,达到深度脱氧的水平;
(2)对生物油进行加氢,提高直链及环烷烃的产量。
在生物油的加氢脱氧方面,一般指对液态生物油所进行的加氢脱氧。该提质以H2为载气、采用高压反应釜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进行,由于该反应过程需要消耗H2,因此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物油的提质成本。同时,将已经冷凝后的热解油再次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升温加压,不仅造成了能源的二次消耗,也使得生物油中的含氧物质高度再聚合从而使得催化剂失活,进一步造成了生物油催化加氢提质成本的提高。在另一方面,快速催化加氢热解技术在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惰性(N2)、常压气氛下的生物质催化热解反应不同,加压催化氢解采用H2作为活性载气,在一定反应压力下对生物质进行催化裂解与气态产物在线加氢,可认为其集成了生物质的快速催化热解与加氢脱氧过程。具体而言,生物质热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未饱和自由基团,在外来氢源的供氢作用下可对其进行饱和,从而避免了二次反应的发生并可降低热解油的极性和氧含量,在添加合适HDO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实现热解产物的深度脱氧,并且反应器的压力范围也可灵活选择,可达到对裂解产物进行有效加氢的目的。
此外,值得指出的是,鉴于生物质与高有效H/C原料共催化裂解可显著提高热解油的品质,并且多氢固废如PE、PP及PS塑料等,其自身在催化热解过程中也可生成部分H2,如华中科技大学陈汉平教授等通过设计开发Ni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开展了以废弃塑料为原料的催化重整制氢研究,试验结果表明H2的生成量最高达67.00mmol/gplastic。如何将多氢固废高效的用于生物油提质中,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联合固废气化模块、生物质热解模块和脱氧加氢模块,设备投入少,高效率的实现脱氧加氢过程。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包括固废气化模块、生物质热解模块和脱氧加氢模块;
所述固废气化模块包括第一螺旋进料器、气化反应炉,第一温控系统和第一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温控系统上设有温度探针;所述第一螺旋进料器与气化反应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温控系统的温度探针伸入气化反应炉内部,气化反应炉的出气口与第一旋风分离器连接;
所述生物质热解模块包括第二螺旋进料器、热解反应炉、第二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温控系统,所述第二温控系统上设有温度探针;所述第二螺旋进料器与热解反应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温控系统的温度探针伸入热解反应炉内部,热解反应炉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连接;所述气化反应炉和热解反应炉均与N2源连接;
所述脱氧加氢模块包括气体混合器、石英管反应器、微波连续调频电源和微波谐振腔;所述气体混合器与第一旋风分离器、第二旋风分离器和石英管反应器连接,所述石英管反应器设于微波谐振腔中,石英管反应器中设有催化剂填充筛网,所述石英管反应器上连接有红外测温仪;所述微波连续调频电源与微波谐振腔连接;所述石英管反应器的出口设有冷凝系统。
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包括固废气化模块、生物质热解模块和脱氧加氢模块;
所述固废气化模块包括第一螺旋进料器、气化反应炉,第一温控系统和第一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温控系统上设有温度探针;所述第一螺旋进料器与气化反应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温控系统的温度探针伸入气化反应炉内部,所述气化反应炉的出气口与第一旋风分离器连接;
所述生物质热解模块包括第二螺旋进料器、热解反应炉、第二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温控系统,所述第二温控系统上设有温度探针;所述第二螺旋进料器与热解反应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温控系统的温度探针伸入热解反应炉内部,所述热解反应炉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连接;所述气化反应炉与N2源连接,第一旋风分离器的出气口与热解反应炉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脱氧加氢模块包括气体混合器、石英管反应器、微波连续调频电源和微波谐振腔;所述气体混合器与第二旋风分离器和石英管反应器连接,所述石英管反应器设于微波谐振腔中,石英管反应器中设有催化剂填充筛网,所述微波连续调频电源与微波谐振腔连接;所述石英管反应器的出口设有冷凝系统,所述石英管反应器上连接有红外测温仪。
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所述第一温控系统和第二温控系统上均设有若干个温度探针。
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所述红外测温仪为非接触式。
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所述石英管反应器的出口设有在线检测系统。
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所述微波连续调频电源由不同调频模块组成,微波发射频率在2.45~8GHz之间连续可调,输出功率在200~500W之间自由调整;频率调整幅度为0.1~1000MHz。
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所述气化反应炉和热解反应炉为鼓泡流化床。
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N2源与气化反应炉的连接管道上、 N2源与热解反应炉的连接管道上均设有气体流量计。
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N2源与气化反应炉的连接管道上、第一旋风分离器与热解反应炉的连接管道上均设有气体流量计。
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所述在线检测系统为气相-质谱联用仪。
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1)本实用新型固废气化模块可实现超高温气化,制备的产物为氢气及其他轻质烯烃,能为生物质气态产物在线加氢提供氢源或活性反应气氛,可一定程度上资源化利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还有可以降低生物油催化加氢提质的成本;并且超高温气化可避免常规气化反应中焦油含量高的问题,有利于焦油的二次裂解从而生成更多小分子烃类气体。
(2)本实用新型生物质热解产物在气态下与固废气化模块制得的H2及轻质烃类在线加氢的技术,避免了生物油液态加氢过程中的二次能耗,降低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成本。
(3)本实用新型联合发射频率连续可调的微波辅助加氢技术,相比于常规2.45GHz(仅匹配水分子的本征共振频率)固定微波频率的反应器,采用2.45~8GHz连续变频的微波反应器可激发更多的共振热点及激活活性载气的氢键和生物质热解气态产物的C-C、C-H键等,从而实现更高的加氢效率。
(4)本实用新型联合固废气化模块、生物质热解模块和脱氧加氢模块,设备投入少,高效率的实现脱氧加氢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专利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的方法使用的装置,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该装置包括固废气化模块、生物质热解模块和脱氧加氢模块;
固废气化模块包括第一螺旋进料器1、气化反应炉2、第一温控系统3和第一旋风分离器 4;气化反应炉2上有进气口、进料口和出气口,进料口设于气化反应炉2侧面,进气口设于气化反应炉2的底部,出气口设于气化反应炉2的顶部;第一温控系统3上设有温度探针,温度探针可以有多个;第一螺旋进料器1与气化反应炉2的进料口连接,第一温控系统3的多个温度探针伸入气化反应炉2内部,分别对气化反应炉2的进气口和气化反应处进行温度的监控;气化反应炉2的出气口与第一旋风分离器4连接;
生物质热解模块包括第二螺旋进料器5、热解反应炉6、第二旋风分离器7和第二温控系统8;热解反应炉6上设有进气口、进料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设于热解反应炉6的底部,进料口设于热解反应炉6的侧面,出气口设于热解反应炉6的顶部;第二温控系统8上设有温度探针,并且可以有多个;第二螺旋进料器5与热解反应炉6的进料口连接,第二温控系统 8的温度探针伸入热解反应炉6中的不同部位,比如进气口处和热解反应处,对进气口处和热解反应处的温度进行监控;热解反应炉6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7连接;气化反应炉 2和热解反应炉6的进气口均与N2源连接;气化反应炉2和热解反应炉6均为鼓泡流化床;
脱氧加氢模块包括气体混合器9、石英管反应器10、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和微波谐振腔 12;气体混合器9的进气口与与第一旋风分离器4、第二旋风分离器7连接,气体反应器的出气口与石英管反应器10连接,第一旋风分离器4和第二旋风分离器7中的气体进入气体混合器9中进行混合,然后再通过气体混合器9进入石英管反应器10中;石英管反应器10设于微波谐振腔12中,石英管反应器10中设有催化剂填充筛网14,石英管反应器10上连接有红外测温仪15,红外测温仪15为非接触式;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与微波谐振腔12连接,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与微波谐振腔12连接的位置为微波馈口;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由不同调频模块组成,微波发射频率在2.45~8GHz之间连续可调,输出功率在200~500W之间自由调整;频率调整幅度为0.1~1000MHz;石英管反应器10的出口设有冷凝系统13和在线检测系统16,在线检测系统16为气相-质谱联用仪。
上述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反应开始前,将加氢催化剂均匀布置于石英管反应器10的催化剂填充筛网14中,固废原料和生物质原料分别加到第一螺旋进料器1和第二螺旋进料器5中;开启固废气化模块和生物质热解模块的N2源,使N2吹扫气化反应炉2、热解反应炉6和石英管反应器10;
2)吹扫完毕后,启动第一温控系统3和第二温控系统8,开始分别对气化反应炉2和热解反应炉6进行升温,并同时开启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发射出频率连续变化的微波,通过微波馈口进入调频微波反应器的微波谐振腔12对脱氧加氢催化剂加热;气化反应炉2和热解反应炉6的温度分别由第一温控系统3和第二温控系统8控制,脱氧加氢催化剂的温度由非接触式的红外测温仪15进行实时监测,待气化反应炉2、热解反应炉6和脱氧加氢催化剂的温度升高至反应温度时,进入步骤3);
3)分别开启第一螺旋进料器1和第二螺旋进料器5,开始进行固废气化反应和生物质热解反应;固废气化模块产生以H2及轻质烯烃为主的产物,与生物质热解模块的气态产物在气体混合器9中混合后,然后进入石英管反应器10中在频率连续变化的微波作用下进行脱氧加氢反应;
4)脱氧加氢生成的产物一小部分通过在线检测系统16在线GC/MS系统进行检测,剩余部分中可冷凝气态产物通过冷凝系统13冷凝后得到生物油,不可冷凝气态产物产物则收集至集气装置中供后续分析。
实施例2
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该装置包括固废气化模块、生物质热解模块和脱氧加氢模块;
固废气化模块包括第一螺旋进料器1、气化反应炉2、第一温控系统3和第一旋风分离器 4;气化反应炉2上设有进料口、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料口设于气化反应炉2的侧面,进气口设于气化反应炉2的底部,出气口设于气化反应炉2的顶部;第一温控系统3上设有温度探针,温度探针可以有多个;第一螺旋进料器1与气化反应炉2的进料口连接,第一温控系统3的多个温度探针伸入气化反应炉2内部不同位置,比如进气口处或者气化反应处,分别对进气口处和气化反应处的温度进行监控;气化反应炉2的出气口与第一旋风分离器4连接;
生物质热解模块包括第二螺旋进料器5、热解反应炉6、第二旋风分离器7和第二温控系统8;热解反应炉6上设有进料口、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料口设于热解反应炉6的侧面,进气口设于热解反应炉6的底部,出气口设于热解反应炉6的顶部;第二温控系统8上设有温度探针,可以有多个;第二螺旋进料器5与热解反应炉6的进料口连接,第二温控系统8的多个温度探针伸入热解反应炉6中不同位置进行温度监控,比如伸入进气口处和热解反应处,分别对进气口处和热解反应处的温度进行监控;热解反应炉6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7连接;气化反应炉2和热解反应炉6均与N2源连接,第一旋风分离器4的出气口与热解反应炉6的进气口连接;
脱氧加氢模块包括气体混合器9、石英管反应器10、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和微波谐振腔 12;气体混合器9的进气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7连接,气体混合器9的出气口与石英管反应器10连接,石英管反应器10设于微波谐振腔12中,石英管反应器10中设有催化剂填充筛网14,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与微波谐振腔12连接,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与微波谐振腔12的连接处为微波馈口;石英管反应器10的出口设有冷凝系统13和在线检测系统16,在线检测系统16为气相-质谱联用仪;冷凝系统13上连接有集气装置,石英管反应器10上连接有非接触式的红外测温仪15;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由4个不同调频模块组成,微波发射频率为2.45~8GHz,输出功率为200~500W,发射频率的步进调整范围为0.1~1000MHz。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反应开始前,将加氢催化剂均匀布置于石英管反应器10的催化剂填充筛网14中,固废原料和生物质原料分别加到第一螺旋进料器1和第二螺旋进料器5中;开启固废气化模块和生物质热解模块的N2源,使N2吹扫气化反应炉2、热解反应炉6和石英管反应器10;
2)吹扫完毕后,启动第一温控系统3和第二温控系统8,开始分别对气化反应炉2和热解反应炉6进行升温,并同时开启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发射出频率连续变化的微波,通过微波馈口进入调频微波反应器的微波谐振腔12对脱氧加氢催化剂进行加热;气化反应炉2和热解反应炉6的温度分别由第一温控系统3和第二温控系统8控制,脱氧加氢催化剂的温度由非接触式的红外测温仪15进行实时监测,待气化反应炉2、热解反应炉6、脱氧加氢催化剂的温度升高至反应温度时,进入步骤3);
3)分别开启第一螺旋进料器1和第二螺旋进料器5,开始进行固废气化反应和生物质热解反应;固废气化模块的产物主要为H2及轻质烯烃,经过第一旋风分离器进入热解反应炉6 中,经过热解反应炉进入气体混合器9,与生物质热解模块的气态产物在气体混合器9中混合,然后进入石英管反应器10中,在频率连续变化的微波作用下进行脱氧加氢反应;
4)脱氧加氢生成的产物一小部分通过在线GC/MS系统进行检测,剩余部分中可冷凝气态产物通过冷凝系统13冷凝后得到生物油,不可冷凝气态产物产物则收集至集气装置中供后续分析。

Claims (10)

1.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废气化模块、生物质热解模块和脱氧加氢模块;
所述固废气化模块包括第一螺旋进料器(1)、气化反应炉(2),第一温控系统(3)和第一旋风分离器(4),所述第一温控系统(3)上设有温度探针;所述第一螺旋进料器(1)与气化反应炉(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温控系统(3)的温度探针伸入气化反应炉(2)内部,气化反应炉(2)的出气口与第一旋风分离器(4)连接;
所述生物质热解模块包括第二螺旋进料器(5)、热解反应炉(6)、第二旋风分离器(7)和第二温控系统(8),所述第二温控系统(8)上设有温度探针;所述第二螺旋进料器(5)与热解反应炉(6)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温控系统(8)的温度探针伸入热解反应炉(6)内部,热解反应炉(6)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7)连接;所述气化反应炉(2)和热解反应炉(6)均与N2源连接;
所述脱氧加氢模块包括气体混合器(9)、石英管反应器(10)、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和微波谐振腔(12);所述气体混合器(9)与第一旋风分离器(4)、第二旋风分离器(7)和石英管反应器(10)连接,所述石英管反应器(10)设于微波谐振腔(12)中,石英管反应器(10)中设有催化剂填充筛网(14),所述石英管反应器(10)上连接有红外测温仪(15);所述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与微波谐振腔(12)连接;所述石英管反应器(10)的出口设有冷凝系统(13)。
2.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废气化模块、生物质热解模块和脱氧加氢模块;
所述固废气化模块包括第一螺旋进料器(1)、气化反应炉(2),第一温控系统(3)和第一旋风分离器(4);所述第一温控系统(3)上设有温度探针;所述第一螺旋进料器(1)与气化反应炉(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温控系统(3)的温度探针伸入气化反应炉(2)内部,所述气化反应炉(2)的出气口与第一旋风分离器(4)连接;
所述生物质热解模块包括第二螺旋进料器(5)、热解反应炉(6)、第二旋风分离器(7)和第二温控系统(8),所述第二温控系统(8)上设有温度探针;所述第二螺旋进料器(5)与热解反应炉(6)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温控系统(8)的温度探针伸入热解反应炉(6)内部,所述热解反应炉(6)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7)连接;所述气化反应炉(2)与N2源连接,第一旋风分离器(4)的出气口与热解反应炉(6)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脱氧加氢模块包括气体混合器(9)、石英管反应器(10)、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和微波谐振腔(12);所述气体混合器(9)与第二旋风分离器(7)和石英管反应器(10)连接,所述石英管反应器(10)设于微波谐振腔(12)中,石英管反应器(10)中设有催化剂填充筛网(14),所述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与微波谐振腔(12)连接;所述石英管反应器(10)的出口设有冷凝系统(13),所述石英管反应器(10)上连接有红外测温仪(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系统(3)和第二温控系统(8)上均设有若干个温度探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仪(15)为非接触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管反应器(10)的出口设有在线检测系统(1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连续调频电源(11)由不同调频模块组成,微波发射频率在2.45~8GHz之间连续可调,输出功率在200~500W之间自由调整,频率调整幅度为0.1~1000MHz。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反应炉(2)和热解反应炉(6)为鼓泡流化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N2源与气化反应炉(2)的连接管道上、N2源与热解反应炉(6)的连接管道上均设有气体流量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N2源与气化反应炉(2)的连接管道上、第一旋风分离器(4)与热解反应炉(6)的连接管道上均设有气体流量计。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检测系统(16)为气相-质谱联用仪。
CN202020127637.8U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 Active CN211771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7637.8U CN211771079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7637.8U CN211771079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1079U true CN21177107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4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7637.8U Active CN211771079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1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n et al. Catalytic pyrolysis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A review of variations in process factors and system structure
Das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thermochemical methods for the conversion of algal biomass to energy
Xiao et al. Two-stage steam gasification of waste biomass in fluidized bed at low temperature: Parametric investigations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Ke et al.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pyrolysis for aromatic hydrocarbons production: Pre and in-process enhancement methods
Wang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catalytic fast co-pyrolysis of bamboo sawdust and waste tire for bio-oil production
Wu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catalytic upgrading of co-pyrolysis vapor using HZSM-5 and MCM-41 for bio-oil production: Co-feeding of soapstock and straw in a downdraft reactor
CN104479720B (zh) 生物质二元催化热解高产率制取烃类化合物的方法与装置
CN102963866B (zh) 一种生物质裂解制备富氢合成气的方法
Suriapparao et al. Analysis of pyrolysis index and reaction mechanism in microwave-assisted ex-situ catalytic co-pyrolysis of agro-residual and plastic wastes
Wang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catalytic co-pyrolysis of soybean straw and soapstock for bio-oil production using SiC ceramic foam catalyst
Li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catalytic fast pyrolysis of rice husk over a hierarchical HZSM-5/MCM-41 catalyst prepared by organic base alkaline solutions
CN104479717A (zh) 一种采用废聚烯烃塑料与生物质共催化提高生物油品质的方法
CN102559273A (zh) 一种微波等离子生物质气化固定床气化炉及工艺
WO2019019539A1 (zh) 利用生物油催化加氢耦合催化裂化制备芳香烃和烯烃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17677A (zh) 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378512A (zh) 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制合成气的方法及系统
CN105800556B (zh) 一种煤焦气化与甲烷重整耦合工艺联产活性炭和氢气的方法
CN105692551A (zh) 一种生物质高效制取富氢气体的方法和装置
Suriapparao et al. A review on the role of susceptors in the recovery of valuable renewable carbon products from microwave-assisted pyrolysis of lignocellulosic and algal biomasses: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CN102559226A (zh) 一种煤热解系统及其热解方法
Li et al. Cornstalk pyrolysis for syngas in a two-stag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reactor
Li et al. Pyrolysis behaviors of biomass tar-related model compounds catalyzed by Ni-modified HZSM-5 molecular sieve
Cai et 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atalytic materials in biomass pyrolysis
CN211771079U (zh) 一种固废气化耦合生物质热解产物气态加氢装置
Lang et al. Pyrolysis of wood waste to enhance hydrogen production on iron-based aluminum dro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