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4800U - 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4800U
CN211764800U CN202020129663.4U CN202020129663U CN211764800U CN 211764800 U CN211764800 U CN 211764800U CN 202020129663 U CN202020129663 U CN 202020129663U CN 211764800 U CN211764800 U CN 211764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new trend
fan
vari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96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博涵
邓荣斌
张泽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Kelin Motor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Kelin Motor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Kelin Motor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Kelin Motor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296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4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4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48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包括壳体、换热器和风机,风机设置在换热器的一侧,换热器的另一侧设置有可变新风比例的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包括新风板、新风门和可变角度的执行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在实现全新风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新风与车内回风按比例调节,由于其结构特性,其具有壳体内不进水、新风风量大、换热器性能发挥充分、保证风机风量充足、降低噪音、防进水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于客车空调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客车的行驶过程中,由于乘客和司机不断消耗车内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因此车内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差,导致整车空调舒适性明显下降。因此,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具备将车外新风引入车内的功能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用户需求。
车用空调,尤其是客车空调,其几何造型常常受限于整车的回风口及风道布局,因而其换热器结构设计受到的限制较多、空间较小。此外,由于换热器内部空间直接与车厢内部相连,为了保证在降水天气下空调不向车厢内漏水,整车对于空调换热器的防水性具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基于以上原因,车用空调的新风结构常常较为复杂并且新风进口面积较小,很难实现大风量全新风、快速提升车内空气品质的功能。而当车外气温过高或过低时,直接开启全新风会导致车内(特别是出风口附近)温度不均匀性突增,影响乘客体验。
现有的客车空调常见的新风结构有两种:一、在换热器壳体前后面上开新风孔,采用新风门-执行器的结构通过控制开合引入室外空气实现新风;二:在蒸发壳体上方开大量进风孔,通过复杂“迷宫”结构进行防水,控制新风门开合引入室外空气实现新风。
现有的新风结构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乘客舱内对于新风的需求,但是由于其设计的局限性,仍旧具有一些缺点:1、在一定的风机转速下,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导致空气流动阻力较大,风机出口的风量较小、风机噪音大;2、新风截面相对于换热器截面偏离较远,全新风状态下换热器进风均匀性较差,难以较好地发挥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导致空调制冷、制热性能降低;3、新风功能仅仅实现开启与关闭,在外界温度很高或很低的情况下,尽管实现了车内空气质量的优化,但是由于温度变化过大,导致舒适性下降;4、当环境降水并进入新风结构时,排水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新风结构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器和风机,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回风口,风机设置在换热器的一侧,风机的风口正对壳体上的出风口,所述换热器的另一侧设置有可变新风比例的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包括新风板、新风门和可变角度的执行器,执行器设置在新风板和回风口之间,新风门与执行器传动连接;所述新风门以与执行器传动连接的一端为转动轴在新风板与回风口之间做扇形转动。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新风进口,新风板正对壳体上的新风进口,新风板下端向内倾斜设置。
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挡水板,挡水板设置在新风板和新风门之间,挡水板为钝角折弯型,挡水板上的直边在上、斜边在下,挡水板上的斜边与新风板形成V型,挡水板的斜边上设置有进风口,挡水板的直边设置在回风口的上方,新风门以与执行器传动连接的一端为转动轴在挡水板与回风口之间做扇形转动。
所述挡水板的上方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的两端与壳体的两侧固定连接,壳体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分隔板两端的上方。
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贯流风机或轴流风机。
所述新风板为栅栏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在实现全新风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新风与车内回风按比例调节,由于其结构特性,其具有壳体内不进水、新风风量大、换热器性能发挥充分、保证风机风量充足、降低噪音、防进水的优点。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可以有效提升客车空调对整车车厢内空气质量的调节能力,提升乘坐舒适性,使产品高端化,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全新风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无新风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比例新风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壳体,11是出风口,12是回风口,13是新风进口,14是排水孔,15是支脚,2是换热器,3是风机,4是新风板,5是新风门,6是执行器,7是挡水板,71是直边,72是斜边,73是进风口,8是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图4~6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在全新风、无新风和比例新风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中的虚线指代本实用新型的分隔板。
如图1~6所示,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用于将车外空气引入到车内,用于降低客车车厢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氧气量、提升客车车厢内的空气质量。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换热器2和风机3,壳体1上设置有与客车固定连接的支脚15,通过支脚固定在客车15上。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11和回风口12,换热器2设置在壳体1的中间,风机3设置在换热器2的一侧,风机3的风口正对壳体1上的出风口11,当风机3送风的时候,可以将风机3吹出的风通过出风口11送入到客车车厢内。在所述换热器2的另一侧设置有可变新风比例的新风装置,新风装置用于实现风机3所送风是客车车厢内的风还是客车车厢外的风,或者是二者的混合风。新风装置包括新风板4、新风门5和可变角度的执行器6,执行器6设置在新风板4和回风口12之间,新风门5与执行器6传动连接;所述新风门5以与执行器6传动连接的一端为转动轴在新风板4与回风口12之间做扇形转动。其中,风机3为离心风机、贯流风机或轴流风机,新风板4为栅栏式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执行器是现有技术,在客车空调中,执行器通过客车控制器来控制,通过控制执行器的通电时间来实现执行器转动的角度。
具体的,执行器6通过转轴与新风门5相连接,当客车控制器控制执行器6通电时,执行器6带动转轴从而带动新风门5转动。举例说明:设计新风门5从无新风到全新风所需转动角度为120度,新风门5工作时间为6秒,则易知通电时间与新风门5的旋转角度线性相关,即每通电一秒新风门5旋转20度,旋转角度的不同使得新风门5上下风道截面大小不同、风阻不同、空气流速不同,最终导致新风比例不同。通过现有执行器6的可变角度来实现新风的比例可调。
在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有新风进口13,新风板4正对壳体1上的新风进口13,新风板4下端向内倾斜设置。
所述的新风装置还包括挡水板7,挡水板7设置在新风板4和新风门5之间,挡水板7为钝角折弯型,挡水板7上的直边71在上、斜边72在下,直边71与斜边72呈钝角,挡水板7上的斜边72与新风板4形成V型,挡水板7的斜边72上设置有进风口73,挡水板7的直边71设置在回风口12的上方,新风门5以与执行器6传动连接的一端为转动轴在挡水板7与回风口12之间做扇形转动。
在所述挡水板7的上方设置有分隔板8,分隔板8呈方波形的一部分,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即低边-高边-低边,低边即作为分隔板8的两端;分隔板8的两端与壳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壳体1上设置有排水孔14,排水孔14位于分隔板8两端的上方。分隔板8和挡水板7一起将壳体1内分为室内侧和室外侧,室内侧即为含有换热器的一侧,在使用时,雨水即使透过新风板4进入到室外侧,还可以通过分隔板8的设计将雨水引导至室外侧两端的低处,经由排水孔14排出,避免了室外进水进入回风口12,造成空调漏水的情况。
通过上述倾斜设置的新风板4,即新风板4的上端相对换热器2向外倾斜,内部配有挡水板7,解决了新风开启时的进水问题。事实上,在使用时,仅通过倾斜设置的新风板4,即可防止外部的雨水或者其他从上而下落入的水的进入;由于新风板4为倾斜设置,使得新风进风面积增大、风阻变小,最终使得同转速下风机3的风量大、噪音小;并且,在风机3引风的时候,由于新风截面与换热器2表面对应情况良好,流场均匀性良好,换热器2的性能可以充分发挥。
下面以三种不同的工作状态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如图4所示,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的新风状态为全新风的状态示意图,即100%车外进风,此时通过执行器6控制新风门5向下旋转完全封挡回风口12,换热器2所用风量完全由新风进口13获得,此时对应的空气流动方向为:车外—新风进口13—新风板4—挡水板7—换热器2—风机3—出风口11—车内,通过引入车外空气,可以有效提升车内的空气品质。
如图5所示,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的新风状态为无新风的状态示意图,即完全车内空气循环,此时通过执行器6控制新风门5向上旋转完全封挡挡水板7及新风板4的对应流道,即新风门5封挡挡水板7的斜边72上的进风口73,换热器2所用风量完全由回风口12获得,此时对应的空气流动方向为:车内—回风口12—换热器2—风机3—出风口11—车内,通过完全的车内空气循环,可以有效隔绝车外空气。
如图6所示,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的比例进行的状态示意图,即新风与车内空气循环同时存在,此时通过执行器6控制新风门5旋转一个角度,将换热器2前分割为两个部分:新风门5下侧部分车内空气由回风口12进入换热器2,新风门5上侧部分由车外空气经过新风进口13、新风板4和挡水板7再进入换热器2,该状态下两种气流在风机3处混合后通过出风口11进入车内,在满足车厢内空气新鲜度需求的同时不至于影响车内空气温度均匀性,避免舒适度的下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在实现全新风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新风与车内回风按比例调节,因为其结构特性,具有壳体内不进水、新风风量大、换热器性能发挥充分、保证风机风量充足、降低噪音、防进水的优点。采用该种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客车空调对整车车厢内空气质量的调节能力,提升舒适性,使产品高端化,明显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改进和改变,这些改进和改变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换热器(2)和风机(3),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11)和回风口(12),风机(3)设置在换热器(2)的一侧,风机(3)的风口正对壳体(1)上的出风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的另一侧设置有可变新风比例的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包括新风板(4)、新风门(5)和可变角度的执行器(6),执行器(6)设置在新风板(4)和回风口(12)之间,新风门(5)与执行器(6)传动连接;所述新风门(5)以与执行器(6)传动连接的一端为转动轴在新风板(4)与回风口(12)之间做扇形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新风进口(13),新风板(4)正对壳体(1)上的新风进口(13),新风板(4)下端向内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挡水板(7),挡水板(7)设置在新风板(4)和新风门(5)之间,挡水板(7)为钝角折弯型,挡水板(7)上的直边(71)在上、斜边(72)在下,挡水板(7)上的斜边(72)与新风板(4)形成V型,挡水板(7)的斜边(72)上设置有进风口(73),挡水板(7)的直边(71)设置在回风口(12)的上方,新风门(5)以与执行器(6)传动连接的一端为转动轴在挡水板(7)与回风口(12)之间做扇形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7)的上方设置有分隔板(8),分隔板(8)的两端与壳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壳体(1)上设置有排水孔(14),排水孔(14)位于分隔板(8)两端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为离心风机、贯流风机或轴流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板(4)为栅栏式结构。
CN202020129663.4U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 Active CN211764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9663.4U CN211764800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9663.4U CN211764800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4800U true CN211764800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5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9663.4U Active CN211764800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48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5783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10388692A (zh) 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冷热源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62620A (zh)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762634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以及控制方法
CN107504570A (zh) 空调器
CN211764800U (zh) 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
CN207146615U (zh) 空调器
CN212777756U (zh) 带旁通结构的全热交换器
CN212299314U (zh) 新风机
CN208779562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12362330U (zh) 顶回风型全热交换器
CN212511471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17709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98152Y (zh) 吉普车空调器
CN218955029U (zh) 新风空调
CN209512168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7081106U (zh) 空调器
CN207094796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07081103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N110762629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6890740U (zh) 新风机
CN212777757U (zh) 地回风型全热交换器
CN213687100U (zh) 纯净性空气温湿度调节机
CN218781361U (zh) 一种空调
CN217357164U (zh) 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