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4759U - 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4759U
CN211764759U CN202020361355.4U CN202020361355U CN211764759U CN 211764759 U CN211764759 U CN 211764759U CN 202020361355 U CN202020361355 U CN 202020361355U CN 211764759 U CN211764759 U CN 211764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daughter
rescue
o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613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凯旋
李荣辉
胡琼蕾
张澎
陈沛楷
黄昊燊
吴英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3613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4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4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47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包括共轴双桨组件、可拉伸式框架和无人机子体,所述共轴双桨组件的内侧中部安装有上空桨,且上空桨的下端安装有下空桨,所述可拉伸式框架的内侧安装有救援网,且可拉伸式框架的左右边侧安装有无人机子体,所述无人机子体的下端安装有舵桨,所述无人机子体的后端两侧安装有散热口,所述无人机子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GPS定位系统装置。该两栖救援无人机,可通过同轴双桨组件在水面迅速行驶,同时通过舵桨进行下潜与上升,提高承载能力,均匀分布所受重力,同时可拉伸式框架可进行拉伸变化,为两栖救援无人机提供救援、运载与存储三种形态的转变,提高水上搜寻效率,以及降低水上救援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经常发生各种形式的海上溺亡事故,而落海导致溺亡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救援不及时而导致的,随着无人机的不断普及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无人机这一微型遥控飞行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随处可见的电子设备,而采用无人机对目标进行搜寻救援、投放救生设备等,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与使用。
然而现有的海上救援载具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海上救援载具是通过直升机或者搜救艇等进行救援,但直升机造价昂贵、耗能巨大,会大量增加搜救成本与宝贵的劳动力;
2.现有的海上救援载具直升机在空中停留并不稳定,常常出现机身晃动等现象,而搜救艇从到达区域进行地毯式搜查,再到实施搜救,则有可能导致错过宝贵的搜救时机,降低救援目标生还的可能。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海上救援载具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海空两栖救是通过直升机或者搜救艇等进行救援,但直升机造价昂贵、耗能巨大,会大量增加搜救成本与宝贵的劳动力,直升机在空中停留并不稳定,而搜救艇从到达区域进行地毯式搜查,再到实施搜救,则有可能导致错过宝贵的搜救时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包括共轴双桨组件、可拉伸式框架和无人机子体,所述共轴双桨组件的内侧中部安装有上空桨,且上空桨的下端安装有下空桨,并且上空桨和下空桨的内侧安装有空桨转子,所述可拉伸式框架的内侧安装有救援网,且可拉伸式框架的左右边侧安装有无人机子体,所述无人机子体的下端安装有舵桨,且无人机子体的下端尾部固定连接有支脚架,并且无人机子体的下端边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共轴双桨组件的尾部安装有LED警示灯装置,所述无人机子体的后端两侧安装有散热口,且无人机子体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无人机子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GPS定位系统装置,且无人机子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VHF高频无线通信设备。
优选的,所述上空桨和下空桨在共轴双桨组件的内侧中部为上下交错分布,且共轴双桨组件的内部均安装有上空桨和下空桨。
优选的,所述救援网位于无人机子体的内侧中部,且救援网设置为蜘蛛网结构,并且救援网与可拉伸式框架和无人机子体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口在无人机子体上均匀分布,且散热口关于无人机子体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GPS定位系统装置与VHF高频无线通信设备分别安装固定于前后对称的两架无人机子体上端,且GPS定位系统装置和VHF高频无线通信设备关于救援网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子体相邻之间均通过可拉伸式框架相互连接,且可拉伸式框架均设置为伸缩结构,并且可拉伸式框架与无人机子体相互之间为刚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两栖救援无人机,可通过同轴双桨组件在水面迅速行驶,同时通过舵桨进行下潜与上升,提高承载能力,均匀分布所受重力,同时可拉伸式框架可进行拉伸变化,为两栖救援无人机提供救援、运载与存储三种形态的转变,提高水上搜寻效率,以及降低水上救援的风险;
1.设置有救援网,救援网设置为蜘蛛网结构,利用蜘蛛网外圈稀疏、内圈紧密的结构特性,从而避免救援网的损破与超重,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均匀分布所受重力,同时通过可拉伸式框架将六架无人机子体相互进行刚性连接,从而避免了救援网中心受重时,无人机子体向中心靠拢而发生碰撞的安全问题;
2.设置有可拉伸式框架,通过可拉伸式框架的自由灵活变形,同时与无人机子体相互配合运动,可为救援无人机提供救援、运载以及存储三种作业模式的转变,且救援模式为展开的正六边形构型、运载模式为稳定的正三角形构型以及存储模式为收缩的正六边形构型,从而有利于灵活的实现救援作业,且大幅度地提高水上搜寻效率,以及降低水上救援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空桨和下空桨侧上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救援模式侧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救援模式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救援模式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载模式侧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存储模式侧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存储模式侧上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共轴双桨组件;2、上空桨;3、下空桨;4、空桨转子;5、可拉伸式框架;6、救援网;7、舵桨;8、支脚架;9、摄像头;10、LED警示灯装置;11、散热口;12、太阳能板;13、GPS定位系统装置;14、VHF高频无线通信设备;15、无人机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包括共轴双桨组件1、上空桨2、下空桨3、空桨转子4、可拉伸式框架5、救援网6、舵桨7、支脚架8、摄像头9、LED警示灯装置10、散热口11、太阳能板12、GPS定位系统装置13、VHF高频无线通信设备14和无人机子体15,共轴双桨组件1的内侧中部安装有上空桨2,且上空桨2的下端安装有下空桨3,并且上空桨2和下空桨3的内侧安装有空桨转子4,可拉伸式框架5的内侧安装有救援网6,且可拉伸式框架5的左右边侧安装有无人机子体15,无人机子体15的下端安装有舵桨7,且无人机子体15的下端尾部固定连接有支脚架8,并且无人机子体15的下端边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9,共轴双桨组件1的尾部安装有LED警示灯装置10,无人机子体15的后端两侧安装有散热口11,且无人机子体15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12,无人机子体1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GPS定位系统装置13,且无人机子体1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VHF高频无线通信设备14。
上空桨2和下空桨3在共轴双桨组件1的内侧中部为上下交错分布,且共轴双桨组件1的内部均安装有上空桨2和下空桨3,通过上空桨2和下空桨3的相对旋转可进一步达到平衡与消除反扭矩的作用。
救援网6位于无人机子体15的内侧中部,且救援网6设置为蜘蛛网结构,并且救援网6与可拉伸式框架5和无人机子体15相互连接,利用蜘蛛网外圈稀疏、内圈紧密的结构特性,从而避免救援网6的损破与超重,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均匀分布所受重力。
散热口11在无人机子体15上均匀分布,且散热口11关于无人机子体15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均匀分布的散热口11进而能够提高无人机子体15的散热能力,降低出现温度过高的可能性。
GPS定位系统装置13与VHF高频无线通信设备14分别安装固定于前后对称的两架无人机子体15上端,且GPS定位系统装置13和VHF高频无线通信设备14关于救援网6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机载的VHF高频无线通信设备14从而方便与岸上人员相互通话。
无人机子体15相邻之间均通过可拉伸式框架5相互连接,且可拉伸式框架5均设置为伸缩结构,并且可拉伸式框架5与无人机子体15相互之间为刚性连接,可拉伸式框架5将六架无人机子体15相互进行刚性连接,从而避免了救援网6中心受重时,无人机子体15向中心靠拢而发生碰撞的安全问题。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救援无人机时,首先根据图1-7所示,该救援无人机可灵活的将可拉伸式框架5与无人机子体15的配合使用,从而为救援无人机提供了救援网6面积最大的正六边形救援模式、运载过程中最为稳定的正三角形运载模式以及体积最小的正六边形存储模式,且三种作业模式的灵活转变,提高了救援无人机行驶速度与效率,同时更为灵活与稳定,且使用共轴双桨组件1与舵桨7作为驱动装置,可在流体与空中,两种不同的介质里实现自由灵活的前行、上浮与下潜;
如图1-7所示,在进行救援作业时,共轴双桨组件1开始运作,同时救援无人机以体积最小的存储模式起飞,开始进行海面搜寻工作,且无人机子体15底部的摄像头9进行360°全方面的对海平面进行录像与搜查,同时根据摄像头9拍摄的视频图像以及GPS定位系统装置13,从而确定被救援人员所在具体位置,且救援无人机外围的LED警示灯装置10不断闪烁亮起,使得救援无人机在夜空行驶时,更为显著与容易被发现,同时在确定被救援人员所在具体位置后,救援无人机由存储模式转变为救援模式,且驱动装置由共轴双桨组件1转变为舵桨7进行下潜,同时可拉伸式框架5拉伸展开以及救援网6达到面积最大值,且救援无人机到达被救援人员正下方,通过舵桨7开始上浮,将人员打捞脱离水面,同时在通过VHF高频无线通信设备14确定被救援人员脱离危险后,救援无人机由救援模式转变为运载模式,迅速返回海岸,顺利完成救援作业,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包括共轴双桨组件(1)、可拉伸式框架(5)和无人机子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轴双桨组件(1)的内侧中部安装有上空桨(2),且上空桨(2)的下端安装有下空桨(3),并且上空桨(2)和下空桨(3)的内侧安装有空桨转子(4),所述可拉伸式框架(5)的内侧安装有救援网(6),且可拉伸式框架(5)的左右边侧安装有无人机子体(15),所述无人机子体(15)的下端安装有舵桨(7),且无人机子体(15)的下端尾部固定连接有支脚架(8),并且无人机子体(15)的下端边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9),所述共轴双桨组件(1)的尾部安装有LED警示灯装置(10),所述无人机子体(15)的后端两侧安装有散热口(11),且无人机子体(15)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12),所述无人机子体(1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GPS定位系统装置(13),且无人机子体(1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VHF高频无线通信设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空桨(2)和下空桨(3)在共轴双桨组件(1)的内侧中部为上下交错分布,且共轴双桨组件(1)的内部均安装有上空桨(2)和下空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网(6)位于无人机子体(15)的内侧中部,且救援网(6)设置为蜘蛛网结构,并且救援网(6)与可拉伸式框架(5)和无人机子体(15)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口(11)在无人机子体(15)上均匀分布,且散热口(11)关于无人机子体(15)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定位系统装置(13)与VHF高频无线通信设备(14)分别安装固定于前后对称的两架无人机子体(15)上端,且GPS定位系统装置(13)和VHF高频无线通信设备(14)关于救援网(6)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子体(15)相邻之间均通过可拉伸式框架(5)相互连接,且可拉伸式框架(5)均设置为伸缩结构,并且可拉伸式框架(5)与无人机子体(15)相互之间为刚性连接。
CN202020361355.4U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64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1355.4U CN211764759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1355.4U CN211764759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4759U true CN21176475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32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6135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64759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47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3415A (zh) * 2020-11-12 2021-01-08 重庆凯创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救援无人机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3415A (zh) * 2020-11-12 2021-01-08 重庆凯创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救援无人机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6532A (zh) 固定翼海空多栖航行器与控制方法
WO2019184662A1 (zh) 基于浮力驱动与无轴矢量推进的变形潜水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5235841B (zh) 一种高机动性潜水器
CN217624105U (zh) 一种具有变体机构的共轴旋翼多栖无人机
CN211764759U (zh) 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
CN108502172A (zh) 一种用于海上巡逻救援的水上飞机
CN114852330A (zh) 一种共轴旋翼跨介质多栖无人系统
CN213921429U (zh) 一种飞行救生圈
CN113788132A (zh) 一种矢量推进的混合驱动水下机器人
CN113386964A (zh) 一种水面救生无人机
CN116424529B (zh) 一种水下潜航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7347391U (zh) 一种水空两栖救生担架以及控制模块
CN205632940U (zh) 一种隐身单体小水线面的水翼无人艇
CN116279964A (zh) 一种基于框架结构的波浪驱动水面无人船
CN115140279A (zh) 一种新型水下滑翔机器人
CN201211414Y (zh) 便携泅渡推进器
CN108909984B (zh) 一种船舶用新能源救生筏
CN211810220U (zh) 一种水上搜救空投装置
CN208325590U (zh) 一种利用风能直接驱动的海上无人航行器
CN110901859B (zh) 一种水上可伸缩式三轴智能搜救机器人
CN219856703U (zh) 一种垂起两栖无人机
CN218594543U (zh) 一种旋翼水下航行器
CN110481738B (zh) 一种全透光球形载人舱观光潜器
CN117068342B (zh) 航行器
CN216581017U (zh) 一种高机动性能的海上侦察监视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