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8335U - 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8335U
CN211758335U CN202020114807.9U CN202020114807U CN211758335U CN 211758335 U CN211758335 U CN 211758335U CN 202020114807 U CN202020114807 U CN 202020114807U CN 211758335 U CN211758335 U CN 211758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ing
die cavity
rising head
molten iron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48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窦广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anhe Iron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anhe Iro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anhe Iron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anhe Iro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48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8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8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83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上开设有模腔,上模上开设有浇铸口和冒口,浇铸口和冒口均与模腔连通,冒口内放置有发热材,所述发热材为筒形并且发热材的直径小于冒口直径。从浇铸口内向模腔内浇注高温铁水,铁水从浇铸口流入模腔内,逐渐填充模腔,模腔内的空气孔冒口排出,最后模腔内的铁水进入到冒口内,铁水与发热材接触,高温使得发热材受热燃烧,提升冒口内铁水的温度,降低冒口内铁水的冷却速度,在模腔内的铸件逐渐冷却收缩的过程中,冒口内的铁水能够流入模腔内对铸件进行更加充分的补缩,降低铸件产生内部不密实缺陷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金属铸造领域,通常都是先利用模具成型铸造件的模腔,模具上开设有用于浇注铁水的浇铸口以及用于排气和补缩的冒口,模腔内设置有流道,模腔、浇铸口和流道就形成了铸件的浇铸系统。模具合模之后从浇铸口向模腔内浇入高温铁水,模腔内的空气能够从冒口内排出,并且一部分铁水能够进入到冒口内,之后冷却成型,铁水在冷却的过程中会产生收缩,模腔内的铸件收缩时,冒口内的铁水能够流动补充到模腔中,达到补缩的效果。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铁水是从浇铸口流入模腔,大多数情况是最后进入冒口,因此铁水进入冒口内后,温度一般都比较低,并且冒口内的铁水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冷却速度也较快,容易最先凝固,造成铁水在冒口内产生“封顶”的现象,导致冒口内的铁水补缩效果不佳,导致铸件容易产生内部不密实,产生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达到了提升冒口内铁水补缩性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上开设有模腔,上模上开设有浇铸口和冒口,浇铸口和冒口均与模腔连通,冒口内放置有发热材,所述发热材为筒形并且发热材的直径小于冒口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浇铸口内向模腔内浇注高温铁水,铁水从浇铸口流入模腔内,逐渐填充模腔,模腔内的空气孔冒口排出,最后模腔内的铁水进入到冒口内,铁水与发热材接触,高温使得发热材受热燃烧,提升冒口内铁水的温度,降低冒口内铁水的冷却速度,在模腔内的铸件逐渐冷却收缩的过程中,冒口内的铁水能够流入模腔内对铸件进行更加充分的补缩,降低铸件产生内部不密实缺陷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发热材的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透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热材对冒口内的铁水的保温效果更好,并且模腔内的气体能够从透气口排出,降低冒口内铁水的冷却速度,提升冒口内铁水的补缩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冒口与模腔之间开设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与冒口和模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铸件在成型之后,冒口部位残留的铁不会与铸件本体直接连接,而是通过第一流道内残余的铁连接,便于将冒口残余的铁块与铸件分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流道与冒口的接口处收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提升冒口内残余的铁块与铸件分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浇铸口与模腔之间开设有浇铸道,浇铸道与浇铸口和模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铸口内残余的铁块与模腔之间是通过浇铸道内残余的铁块连接的,当铸件冷却脱模之后,便于将浇铸口内的铁块与模腔分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浇铸道与模腔连通的接口处收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铸道与模腔连接处在冷却后也会出现较窄的收口,更加方便浇铸道上的铁块与铸件分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浇铸口与浇铸道的接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浇铸道内的铁水能够经过过滤网过滤杂质,提升铸件的浇铸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冒口内设置发热材,达到了提升冒口内铁水补缩能力的效果;
2、通过在浇铸口与浇铸道的接口处设置过滤网,达到了提升铸件浇铸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上模和下模合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突出显示下模模腔内浇铸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上模;11、浇铸口;12、冒口;13、发热材;131、顶盖;132、透气口;2、下模;3、模腔;31、第一流道;32、浇铸道;33、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的上表面以及下模2的下表面均开设有模腔3(见图2),上模1和下模2的模腔3拼接形成用于铸造铸件的型腔。上模1上开设有浇铸口11和冒口12,浇铸口11和冒口12均与模腔3连通,从浇铸口11内向模腔3内浇注高温铁水,铁水从浇铸口11流入模腔3内,逐渐填充模腔3,模腔3内的空气孔冒口12排出,最后模腔3内的铁水进入到冒口12内,待浇铸的铁水冷却之后,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震动破碎,取出工件。
如图1和图2所示,冒口12内放置有发热材13,所述发热材13为筒形并且发热材13的直径小于冒口12直径,冒口12的上半部分可以逐渐缩口实现透气功能即可,冒口12的下半部分要保持足够的空间容置铁水。铁水进入到冒口12内,铁水与发热材13接触,高温使得发热材13受热燃烧,提升冒口12内铁水的温度,降低冒口12内铁水的冷却速度,在模腔3内的铸件逐渐冷却收缩的过程中,冒口12内的铁水能够流入模腔3内对铸件进行更加充分的补缩,降低铸件产生内部不密实缺陷的概率。
发热材13可采用福士科铸造材料(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FEEDEX HD V的发热材。
发热材13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发热圈或者发热筒,当发热材13采用发热筒时(如图2所示,即发热材13的上方设置有顶盖131,所述顶盖131上开设有透气口132),发热材13对冒口12内的铁水的保温效果更好,并且模腔3内的气体能够从透气口132排出,降低冒口12内铁水的冷却速度,提升冒口12内铁水的补缩性能。
铸件冷却后,冒口12和浇铸口11内残余的铁水会冷却形成铁块,需要与铸件脱离,一般采用气锤或者铁锤敲击脱离。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冒口12和浇铸口11内的铁块便于脱离铸件,可以设置浇铸道32和第一流道31,第一流道31与冒口12和模腔3连通,浇铸道32与浇铸口11和模腔3连通。此时,铸件在成型之后,冒口12部位残留的铁不会与铸件本体直接连接,而是通过第一流道31内残余的铁连接,浇铸口11内残余的铁块与铸件之间是通过浇铸道32内残余的铁块连接的,连接点都较小,便于敲击打断进行分离。
更进一步,如图2所示,将第一流道31与冒口12的接口处收口,将浇铸道32与模腔3连通的接口处收口,此时更加方便冒口12内的铁块以及浇铸口11内的铁块与铸件分离。
如图2所示,浇铸口11与浇铸道32的接口处可以设置一个过滤网33,进入浇铸道32内的铁水能够经过过滤网33过滤杂质,提升铸件的浇铸质量。过滤网33可以为耐高温金属制成,或者耐高温陶瓷制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上开设有模腔(3),上模(1)上开设有浇铸口(11)和冒口(12),浇铸口(11)和冒口(12)均与模腔(3)连通,其特征在于,冒口(12)内放置有发热材(13),所述发热材(13)为筒形并且发热材(13)的直径小于冒口(12)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发热材(13)的上方设置有顶盖(131),所述顶盖(131)上开设有透气口(1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冒口(12)与模腔(3)之间开设有第一流道(31),第一流道(31)与冒口(12)和模腔(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31)与冒口(12)的接口处收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浇铸口(11)与模腔(3)之间开设有浇铸道(32),浇铸道(32)与浇铸口(11)和模腔(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浇铸道(32)与模腔(3)连通的接口处收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浇铸口(11)与浇铸道(32)的接口处设置有过滤网(33)。
CN202020114807.9U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58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4807.9U CN211758335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4807.9U CN211758335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8335U true CN211758335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5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480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58335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8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5491A (zh) 截面可控式金属型模及其铝合金缸盖的重力倾转铸造工艺
CN101954476A (zh) 铝合金缸盖的金属型模重力倾转铸造工艺
CN104985128B (zh) 一种铸造多层叠浇浇注系统及工艺
CN102554130B (zh) 一种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排气歧管铸造方法
JP2003528731A (ja) 鋳造材の調整された凝固を伴う砂型への下注ぎ鋳造方法
CN107971464B (zh) 一种生产双螺杆挤塑机筒体衬套的模具
CN101844205A (zh) 高尔夫球杆头底注式熔模精密铸造型壳
CN108941513A (zh) 金属液压力输送壳型铸造方法
US5620044A (en) Gravity precision sand casting of aluminum and equivalent metals
CN211758335U (zh) 一种增强浇铸补缩的浇铸系统
CN108393438A (zh) 铁型覆砂垂直分型铸造轴承盖铸件的工艺装置及生产方法
CN109396336B (zh) 一种中、高速大功率柴油机主轴承盖的铸造方法
CN201702318U (zh) 高尔夫球杆头底注式熔模精密铸造型壳
CN218425441U (zh) 一种曲轴箱的浇注系统
CN209110156U (zh) 真空与压力结合的壳型铸造装置
CN202984578U (zh) 一种缸盖浇铸模具
CN212945281U (zh) 法兰壳铸件模具
CN113732266A (zh) 铝合金壳体类铸件低压或差压铸造串铸装置及其串铸方法
CN208483212U (zh) 一种真空吸铸内浇道快速凝固的壳型结构
CN208341660U (zh) 一种具有新型浇冒口的覆膜砂造型铸钢阀门件模具
CN205519574U (zh) 一种电机盖体的上模结构
CN207479558U (zh) 一种汽车模具
CN113333671B (zh) 一种高速大功率柴油机气缸盖的铸造方法
CN215090507U (zh) 一种高速大功率柴油机气缸盖的铸造模具
CN202910252U (zh) 截面可控式金属型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