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3815U - 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3815U
CN211753815U CN201922323227.0U CN201922323227U CN211753815U CN 211753815 U CN211753815 U CN 211753815U CN 201922323227 U CN201922323227 U CN 201922323227U CN 211753815 U CN211753815 U CN 211753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sulfide
microwave
oxidation
air inlet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232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中发
阮俞颖
许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Qinglang Wa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Qinglang Wa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Qinglang Wa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Qinglang Wa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232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3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3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3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涉及硫化氢脱除技术领域。该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硫化氢进气口、空气进气口、氧化腔、旋流塔和出气口,氧化腔包括流入气路和流出气路,流入气路靠近硫化氢进气口,流出气路靠近旋流塔,氧化腔内间隔设置活性炭和微波辐射腔,微波辐射腔外部设置有微波源,氧化腔顶部设置有喷头,喷头的一端与旋流塔底部的水箱连接,喷头的另一端设置在氧化腔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硫化氢的脱除。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硫化氢脱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周围生计环境的质量。工业排放的废气中所含的硫化氢气体,能够导致设备管道的腐蚀、催化剂的中毒、生产条件恶化,并会造成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乃至损害人类生计。因此,必须对排放的硫化氢气体进行处理。
现有的对硫化氢的处理方法包括: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吸附处理技术、吸收处理技术、微生物处理技术、传统UV处理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等。但是,现有技术对硫化氢的脱除需要额外添加的催化剂才能实现对硫化氢的脱除,不便于反应的随时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以解决硫化氢脱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硫化氢进气口、空气进气口、氧化腔、旋流塔和出气口,氧化腔包括流入气路和流出气路,流入气路靠近硫化氢进气口,流出气路靠近旋流塔,氧化腔内间隔设置活性炭和微波辐射腔,微波辐射腔外部设置有微波源,氧化腔顶部设置有喷头,喷头的一端与旋流塔底部的水箱连接,喷头的另一端设置在氧化腔内。
优选地,氧化腔底部设置有回流腔,回流腔与旋流塔底部的水箱相连通。
优选地,氧化腔内靠近喷头和回流腔的位置设置有金属网。
优选地,微波腔体由不吸收微波、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制成。
优选地,喷头的一端与旋流塔底部的水箱之间设置有水泵。
优选地,硫化氢进气口和空气进气口分别设置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的控制系统,控制前述的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优选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硫化氢进气口的第一硫化氢浓度传感器和第一风量检测装置、设置在空气进气口的第二风量检测装置、设置在出气口的第二硫化氢浓度传感器和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硫化氢进气口、空气进气口、氧化腔、旋流塔和出气口,氧化腔包括流入气路和流出气路,流入气路靠近硫化氢进气口,流出气路靠近旋流塔,氧化腔内间隔设置活性炭和微波辐射腔,微波辐射腔外部设置有微波源,氧化腔顶部设置有喷头,喷头的一端与旋流塔底部的水箱连接,喷头的另一端设置在氧化腔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硫化氢的脱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标:1-硫化氢进气口、101-第一风机、2-空气进气口、 201-第二风机、3-氧化腔、301-流入气路、302-流出气路、 303-活性炭、304-微波辐射腔、3041-微波源、305-喷头、 4-旋流塔、5-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波诱导活性炭303 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波诱导活性炭303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波诱导活性炭303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控制系统示意图。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微波诱导活性炭303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波诱导活性炭303 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微波诱导活性炭303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硫化氢进气口1、空气进气口2、氧化腔3、旋流塔4和出气口5,氧化腔3包括流入气路301和流出气路 302,流入气路301靠近硫化氢进气口1,流出气路302靠近旋流塔4,氧化腔内间隔设置活性炭303和微波辐射腔 304,微波辐射腔304外部设置有微波源3041,氧化腔3顶部设置有喷头305,喷头305的一端与旋流塔4底部的水箱连接,喷头305的另一端设置在氧化腔3内。
气体分别从硫化氢进气口1和空气进气口2进入氧化腔3内,并且依次通过流入气路301和流出气路302,对气体进行氧化处理。
其中,氧化腔3包括流入气路301和流出气路302,流入气路301靠近硫化氢进气口1,流出气路302靠近旋流塔4,进入氧化腔3的气体先经过流入气路301,再进入流出气路302。
氧化腔内间隔设置活性炭303和微波辐射腔304,微波辐射腔304外部设置有微波源3041,氧化腔3顶部设置有喷头305,喷头305的一端与旋流塔4底部的水箱连接,喷头305的另一端设置在氧化腔3内。气体在微波辐射作用、活性炭303催化作用下和氧气发生反应,被氧化为硫单质和水,反应方程如下:2H2S+O2→2H2O+2S。
活性炭303可以吸附氧化H2S,蒸气可以对附着在活性炭303表面的硫单质进行脱附。具体地,在微波作用下,氧化腔3内温度升高,当氧化腔3内温度大于118摄氏度时,硫单质可以挥发为液态硫单质或者气态硫单质,液态和气态的硫单质可以随着水蒸气从氧化腔3中排出,进而进入旋流塔4。
氧化过后生成的硫单质和水蒸气可以进入旋流塔4对其进行回收利用。
其中,旋流塔4的塔板叶片如固定的风车叶片,气流通过叶片时产生旋转和离心运动,吸收液通过中间盲板均匀分配到每个叶片,形成薄液层,与旋转向上的气流形成旋转和离心的效果,喷成细小液滴,甩向塔壁后。液滴受重力作用集流到集液槽,并通过降液管流到下一塔板的盲板区。具有一定风压、风速的待处理气流从塔的底部进,上部出。吸收液从塔的上部进,下部出。气流与吸收液在塔内作相对运动,并在旋流塔4板的结构部位形成很大表面积的水膜,从而大大提高了吸收作用。每一层的吸收液经旋流离心作用掉入边缘的收集槽,再经导流管进入下一层塔板,进行下一层的吸收作用。
主要机制是尘粒与液滴的惯性碰撞,离心分离和液膜粘附等。这种塔板由于开孔率较大,允许高速气流通过,因此负荷较高,处理能力较大,压降较低,操作弹性较大。其气液接触时间较短,适合于气相扩散控制的过程,如气液直接接触传热、快速反应吸收等。因此脱硫过程中所用的脱硫剂应该是快速反应吸收型的,不适合用碳酸钙等反应速度较慢的脱硫剂。
在烟道入口处设计初级喷淋装置,当烟气经进口烟道,与布置在进口烟道段的喷淋形成的水雾进行传质换热,得到初步降温和去除部分二氧化硫,切向进入吸收塔。烟气在吸收塔内通过旋流气动装置的加速和旋流,烟尘与经过雾化的吸收液发生碰撞、附着、凝聚、离心分离等综合性的作用,被甩到塔壁,随塔壁水膜流向塔底。旋流板喷淋塔除尘效率可以达到98.5%以上。通过旋流气动装置的设置,使烟气在同样高度的筒体内旋转次数增加、通过的路径增长,气相紊动剧烈,烟气与吸收液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充分的碰撞、接触、溶解、吸收。
具体地,旋流塔4用于净化带有液态硫单质和固态硫单质的气体,以分离气体和硫单质。
本实施例中,微波诱导活性炭303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硫化氢进气口1、空气进气口2、氧化腔3、旋流塔4和出气口5,氧化腔3包括流入气路301和流出气路302,流入气路301靠近硫化氢进气口1,流出气路302靠近旋流塔4,氧化腔内间隔设置活性炭303和微波辐射腔304,微波辐射腔304外部设置有微波源3041,氧化腔3顶部设置有喷头305,喷头305的一端与旋流塔4底部的水箱连接,喷头305的另一端设置在氧化腔3内。
优选地,为了使得氧化腔3和旋流塔4底部气压相等,进一步使得回流腔和旋流塔4连通,氧化腔3底部设置有回流腔,回流腔与旋流塔4底部的水箱相连通。
装置运行时,回流腔和旋流塔4底部水箱的液面高度保持一致。
优选地,为了减少微波泄漏,进一步减少对工作人员的伤害,氧化腔3内靠近喷头305和回流腔的位置设置有金属网。
金属网可以减少微波泄漏出氧化腔3,减少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优选地,为了减少微波损耗,微波腔体由不吸收微波、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制成。
具体地,微波腔体可以由玻璃或者陶瓷等材料制成。
优选地,为了方便液体的运输,喷头305的一端与旋流塔4底部的水箱之间设置有水泵。
水泵可以给液体的运输提供动力,将旋流塔4底部水箱中的液体运输至喷头305,再通过喷头305喷洒至氧化腔 3内。
优选地,为了控制硫化氢气体和空气进入装置的速率,硫化氢进气口1和空气进气口2分别设置有第一风机101 和第二风机201。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是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
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
本实施例中,风机用于对硫氧化物和空气的运输。
另外,风机设置在硫氧化物和空气的进气口,方便控制进气速率,进一步方便方便控制气体的处理速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303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的控制系统,控制前述的微波诱导活性炭303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综上所述,微波诱导活性炭303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的控制系统,控制前述的微波诱导活性炭303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其中,微波诱导活性炭303 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硫化氢进气口1、空气进气口2、氧化腔3、旋流塔4和出气口5,氧化腔3包括流入气路301和流出气路302,流入气路301 靠近硫化氢进气口1,流出气路302靠近旋流塔4,氧化腔内间隔设置活性炭303和微波辐射腔304,微波辐射腔304外部设置有微波源3041,氧化腔3顶部设置有喷头305,喷头305的一端与旋流塔4底部的水箱连接,喷头305的另一端设置在氧化腔3内。
优选地,为了便于检测装置多个位置的硫化氢浓度,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硫化氢进气口1的第一硫化氢浓度传感器和第一风量检测装置、设置在空气进气口2的第二风量检测装置、设置在出气口5的第二硫化氢浓度传感器和控制器。
浓度传感器和风量检测装置配合可以得到气体的流量,如前述所说,硫化氢气体和氧气的比例为2:1。
上述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进气口和出气口5的硫化氢的浓度,并根据浓度调整对硫化氢气体处理的效率。
其中,硫化氢气体处理的效率可以通过调整硫化氢气体和空气的流量比例来调节,也可以通过调整微波源3041 的开设个数来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硫化氢进气口、空气进气口、氧化腔、旋流塔和出气口,所述氧化腔包括流入气路和流出气路,所述流入气路靠近所述硫化氢进气口,所述流出气路靠近所述旋流塔,所述氧化腔内间隔设置活性炭和微波辐射腔,所述微波辐射腔外部设置有微波源,所述氧化腔顶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一端与所述旋流塔底部的水箱连接,所述喷头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氧化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腔底部设置有回流腔,所述回流腔与所述旋流塔底部的水箱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腔内靠近所述喷头和所述回流腔的位置设置有金属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一端与所述旋流塔底部的水箱之间设置有水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氢进气口和所述空气进气口分别设置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CN201922323227.0U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Active CN211753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3227.0U CN211753815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3227.0U CN211753815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3815U true CN211753815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4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23227.0U Active CN211753815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38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9842A (zh) * 2019-12-20 2021-06-22 陕西青朗万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9842A (zh) * 2019-12-20 2021-06-22 陕西青朗万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1610B (zh) 一种工业生产窑炉氮氧化物尾气的治理方法和装置
CN103785275B (zh) 脱硫、除灰、脱硝一体式烟气净化器
JP2014188406A (ja) 海水排煙脱硫装置とその運用方法
CN106166434A (zh) 一种臭氧氧化双塔氨法脱硫脱硝工艺及其系统
CN103505999A (zh) 一种湿法脱硫脱硝的系统和方法
CN106268178A (zh)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除尘‑雾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209138324U (zh) 一种高效烟气顺流除尘脱硫消白装置
CN103463910A (zh) 一种高温高湿烟气降温脱硫综合处理装置及方法
JP5740898B2 (ja) 酸素燃焼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排煙脱硫装置
CN211753815U (zh) 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KR101981066B1 (ko) 부식 방지 기능을 가진 배기가스 처리 시스템
CN206404519U (zh)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CN210229606U (zh) 一种塔式脱硫脱硝装置
CN205796943U (zh) 臭氧氧化双塔氨法脱硫脱硝系统
JP2001327831A (ja) 湿式排ガス脱硫装置
CN112999842B (zh) 一种微波诱导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硫化氢脱除装置
CN209934440U (zh) 民用取暖锅炉脱硫脱硝系统
CN210332233U (zh) 一种新型高效臭气净化系统
WO2024011887A1 (zh) 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系统
CN203507740U (zh) 一种高温高湿烟气降温脱硫综合处理装置
CN108554142B (zh) 一种脱除电弧风洞超高浓度NOx的系统及方法
CN206492392U (zh) 一种脱硫及超净除尘工艺系统
CN102553430A (zh) 双环高效脱硫吸收塔及使用该塔的脱硫系统
CN115040962A (zh) 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系统
CN205815459U (zh) 一种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