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9785U - 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 - Google Patents

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9785U
CN211749785U CN201921954197.7U CN201921954197U CN211749785U CN 211749785 U CN211749785 U CN 211749785U CN 201921954197 U CN201921954197 U CN 201921954197U CN 211749785 U CN211749785 U CN 211749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sets
fixedly connected
hole
se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41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婷
沈健
杨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541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9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9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9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包括两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固定块的圆形凹槽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限位块的圆形通孔处与螺纹杆转动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伸缩柱,能够随着椎管的切口位置进行改变,使得设置的固定杆能够更好的与椎管伤口进行适配,能够阻止椎管的自动回弹,且能够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而设置的螺纹杆,能够带动设置的滑动块进行移动,由此能够将椎管的切口位置进行撑开,且不会对椎管的切口位置造成二次伤害。

Description

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
背景技术
椎管是由游离椎骨的椎孔和骶骨的骶管连成的组织,上接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达骶管裂孔而终。其内容有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经根、血管及少量结缔组织等。椎管壁的构成椎管是骨纤维性管道,其前壁由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后壁为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椎管骶段由骶椎的椎孔连成,为骨性管道。构成椎管壁的任何结构发生病变,如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以及黄韧带肥厚等因素均可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狭窄,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而在医学上,一旦椎管发生病变就需要通过手术的治疗来将变病变的位置进行去除,而由于椎管的位置较为特殊,需要将病变处打开一个创口,才能够进行手术,但是由于椎管具有回弹性,导致创口打开后会自动回弹,而通过人工将伤口掰开,会导致创口位置出现二次损伤,且由于椎管的作用特殊,所以更加的小心,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具备能够将椎管创口处进行撑开,且在手术结束之后,椎管能够自动回弹,同时在撑开的过程中不会对椎管的创口造成二次伤害等优点,解决了在现有手术中,椎管的撑开会导致椎管的创口受到二次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包括两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固定块的圆形凹槽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限位块的圆形通孔处与螺纹杆转动相连,所述限位块的外侧与连接杆的内壁两侧固定相连,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拨盘,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连接杆的条形通孔处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动块,两组所述滑动块互相远离,所述滑动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组所述伸缩柱互相远离,通过设置的伸缩柱,能够随着椎管的切口位置进行改变,使得设置的固定杆能够更好的与椎管伤口进行适配,能够阻止椎管的自动回弹,且能够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而设置的螺纹杆,能够带动设置的滑动块进行移动,由此能够将椎管的切口位置进行撑开,且不会对椎管的切口位置造成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其中两组连接杆的顶部中部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连接杆的螺纹凹槽处设有伸缩杆,两组所述伸缩杆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的内侧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伸缩腔的条形滑槽处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外侧与伸缩杆一端固定相连,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气囊端,通过设置的伸缩腔,能够配合设置的滑动板,使得设置的伸缩杆能够与椎管的切口长度进行组合,方便对椎管的切口同时进行撑开,同时能够使得设置的固定杆,可以更好的与椎管的切口进行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其中伸缩杆的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伸缩杆的螺纹通孔处与连接杆的螺纹凹槽一一对应,且所述伸缩杆的螺纹通孔处与连接杆的螺纹凹槽处螺纹连接有连接插销,通过设置的连接插销,能够将设置的两组连接杆稳定的进行连接,避免连接杆在使用时出现晃动,同时,能够保障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其中固定杆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组圆形凹槽,所述固定杆的圆形凹槽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柱,所述夹持柱等距离排布,所述夹持柱的外侧开合有两组圆形凹槽,所述夹持柱的圆形凹槽处固定连接有夹持气囊,通过设置的夹持气囊,能够配合设置的固定杆,能够对椎管的切口进行撑开,且通过设置的夹持柱,能够赋予椎管切口处多个支撑点,使得椎管的切口能够更好的进行撑开。
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其中固定杆的外侧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杆的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调节杆的外侧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外侧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夹持板的螺纹通孔处与调节杆螺纹相连,通过设置的夹持板,能够配合设置的夹持柱,可以将椎管的一侧伤口进行固定,使得椎管的切口能够更好的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其中夹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开设有若干组圆形通孔,所述连接板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夹持凸起,且所述夹持凸起等距离排布,通过设置的夹持凸起,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连接板对椎管的夹持压力,同时又不会对椎管切口处造成二次伤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伸缩柱,能够随着椎管的切口位置进行改变,使得设置的固定杆能够更好的与椎管伤口进行适配,能够阻止椎管的自动回弹,且能够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而设置的螺纹杆,能够带动设置的滑动块进行移动,由此能够将椎管的切口位置进行撑开,且不会对椎管的切口位置造成二次伤害,通过设置的伸缩腔,能够配合设置的滑动板,使得设置的伸缩杆能够与椎管的切口长度进行组合,方便对椎管的切口同时进行撑开,同时能够使得设置的固定杆,可以更好的与椎管的切口进行适配,通过设置的连接插销,能够将设置的两组连接杆稳定的进行连接,避免连接杆在使用时出现晃动,同时,能够保障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夹持气囊,能够配合设置的固定杆,能够对椎管的切口进行撑开,且通过设置的夹持柱,能够赋予椎管切口处多个支撑点,使得椎管的切口能够更好的进行撑开,通过设置的夹持板,能够配合设置的夹持柱,可以将椎管的一侧伤口进行固定,使得椎管的切口能够更好的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通过设置的夹持凸起,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连接板对椎管的夹持压力,同时又不会对椎管切口处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杆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伸缩腔立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01、连接杆;02、气囊端;03、滑动块;04、伸缩杆;05、伸缩腔;06、转动盘;07、调节杆;08、转动拨盘;09、限位块;10、连接插销;11、螺纹杆;12、伸缩柱;14、夹持板;13、固定杆;15、固定块;16、夹持凸起;17、连接板;18、连接座;19、夹持气囊;20、夹持柱;21、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包括两组连接杆01,连接杆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的外侧开设有圆形凹槽,固定块15的圆形凹槽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的外侧套设有限位块09,限位块09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限位块09的圆形通孔处与螺纹杆11转动相连,限位块09的外侧与连接杆01的内壁两侧固定相连,螺纹杆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拨盘08,连接杆01的内侧开设有条形通孔,连接杆01的条形通孔处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动块03,两组滑动块03互相远离,滑动块0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柱12,伸缩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两组伸缩柱12互相远离,通过设置的伸缩柱12,能够随着椎管的切口位置进行改变,使得设置的固定杆13能够更好的与椎管伤口进行适配,能够阻止椎管的自动回弹,且能够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而设置的螺纹杆11,能够带动设置的滑动块03进行移动,由此能够将椎管的切口位置进行撑开,且不会对椎管的切口位置造成二次伤害。
两组连接杆01的顶部中部开设有螺纹凹槽,连接杆01的螺纹凹槽处设有伸缩杆04,两组伸缩杆04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伸缩腔05,伸缩腔05的内侧开设有条形滑槽,伸缩腔05的条形滑槽处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动板21,滑动板21的外侧与伸缩杆04一端固定相连,伸缩杆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气囊端02,通过设置的伸缩腔05,能够配合设置的滑动板21,使得设置的伸缩杆04能够与椎管的切口长度进行组合,方便对椎管的切口同时进行撑开,同时能够使得设置的固定杆13,可以更好的与椎管的切口进行适配。
伸缩杆04的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伸缩杆04的螺纹通孔处与连接杆01的螺纹凹槽一一对应,且伸缩杆04的螺纹通孔处与连接杆01的螺纹凹槽处螺纹连接有连接插销10,通过设置的连接插销10,能够将设置的两组连接杆01稳定的进行连接,避免连接杆01在使用时出现晃动,同时,能够保障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固定杆13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组圆形凹槽,固定杆13的圆形凹槽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8,连接座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柱20,夹持柱20等距离排布,夹持柱20的外侧开合有两组圆形凹槽,夹持柱20的圆形凹槽处固定连接有夹持气囊19,通过设置的夹持气囊19,能够配合设置的固定杆13,能够对椎管的切口进行撑开,且通过设置的夹持柱20,能够赋予椎管切口处多个支撑点,使得椎管的切口能够更好的进行撑开。
固定杆13的外侧开设有螺纹通孔,固定杆13的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调节杆07,调节杆0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06,调节杆07的外侧设有夹持板14,夹持板14的外侧开设有螺纹通孔,夹持板14的螺纹通孔处与调节杆07螺纹相连,通过设置的夹持板14,能够配合设置的夹持柱20,可以将椎管的一侧伤口进行固定,使得椎管的切口能够更好的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
夹持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的正面开设有若干组圆形通孔,连接板17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夹持凸起16,且夹持凸起16等距离排布,通过设置的夹持凸起16,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连接板17对椎管的夹持压力,同时又不会对椎管切口处造成二次伤害。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首先确定患者的伤口位置,此时再通过手术刀将椎管打开,然后将设置的两组固定杆13放入椎管的内部,此时通过调整设置的转动拨盘08,转动拨盘08能够带动设置的螺纹杆11进行移动,此时设置的两组伸缩柱12,能够带动设置的固定杆13进行相向运动,此时椎管的切口处被撑开;
当需要进行调节设置的撑开长度时,首先将设置的两组伸缩杆04进行拉动,此时设置的伸缩腔05中的滑动板21,可以带动设置的伸缩杆04进行移动,直到移动至确定的距离,此时再通过设置的连接插销10,能够将两组连接杆01进行固定,由此完成对撑开长度的调节;
当固定杆13与椎管的伤口处进行适配之后,此时调节设置的转动盘06,转动盘06能够带动设置的夹持板14进行移动,此时设置的连接板17上的夹持凸起16能够与椎管的伤口外侧紧密贴合,由此固定杆13上的夹持柱20能够与之配合将椎管进行撑开,由此完成对伤口的撑开,当手术结束之后,将夹持的位置松开,即可利用椎管自身的弹性进行恢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包括两组连接杆(0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的外侧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固定块(15)的圆形凹槽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外侧套设有限位块(09),所述限位块(09)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限位块(09)的圆形通孔处与螺纹杆(11)转动相连,所述限位块(09)的外侧与连接杆(01)的内壁两侧固定相连,所述螺纹杆(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拨盘(08),所述连接杆(01)的内侧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连接杆(01)的条形通孔处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动块(03),两组所述滑动块(03)互相远离,所述滑动块(0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柱(12),所述伸缩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两组所述伸缩柱(12)互相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接杆(01)的顶部中部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连接杆(01)的螺纹凹槽处设有伸缩杆(04),两组所述伸缩杆(04)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伸缩腔(05),所述伸缩腔(05)的内侧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伸缩腔(05)的条形滑槽处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动板(21),所述滑动板(21)的外侧与伸缩杆(04)一端固定相连,所述伸缩杆(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气囊端(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04)的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伸缩杆(04)的螺纹通孔处与连接杆(01)的螺纹凹槽一一对应,且所述伸缩杆(04)的螺纹通孔处与连接杆(01)的螺纹凹槽处螺纹连接有连接插销(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3)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组圆形凹槽,所述固定杆(13)的圆形凹槽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8),所述连接座(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柱(20),所述夹持柱(20)等距离排布,所述夹持柱(20)的外侧开合有两组圆形凹槽,所述夹持柱(20)的圆形凹槽处固定连接有夹持气囊(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3)的外侧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杆(13)的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调节杆(07),所述调节杆(0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06),所述调节杆(07)的外侧设有夹持板(14),所述夹持板(14)的外侧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夹持板(14)的螺纹通孔处与调节杆(07)螺纹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的正面开设有若干组圆形通孔,所述连接板(17)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夹持凸起(16),且所述夹持凸起(16)等距离排布。
CN201921954197.7U 2019-11-13 2019-11-13 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 Active CN211749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4197.7U CN211749785U (zh) 2019-11-13 2019-11-13 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4197.7U CN211749785U (zh) 2019-11-13 2019-11-13 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9785U true CN211749785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64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4197.7U Active CN211749785U (zh) 2019-11-13 2019-11-13 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9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6865B (zh) 可膨胀椎间融合器
JP3236938B2 (ja) 癒着安定化チャンバ
US7500992B2 (en) Distractable body augmenter capable of being planted through a pedicle for vertebral body reconstruction
US10624675B2 (en)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US20050240194A1 (en) Internal pedicle insula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US11154336B2 (en) Retractor/compression/distraction system
US20140074170A1 (en) Delivery Device With Interior Dilation Element Channel
JP2004522469A (ja) 腰部間体融合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4600639U (zh) 一种复合颈椎椎骨内固定装置
CN102860888B (zh) 一体化腰椎椎间钛板融合器
CN203749649U (zh) 可膨胀椎间融合器
US10695188B2 (en) Artificial epistropheus support body
JP6771554B2 (ja) 棘間ユニバーサル動的ホルダー
EP3222230A1 (en) Spacer for laminoplasty
CN105232191A (zh) 横向可撑开椎间融合装置
CN105361934A (zh) 一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微创撑开复位装置
CN211356082U (zh) 脊柱内镜可视化椎间融合器
CN210124878U (zh) 一种经皮内镜下新型颈椎微创扩张式椎间融合器
US9289242B2 (en) Internal pedicle insula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CN109998655A (zh) 胸腰椎后路矫形用椎弓根钉固定装置及固定系统
CN208243665U (zh) 一种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
CN211749785U (zh) 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
BAYLEY et al. The Syracuse I-plate
CN101708128A (zh) 一种棘突撑开装置
CN205163218U (zh) 一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微创撑开复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