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5598U - 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35598U CN211735598U CN201921835157.0U CN201921835157U CN211735598U CN 211735598 U CN211735598 U CN 211735598U CN 201921835157 U CN201921835157 U CN 201921835157U CN 211735598 U CN211735598 U CN 2117355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taking
- forebay
- water outlet
- flow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包含有,取水前池;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后端的出水后池;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间的泵房室;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间的下层重力流道;以及,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间的上层消能流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提高构筑物之间的合理布置和流程设计,在较小的占地面积上实现多个工艺流程集成布置,能够实现水利与市政取水相结合,流程顺畅、管理十分便捷,适应近远期的功能衔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水泵房,特别地是,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城市对地表水取水工程建设需求逐渐增加,对取水设施的取水安全、运行节能、防洪设计、运行稳定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山区河道、水库的水位变化幅度较大。当取水位于高水位时水泵提升扬程过低容易造成设备震动、电流过大、气蚀等现象,兼顾取水和防洪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需要设计涨落幅大的多水位取水泵房,且水泵可高效或稳定的运行。在占地紧张的情况下,优化布置形式,流程顺畅,便于巡视、维护和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通过高度集成的取水、重力自流、消能超越等多个功能的集中布置,使取水安全、机泵稳定运行,节约设施占地,便于集约化运行和管理,并具备防洪功能,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包含有,
取水前池;
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后端的出水后池;
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间的泵房室,所述泵房室的内部具有取水泵,所述取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取水前池相管路连通,所述取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水后池相管路连通;
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间的下层重力流道,所述下层重力流道位于所述上层消能流道的下方,所述下层重力流道分别连通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以及,
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间的上层消能流道,所述上层消能流道分别连通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
所述取水前池中,所述泵房室的取水液位低于所述下层重力流道的取水液位,所述下层重力流道的取水液位又低于所述上层消能流道的取水液位。
作为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层重力流道及所述上层消能流道布置于所述泵房室的左侧和/或右侧。
作为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的优选方案,还包含有,配电间及控制室,所述配电间及控制室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的上方。
作为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的优选方案,还包含有,功能切换井及分压高压出水管,所述功能切换井与所述取水泵的输出端相管路连通,所述分压高压出水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出水后池相连通,所述分压高压出水管的输出端与外部供水设备相连通。
作为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层重力流道的内部具有防洪闸门,所述防洪闸门用于在洪水期间切断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关于所述下层重力流道的连通;较佳地,所述下层重力流道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均布置有所述防洪闸门。
作为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层消能流道的内部具有调流调压阀,所述调流调压阀用于调整经过其的水流流量和/或压力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通过提高构筑物之间的合理布置和水力流程设计,在较小的占地面积上实现多个取水方式集成布置。该实用新型流程顺畅、物料输送线路清晰,主要优点如下:
第一,集成式的叠合设计融合了多种水位取水的工艺需求,提高了构筑物的土地利用效率;
第二,各流道之间流程顺畅,输水距离短,采用渠道输水节能效果比平面式布置节约20%以上;
第三,超越设计构思巧妙,可以实现利用水头的输水方式,节能效果非常明显,且解决了防洪问题;
第四,叠合型设计各构筑物之间共用结构壁板,降低整体投资效果明显。
第五,在功能切换井设有高压出水管路预留管,可灵活实现分压输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层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层平面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泵房剖面布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超越流道剖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连接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1至4,图中示出的是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是一种城镇江河湖泊岸边利用不同水文条件实现重力取水和水泵提升取水的组合构建筑物。
所述组合构建筑物是由若干个功能单元构成的组合体。所述功能单元包含取水前池1、泵房室2、上层消能流道3、下层重力流道4、配电间及控制室5、功能切换井6、出水后池7、防洪闸门8、后池流量调节堰9及分压高压出水管10构成。
所述取水前池1位于所述组合构筑物的迎水端。所述泵房室2设置在所述组合构筑物的中间部分。所述上层消能流道3、所述下层重力流道4分别位于组合构筑物两侧的上层和下层。所述配电间及控制室5设置在所述取水前池1的上部。所述配电间及控制室5、所述功能切换井6位于所述泵房室2的出水一侧。所述防洪闸门8位于所述下层重力流道4的通道前后。所述后池流量调节堰9设于所述出水后池7。
所述配电及控制室5设置在所述组合构筑物内部的上层区域,叠加在所述取水前池1上方。所述上层消能流道3、所述下层重力流道4位于所述泵站2左右两侧。
所述泵房室2可以作为低水位取水构筑物实现向所述功能切换井6或所述出水后池7输水。水位逐渐升高后可以通过所述下层重力流通道4重力流直接向所述出水后池7输水。水位再升高后为防止过高水位造成后续防洪问题,可通过所述上层消能通道3进入所述出水后池7。
从上可见,在不同水位下,可以分别实现泵房室取水、下层重力流道取水及上层消能流道取水的多重取水方式。其中的上层消能流道取水,可以通过关闭所述防洪闸门8和泵房的多道阀门的关闭实现取水的同时兼顾城市防洪。
当提升扬程较低时,水泵提升可通过所述后池流量调节堰9实现水泵高效运行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泵房还可设有相关的自控、配电设备等,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取水前池;
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后端的出水后池;
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间的泵房室,所述泵房室的内部具有取水泵,所述取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取水前池相管路连通,所述取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水后池相管路连通;
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间的上层消能流道,所述上层消能流道分别连通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
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间的下层重力流道,所述下层重力流道位于所述上层消能流道的下方,所述下层重力流道分别连通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以及,
所述取水前池中,所述泵房室的取水液位低于所述下层重力流道的取水液位,所述下层重力流道的取水液位又低于所述上层消能流道的取水液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重力流道及所述上层消能流道布置于所述泵房室的左侧和/或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配电间及控制室,所述配电间及控制室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功能切换井及分压高压出水管,所述功能切换井与所述取水泵的输出端相管路连通,所述分压高压出水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出水后池相连通,所述分压高压出水管的输出端与外部供水设备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重力流道的内部具有防洪闸门,所述防洪闸门用于在洪水期间切断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关于所述下层重力流道的连通;所述下层重力流道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均布置有所述防洪闸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消能流道的内部具有调流调压阀,所述调流调压阀用于调整经过其的水流流量和/或压力大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35157.0U CN211735598U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35157.0U CN211735598U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35598U true CN211735598U (zh) | 2020-10-23 |
Family
ID=72874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35157.0U Active CN211735598U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3559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63532A (zh) * | 2019-10-29 | 2020-03-06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及取水方法 |
CN112502239A (zh) * | 2020-10-29 | 2021-03-16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构筑物 |
CN113774990A (zh) * | 2021-08-25 | 2021-12-10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岸边半埋式薄壁圆筒形取水泵站结构 |
-
2019
- 2019-10-29 CN CN201921835157.0U patent/CN21173559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63532A (zh) * | 2019-10-29 | 2020-03-06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及取水方法 |
CN112502239A (zh) * | 2020-10-29 | 2021-03-16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构筑物 |
CN113774990A (zh) * | 2021-08-25 | 2021-12-10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岸边半埋式薄壁圆筒形取水泵站结构 |
CN113774990B (zh) * | 2021-08-25 | 2022-09-30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岸边半埋式薄壁圆筒形取水泵站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735598U (zh) | 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 | |
CN206495183U (zh) | 一种单一河道外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 | |
CN201367575Y (zh) | 大流量高水头叠梁门型通仓流道分层取水进水口结构 | |
JP6873444B2 (ja) | 複数の高層建物のエネルギー貯蔵管を利用して発電するシステム | |
CN101701466B (zh) | 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管网叠压给水设备 | |
CN202227454U (zh) | 一种多种功能雨水泵站 | |
CN102797371A (zh) | 带高位井的多功能出水泵房 | |
CN210530427U (zh) | 一种火电厂主厂房布置结构 | |
CN214530904U (zh) | 一种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构筑物 | |
CN109944301B (zh) | 一种清水池吸水井系统及使用方法 | |
CN110863532A (zh) | 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及取水方法 | |
CN207633408U (zh) | 一种南水北调调水系统水资源配置装置 | |
CN113789763B (zh) | 一种基于水库生态构建的梯级式下泄调控系统 | |
CN112502239A (zh) | 一种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构筑物 | |
CN212896116U (zh) | 水垫塘检修排水及回充水系统 | |
CN110173019B (zh) | 一种叠合组团进水提升泵房 | |
CN210482455U (zh) | 一种泵站引水和排水相结合的立交涵闸 | |
CN203334419U (zh) | 泵站系统 | |
CN110468796B (zh) | 一种通过闸门平移切换实现双向抽水的多功能水闸 | |
CN102778139B (zh) | 温排水辅助冷却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209493909U (zh) | 一种输水管道跨水库分取水结构 | |
CN221956667U (zh) | 水电站尾水系统 | |
CN206902827U (zh) | 一种三级kyc节能型逐级叠压供水设备 | |
CN114991095B (zh) |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布置结构 | |
CN204080960U (zh) | 一种同层中水回用管网单元及其中水管网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