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5177U - 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5177U
CN211735177U CN201921863421.1U CN201921863421U CN211735177U CN 211735177 U CN211735177 U CN 211735177U CN 201921863421 U CN201921863421 U CN 201921863421U CN 211735177 U CN211735177 U CN 211735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
tunnel
intercepting
vehicle
rele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634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崇帮
张翾
李磊
张敏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Priority to CN2019218634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5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5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5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拦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包括拦截网、牵引部件及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网由牵引部件及地锚连接至隧道内壁,另有收网机构及放网机构设置于隧道内,所述牵引部件包括通过地锚固定于隧道内壁上的吸能器,所述吸能器分别设置于隧道的顶部及底部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在隧道内布设点处根据指令迅速作用,利用高强度柔性拦截网、多个吸能器的协同作用吸收撞击车辆的能量,迫使撞击车辆迅速停下且能尽可能保障车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拦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拦截是利用强制手段迫使过往车辆终止行驶的专用技术,在一些地区,一些犯罪分子会利用车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利用机动车辆走私、贩毒、贩运违禁物品、作案后劫持、驾驶或乘坐机动车辆潜逃的案件呈日益上升趋势,因此,在道路上设卡堵截和追捕乘车逃犯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车辆拦截的技术方式多种多样、拦截手段不一,目前,车辆阻停装备所采用的技术多为设置路障和布置阻车钉扎胎放气两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化学试剂制动、电子失能制动、干扰视线制动等并不常用的阻车技术,布置阻车钉扎胎放气是目前机动实施阻车任务时采用最多的一种阻车手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即使钢钉扎破轮胎,汽车往往还能强行驶出一段距离,直到钢圈磨地,在此阻停过程中产生侧滑、侧翻的概率非常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设施的破坏。而对装有低压及特种轮胎的车子而言,该类器材基本不管用,目前在政府机关、军事基地、公检法驻地等安全防范要求高的场合以及车站、机场、医院、学校、商场、广场等人口稠密的场所,刚性拦截装置较为普遍,可以有效的对车辆实施拦截,但刚性拦截法相对来说比较极端,一旦车辆撞上拦截装置,可能对车辆和乘员产生致命性伤害,该类方法对车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没有保障。
在山区,隧道是公路组成的一部分,而在隧道内进行车辆拦截不仅利用了隧道结构上的优势,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国内外针对隧道的车辆拦截装置极少,而全球的地铁恐怖袭击开始出现增多的趋势,隧道内恐怖袭击致死率较高,对公众安全有极大影响,但由于隧道内空间狭小,现有的拦截装置在隧道内并不适用,且无法在不破坏隧道内结构的同时不影响平时车辆的通行,例如专利号为201810037818.9,专利名称为“车辆柔性拦截装置”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放置于地面的拦截装置,但这种装置是放置在地面上,一是在网下降后仍铺设在地面上,影响车辆通行,二是网体的支撑结构需要放置在网体两侧才能将网张开,而隧道内并没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放置支撑,占用车道同样影响车辆的同行。
因此,开发一种新隧道车辆拦截装置,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以解决吸纳有拦截结构无法应用在隧道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包括拦截网、牵引部件及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网由牵引部件及地锚连接至隧道内壁,另有收网机构及放网机构设置于隧道内,所述牵引部件包括通过地锚固定于隧道内壁上的吸能器,所述吸能器分别设置于隧道的顶部及底部两侧,安装于隧道顶部的顶部吸能器上设有连接器,所述拦截网的上端与连接器相连,所述放网机构安装于底部吸能器上,所述收网机构将拦截网由底部向上收起。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放网机构包括设置于底部吸能器上的放网卷绳器及内端缠绕在放网卷绳器中的放网牵引绳,所述放网牵引绳外端连接在拦截网的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收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隧道内上部的智能网夹及安装于网夹一侧的收网卷线器,所述网夹沿隧道环壁设置多个,所述收网卷线器卷起连接在拦截网下端的收网牵引绳。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拦截网为高强度阻尼材料编制而成的网体,所述放网牵引绳及收网牵引绳与网体为编织的一体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另有对应设置的粘连搭扣分别安装于隧道内壁及放网牵引绳。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放网卷绳器及收网卷绳器均为PLC电机控制的智能收放线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吸能器为液压吸能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在隧道内布设点处根据指令迅速作用,利用高强度柔性拦截网、多个吸能器的协同作用吸收撞击车辆的能量,迫使撞击车辆迅速停下且能尽可能保障车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本装置结构简易,可在短时间内于隧道内完成安装工作,本装置是针对隧道设计,弥补了隧道拦截装置缺少的空洞,本装置使用部分智能部件,灵敏度高,能在短时间内触发效果完成拦截,且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拦截成本。
(3)本装置使用的拦截网为全覆盖型,车辆撞击拦截网后与拦截网的接触面积因车型大小而定,即本拦截网对大小型车辆都有很好的拦截效果,本装置可根据实际隧道所需拦截的车辆更换拦截网和吸能器的大小和种类,能适应不同大小不同拦截需求的隧道。
(4)本装置克服了传统阻车钉拦截效果差、刚性拦截装置风险性大的缺点,既能对车辆进行有效拦截,也能有效保证车辆上驾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本装置不影响隧道车辆的正常通行,拦截完成后能快速恢复原来的交通状态,本装置可在隧道内实现双向拦截。
(5)在未使用时,网体收在隧道的上部,无需将网体卸下,同时不会影响隧道内车辆的通行,也无需占用隧道内地面的空间,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拦截网放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隧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网卷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粘连搭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部吸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拦截网,2、顶部吸能器,3、地锚,4、底部吸能器,5、连接器,6、放网卷绳器,7、放网牵引绳,8、网夹,9、收网卷线器,10、收网牵引绳,11、走线通道,12、粘连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所述拦截装置可适应的设置于隧道内,并沿隧道的截断面铺设,所述拦截装置展开后由隧道的上部延伸至下部,形成拦截面,所述拦截装置包括拦截网1、牵引部件及地锚3,所述地锚3固定安装于隧道内壁上,牵引部件安装于地锚3上,所述拦截网1与牵引部件相连,所述地锚3及牵引部件均环绕隧道内环面设置多个,另有收网机构及放网机构设置于隧道内,所述放网机构将拦截网1由上至下放网,收网机构则将网体由下至上收起,未使用时,网体收在隧道上部,避免影响车辆通行,所述牵引部件包括通过地锚3固定于隧道内壁上的吸能器,所述吸能器分别设置于隧道的顶部及底部两侧,所述吸能器为液压吸能器,如图2所示,在隧道内形成三角状布置结构,如图3所示,安装于隧道顶部的顶部吸能器2上设有连接器5,所述拦截网1的上端与连接器5相连,所述放网机构安装于底部吸能器4上,所述顶部吸能器2及底部吸能器4结构相同,均包括外壳体及设置在外壳体内腔中的液压吸能部件,为市面上现有的液压吸能器结构,液压吸能部件的吸能端延伸出外壳体,顶部吸能器2的吸能端与连接器5相连,底部吸能器4的吸能端则与放网机构相连,车辆的冲击能量通过拦截网1经连接器5及放网机构传递给顶部吸能器2以及两个底部吸能器4,吸能器工作消耗车辆的大部分冲击能量,残余的终极能量通过连接吸能器的地锚3完成向隧道顶部以及地面的最终传递,车辆减速直至停止。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放网机构包括设置于底部吸能器4上的放网卷绳器6及内端缠绕在放网卷绳器中的放网牵引绳7,所述放网牵引绳7外端与拦截网1下端的两边角连接,放网牵引绳放网卷绳器6安装于底部吸能器4的吸能端,放网卷绳器6内设有通过PLC电机控制的卷线轴,电机带动卷线轴正转或反转完成收放线动作,初始网体收在隧道的上部,拦截放网时,电机带动放网卷绳器6内的卷线轴转动,放网牵引绳7缠绕卷线轴,放网牵引绳7的外端带动拦截网1的下端下移,呈三角状张开网体,形成拦截面,进行车辆拦截,同时,车辆的冲击能量通过放网牵引绳7及放网卷线器6传递给底部吸能器4,吸收能量。
如图5所示,网体收在隧道上部时,为避免连接在网体与放网卷绳器6之间的放网牵引绳7影响车辆通行,在隧道侧壁上设有粘连的两粘连搭扣12,两粘连搭扣12之间设置走线通道11,网体不用时,放网牵引绳7穿过走线通道11,收在两粘连搭扣12之间,将放网牵引绳7固定在隧道侧壁上。
所述收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隧道内上部的智能网夹8及安装于网夹8一侧的收网卷线器9,所述网夹8通过电子控制器控制两夹持端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电子控制器为现有的ECU控制器,所述网夹沿隧道环壁设置多个,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夹8在隧道上部设置3个,分别设置在隧道顶部及顶部的对称两侧,所述收网卷线器9卷起连接在拦截网1下端的收网牵引绳10,所述收网卷线器9同样是通过PLC电机控制的自动收放线装置,其控制原理及结构均与放网卷绳器6相同,所述收网卷线器9通过地锚安装于隧道内壁上,所述收网牵引绳10间隔设置在拦截网1网体的下端,保证网体均匀收起。
所述拦截网1为高强度阻尼材料编制而成的网体,所述放网牵引绳7及收网牵引绳10与网体为编织的一体式结构,提高整体连接强度。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隧道内顶部吸能器2的设置位置及数量进行调整,以隧道中线为中心,对称设置于中线两侧的侧壁上,所述拦截网1呈四边形,拦截网1的上端两边角固定在与两顶部吸能器2相连的连接器中,底部吸能器4及底部放网卷线器6的设置位置与实施例一相同,通过实施例1及实施例二表明网体的设置形状及收放位置可根据具体的设置需要进行调整,并不仅限于一种实施方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包括拦截网、牵引部件及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网由牵引部件及地锚连接至隧道内壁,另有收网机构及放网机构设置于隧道内,所述牵引部件包括通过地锚固定于隧道内壁上的吸能器,所述吸能器分别设置于隧道的顶部及底部两侧,安装于隧道顶部的顶部吸能器上设有连接器,所述拦截网的上端与连接器相连,所述放网机构安装于底部吸能器上,所述收网机构将拦截网由底部向上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网机构包括设置于底部吸能器上的放网卷绳器及内端缠绕在放网卷绳器中的放网牵引绳,所述放网牵引绳外端连接在拦截网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隧道上部的智能网夹及位于网夹一侧的收网卷线器,所述网夹沿隧道环壁设置多个,所述收网卷线器卷起连接在拦截网下端的收网牵引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网为高强度阻尼材料编制而成的网体,所述放网牵引绳及收网牵引绳与网体为编织的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另有对应设置的粘连搭扣分别安装于隧道内壁及放网牵引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网卷绳器及收网卷绳器均为PLC电机控制的智能收放线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器为液压吸能器。
CN201921863421.1U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 Active CN211735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3421.1U CN211735177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3421.1U CN211735177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5177U true CN211735177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74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63421.1U Active CN211735177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51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2230A (zh) * 2022-04-15 2022-10-11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升降式柔性阻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2230A (zh) * 2022-04-15 2022-10-11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升降式柔性阻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29912A (en) Non-lethal, rapidly deployed, vehicle immobilizer system
CN104379839A (zh) 车辆阻拦网
CN211735177U (zh) 一种隧道车辆拦截装置
CN108221749B (zh) 一种高速限高系统
ES2286901T3 (es) Barrera de cable.
CN106894361A (zh) 利用发条机构驱动的翻转撑起式拦截网
CN204548434U (zh) 一种可移动式快速开合网装置
CN206826369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挡风玻璃的自动卷帘
CN205711840U (zh) 一种交通锥施放装置
CN107558805A (zh) 市政道路施工围挡板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294779B (zh) 网钉结合的阻车系统
CN105672168A (zh) 一种阻车系统
US20160160459A1 (en) Arresting fence system
CN206690984U (zh) 卷拉式全自动汽车篷布
CN108316182B (zh) 一种具有安防功能的道路限高警示杆
CN110065888A (zh) 一种缆索起重机主索拆除施工方法
CN206438444U (zh) 一种逃逸汽车控制装置
CN201457373U (zh) 地下矿用架空索道机尾轮绳防掉或防垮装置
CN214896970U (zh) 一种限高自动预警装置
CN211280880U (zh) 一种车载式缠轮抱轴截停装备
CN210104627U (zh) 一种柔性阻车网
CN208266736U (zh) 一种高速限高系统
CN113789745A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防撞预警防护栏
CN113605230A (zh) 一种适用于悬索桥两岸隧道锚的主缆牵引系统及方法
CN218436786U (zh) 一种矿用胶轮车阻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