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5017U - 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5017U
CN211735017U CN201922140845.1U CN201922140845U CN211735017U CN 211735017 U CN211735017 U CN 211735017U CN 201922140845 U CN201922140845 U CN 201922140845U CN 211735017 U CN211735017 U CN 211735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fixed column
fixing column
river
pump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08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思文
陈恩瑜
张宏山
庞琦
隋学华
胡元军
田维
胡良坡
梁鑫
王雨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zhouba Group No 3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zhouba Group No 3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zhouba Group No 3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zhouba Group No 3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408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5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5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5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吊索,所述第一固定柱设置在河岸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拖泵位于河岸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柱设置在河岸的另一侧,所述吊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柱连接,且所述吊索向所述第二固定柱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吊索用于悬挂泵管。混凝土拖泵不需要过河,能够在河岸的一侧实现给河岸另一侧的待浇注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构简单,施工方法简单易行、施工成本低、混凝土浇筑效果好,可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大型工程(如水电站、铁路或高速公路等)施工过程中,为方便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常在河流上方架设贝雷桥或钢桁架桥,此时,桥墩混凝土浇筑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设施的限制,如施工场地狭窄、附近没有供混凝土搅拌车过河的桥梁和道路(只有简易木桥,无法承载混凝土搅拌车的重量)、河水位较高、河水水流湍急以及没有混凝土天泵等,现场的混凝土浇筑设备仅有混凝土拖泵,无法到达河对岸,给河对岸的桥墩混凝土浇筑带来极大不便。因此,亟需一种能够用于混凝土浇筑泵管过河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在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设施的限制下,混凝土拖泵不需要过河,能够在河岸的一侧实现给河岸另一侧的待浇注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构简单,施工方法简单易行、施工成本低、混凝土浇筑效果好,可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吊索,所述第一固定柱设置在河岸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拖泵位于河岸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柱设置在河岸的另一侧,所述吊索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固定柱之间,所述吊索用于悬挂泵管,且所述吊索与所述第二固定柱的连接端低于所述吊索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连接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的顶部分别预埋有锚筋,所述锚筋部分伸出固定柱,所述锚筋呈倒U形,所述吊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锚筋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的顶部分别预埋有张紧架,且所述第一固定柱上的张紧架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柱上的张紧架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侧;所述张紧架部分伸出固定柱,且所述张紧架伸出固定柱的高度大于所述锚筋伸出固定柱的高度,所述吊索靠近两端的位置压紧在所述张紧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吊索的倾斜角度为6~8°。
进一步地,所述吊索上套设有若干挂钩,每个所述挂钩能够沿所述吊索滑动,挂钩用于连接泵管。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呈上小下大的梨形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柱采用浇注好的桥墩,所述第二固定柱采用临时浇注的混凝土墩。
进一步地,在使用时,泵管连接在所述吊索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一侧的泵管端口与拖泵连接,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柱一侧的泵管端口与混凝土导管连接,所述混凝土导管用于将混凝土浆液送至待浇注部位。
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河岸的一侧浇注第一固定柱,在河岸的另一侧浇注第二固定柱;
步骤2:将吊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上,将所述吊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柱上,且保证所述吊索向所述第二固定柱的方向向下倾斜;
步骤3:将泵管沿着所述吊索安装在所述吊索上,泵管的一端位于河岸的一侧,用于与拖泵连接,另一端位于河岸的另一侧,用于与混凝土导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在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的顶部分别浇注预埋锚筋和张紧架,所述锚筋和所述张紧架部分伸出固定柱,保证所述张紧架伸出固定柱的高度大于所述锚筋伸出固定柱的高度,且所述第一固定柱上的张紧架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柱上的张紧架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侧;
所述步骤2中,将所述吊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锚筋对应连接,且所述吊索靠近两端的位置压紧在所述张紧架上,保证所述吊索处于拉直状态,且使所述吊索的倾斜角度为6~8°。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具体为:采用挂钩将泵管与所述吊索连接起来,以逐节推进的方式将泵管沿所述吊索从河岸的一侧推至另一侧的第二固定柱处;随后,将泵管的一端与拖泵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导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在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设施的限制下,在拖泵所在的河岸一侧设置第一固定柱,在拖泵无法到达的河对岸设置第二固定柱,将吊索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柱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柱连接,并使吊索向第二固定柱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将泵管沿着吊索连接悬挂在吊索上,泵管一端与拖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河对岸,这样就可方便的将混凝土浆液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输送至河对岸,也就是说,混凝土拖泵不需要过河,能够在河岸的一侧实现给河岸另一侧的待浇注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构简单,施工方法简单易行、施工成本低、混凝土浇筑效果好,可推广应用。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顶部分别预埋有锚筋,锚筋部分伸出固定柱,锚筋呈倒U形,倒U形的锚筋与固定柱之间形成封闭环,便于吊索穿过后固定连接,且采用预埋锚筋,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牢固性,确保施工安全。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顶部分别预埋有张紧架,张紧架伸出固定柱的高度大于锚筋伸出固定柱的高度,吊索靠近两端的位置压紧在张紧架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吊索能够处于张紧状态,利用高度大于锚筋的张紧架,可以给吊索提供一个预紧力,当泵管中通入混凝土浆液时,能够防止吊索在混凝土浆液的重力作用下向下下垂,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吊索的倾斜角度为6~8°,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防止混凝土浆液在泵送过程中,因泵管坡度过大造成混凝土离析;防止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因泵管坡度过大造成混凝土流动速度超过泵送速度,导致泵管内产生气堵现象(空腔)的发生。
进一步地,吊索上套设有若干挂钩,将泵管通过挂钩与吊索连接,每个挂钩能够沿吊索滑动,施工人员只需在河岸的一侧可完成泵管与吊索的连接,操作简单,效率高。
进一步地,挂钩呈上小下大的梨形状结构,挂钩上部小头与吊索连接,下部大头与泵管连接,挂钩采用梨形设计的好处是:能够降低泵管在安装过程中及混凝土泵送过程中泵管的晃动幅度,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柱采用浇注好的桥墩,无需专门浇注,效率高,第二固定柱采用临时浇注的混凝土墩,只需强度满足使用需求即可,使用完毕后拆除临时混凝土墩,简单易行。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的施工方法,原理简单,操作简单易行,能够实现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目的,施工方法简单、施工成本低且实用性强,宜推广。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锚筋大样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张紧架大样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挂钩、泵管与吊索连接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柱;2-第二固定柱;3-锚筋;4-张紧架;5-挂钩;6-吊索;7-泵管;8-法兰盘;9-混凝土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柱1、第二固定柱2、锚筋3、张紧架4、挂钩5和吊索6,第一固定柱1设置在河岸的一侧,且第一固定柱1与拖泵位于河岸的同一侧,第二固定柱2设置在河岸的另一侧,优选的,第一固定柱1采用桥梁施工中浇注好的桥墩,第二固定柱2采用现场临时浇注的混凝土墩,临时浇注的混凝土墩的刚度满足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强度。吊索6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柱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柱2连接,且吊索6向第二固定柱2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也就是说,吊索6与水平面之间是有夹角的,且吊索6与第一固定柱1连接的一端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大于吊索6与第二固定柱2连接的一端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吊索6用于悬挂泵管7,设置斜度,既方便泵管7与吊索6之间的安装,同时,使得混凝土浆液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到河对岸,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泵送力,节约成本。优选的,吊索6的倾斜角度为6~8°,这样设计的好处有如下两点:一、防止混凝土浆液在泵送过程中,因泵管坡度过大造成混凝土离析;二、防止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因泵管坡度过大造成混凝土流动速度超过泵送速度,导致泵管内产生气堵现象(空腔)的发生。
具体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的顶部分别预埋有锚筋3,锚筋3呈倒U形,锚筋3的一部分伸出固定柱,伸出固定柱的部分与固定柱之间形成封闭环,吊索6的两端分别穿过封闭环与锚筋3对应连接。结合图1和图3所示,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的顶部分别预埋有张紧架4,张紧架4部分伸出固定柱,且张紧架4伸出固定柱的高度大于锚筋3伸出固定柱的高度,张紧架4可采用铁板凳,第一固定柱1上的张紧架4固定在靠近第二固定柱2的一侧,第二固定柱2上的张紧架4固定在靠近第一固定柱1的一侧,吊索6靠近两端的位置压紧在张紧架4上。也就是说,利用高度大于锚筋3的张紧架4,可以给吊索6提供一个预紧力,当泵管7中通入混凝土浆液时,能够防止吊索6在混凝土浆液的重力作用下向下下垂,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4所示,吊索6上套设有若干挂钩5,每个挂钩5能够沿吊索6滑动,挂钩5与泵管7连接。在具体应用中,如图4所示,挂钩5呈上小下大的梨形状结构,挂钩5为两半结构,在使用时,将挂钩5底部与泵管7的接触部位采用双面焊接牢固,然后将挂钩5套设在吊索6上,将上部焊接在一起,实现通过挂钩5将泵管7与吊索6进行连接;泵管7采用多段拼接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3米长的泵管7,相邻的泵管7之间依次通过法兰盘8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河岸的一侧浇注第一固定柱1,在河岸的另一侧浇注第二固定柱2;具体的,在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的顶部分别浇注预埋锚筋3和张紧架4,锚筋3和张紧架4部分伸出固定柱,保证张紧架4伸出固定柱的高度大于锚筋3伸出固定柱的高度,且第一固定柱1上的张紧架4设置在靠近第二固定柱2的一侧,第二固定柱2上的张紧架4设置在靠近第一固定柱1的一侧;
步骤2:将吊索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柱1上,将吊索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柱2上,且保证吊索6向第二固定柱2的方向向下倾斜;具体的,将吊索6的两端分别与锚筋3对应连接,且吊索6靠近两端的位置压紧在张紧架4上,保证吊索6处于拉直状态,且使吊索6的倾斜角度为6~8°;
步骤3:将泵管7沿着吊索6安装在吊索6上,泵管7的一端位于河岸的一侧,用于与拖泵连接,另一端位于河岸的另一侧,用于与混凝土导管9连接;具体的,采用挂钩5将泵管7与吊索6连接起来,以逐节推进的方式将泵管7沿吊索6从河岸的一侧推至另一侧的第二固定柱2处;随后,将泵管7的一端与拖泵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导管9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某一具体实施例,比如在某水电站工程贝雷桥右岸桥墩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A.浇筑左岸桥墩(第一固定柱1)及右岸临时混凝土墩(第二固定柱2);
使用混凝土拖泵完成左岸桥墩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同时,施工人员从施工部位下游侧的简易木桥或浅水区过河,采用枯水期已过河的反铲拌制混凝土,完成右岸临时混凝土墩的浇筑;在左岸桥墩和右岸临时混凝土墩浇筑时,在其顶部预埋锚筋3和铁板凳(张紧架4),左岸桥墩和右岸临时混凝土墩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支撑平台。
B.安装钢丝绳吊索6;
将钢丝绳吊索6的一端运送至河流右岸,再由人工拉至右岸临时混凝土墩处,然后,人工将钢丝绳吊索6两端分别安装固定于预埋锚筋3上,同时要求钢丝绳吊索6压紧预埋铁板凳顶部,确保钢丝绳吊索6紧绷牢固且钢丝绳吊索6倾角为7°。
C.安装泵管7;
采用梨形的钢筋挂钩5将泵管7与钢丝绳吊索6连接起来,同时,钢筋挂钩5与泵管7接触部位双面焊接牢固,相邻的泵管7之间采用法兰盘8进行接长,钢筋挂钩5之间的间距为2m(即2m一设),以逐节推进的方式将泵管7推至右岸方向的临时混凝土墩2处,随后,再连接混凝土导管9至右岸桥墩混凝土浇筑部位,左岸的泵管7连接拖泵,实现跨河浇注。本实施例中,泵管的直径为125mm。
本实施例通过浇筑左岸桥墩及右岸临时混凝土墩、预埋锚筋和铁板凳、安装钢丝绳吊索和安装泵管,实现了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的目的,施工方法简单、施工成本低且实用性强,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及进度的要求,施工成本低、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特别适合在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设施的限制下,如施工场地狭窄、附近无道路或可供混凝土搅拌车过河的桥梁、河水位较高、河水水流湍急及无混凝土天泵等,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仅有混凝土拖泵,为实现河流对岸混凝土浇筑的情况下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柱(1)、第二固定柱(2)和吊索(6),所述第一固定柱(1)设置在河岸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柱(1)与拖泵位于河岸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柱(2)设置在河岸的另一侧,所述吊索(6)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柱(1)与所述第二固定柱(2)之间,所述吊索(6)用于悬挂泵管(7),且所述吊索(6)与所述第二固定柱(2)的连接端低于所述吊索(6)与所述第一固定柱(1)的连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1)和所述第二固定柱(2)的顶部分别预埋有锚筋(3),所述锚筋(3)部分伸出固定柱,所述锚筋(3)呈倒U形,所述吊索(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锚筋(3)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1)和所述第二固定柱(2)的顶部分别预埋有张紧架(4),且所述第一固定柱(1)上的张紧架(4)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柱(2)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柱(2)上的张紧架(4)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柱(1)的一侧;所述张紧架(4)部分伸出固定柱,且所述张紧架(4)伸出固定柱的高度大于所述锚筋(3)伸出固定柱的高度,所述吊索(6)靠近两端的位置压紧在所述张紧架(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6)的倾斜角度为6~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6)上套设有若干挂钩(5),每个所述挂钩(5)能够沿所述吊索(6)滑动,挂钩(5)用于连接泵管(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5)呈上小下大的梨形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1)采用浇注好的桥墩,所述第二固定柱(2)采用浇注的混凝土墩。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时,泵管(7)连接在所述吊索(6)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柱(1)一侧的泵管(7)端口与拖泵连接,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柱(2)一侧的泵管(7)端口与混凝土导管(9)连接,所述混凝土导管(9)用于将混凝土浆液送至待浇注部位。
CN201922140845.1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 Active CN211735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0845.1U CN211735017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0845.1U CN211735017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5017U true CN211735017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76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0845.1U Active CN211735017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5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1191A (zh) 一种拱桥拱肋的整体提升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1735017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
CN202380403U (zh) 一种拱桥拱肋的整体提升系统
CN109295862A (zh) 一种无水平牵拉力的悬索桥加劲梁荡移安装方法
CN213461075U (zh) 一种用于地下原有管线的保护装置
CN108915250A (zh) 一种悬臂模板
CN110872808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泵管过河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857358B (zh) 一种悬挂式倒缆系统
CN208830712U (zh) 一种悬臂模板
CN216512739U (zh) 一种检查井重型井盖启闭设备
CN106988219B (zh) 一种连接轴盘及利用其进行缆索吊装拱桥施工的方法
CN214568556U (zh) 一种狭窄空间内多管道运输装置
CN205934962U (zh) 用于地下管廊现浇施工的滑移体系
CN207090836U (zh) 一种用于水电站管路安装的自爬升吊装设备
CN214459710U (zh) 湿接缝吊模起吊设备
CN110171766B (zh) 一种钢筋运输吊具
CN211691355U (zh) 一种用于高边坡施工用的施工平台
CN218815573U (zh) 能有效控制斜桅杆安装倾斜度的引伸平台及支撑结构
CN206740523U (zh) 一种t形钢管节点受拉实验装置
CN218467081U (zh) 一种适用于悬臂养护的模板装置
CN206279459U (zh) 用于钢管拱拱桥转体施工的扣索锚固装置
CN205776322U (zh) 一种具有新型基础结构的铁塔
CN210163038U (zh) 一种桥梁工程施工用悬挂装置
CN214883094U (zh) 一种便捷式狭窄区段快速安装声屏障支架
CN217082000U (zh) 一种地铁联系测量钢丝悬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