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1530U -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1530U
CN211731530U CN202020184579.2U CN202020184579U CN211731530U CN 211731530 U CN211731530 U CN 211731530U CN 202020184579 U CN202020184579 U CN 202020184579U CN 211731530 U CN211731530 U CN 211731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column
block
tear
piece
t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845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秀梅
李凯
相东
胡安辉
徐飞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1845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1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1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1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公开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及汽车。所述汽车转向管柱包括调节支架、撕裂片、拉脱块、转向管柱主轴和调节手柄,调节支架与转向管柱主轴螺栓连接,撕裂片包括第一撕裂臂和第二撕裂臂,第一撕裂臂焊接固定于调节支架上,第二撕裂臂被配置为与仪表板横梁固定连接,拉脱块被配置为与仪表板横梁固定连接,拉脱块与调节支架卡接,并与撕裂片焊接。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转向管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拉脱块在工装夹具上定位准确后与撕裂片采用点焊连接,确保运输、配货、换装过程中拉脱块保持位置准确、不掉落、不窜动,不需要二次装配,节约人力成本,避免装配误差。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重视。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后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汽车装备了多种安全装置。汽车碰撞后,转向管柱易脱落,对驾驶员造成伤害,同时也对实施救援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现有转向管柱在设计时,考虑汽车碰撞后,转向管柱下落对人体造成伤害,在转向管柱上布置了防脱落结构。防脱落结构主要由调节支架、拉脱块、撕裂片三者组成。然而,拉脱块与调节支架的卡接接触面积小,在运输、配货、换装过程中,经常发生拉脱块脱落现象。重新装配费时费力,且容易发生定位不准,导致拉脱块易与转向管柱的上护罩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及汽车,在运输、配货、换装过程中,拉脱块牢固,位置准确,不易脱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包括:
调节支架,与转向管柱主轴螺栓连接;
撕裂片,包括第一撕裂臂和第二撕裂臂,所述第一撕裂臂焊接固定于所述调节支架上,所述第二撕裂臂被配置为与仪表板横梁固定连接;
拉脱块,被配置为与所述仪表板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拉脱块与所述调节支架卡接,并与所述撕裂片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转向管柱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向管柱主轴的几字形槽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转向管柱的优选方案,所述拉脱块和所述第二撕裂臂上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仪表板横梁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孔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转向管柱的优选方案,所述拉脱块与所述撕裂片之间采用点焊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转向管柱的优选方案,所述拉脱块与所述撕裂片之间的焊点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的间距为12cm-13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转向管柱的优选方案,所述拉脱块与所述撕裂片之间采用搭焊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转向管柱的优选方案,所述拉脱块与所述撕裂片之间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转向管柱的优选方案,所述拉脱块与所述撕裂片之间采用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转向管柱的优选方案,所述拉脱块与所述撕裂片之间采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
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转向管柱及汽车中,调节支架与转向管柱主轴螺栓连接,撕裂片包括第一撕裂臂和第二撕裂臂,第一撕裂臂焊接固定于调节支架上,第二撕裂臂被配置为与仪表板横梁焊接固定,拉脱块被配置为与仪表板横梁固定连接,拉脱块与调节支架卡接,并与撕裂片焊接。当汽车发生碰撞,转向盘受到较大冲击力时,拉脱块与仪表板横梁相对静止,调节支架与拉脱块分离,此为一级吸能防脱;转向管柱主轴继续下滑,会逐渐撕开撕裂片,阻止转向管柱主轴掉落,此为二级吸能防脱,尽可能保证驾驶员安全。通过将拉脱块在工装夹具上定位准确后与撕裂片采用点焊连接,确保运输、配货、换装过程中拉脱块保持位置准确、不掉落、不窜动,不需要二次装配,节约人力成本,避免装配误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转向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转向管柱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
1-调节支架;2-撕裂片;3-拉脱块;4-焊点;5-安装孔;
21-第一撕裂臂;22-第二撕裂臂;
100-转向管柱主轴;200-调节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如图1和图2所示,该汽车转向管柱包括调节支架1、撕裂片2、拉脱块3、转向管柱主轴100和调节手柄200。
其中,调节支架1与转向管柱主轴100螺栓连接,撕裂片2包括第一撕裂臂21和第二撕裂臂22,第一撕裂臂21焊接固定于调节支架1上,第二撕裂臂22被配置为与仪表板横梁(图中未示出)螺栓连接,拉脱块3被配置为与仪表板横梁固定连接,拉脱块3与调节支架1卡接,并与撕裂片2焊接。在焊接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将拉脱块3与调节支架1焊接,而降低吸能防脱的作用。
当汽车发生碰撞,转向盘受到较大冲击力时,拉脱块3与仪表板横梁相对静止,调节支架1与拉脱块3分离,此为一级吸能防脱;转向管柱主轴100继续下滑,会逐渐撕开撕裂片2,阻止转向管柱主轴100掉落,此为二级吸能防脱,尽可能保证驾驶员安全。通过将拉脱块3在工装夹具上定位准确后与撕裂片2采用点焊连接,确保运输、配货、换装过程中拉脱块3保持位置准确、不掉落、不窜动,不需要二次装配,节约人力成本,避免装配误差。
为便于安装转向管柱主轴100,可选地,调节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向管柱主轴100的几字形槽结构。为提高驾驶舒适性,转向管柱主轴100上设置有调节手柄200,驾驶员通过调节手柄200调节方向盘的高度和角度。
为方便将仪表板横梁分别与拉脱块3和撕裂片2固定连接,可选地,拉脱块3和第二撕裂臂22上均设置有安装孔5,仪表板横梁通过螺栓与安装孔5配合。
为便于在较狭窄空间中进行焊接,可选地,拉脱块3与撕裂片2之间采用点焊焊接。
为避免影响螺栓安装精度,可选地,拉脱块3与撕裂片2之间的焊点4远离安装孔5设置,拉脱块3与撕裂片2之间的焊点4与安装孔5的中心的间距为12cm-13cm,以防焊点4与撕裂片2之间产生高度差。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焊点4高度高于撕裂片2表面,需在不影响撕裂片2的情况下,将焊点4磨平。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拉脱块3与撕裂片2之间也可以采用搭焊焊接。焊接的形式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而定,例如,拉脱块3与撕裂片2之间采用MIG(Metal Inert Gas)电弧焊,即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使用熔化电极,以外加气体作为电弧介质,并保护金属熔滴、焊接熔池和焊接区高温金属的电弧焊方法。
或者,拉脱块3与撕裂片2之间采用TIG(Tungsten Inert Gas)电弧焊,即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它是用纯钨或活化钨(钍钨、铈钨、锆钨、镧钨)作为不熔化电极的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利用外加气体作为保护介质的一种电弧焊方法。
或者,拉脱块3与撕裂片2之间采用MAG(Metal Active Gas Arc)电弧焊,即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它是在氩气中加入少量的氧化性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或两者混合气体)混合而成的一种混合气体保护焊。常用的是80%Ar+20%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由于混合气体中氩气占的比例较大,故常称为富氩混合气体保护焊。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转向管柱中,调节支架1被配置为与转向管柱主轴100螺栓连接,撕裂片2包括第一撕裂臂21和第二撕裂臂22,第一撕裂臂21焊接固定于调节支架1上,第二撕裂臂22被配置为与仪表板横梁螺栓连接,拉脱块3被配置为与仪表板横梁固定连接,拉脱块3与调节支架1卡接,并与撕裂片2焊接。当汽车发生碰撞,转向盘受到较大冲击力时,拉脱块3与仪表板横梁相对静止,调节支架1与拉脱块3分离,此为一级吸能防脱;转向管柱主轴100继续下滑,会逐渐撕开撕裂片2,阻止转向管柱主轴100掉落,此为二级吸能防脱,尽可能保证驾驶员安全。通过将拉脱块3在工装夹具上定位准确后与撕裂片2采用点焊连接,确保运输、配货、换装过程中拉脱块3保持位置准确、不掉落、不窜动,不需要二次装配,节约人力成本,避免装配误差。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当汽车发生碰撞,转向盘受到较大冲击力时,拉脱块3与仪表板横梁相对静止,调节支架1与拉脱块3分离,此为一级吸能防脱;转向管柱主轴100继续下滑,会逐渐撕开撕裂片2,阻止转向管柱主轴100掉落,此为二级吸能防脱,尽可能保证驾驶员安全。通过将拉脱块3在工装夹具上定位准确后与撕裂片2采用点焊连接,确保运输、配货、换装过程中拉脱块3保持位置准确、不掉落、不窜动,不需要二次装配,节约人力成本,避免装配误差。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支架(1),与转向管柱主轴(100)螺栓连接;
撕裂片(2),包括第一撕裂臂(21)和第二撕裂臂(22),所述第一撕裂臂(21)焊接固定于所述调节支架(1)上,所述第二撕裂臂(22)被配置为与仪表板横梁固定连接;
拉脱块(3),被配置为与所述仪表板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拉脱块(3)与所述调节支架(1)卡接,并与所述撕裂片(2)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向管柱主轴(100)的几字形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块(3)和所述第二撕裂臂(22)上均设置有安装孔(5),所述仪表板横梁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孔(5)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块(3)与所述撕裂片(2)之间采用点焊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块(3)与所述撕裂片(2)之间的焊点(4)与所述安装孔(5)的中心的间距为12cm-1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块(3)与所述撕裂片(2)之间采用搭焊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块(3)与所述撕裂片(2)之间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块(3)与所述撕裂片(2)之间采用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块(3)与所述撕裂片(2)之间采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
CN202020184579.2U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及汽车 Active CN211731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4579.2U CN211731530U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4579.2U CN211731530U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1530U true CN211731530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77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84579.2U Active CN211731530U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1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6954B2 (en) Bumper system
US7318626B2 (en) Head restraint supporting structure
US7210733B2 (en) Tubular support for shock tower in automobiles
US20100231007A1 (en) Sunroof Reinforcement Assembly
CN102224060A (zh) 车体用高强度部件结构
JPH0966785A (ja) 車両用サイドフレーム延長部
JPH0319088B2 (zh)
CN211731530U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及汽车
JP2742908B2 (ja)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CN214729130U (zh) 一种提升汽车a柱碰撞性能的结构及汽车
CN219277623U (zh) 一种汽车热成形材料拼焊门环结构
US20230271581A1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US20100090493A1 (en) Arrangement for attaching the seat of an automobile
CN113942589B (zh) 一种用于驾驶室后悬的冲压拼焊式后悬下支架
CN109094656B (zh) 一种汽车及其车架
JP5416471B2 (ja) 車両フレーム部材の溶接方法および車両フレーム部材
US7404343B2 (en) Vehicle steering wheel
CN217533010U (zh) 一种钢铝结合的仪表板横梁
JP2528272Y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のフレーム取付構造
CN221067938U (zh) 一种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14084136U (zh) 一种车用分布式保险杠连接固定支架总成
CN115782798B (zh) 一种前碰撞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JP7153704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210592153U (zh) 一种c柱支撑结构以及车辆
CN216833929U (zh) 一种车辆c柱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