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3768U - 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23768U
CN211723768U CN202020132296.3U CN202020132296U CN211723768U CN 211723768 U CN211723768 U CN 211723768U CN 202020132296 U CN202020132296 U CN 202020132296U CN 211723768 U CN211723768 U CN 211723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m
patient
finger
inflation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22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雅笛
李桂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1322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23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23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23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其包括:两个掌状气囊,其包括指部和掌部,所述两个掌状气囊的指部交叉布置;在掌状气囊的指部和掌部上均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控制装置,其包括连接至指部进气口的第一充气管路,连接至掌部进气口的第二充气管路;设置在指部排气口的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掌部排气口的第二电磁阀;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充气管路和第一电磁阀按照第一预设时长开启或关闭,控制第二充气管路和第二电磁阀按照第二预设时长开始或关闭。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患者状态,间隔一定时间实时调整患者后枕部所受压力,大大减少神经外科病人枕后的压力性损伤。

Description

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辅助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
背景技术
压力性损伤指皮肤和深部软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部位或与医疗器械等相关,是由于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了临床护理难度。ICU作为医院危、重患者集中的地方,ICU压疮的患病率高达18%~39%。神外术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卧床休息,由于疾病及手术特点需对头部进行制动,此类患者头部、耳廓及后枕部伤口周围部位更容易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另外,神外患者需要进行头部伤口的加压包扎且多数患者留有脑室或瘤腔的引流,其绷带的压力及引流管的固定等又会为头部皮肤的保护带来进一步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枕部工具有荞麦皮枕头、软枕、凝胶枕,传统枕部工具均为均匀受力,在使用过程中对制动的头部没有定时解压作用,长期受压的后枕部在解除弹力绷带以后极易出现压疮,此外,靠人力左右翻身,其两侧头部、耳廓的压力解除也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其能够根据患者状态,间隔一定时间实时调整患者后枕部所受压力,大大减少神经外科病人枕后的压力性损伤。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其包括:
两个掌状气囊,其包括指部和掌部,所述两个掌状气囊的指部交叉布置;在掌状气囊的指部和掌部上均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控制装置,其包括连接至指部进气口的第一充气管路,连接至掌部进气口的第二充气管路;设置在指部排气口的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掌部排气口的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充气管路、第二充气管路、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均连接至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充气管路和第一电磁阀按照第一预设时长开启或关闭,控制第二充气管路和第二电磁阀按照第二预设时长开始或关闭。
优选的是,所述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还包括:基座,其为长方形,所述两个掌状气囊可拆卸连接至所述基座上。
优选的是,所述指部包括至少5个指状气囊,其中靠近患者头顶位置的首端指状气囊长度短于其他指状气囊,两个掌状气囊的首端指状气囊之间限定容纳槽。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充气管路包括:
左指部进气管,其连接其中一个掌状气囊的指部进气口;
右指部进气管,其连接另一个掌状气囊的指部进气口;所述左指部进气管和右指部进气管通过第一三通调节阀连接至气泵,所述第一三通调节阀接收控制电路指令,按照第一预设时长切换所述左指部进气管和右指部进气管交替工作。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充气管路包括:
左掌部进气管,其连接其中一个掌状气囊的掌部进气口;
右掌部进气管,其连接至另一个掌状气囊的掌部进气口,所述左掌部进气管和右掌部进气管通过第二三通调节阀连接至气泵,所述第二三通调节阀接收控制电路指令,按照第二预设时长切换所述左掌部进气管和右掌部进气管交替工作。
优选的是,所述掌状气囊采用柔性PVC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掌状气囊利用热压技术分开以形成掌部和指部。
优选的是,所述基座为透明塑料膜制成的长方形气囊,沿平行于患者躯干方向上,所述基座的底边延伸至患者肩部。
优选的是,所述基座具有梯形截面,所述截面的较长边设置在患者头部方向,所述基座上也连接有充气管。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存储器,其内存储多种充气模式,所述充气模式为根据患者状态设置的不同的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两个掌状气囊的指部交替布置,模拟手抱着患者头部的状态,并通过第一充气管路控制两个指部交替充气,控制电磁阀交替进行排气,由此实现了对患者后枕部定时更换支撑部位,起到按摩和翻动的效果,有效避免压迫性损伤或水肿的发生。后枕部的交替充气,解决后枕部长期受压的问题,保护后枕部皮肤。同时两个掌状气囊的掌部也设置了交替充放气;实现患者头部的左右侧翻,既解决两侧头部的压迫,又能减轻人力成本,提高了护理效率。所述基座可以实现将患者头颈部抬高,便于护理人员随时检查患者头部下方的状态,及时调整护理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所述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其包括:
两个掌状气囊100,其包括指部101和掌部102,所述两个掌状气囊的指部101交叉布置;在掌状气囊的指部101和掌部102上均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控制装置,其包括连接至指部进气口的第一充气管路200,连接至掌部进气口的第二充气管路300;设置在指部排气口104的第一电磁阀(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掌部排气口105的第二电磁阀(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充气管路200、第二充气管路300、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均连接至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充气管路200和第一电磁阀按照第一预设时长开启或关闭,控制第二充气管路300和第二电磁阀按照第二预设时长开始或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指部排气口和掌部排气口中,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通断,从而实现对掌状气囊100不同部位的排气。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充气管路200可以实现两个掌状气囊的指部101交替进行充气和排气,由此实现定时对患者后枕部支撑部位进行更换,以防止长时间压迫而产生压疮等压力性损伤。所述第一充气管路200例如包括两条分别连接至两个掌状气囊100的指部101进气口的充气管,两个充气管交替给两个指部101进行充气。所述两个掌状气囊100的掌部102上也可以设置类似的充气装置,实现定时交替充气。所述控制电路也可以根据患者状态,预设不同的时间间隔对掌状气囊的指部和掌部进行充气或者排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还包括:基座400,其为长方形,所述两个掌状气囊100可拆卸连接至所述基座400上。所述基座400的作用一是固定所述两个掌状气囊100便于安装和收纳,二是所述基座400也可以设置为气囊,所述基座200可以延伸至患者肩部,充气可以适当抬高患者肩部或者颈部,从而提高护理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指部101包括至少5个指状气囊,其中靠近患者头顶位置的首端指状气囊长度短于其他指状气囊,两个掌状气囊100的首端指状气囊之间限定容纳槽103。所述容纳槽103用于放置患者头部携带的引流装置,用于解决患者头部引流固定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充气管路200包括:
左指部进气管201,其连接其中一个掌状气囊的指部进气口1011;
右指部进气管202,其连接另一个掌状气囊的指部进气口1012;所述左指部进气管201和右指部进气管202通过第一三通调节阀203连接至气泵500,所述第一三通调节阀203接收控制电路指令,按照第一预设时长切换所述左指部进气管201和右指部进气管202交替工作。在起始状态时,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状态,通过控制器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参数。例如根据患者头部是否有伤口,缩短或延迟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根据患者年龄调节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长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充气管路300包括:
左掌部进气管301,其连接其中一个掌状气囊的掌部进气口1021;
右掌部进气管302,其连接至另一个掌状气囊的掌部进气口1022,所述左掌部进气管301和右掌部进气管302通过第二三通调节阀303连接至气泵,所述第二三通调节阀303接收控制电路指令,按照第二预设时长切换所述左掌部进气管301和右掌部进气管302交替工作。所述掌状气囊的掌部例如位于患者头部两侧的位置,在临床护理时,头部两侧需要活动或者按摩的时间间隔与患者后枕部必然不相同。因此所述第二充气管路300按照第二预设时长进行切换充气。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一般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也可以根据患者状态,在起始状态时进行预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掌状气囊100采用柔性PVC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掌状气囊100利用热压技术分开以形成掌部102和指部101。所述掌状气囊100设置成透明的,便于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及时观察到患者后枕部或者头部的状况,并根据实际状况及时调整充气间隔时长或者枕头的位置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基座400为透明塑料膜制成的长方形气囊,沿平行于患者躯干方向上,所述基座400的底边延伸至患者肩部。所述基座300的宽度大致与床体等宽,所述基座400的长度可以延伸至患者的肩颈部,一方面可以增加患者舒适度;另一方面,当所述基座400抬高时,更便于医护人员查看患者后枕部的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基座400具有梯形截面,所述截面的长边设置在患者头部方向,所述基座400上也连接有充气管401。所述基座400例如为空心气囊,充气后可以抬高患者头部,便于护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存储器600,其内存储多种充气模式,所述充气模式为根据患者状态设置的不同的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所述充气模式可以在设备起始状态下进行设定,例如成人普通护理模式,设置为第一预设时长短于第二预设时长即可。针对头部有伤口的患者,需要在绷带撤除后,进行二次设置。所述储存器还可以根据患者加压绷带解除前后调节充气参数,为解除绷带患者水肿的皮肤提供缓冲的空间。另外还有对于儿童患者的儿童护理模式等等。
使用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状态,在控制界面设置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开启后,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可按照预设模式运行。护理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状态的变化,将所述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关机后,重新设置模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结构简单,实现了患者个体化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效率。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掌状气囊,其包括指部和掌部,所述两个掌状气囊的指部交叉布置;在掌状气囊的指部和掌部上均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控制装置,其包括连接至指部进气口的第一充气管路,连接至掌部进气口的第二充气管路;设置在指部排气口的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掌部排气口的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充气管路、第二充气管路、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均连接至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充气管路和第一电磁阀按照第一预设时长开启或关闭,控制第二充气管路和第二电磁阀按照第二预设时长开始或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其为长方形,所述两个掌状气囊可拆卸连接至所述基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部包括至少5个指状气囊,其中靠近患者头顶位置的首端指状气囊长度短于其他指状气囊,两个掌状气囊的首端指状气囊之间限定容纳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管路包括:
左指部进气管,其连接其中一个掌状气囊的指部进气口;
右指部进气管,其连接另一个掌状气囊的指部进气口;所述左指部进气管和右指部进气管通过第一三通调节阀连接至气泵,所述第一三通调节阀接收控制电路指令,按照第一预设时长切换所述左指部进气管和右指部进气管交替工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气管路包括:
左掌部进气管,其连接其中一个掌状气囊的掌部进气口;
右掌部进气管,其连接至另一个掌状气囊的掌部进气口,所述左掌部进气管和右掌部进气管通过第二三通调节阀连接至气泵,所述第二三通调节阀接收控制电路指令,按照第二预设时长切换所述左掌部进气管和右掌部进气管交替工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掌状气囊采用柔性PVC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掌状气囊利用热压技术分开以形成掌部和指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透明塑料膜制成的长方形气囊,沿平行于患者躯干方向上,所述基座的底边延伸至患者肩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梯形截面,所述基座上也连接有充气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存储器,其内存储多种充气模式,所述充气模式为根据患者状态设置的不同的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
CN202020132296.3U 2020-01-20 2020-01-20 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 Active CN211723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2296.3U CN211723768U (zh) 2020-01-20 2020-01-20 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2296.3U CN211723768U (zh) 2020-01-20 2020-01-20 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23768U true CN211723768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80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2296.3U Active CN211723768U (zh) 2020-01-20 2020-01-20 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23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42720A (en) Positioning device and method
US20180303653A1 (en) Dynamic infant head support
JP2013518620A (ja) 膨張可能な構成要素が一体化されたシートを使用した褥瘡の予防および治療
CA2722146A1 (e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sores using inflatable devices
CN112914326A (zh) 根据人体睡眠姿态进行高度及形态调整的充气保健枕装置
US8944066B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stricting pressure application to injured tissue
CN204319146U (zh) 卧位患者颈椎保护枕
CN211723768U (zh) 用于神外患者的个体化间歇交替充气颈枕
CN203954048U (zh) 颈部术后保护枕
CN217066942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可调体位垫
CN110141438B (zh) 固定头枕结构
CN204655362U (zh) 预防头枕部压疮的充气枕
CN209235594U (zh) 防旋枕
CN210020150U (zh) 一种交替充气式按摩体位垫
CN211560794U (zh) 一种防止头部压疮的护理枕
CN217091218U (zh) 一种可固定颈部的多功能辅助翻身装置
CN208726122U (zh) 智能防压疮气垫
CN220089911U (zh) 一种新型颅骨牵引枕部按摩器
CN220344675U (zh) 一种气囊可变充气式仰卧位体位垫
CN201098250Y (zh) 一种健腰器
CN219835807U (zh) 一种充气式颈部手术体位垫
CN220833524U (zh) 一种可充气体位垫
CN218420273U (zh) 一种自动调节压力的充气床垫
CN219250733U (zh) 一种用于脊椎畸形骨牵引患者的休息床
CN109171370A (zh) 防旋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