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4837U - 一种机盖锁及具有该机盖锁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盖锁及具有该机盖锁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14837U CN211714837U CN202020072510.0U CN202020072510U CN211714837U CN 211714837 U CN211714837 U CN 211714837U CN 202020072510 U CN202020072510 U CN 202020072510U CN 211714837 U CN211714837 U CN 2117148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plate
- locking mechanism
- engine compartment
- ca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盖锁及具有该机盖锁的车辆,机盖锁用于锁定车辆的发动机,其包括托板、一级锁定机构、二级锁定机构、锁扣、牵引构件和微动开关。通过牵引构件和微动构件,用户可以解放双手地合上机舱盖。即便出现忘记关闭机舱盖的情况,用户可以在驾驶位或其他位置遥控电机来关闭机舱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锁定车辆的发动机舱盖的机盖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的普及,汽车的发动机舱越来越向行李箱的方向发展。为了取放行李,机盖锁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图1-2示出了传统的机盖锁的示意性结构,其中,图1的机盖锁处于锁定状态;图2的机盖锁已进行一级解锁。当传统的机盖锁多数借助于机盖本身的重力或者用户按压于机盖的力量而关闭;开启时,则需要在驾驶舱位置操作一次手柄以使得锁舌1由图1的状态顺时针转动至图2的状态而进行一级解锁;而后在机舱盖前,开启扣手以进行二级解锁。机盖锁启闭过程全程由手动操作,不方便使用。
随着机盖锁使用频率的增加,也会增大用户忘记对机盖锁上锁的风险,在车辆处于行进状态下,这显然会对乘员造成安全隐患。此外,用户在取出行李后,乘客还需要腾出手来用力按压关上机舱盖,这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根据现有技术的机舱盖的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锁定车辆的发动机舱盖的机盖锁,使得用户能够方便打开或关上发动机舱盖。
该目的通过实用新型以下形式的一种机盖锁来实现。该机盖锁包括托板、一级锁定机构、二级锁定机构、锁扣、牵引构件和微动开关。其中,所述托板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内。所述一级锁定机构固定于所述托板的一侧,其包括通过对应的转轴与所述托板形成转动连接的止动板和卡板,且所述止动板和所述卡板被配置成能够对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盖进行一级解锁或锁定。二级锁定机构固定于所述托板的另一侧,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二级锁定机构对所述发动机舱盖进行二级解锁或锁定。
锁扣可移动地由所述一级锁定机构和二级锁定机构锁定,且当所述锁扣由所述一级锁定机构锁定时,所述发动机舱盖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牵引构件与所述发动机舱内的电机动力连接。所述微动开关被配置成用于检测所述卡板的位置,
其中,所述卡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牵引构件连接的挂钩部,当所述微动开关检测到所述锁扣由所述二级锁定机构锁定时,其能够触发电机从而使得所述卡板转动而关闭所述发动机舱盖。
根据以上的机盖锁,用户可通过远程操控电机的方式来使得机舱盖自行合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牵引构件为柔性构件。有利的是,用户按压机舱盖过程中,其施加的力量不会通过牵引构件传递至电机而对冲击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止动板具有卡爪,所述卡板具有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之间的凹部,其中,第一突起部与所述卡爪适配,所述锁扣具有杆状部;
当所述第一突起部卡接所述卡爪时,所述杆状部由所述第二突起部限定在所述凹部,所述发动机舱盖处于一级锁定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二级锁定机构包括安全钩,所述安全钩借由转轴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托板,其中,当所述安全钩卡接所述杆状部时,所述发动机舱盖处于二级锁定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一级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止动板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分别连接所述托板和所述止动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一级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卡板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分别连接所述托板和所述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二级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安全钩的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复位弹簧分别连接所述托板和所述安全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盖锁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至少覆盖所述一级锁定机构的背离所述托板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挂钩部与所述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位于同一平面。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任一机盖锁的车辆。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实施方式,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锁定车辆的发动机舱盖的机盖锁包括托板、一级锁定机构、二级锁定机构、锁扣、牵引构件和微动开关。通过牵引构件和微动构件,用户可以解放双手地合上机舱盖。即便出现忘记关闭机舱盖的情况,用户可以在驾驶位或其他位置遥控电机来关闭机舱盖。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处于锁定状态的现有机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处于一级解锁状态的现有机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锁定车辆的发动机舱盖的机盖锁的分解图;
图4-5是组装后的机盖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5分别从不同角度示出了不含锁扣的机盖锁;
图6以主视图的角度示出了处于锁定状态的机盖锁的部分结构;
图7以主视图的角度示出了处于一级解锁状态的机盖锁的部分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锁舌:1; 机盖锁:100;
托板:110; 一级锁定机构:120;
二级锁定机构:130; 止动板:121;
卡板:122; 第一转轴:123;
第二转轴:124; 挂钩部:125;
第一复位弹簧:126; 第二复位弹簧:127;
安全钩:131; 第三复位弹簧:132;
锁扣:140; 杆状部:141;
牵引构件:150; 电机:160;
盖板:170。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以下的具体描述中,例如“上”、“下”、“内”、“外”等方向性的术语,参考附图中描述的方向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部件可被置于多种不同的方向,方向性的术语是用于示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性的。
参见图3-5,其中,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锁定车辆的发动机舱盖的机盖锁的分解图;图4、5分别从不同角度示出了组装完毕后的机盖锁,为了便于展示机盖锁各个构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图4、 5未示出图3中的锁扣。
如图3-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盖锁100用于开启或闭合车辆的发电机160舱盖,其包括托板110、一级锁定机构120、二级锁定机构130、锁扣140、牵引构件150和微动开关。其中,托板110可拆装地固定于车辆的发动机舱内。具体地,托板110可通过螺栓、铆钉等任意紧固件固定在位于发动机舱内的支架上。
一级锁定机构120固定于托板110的一侧,其包括通过对应的第一转轴123与托板110形成转动连接的止动板121和卡板122,且止动板121和卡板122被配置成能够对车辆的发动机舱盖进行一级解锁或锁定。具体地,如图3所示,止动板121套接在第一转轴123,卡板122套接在第二转轴124,锁扣140的杆状部141由止动板121和卡板122的协同作用而形成一级锁定状态(即机舱盖处于关闭的状态)。
止动板121被构造成具有如图3的样式,其具有朝向卡板122的卡爪121A。卡板122具有第一突起部122A、第二突起部122B、位于第一突起部122A和第二突起部122B之间的凹部122C以及用于与诸如钢丝绳的牵引构件150连接的挂钩部125。其中,第一突起部122A 与卡爪121A适配。当卡爪121A卡接第一突起部122A时,锁扣140 的杆状部141由第二突起部122B限定在凹部122C,此时机舱盖处于关闭状态。
优选地,止动板121、卡板122均通过复位弹簧来复位。具体地,止动板121通过两端分别连接于托板110和止动板121的第一复位弹簧126复位;卡板122通过两端分别连接于托板110和止动板121的第二复位弹簧127复位。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级锁定状态情况下,第一复位弹簧126、第二复位弹簧127均处于非自然的伸展状态。
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复位弹簧126为扭簧的形式,其套接在对应于止动板121的第一转轴123上;第二复位弹簧127为拉伸弹簧。与设置多个拉伸弹簧的复位机构相比,上述形式的复位机构中,扭簧占据更小的空间,更利于机盖锁100的小型化。
进一步参见图3,二级锁定机构130固定于托板110的另一侧,其被配置成通过二级锁定机构130对发动机舱盖进行二级解锁或锁定。具体地,二级锁定机构130包括安全钩131,安全钩131借由第三转轴133可转动地固定于托板110。其中,当安全钩131卡接杆状部141时,发动机舱盖处于二级锁定位置。
二级锁定机构130此外还可进一步设置用于复位安全钩131的第三复位弹簧132,其中,第三复位弹簧132分别连接托板110和安全钩131。在该示例中,第三复位弹簧132也被设置成扭簧的形式。
机盖锁100还包括用于检测上述卡板122位置的微动开关190(见图7)。在图3的示例中,微动开关190可选地被固定在第一突起部 122A、第二突起部122B或第二转轴124上,通过微动开关190的信号来判断机盖锁100处于一级锁定还是二级锁定状态,也即判断锁扣140(具体为杆状部141)由一级锁定机构120还是由二级锁定机构锁定。用户据此来确认是否启动发动机舱内的电机160,使其带动与电机160连接的牵引构件150,进而使得卡板122绕第二转轴124转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微动开关190可以是通过检测其在卡板122 上的当前周向角度(例如以弧度角来表征)来确定卡板122所处的当前位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微动开关190是被安装在第一突起部 122A的触发式开关(见图7),当杆状部141触碰微动开关190时,微动开关190发出卡板122处于一级解锁位置的信号。
当用户获知机舱盖未被关闭时,即可在驾驶位或其他远程位置来操控电机160而关闭机舱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构件150,其优选为柔性构件,这可以使得用户在按压机舱盖过程中,其施加的力量不会通过牵引构件150传递至电机160而冲击电机160。
进一步参见图3,机盖锁100还包括盖板170,盖板170至少覆盖一级锁定机构120的背离托板110的一侧。
优选地,卡板122上的挂钩部125被设置成与第一突起部122A、第二突起部122B位于同一平面,由此卡板122的主要构件被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此时,第二转轴124的轴线可设置成与该平面相互垂直,有利的是,在此情况下,电机160通过牵引构件150、与第一突起部122A和第二突起部122B位于同一平面的挂钩部125带动卡板122转动,卡板122相对于第二转轴124不会发生偏转,卡板122上与第二转轴124匹配的孔不会被偏斜地磨损。
以下结合图3-7说明机盖锁100的工作过程,其中,图4、5、7 的机盖锁100处于一级解锁状态,图6的机盖锁100处于一级锁定状态。为了便于观察,图7的机盖锁100未示出盖板170。参见图6并结合图3-5,在机舱盖处于关闭的状态下,受第一复位弹簧126、第二复位弹簧127的复位力作用,卡板122的第一突起部122A由止动板 121的卡爪121A卡住锁扣140,卡板122此时被保持在图6的位置。上端与机舱盖连接的锁扣140的杆状部141此时由卡板122的第二突起部122B限位在凹部122C,机舱盖被保持关闭状态。需要进行开锁时,用户在驾驶位解锁使得图7所示的外开拉锁180带动主动板绕第一转轴123顺时针(图6、7方向)转动。受第二复位弹簧127的复位力作用,卡板122此时绕第二转轴124(图6、7方向)顺时针转动而进入图7、4、5状态(一级解锁状态)。此时,锁扣140的杆状部141 由卡板122带动而上升,并由安全钩131进行限位而进入二级锁定状态。进入二级锁定状态后,用户开启机舱盖的开门开关(未示出,其一般裸露在机舱盖的表面,且多为按压式)并提升机舱盖。开门开关此时带动安全钩131绕第三转轴143顺时针转动而解除对锁扣140的限位作用。借助于用户的提升,机舱盖被打开。
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遥控的方式启动电机160,拉动卡板122 绕第二转轴124顺时针(图6、7方向)转动而使机盖锁100由图6的一级锁定状态进入图7、4、5状态。这将便于用户开启机舱盖。
在用户拿出行李后,其不方便用手大力按压机舱盖,使其关闭。此时,借助于机舱盖的重力作用或用户的轻轻拨动作用,机舱盖进入半闭合状态(参见图7),锁扣140的杆状部141此时并未落入卡板 122的凹部122C。在车辆行进过程中,机舱盖受气流作用或者车辆的颠簸作用容易自行开启,这会给乘客带来致命的危险。
对于处于半闭合的机舱盖,安装在卡板122上的微动开关190可以检测到卡板122的位置,进而提供锁扣140的杆状部141尚未进入凹部122C的信号。用户此时可通在驾驶位或远程操控电机160来使得卡板122绕第二转轴124逆时针(图6、7方向)转动,杆状部141此时落入卡板122的凹部122C并对第二突起部122B进行限位,机舱盖由此被完全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机盖锁100,其在卡板122上设有挂钩部125,挂钩部125通过牵引构件150与电机160连接。在用户取出行李不便用力按压机舱盖,或者用户未完全锁紧机舱盖的情况下,用户能够在驾驶位或远程操控来自动锁紧机盖锁100从而关闭机舱盖,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机盖锁在用户忘记或不便关闭机舱盖的情况下无法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得益于本实用新型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认识到可将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结构的替代结构作为可行的替代实施方式,并且可将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实施方式,它们同样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机盖锁,其用于锁定车辆的发动机舱盖,所述机盖锁包括:
托板,所述托板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内;
一级锁定机构,所述一级锁定机构固定于所述托板的一侧,其包括通过对应的转轴与所述托板形成转动连接的止动板和卡板,且所述止动板和所述卡板被配置成能够对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盖进行一级解锁或锁定;
二级锁定机构,所述二级锁定机构固定于所述托板的另一侧,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二级锁定机构对所述发动机舱盖进行二级解锁或锁定;和
锁扣,其可移动地由所述一级锁定机构和二级锁定机构锁定,且当所述锁扣由所述一级锁定机构锁定时,所述发动机舱盖处于关闭状态;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锁还包括:
牵引构件,所述牵引构件与所述发动机舱内的电机动力连接;
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被配置成用于检测所述卡板的位置,
其中,所述卡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牵引构件连接的挂钩部,当所述微动开关检测到所述锁扣由所述二级锁定机构锁定,其能够触发电机从而使得所述卡板转动而关闭所述发动机舱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构件为柔性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板具有卡爪,所述卡板具有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之间的凹部,其中,第一突起部与所述卡爪适配,所述锁扣具有杆状部;
当所述第一突起部卡接所述卡爪时,所述杆状部由所述第二突起部限定在所述凹部,所述发动机舱盖处于一级锁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盖锁,其特征在于,二级锁定机构包括安全钩,所述安全钩借由转轴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托板,其中,当所述安全钩卡接所述杆状部时,所述发动机舱盖处于二级锁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止动板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分别连接所述托板和所述止动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卡板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分别连接所述托板和所述卡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安全钩的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复位弹簧分别连接所述托板和所述安全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锁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至少覆盖所述一级锁定机构的背离所述托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部与所述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位于同一平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盖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72510.0U CN211714837U (zh) | 2020-01-14 | 2020-01-14 | 一种机盖锁及具有该机盖锁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72510.0U CN211714837U (zh) | 2020-01-14 | 2020-01-14 | 一种机盖锁及具有该机盖锁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14837U true CN211714837U (zh) | 2020-10-20 |
Family
ID=7282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72510.0U Active CN211714837U (zh) | 2020-01-14 | 2020-01-14 | 一种机盖锁及具有该机盖锁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14837U (zh) |
-
2020
- 2020-01-14 CN CN202020072510.0U patent/CN2117148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33086B2 (en) | Double pull latch for closure panel such as hood | |
US5445326A (en) | Emergency trunk interior release latch | |
US6547291B1 (en) | Latch assembly for vehicle hood | |
JP6717912B2 (ja) | 自動車のためのアウタードアハンドル機構 | |
JPH0639860B2 (ja) | 中央ロック駆動装置と盗難防止装置を有する自動車ドア錠 | |
US6247732B1 (en) | Vehicle compartment latch | |
KR101916048B1 (ko) | 자동차 아웃사이드 핸들용 도어 래치 장치 | |
CA2039072C (en) | Low effort remote latch actuator | |
US5054826A (en) | Compartment latch remote release with folding member for disabling the remote release | |
US20180195315A1 (en) | Freewheeling inertia mechanism for closure latch assembly | |
JP7488123B2 (ja) | トランクラッチ非常時開放構造 | |
CN211714837U (zh) | 一种机盖锁及具有该机盖锁的车辆 | |
US5855400A (en) | Door lock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 |
CN115552089A (zh) | 用于具有旋转展开臂的车辆开启部件的备用进入装置 | |
US20180313118A1 (en) | Vehicle door latch apparatus | |
US20240263493A1 (en) | Securing Arrangement for a Flap or Cover of a Vehicle | |
US20050046200A1 (en) | Latch | |
JP2007120277A (ja) | 車両用ヒンジ型ドア小開装置 | |
CN216949924U (zh) | 车用锁装置以及汽车 | |
EP1375792B1 (en) | Latch device of a vehicle | |
KR100610913B1 (ko) | 자동차용 슬라이드도어의 리모트 콘트롤러 | |
US12129691B2 (en) | Emergency access device for a vehicle opening panel with rotary deployment arm | |
JPS5850038Y2 (ja) | ロツクソウチ | |
JPH0344598Y2 (zh) | ||
KR0139709B1 (ko) | 차량용 트렁크의 잠금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