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8654U - 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 - Google Patents

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8654U
CN211708654U CN201922359650.6U CN201922359650U CN211708654U CN 211708654 U CN211708654 U CN 211708654U CN 201922359650 U CN201922359650 U CN 201922359650U CN 211708654 U CN211708654 U CN 211708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ing
equipment
frame
conveying line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96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丽
刘胜利
宗小进
倪前磊
沈厚顺
占训华
王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XCELLENCE (SUZH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XCELLENCE (SUZH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CELLENCE (SUZH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EXCELLENCE (SUZH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596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8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8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8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用于整合和收纳各类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一框架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各功能模块,所述框架主体由四根穿线立柱以及多根穿线横梁组成,四根所述穿线立柱均借助所述穿线横梁实现两两连接、共同围成一立方体状、用于收纳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的设备收纳空间,所述穿线立柱与所述穿线横梁均由钢板弯折焊接而成且内部中空,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线缆均可从所述穿线立柱与所述穿线横梁的内部穿过。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其内部各模块间的连接和设置均较为灵活,显著地降低了加工企业在进行设备整合时的出错率及操作时间、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Description

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框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属于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智能工厂开始建设和投产。在现代化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工厂内自动化设备的种类与数量与日俱增,这些设备由于功能不同、厂家各异,因而其外观设计并不统一,这也就给这些设备后续的整合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具体而言,目前现有的外形框架设计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一、缺乏模块化的设计,严重地增加了框架间整合时的出错率及设计时间;二、框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缺乏灵活性,组装过程费时费力;三、框架内部的线缆排布不够合理,当出现问题时对问题点的排查较为困难;四、目前很多的外形框架不符合CE认证标准,而这一标准是出口设备的硬性认证标准。
综上所述,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诸多不足进行相应地提升和改进,也就成为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具体如下。
一种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用于整合和收纳各类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一框架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各功能模块,所述框架主体由四根穿线立柱以及多根穿线横梁组成,四根所述穿线立柱均借助所述穿线横梁实现两两连接、共同围成一立方体状、用于收纳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的设备收纳空间,所述穿线立柱与所述穿线横梁均由钢板弯折焊接而成且内部中空,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线缆均可从所述穿线立柱与所述穿线横梁的内部穿过。
优选的,所述四根所述穿线立柱平行设置、四者的设置方向均与铅垂线方向一致,所述穿线立柱的下端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地脚,相邻两根所述穿线立柱借助至少一根所述穿线横梁相连接,所述穿线横梁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穿线立柱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穿线立柱与所述穿线横梁上均设置有可开启的维护挡板。
优选的,相邻两根所述穿线立柱间还设置有至少一扇设备维护门,所述设备维护门为对开式结构、连通所述设备收纳空间及外部环境。
优选的,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一用于收纳自动化加工设备流水线体的输送线模块,所述输送线模块包括至少一输送线安全罩,所述输送线安全罩为两端开口的方形筒状结构,自动化加工设备的流水线体设置于所述输送线安全罩内部,所述输送线安全罩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设备收纳空间的一侧,且所述输送线安全罩的两端均伸出于所述框架主体外。
优选的,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收纳自动化加工设备主要线缆的线体走线槽以及用于实现气体输送的输送线气管,所述线体走线槽与所述输送线气管二者的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输送线安全罩的上方,且所述线体走线槽与所述输送线气管二者的两端均伸出于所述框架主体外,所述线体走线槽、所述输送线气管以及所述输送线安全罩三者的设置方向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实现所述设备收纳空间内空气流动及过滤的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包括一空气过滤器以及多台散热风扇,所述空气过滤器及所述散热风扇并排设置、二者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输送线安全罩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控制自动化加工设备运作的电力模块,所述电力模块包括一用于控制各电气部件运作的电气控制箱以及一用于为各电气部件供电的电源控制箱,所述电气控制箱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输送线安全罩的上方,所述电源控制箱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输送线安全罩的下方,所述电源控制箱于所述空气过滤器并排设置。
优选的,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控制自动化加工设备内各通路通断的电磁阀组件,所述电磁阀组件集成有多个与自动化加工设备内部通路相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设备收纳空间的下端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交互模块,所述交互模块包括用于实现人为设置、控制的一触摸屏箱以及多个指示按钮,还包括一用于实现设备报警的声光报警器,所述触摸屏箱、所述指示按钮以及所述声光报警器三者均与所述电气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触摸屏箱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的侧面,多个所述指示按钮并列设置于一根所述穿线立柱的外侧面,所述声光报警器固定设置于一根所述穿线立柱的上端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实现对外接设备控制的外接设备控制器,所述外接设备控制器与外接设备电性连接并控制其运作,所述外接设备包括工控机器人及测试仪器,所述外接设备控制器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设备收纳空间的下端部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整体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其内部各模块间的连接和设置均较为灵活,显著地降低了加工企业在进行设备整合时的出错率及操作时间、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两种主要部件连接方式,螺栓连接及焊接,均为业内通用且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组装、拆卸便捷,在易于操作的同时也为框架应用过程中其内部的设备布线及故障点排查提供了便利。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各部件均为通用部件、易于获得,关键部分结构较为简单,整体的制造成本低廉,使用者可以根据对现有材料、部件的简单改造而获得完整的技术方案,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要,而且有效地降低了框架整体的生产成本、节约了企业的生产资源。
此外,本实用新型也为同领域内的其他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拓展延伸,运用于其他设备框架的技术方案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视角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穿线立柱;2、穿线横梁;3、支撑地脚;4、设备维护门;5、输送线安全罩;6、线体走线槽;7、输送线气管;8、空气过滤器;9、散热风扇;10、电气控制箱;11、电源控制箱;12、电磁阀组件;13、触摸屏箱;14、指示按钮;15、声光报警器;16、外接设备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具体如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用于整合和收纳各类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一框架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各功能模块,所述框架主体由四根穿线立柱1以及多根穿线横梁2组成,四根所述穿线立柱1均借助所述穿线横梁2实现两两连接、共同围成一立方体状、用于收纳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的设备收纳空间,所述穿线立柱1与所述穿线横梁2均由钢板弯折焊接而成且内部中空,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线缆均可从所述穿线立柱1与所述穿线横梁2的内部穿过。
所述四根所述穿线立柱1平行设置、四者的设置方向均与铅垂线方向一致,所述穿线立柱1的下端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地脚3,相邻两根所述穿线立柱1借助至少一根所述穿线横梁2相连接,所述穿线横梁2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穿线立柱1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穿线立柱1与所述穿线横梁2上均设置有可开启的维护挡板,以方便其内部走线。
相邻两根所述穿线立柱1间还设置有至少一扇设备维护门4,所述设备维护门4为对开式结构、连通所述设备收纳空间及外部环境。这样的结构设置也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设备维护和故障排查。
所述功能模块包含有较多的部分,具体而言,包括一用于收纳自动化加工设备流水线体的输送线模块,所述输送线模块包括至少一输送线安全罩5,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的设置目的有两个,一是在于保护产品、防止工人干预取走,二是在于保护工人、防止线体夹手。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为两端开口的方形筒状结构,自动化加工设备的流水线体设置于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内部,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设备收纳空间的一侧,且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的两端均伸出于所述框架主体外。
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收纳自动化加工设备主要线缆的线体走线槽6以及用于实现气体输送的输送线气管7,当设备较多时,总体气路可以由所述输送线气管7通过、再分流至各个设备中,所述线体走线槽6与所述输送线气管7二者的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的上方,且所述线体走线槽6与所述输送线气管7二者的两端均伸出于所述框架主体外,所述线体走线槽6、所述输送线气管7以及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三者的设置方向相平行。
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实现所述设备收纳空间内空气流动及过滤的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包括一空气过滤器8以及多台散热风扇9,所述空气过滤器8及所述散热风扇9并排设置、二者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的下方。
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控制自动化加工设备运作的电力模块,所述电力模块包括一用于控制各电气部件运作的电气控制箱10以及一用于为各电气部件供电的电源控制箱11,所述电气控制箱10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的上方,所述电源控制箱11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的下方,所述电源控制箱11于所述空气过滤器8并排设置。
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控制自动化加工设备内各通路通断的电磁阀组件12,所述电磁阀组件12集成有多个与自动化加工设备内部通路相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组件12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设备收纳空间的下端部位置。
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交互模块,所述交互模块包括用于实现人为设置、控制的一触摸屏箱13以及多个指示按钮14,还包括一用于实现设备报警的声光报警器15,操作者可通过所述指示按钮14实现设备急停等操作,而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所述声光报警器15上相应的指示灯也会闪烁。所述触摸屏箱13、所述指示按钮以及所述声光报警器15三者均与所述电气控制箱10电性连接,所述触摸屏箱13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的侧面,多个所述指示按钮14并列设置于一根所述穿线立柱1的外侧面,所述声光报警器15固定设置于一根所述穿线立柱1的上端部位置。
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实现对外接设备控制的外接设备控制器16,所述外接设备控制器16与外接设备电性连接并控制其运作,所述外接设备可以是工控机器人及测试仪器等,所述外接设备控制器16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设备收纳空间的下端部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符合CE认证标准,整体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其内部各模块间的连接和设置均较为灵活,显著地降低了加工企业在进行设备整合时的出错率及操作时间、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各部件均为通用部件、易于获得,关键部分结构较为简单,整体的制造成本低廉,使用者可以根据对现有材料、部件的简单改造而获得完整的技术方案,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要,而且有效地降低了框架整体的生产成本、节约了企业的生产资源。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两种主要部件连接方式,螺栓连接及焊接,均为业内通用且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组装、拆卸便捷,在易于操作的同时也为框架应用过程中其内部的设备布线及故障点排查提供了便利。
此外,本实用新型也为同领域内的其他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拓展延伸,运用于其他设备框架的技术方案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用于整合和收纳各类自动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各功能模块,所述框架主体由四根穿线立柱(1)以及多根穿线横梁(2)组成,四根所述穿线立柱(1)均借助所述穿线横梁(2)实现两两连接、共同围成一立方体状、用于收纳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的设备收纳空间,所述穿线立柱(1)与所述穿线横梁(2)均由钢板弯折焊接而成且内部中空,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线缆均可从所述穿线立柱(1)与所述穿线横梁(2)的内部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所述穿线立柱(1)平行设置、四者的设置方向均与铅垂线方向一致,所述穿线立柱(1)的下端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地脚(3),相邻两根所述穿线立柱(1)借助至少一根所述穿线横梁(2)相连接,所述穿线横梁(2)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穿线立柱(1)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穿线立柱(1)与所述穿线横梁(2)上均设置有可开启的维护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穿线立柱(1)间还设置有至少一扇设备维护门(4),所述设备维护门(4)为对开式结构、连通所述设备收纳空间及外部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一用于收纳自动化加工设备流水线体的输送线模块,所述输送线模块包括至少一输送线安全罩(5),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为两端开口的方形筒状结构,自动化加工设备的流水线体设置于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内部,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设备收纳空间的一侧,且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的两端均伸出于所述框架主体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收纳自动化加工设备主要线缆的线体走线槽(6)以及用于实现气体输送的输送线气管(7),所述线体走线槽(6)与所述输送线气管(7)二者的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的上方,且所述线体走线槽(6)与所述输送线气管(7)二者的两端均伸出于所述框架主体外,所述线体走线槽(6)、所述输送线气管(7)以及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三者的设置方向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实现所述设备收纳空间内空气流动及过滤的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包括一空气过滤器(8)以及多台散热风扇(9),所述空气过滤器(8)及所述散热风扇(9)并排设置、二者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控制自动化加工设备运作的电力模块,所述电力模块包括一用于控制各电气部件运作的电气控制箱(10)以及一用于为各电气部件供电的电源控制箱(11),所述电气控制箱(10)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的上方,所述电源控制箱(11)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输送线安全罩(5)的下方,所述电源控制箱(11)于所述空气过滤器(8)并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控制自动化加工设备内各通路通断的电磁阀组件(12),所述电磁阀组件(12)集成有多个与自动化加工设备内部通路相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组件(12)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设备收纳空间的下端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交互模块,所述交互模块包括用于实现人为设置、控制的一触摸屏箱(13)以及多个指示按钮(14),还包括一用于实现设备报警的声光报警器(15),所述触摸屏箱(13)、所述指示按钮以及所述声光报警器(15)三者均与所述电气控制箱(10)电性连接,所述触摸屏箱(13)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的侧面,多个所述指示按钮(14)并列设置于一根所述穿线立柱(1)的外侧面,所述声光报警器(15)固定设置于一根所述穿线立柱(1)的上端部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用于实现对外接设备控制的外接设备控制器(16),所述外接设备控制器(16)与外接设备电性连接并控制其运作,所述外接设备包括工控机器人及测试仪器,所述外接设备控制器(16)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所述设备收纳空间的下端部位置。
CN201922359650.6U 2019-12-25 2019-12-25 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 Active CN211708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9650.6U CN211708654U (zh) 2019-12-25 2019-12-25 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9650.6U CN211708654U (zh) 2019-12-25 2019-12-25 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8654U true CN211708654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18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9650.6U Active CN211708654U (zh) 2019-12-25 2019-12-25 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8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3186A (zh) 一种巨型水电厂智能监盘系统
CN202042078U (zh) 一种自动化综合技能实训台
CN202736790U (zh) 真空断路器生产流水线
CN211708654U (zh) 自动化设备用外形框架
CN205648275U (zh)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的电气柜
CN107020366A (zh) 模具温度采集方法
CN204516256U (zh) 一种电控系统拆装实训平台
CN109119923A (zh) 变配电所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及其巡检方法
CN109538425A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设备的调试系统
CN103899895B (zh) 一种吊装机构用的自动伸缩机械臂
CN111258282A (zh) 一种化工厂事故处置指导及逃生路线的指示系统及方法
CN207620976U (zh) 用于风力发电设备的调试系统
CN108871513A (zh) 一种数排串联水表智能检测机
CN215173938U (zh) 一种具有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CN204809711U (zh) 一种预制舱温控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二次设备预制舱
CN208721203U (zh) 一种数排串联水表智能检测机
CN112669170A (zh) 一种智慧能源节能方法及系统
CN202930782U (zh) 高低压开关柜
CN205898954U (zh) 一种电梯控制柜配线检测仪
CN205983153U (zh) 一种人工气候室控制系统
CN204536377U (zh) 一种用于高频模块检验用的检测桩
CN206908994U (zh) 一种可调节通风报警通讯机柜
CN212108957U (zh) 一种u形迷宫式水循环加热器
CN203923454U (zh) 一种多晶硅联体铸锭炉操控平台
CN206431446U (zh) 一种手动工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