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4937U - 一种带袢钛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袢钛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4937U
CN211704937U CN202020174058.9U CN202020174058U CN211704937U CN 211704937 U CN211704937 U CN 211704937U CN 202020174058 U CN202020174058 U CN 202020174058U CN 211704937 U CN211704937 U CN 211704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
titanium plate
ring
strap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40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文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xing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740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4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4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4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袢钛板,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带袢钛板包括袢环、钛板本体和固定部件;所述钛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袢环呈环状,所述袢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袢环上。本实用新型的带袢钛板,通过在袢环上设置固定部件,使得与袢环交叉勾连后的韧带移植物在前、后、左、右方向均能够得到固定,不容易造成韧带划伤、松动等不良后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袢钛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袢钛板。
背景技术
带袢钛板固定方法是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一种手术方法。此方法不需附加外髁侧切口,利用内置带袢钛板就能够将两端不带骨块的韧带移植物上端牢固地固定在股骨侧骨道内,是目前利用半腱肌腱、股薄肌腱等不带骨块移植物重建ACL技术中较为成熟、有效的一种方法。
在人体膝关节的韧带重建手术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带袢钛板中的线圈(即袢环)与韧带移植物形成十字交叉并拉紧。由于韧带移植物与袢环呈交叉勾连结构,临床使用中,人腿前后活动时影响不大。但当人腿朝左右方向侧踩时,其交叉韧带与线圈连接的部位会出现横向移动的效应,容易造成韧带划伤、松动等不良反应,影响愈合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袢钛板,其能够保证在膝关节韧带重建后,人腿朝左右方向侧踩时,防止出现韧带划伤、固定松动等不良后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袢钛板,其包括袢环、钛板本体和固定部件;所述钛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袢环呈环状,所述袢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袢环上。
使用上述带袢钛板重建肌腱、韧带时,首先将韧带移植物穿过袢环并与袢环形成交叉勾连结构,再利用固定部件将韧带移植物捆绑、束缚或者缠绕固定在袢环的特定位置,最后袢环与韧带移植物拉紧固定。此时,一方面韧带移植物在袢环的牵扯作用下,能够绕袢环在钛板本体上的固定位置摆动,另一方面,韧带移植物由于被固定部件所限制,不能够在袢环上沿袢环的长度方向滑移。所以,上述带袢钛板特别适用于膝关节等部位的韧带重建手术。因为人体膝关节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小腿不仅会相对于大腿和膝关节作前后摆动,而且在人转身、转向、横向躲闪的时候,小腿还相对于大腿和膝关节作微小的左右摆动。而现有临床手术中使用的带袢钛板正是由于缺乏能够固定韧带移植物的结构,而难以防止韧带移植物在袢环上的滑移,容易造成韧带划伤、松动的不良效果。
其中,固定部件可以选用捆绑绳索、卡夹、卡扣等装置或者机构,实现韧带移植物与袢环的固定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为捆绑带。其技术效果在于:捆绑带与卡夹卡扣等机构相比,硬度低、可操作性强,能够满足手术后多场合的使用要求,并且便于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捆绑在所述袢环上。其技术效果在于:由于袢环为非金属材质,通过捆绑即能够束缚固定,还能够避免多余的辅助固定工具。
进一步地,所述袢环上设置连接孔;所述捆绑带贯穿所述连接孔。其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连接孔来定位捆绑带同样能够避免使用辅助的固定工具,并且与捆绑固定的方式相比,捆绑带不易相对于袢环发生滑移。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缝制在所述袢环上。其技术效果在于:一般情况下袢环编织而成,在编织的工序中实现缝制固定捆绑带,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部件沿所述袢环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其技术效果在于:由于袢环本身合适重建手术的长度并非固定,故多个固定部件可选择使用,满足不同位置的韧带重建手术。另外,固定部件不仅可以用于固定韧带移植物,也可以用于将袢环捆绑固定在袢板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袢环由多股纤维绳编织而成。其技术效果在于:多股纤维绳编织结构能够在一定的断面面积上,增加袢环的拉伸承受力,并且还利于形成结构紧密的整体绳索。
进一步地,所述袢环包括芯线和线套;所述线套包裹所述芯线。其技术效果在于:线套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护芯线的同时防止磨损,而芯线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袢环的拉伸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线套由多股纤维绳编织而成。其技术效果在于:同样的,编织结构提升了线套的致密性,也使得线套和芯线连接更为紧密。
进一步地,所述袢环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其技术效果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线型结构的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拉伸力学性能优越,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自润滑性,且强度比较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是人体中韧带重建并长期适用的医学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带袢钛板,通过在袢环上设置固定部件,使得与袢环交叉勾连后的韧带移植物在前、后、左、右方向均能够得到固定,不容易造成韧带划伤、松动等不良后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带袢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带袢钛板中钛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带袢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带袢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带袢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袢钛板中袢环的横断面剖视图。
图中:100-袢环;110-芯线;120-线套;200-钛板本体;300-固定部件;400-第一通孔;500-第二通孔;600-连接孔;700-韧带移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能够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带袢钛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带袢钛板中钛板本体2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袢钛板,其包括袢环100、钛板本体200和固定部件300;钛板本体20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00和第二通孔500;袢环100呈环状,袢环100依次穿过第一通孔400和第二通孔500,固定部件300设置在袢环100上。
进一步地,固定部件300为捆绑带。其中,捆绑带与卡夹卡扣等机构相比,硬度低、可操作性强,能够满足手术后多场合的使用要求,并且便于拆装。此时,捆绑带可具有两个自由端,也可以只设置一个自由端,以利于捆绑固定并且不占用安装空间为宜。
带袢钛板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是:
使用上述带袢钛板重建肌腱、韧带时,首先将韧带移植物700穿过袢环100并与袢环100形成交叉勾连结构,再利用固定部件300将韧带移植物700捆绑、束缚或者缠绕固定在袢环100的特定位置,最后袢环100与韧带移植物700拉紧固定。
此时,一方面韧带移植物700在袢环100的牵扯作用下,能够绕袢环100在钛板本体200上的固定位置摆动,另一方面,韧带移植物700由于被固定部件300所限制,不能够在袢环100上沿袢环100的长度方向滑移。所以,上述带袢钛板特别适用于膝关节等部位的韧带重建手术。因为人体膝关节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小腿不仅会相对于大腿和膝关节作前后摆动,而且在人转身、转向、横向躲闪的时候,小腿还相对于大腿和膝关节作微小的左右摆动。而现有临床手术中使用的带袢钛板正是由于缺乏能够固定韧带移植物700的结构,而难以防止韧带移植物700在袢环100上的滑移,容易造成韧带划伤、松动的不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固定部件300可以选用捆绑绳索、卡夹、卡扣等装置或者机构,实现韧带移植物700与袢环100的固定即可。
基于上述带袢钛板,膝关节韧带重建手术的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取肌腱并编织成束,测量其直径和长度;
2、根据肌腱、韧带移植物700的长度确定袢环100的直径和大小,将韧带移植物700与袢环100交叉连接呈交叉勾连结构状,再利用袢环100上的固定部件300将韧带移植物700捆绑固定。
3、确定膝关节交叉韧带起止点位置,调整钻孔角度并定位,钻取适配的股骨和胫骨隧道直径和深度。
4、利用牵引线将带袢钛板和韧带移植物700一起拉入故隧道中,再利用翻转线将钛板悬吊固定于股骨皮质表面。
5、股骨端固定之后,胫骨端利用界面螺钉将韧带挤压固定于骨隧道中,剪去多余的韧带移植物700。
第二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带袢钛板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袢钛板,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带袢钛板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带袢钛板中的固定部件300捆绑在袢环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带袢钛板的袢环100为非金属材质,通过捆绑即能够束缚固定,还能够避免多余的辅助固定工具。
第三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带袢钛板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袢钛板,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带袢钛板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带袢钛板中的袢环100上设置连接孔600;捆绑带贯穿连接孔600。
在本实施例中,带袢钛板通过连接孔600来定位捆绑带同样能够避免使用辅助的固定工具,并且与捆绑固定的方式相比,捆绑带不易相对于袢环100发生滑移。
第四实施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带袢钛板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袢钛板,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带袢钛板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带袢钛板中的固定部件300缝制在袢环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一般情况下袢环100编织而成,在编织的工序中实现缝制固定捆绑带,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固定部件3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部件300沿袢环10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该机构中,由于袢环100本身合适重建手术的长度并非固定,故多个固定部件300可选择使用,满足不同位置的韧带重建手术。另外,固定部件300不仅可以用于固定韧带移植物700,也可以用于将袢环100捆绑固定在袢板本体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袢环100由多股纤维绳编织而成。此时,多股纤维绳编织结构能够在一定的断面面积上,增加袢环100的拉伸承受力,并且还利于形成结构紧密的整体绳索。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袢钛板中袢环100的横断面剖视图。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袢环100包括芯线110和线套120;线套120包裹芯线110。其中,线套120由多股纤维绳编织而成,线套120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护芯线110的同时防止磨损,而芯线110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袢环100的拉伸应力。同样的,编织结构提升了线套120的致密性,也使得线套120和芯线110连接更为紧密。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袢环100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线型结构的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拉伸力学性能优越,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自润滑性,且强度比较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是人体中韧带重建并长期适用的医学材料。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袢环(100)、钛板本体(200)和固定部件(300);所述钛板本体(20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00)和第二通孔(500);所述袢环(100)呈环状,所述袢环(10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00)和第二通孔(500),所述固定部件(300)设置在所述袢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300)为捆绑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300)捆绑在所述袢环(1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袢环(100)上设置连接孔(600);所述捆绑带贯穿所述连接孔(6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300)缝制在所述袢环(10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3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部件(300)沿所述袢环(10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袢环(100)由多股纤维绳编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袢环(100)包括芯线(110)和线套(120);所述线套(120)包裹所述芯线(1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套(120)由多股纤维绳编织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袢环(100)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
CN202020174058.9U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带袢钛板 Active CN211704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4058.9U CN211704937U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带袢钛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4058.9U CN211704937U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带袢钛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4937U true CN211704937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25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4058.9U Active CN211704937U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带袢钛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49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6529A (zh) * 2020-02-14 2020-05-19 北京天星博迈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袢钛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6529A (zh) * 2020-02-14 2020-05-19 北京天星博迈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袢钛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6529A (zh) 一种带袢钛板
US5540703A (en) Knotted cable attachment apparatus formed of braided polymeric fibers
US9060768B2 (en) Tissue fixator
US20210169466A1 (en) Implant having adjustable filament coils
US4863471A (en) Crucial ligament replacement for a knee joint
AU2018256581A1 (en) Implant having adjustable filament coils
WO1996017544A1 (en) Knotted cable attachment apparatus formed of braided polymeric fibers
EP2455001A2 (en) Adjustable suture-button constructs for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EP3797706B1 (en) One-way adjustable loop suture constructs
JP6532898B2 (ja) 調節可能な縫合糸ノット
US20230380831A1 (en) Surgical fix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211704937U (zh) 一种带袢钛板
US9504557B1 (en) High-strength allograft tendon construct
US20150297274A1 (en) Locking button for tape cerclage
CN114652379B (zh) 固定器械及其制造方法和医用固定装置
CN112315529A (zh) 袢环及袢环的制造方法
US11213290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ouble loop stitching
CN111938730A (zh) 一种手术缝合线
AU2016397671B2 (en) High-strength allograft tendon construct
CN112754730B (zh) 医用袢环及其制作方法
US20210401567A1 (en) Surgical fixation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tissue repairs
CN214285307U (zh) 一种具有多方位固定功能的带袢钛板
CN215192136U (zh) 一种带袢钛板
CN215424864U (zh) 一种手术用固定特种线带
CN112617924B (zh) 医用袢环及医用袢环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018, 1st floor, building 1, 25 Jinghai 2n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xing 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A018, 1st floor, building 1, 25 Jinghai 2n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