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4303U - 检锅组件及具有该检锅组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检锅组件及具有该检锅组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4303U
CN211704303U CN201922482298.5U CN201922482298U CN211704303U CN 211704303 U CN211704303 U CN 211704303U CN 201922482298 U CN201922482298 U CN 201922482298U CN 211704303 U CN211704303 U CN 211704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ot
sensing unit
plat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22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闻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22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4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4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4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锅组件及具有该检锅组件的烹饪器具,包括支撑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光传感单元以及遮光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光传感单元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第一检测通道;所述遮光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并能够伸入所述第一检测通道,所述遮光板能够根据内锅的有无对所述所述第一检测通道进行遮挡,所述第一光传感单元能够感应所述遮光板对所述第一检测通道的遮挡情况并发送至控制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锅组件利用遮光板对第一检测通道与第二检测通道的选择性遮挡检测内锅的类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检锅组件及具有该检锅组件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锅组件及具有该检锅组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代化烹饪器具的不断革新,为居民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烹饪器具为了满足用户对智能家居生活的需求,正在向多功能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为了满足煲汤、煮饭、炖粥等多种烹饪目的,烹饪器具往往需要配置铝锅、搪瓷锅、不锈钢锅等不同材质的内锅。为了实现工作模式的调整,确保烹饪器具在使用时的安全性,烹饪器具需要及时检测内锅的放入情况。目前的检锅组件一般通过微动开关来实现对内锅类型的检测,但是目前仅靠一个微动开关并不能检测是否有内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检锅组件及具有该检锅组件的烹饪器具,该检锅组件能够检测烹饪器具内是否有内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锅组件,包括支撑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光传感单元以及遮光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光传感单元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第一检测通道;
所述遮光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并能够伸入所述第一检测通道,所述遮光板能够根据内锅的有无对所述所述第一检测通道进行遮挡,所述第一光传感单元能够感应所述遮光板对所述第一检测通道的遮挡情况并发送至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锅组件通过遮光板来响应内锅的有无,利用第一光传感单元自身的感光特性来检测内锅的有无,第一光传感单元的体积较小,再加上遮光板的响应功能,这使得第一光传感单元无需设置在壳体的边沿处,从而在不过多占用壳体内部空间的前提下实现对内锅有无的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检锅组件还包括第二光传感单元,所述第二光传感单元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第二检测通道,所述遮光板能够选择性遮挡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及/或第二检测通道,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光传感单元与所述第二光传感单元对所述遮光板的感应结果检测内锅的有无以及内锅的类型。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锅组件通过将第一光传感单元与第二光传感单元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上,利用遮光板对第一检测通道与第二检测通道的选择性遮挡检测内锅的类型,检锅组件在实现检锅功能的基础上减少对壳体表面空间的占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板至少具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以及第三工位;在所述第一工位下,所述遮光板均不遮挡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及所述第二检测通道;在所述第二工位下,所述遮光板遮挡所述第一检测通道,且不遮挡所述第二检测通道;在所述第三工位下,所述遮光板一并遮挡所述第一检测通道与所述第二检测通道。
如此设置,遮光板利用自身三个工位之间的变化即可实现对第一检测通道与第二检测通道的选择性遮挡,三个工位之间的切换能够保证检锅组件的检锅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板包括透光部以及遮光部,所述遮光板还具有第四工位;在所述第四工位下,所述遮光板的遮光部遮挡所述第二检测通道,所述遮光板的透光部透过所述第一检测通道。
如此设置,检锅组件能够在不额外增加光传感组件的基础上实现对第三个类型的内锅识别,提高了检锅组件能够适配的内锅数量,提高了检锅组件的分辨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检锅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遮光板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并且抵持所述支撑板。
如此设置,弹性件能够通过自身的受压回弹复位遮光板,从而使得检锅组件的检锅功能能够重复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抵持于所述内锅,所述弹性件能够通过所述弹性件在受所述内锅抵持下的压缩程度响应所述内锅的类型变化。
如此设置,检锅组件可以通过弹性件的压缩程度响应内锅的类型变化,此时内锅上无需开设凹槽、通孔等结构来表征自身的类型,内锅的加工成本降低,加工效率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传感单元包括第一光发射器及第一光接收器,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与所述第一光接收器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光发射器与所述第一光接收器相对设置;及/或,
所述第一光传感单元包括第二光发射器及第二光接收器,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与所述第二光接收器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光发射器与所述第二光接收器相对设置。
如此设置,采用直射式的第一光传感单元与第二光传感单元能够避免采用反射式时需要额外设置反射元件,从而提高整个检锅组件的结构紧凑性和运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通道与所述第二检测通道相平行设置。
如此设置,第一光传感单元与第二光传感单元在感应遮光板时的相互干扰降低,第一光传感单元与第二光传感单元对遮光板的感应精度更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内锅、控制器以及检锅组件,所述检锅组件、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内锅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检锅组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检锅组件,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光传感单元对所述遮光板的感应结果检测所述内锅的有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使用上述的检锅组件能够在减少对壳体表面空间占用的基础上,实现对内锅有无的可靠检测,具有较佳的经济实用价值和产品竞争力。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底部以及边沿,所述检锅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或者,
所述检锅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边沿处。
如此设置,烹饪器具能够较佳地保证检锅功能的实现,设置在该两个位置上的检锅组件具有较佳的检测稳定性及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检锅组件在第一工位及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检锅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检锅组件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检锅组件在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检锅组件在第二工位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检锅组件在第三工位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遮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锅组件能够应用至其上的烹饪器具在使用第一内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烹饪器具在使用第二内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烹饪器具中第一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烹饪器具中第二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2348204060000041
Figure BDA000234820406000005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检锅组件100在第一工位及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检锅组件10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检锅组件100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检锅组件100在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检锅组件100应用于烹饪器具中,其用于检测内锅的类型或者检测内锅的有无,判断和分辨是何种内锅或者是否有内锅设置于烹饪器具的壳体内,从而使得烹饪器具能够根据内锅的锅型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或者根据内锅是否放入的不同检测结果来主动控制烹饪的启闭,进而获得最佳的烹饪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检锅组件100应用于电炖锅中的锅型检测,其用于判断设置在壳体内的内锅,是适用于煲汤和炖肉的铝锅还是适用于隔水慢炖的陶瓷炖盅,以使得电炖锅能够主动选择最佳的加热方式。例如当检锅组件100检测到是铝锅设置在壳体内时,烹饪器具将选择大火煮开再小火慢烧的加热方式;而当检锅组件100检测到是陶瓷炖盅设置在壳体内时,烹饪器具将选择功率较低、加热温度低于100℃的隔水炖加热方式。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检锅组件100仅能够检测和分辨铝锅和陶瓷炖盅这两种锅型;也不限制检锅组件100仅能够应用至电炖锅中。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检锅组件100还能够检测和分辨不锈钢锅、紫砂锅等不同材质的内锅锅型,同样还可以检测和分辨材质相同但尺寸相异的不同尺寸间的内锅锅型;检锅组件100同样还可以应用至电饭煲、料理机等其他类型的烹饪器具中。
当然,检锅组件100还可以用于实现对内锅有无的检测,此时的检锅组件100能够检测是否有内锅设置在烹饪器具中,从而为多种类型的烹饪器具的主动启闭提供检测,并且保证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避免烹饪器具出现干烧现象。
具体地,检锅组件100包括支撑板10、第一安装板20、第二安装板30、第一光传感单元40、第二光传感单元50以及遮光板60。第一安装板20及第二安装板30均设置于支撑板10上;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的部分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0上,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二安装板30上;第一光传感单元40在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构造出第一检测通道41,第二光传感单元50在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构造出第二检测通道51;遮光板60滑动连接于支撑板10并位于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
支撑板10用于支撑第一安装板20、第二安装板30以及遮光板60,支撑板10能够连接于烹饪器具的壳体,从而将检锅组件100安装至烹饪器具中;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用于安装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从而使得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能够顺利构造出第一检测通道41与第二检测通道51;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用于分别构建第一检测通道41与第二检测通道51;遮光板60与烹饪器具中的内锅相连接,遮光板60用于响应内锅的类型并依据内锅的类型选择性遮挡第一检测通道41及/或第二检测通道51。
随着内锅设置在壳体内,内锅会带动遮光板60伸入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此时内锅上可以开设凹槽、通孔或者形成凸起,以使得不同类型的内锅对遮光板60的传动深度不同,这使得遮光板60在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的伸入距离(对第一检测通道41与第二检测通道51的不同遮挡结果)与内锅的锅型形成对应,通过将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的感应结果传递至外部控制器处,从而实现检锅组件100对不同锅型的检测和分辨。
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若检锅组件100用于实现对内锅有无的检测,此时检锅组件100中的第二光传感单元50可以省略,检锅组件100仅通过第一光传感单元40来实现对内锅放入的不同状态的检测。例如在内锅放入后,遮光板60伸入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并遮挡第一检测通道41,第一光传感单元40感应到遮光板60的遮挡并将自身的感应结果传递至外部控制器处,从而实现检锅组件100对内锅有无的检测。遮光板60能够根据内锅的有无对第一检测通道41进行遮挡或者不遮挡;当遮光板60遮挡第一检测通道41时,遮光板60能够被第一光传感单元40感应;当遮光板60不遮挡第一检测通道41时,遮光板60不被第一光传感单元40感应。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称的“选择性遮挡”,是指遮光板60能够以不同的工位遮挡或者不遮挡第一检测通道41与第二检测通道51;也即遮光板60通过自身的位置改变有选择地遮挡第一检测通道41及/或第二检测通道51;本文所称的内锅的“锅型”,也即内锅的类型。
支撑板10与烹饪器具中的壳体相固定且支撑板10上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供遮光板60穿设以允许遮光板60相对支撑板10滑动。支撑板10的同一个板面上设置有上述的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也即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位于支撑板10的同一侧上。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板10的横截面大致呈矩形;支撑板10设置在壳体中与感温组件相对的底部上。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板10的横截面还可以采用圆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支撑板10在壳体中的具体安装位置还可以选择壳体的边沿等其他部位,支撑板10的具体形状与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选择。
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均设置在支撑板10上,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位于通孔11的两侧且均与支撑板10相倾斜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均相对于支撑板10垂直设置,此时第一安装板20以及第二安装板30与支撑板10间的夹角为90°;同时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的两个板面相对设置。将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设计为垂直和相对设置的方式,不仅便于加工,也便于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在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上的安装。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也可以与支撑板10之间形成除90°之外的其他夹角;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也可以采用侧面相对等其他的布设方式,只要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能够实现对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的承载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板20及第二安装板30与支撑板10之间均采用分体结构,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可以通过胶固、焊接、铆接等方式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0上。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板20与支撑板10之间及/或第二安装板30与支撑板10之间可以一体成型,如此设置的检锅组件100的整体性较佳,连接强度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不仅可以采用分体的两个零件形成(如图1至图4所示),也可以采用一个零件的两个相对壁面形成。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检锅组件100包括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既包含了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由两个零件分体形成的方案,也包含了由一个零件一体形成的方案。
第一光传感单元40包括第一光发射器42以及对应于第一光发射器42的第一光接收器43,第一光接收器43与第一光发射器42之间相对设置,第一光发射器42与第一光接收器43之间光路耦合并形成第一检测通道41,也即第一光发射器42发射出的光线能够被第一光接收器43接收到。
第二光传感单元50包括第二光发射器52以及对应于第二光发射器52的第二光接收器53,第二光发射器52与第二光接收器53之间光路耦合并形成第二检测通道51,也即第二光发射器52发射出的光线能够被第二光接收器53接收到。
第一光发射器42与第一光接收器43中的一者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0上,另一者设置在第二安装板30上;第二光发射器52与第二光接收器53中的一者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0上,另一者设置在第二安装板30上。
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安装的便捷性,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采用有序安装的方式,也即第一光发射器42与第二光发射器52同组安装至第一安装板20上(或者第二安装板30上),而第二光接收器53与第二光接收器53同组安装至第二安装板30上(或者第一安装板20上);此时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在安装上形成对应,提高了安装工序的逻辑性和便捷性。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也可以采用交错安装的方式,也即第一光发射器42与第二光接收器53同组安装至第一安装板20上(或者第二安装板30上),而第二光接收器53与第二光发射器52同组安装至第二安装板30上(或者第一安装板20上)。
遮光板60的一端连接于烹饪器具中的内锅,另一端穿设通孔11后能够伸入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遮光板60滑动连接于支撑板10,遮光板60能够相对支撑板10大致以支撑板10的板面方向伸缩滑动。
遮光板60与内锅相互配合,遮光板60能够通过内锅上设置的能够影响遮光板60伸缩距离的结构来响应内锅的类型变化,例如不同内锅上开设有深度不同的凹槽,不同的内锅放置在壳体后便会将遮光板60以不同的深度抵压进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遮光板60大致呈块状;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遮光板60还可以采用圆柱状、棱柱状等除块状之外的其他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检锅组件100的工作姿态既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竖直正放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竖直反放或者其他的方式。当检锅组件100采用图3所示的正放竖直设置的方式时,考虑到遮光板60因自身重力而可能存在直接沿通孔11下滑的情况,此时通孔11上可以设置阻尼元件来抵抗遮光板60的因重力而下滑;当检锅组件100采用图4所示的反放竖直设置的方式时,内锅与遮光板60的连接关系可以通过中间过渡的传动元件来实现。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6,图5为图1所示检锅组件100在第二工位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检锅组件100在第三工位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遮光板60随着不同内锅的放置而存在至少三个工位,分别为第一工位(如图1所示)、第二工位(如图5所示)、第三工位(如图6所示)。
在第一工位下,遮光板60均不遮挡第一检测通道41以及第二检测通道51;
在第二工位下,遮光板60仅遮挡第一检测通道41,不遮挡第二检测通道51;
在第三工位下,遮光板60一并遮挡第一检测通道41与第二检测通道51。
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中的第一光接收器43能够接收到自第一光发射器42发射出的光束,且第二光传感单元50中的第二光接收器53能够接收到自第二光发射器52发射出的光束;表明此时的遮光板60处于第一工位,也即遮光板60具有最小的伸缩距离,遮光板60并未被内锅抵持,表示此时的壳体内未放置内锅。
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中的第一光接收器43不能够接收到自第一光发射器42发射出的光束,且第二光传感单元50中的第二光接收器53能够接收到自第二光发射器52发射出的光束;表明此时的遮光板60处于第二工位,遮光板60具有相比第一工位更长的伸缩距离,则此时的遮光板60被第一个锅型的内锅抵持。
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中的第一光接收器43不能够接收到自第一光发射器42发射出的光束,且第二光传感单元50中的第二光接收器53也不能够接收到自第二光发射器52发射出的光束;表明此时的遮光板60具有相对第二工位更长的伸缩距离,位于第三工位的遮光板60在被第二个锅型的内锅抵持。
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检测遮光板60的伸入距离,从而判断是具体何种锅型的内锅放置在壳体内,从而实现烹饪器具对内锅类型的实时检测。
相比于采用微动开关进行检测的方案,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是沿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的板面方向设置,无需环绕在壳体的表面设置,也即减少了对壳体表面空间的占用。同时属于光学器件的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相比于属于机械器件的微动开关,在体积上也较小,进一步减少了对壳体表面空间的占用。同时检锅组件100可以通过增加光传感单元来提高对更多类型内锅的适配可扩展性,相比于传统方案中需要叠加环绕设置的微动开关才能进一步适配,由于壳体表面空间相对较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锅组件100在适配可扩展性和可行性上较佳。
可以理解,遮光板60在三个工位上的具体遮挡情况可以根据工况发生变化;例如遮光板60可以设置在自身的部分设置透光区域,以使得自身在完全伸入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时还能透过第二检测通道51。此时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同样可以检测内锅的类型。当然,其他的利用遮光部60的伸缩以使得第一检测通道41以及第二检测通道51能够标定出遮光部60位置的其他可行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锅组件100通过将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上,利用遮光板60对第一检测通道41与第二检测通道51的选择性遮挡检测内锅的类型,检锅组件100在实现检锅功能的基础上减少对壳体表面空间的占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检锅组件100还包括弹性件70,弹性件70套设并固定连接于遮光板60相对远离第一安装架20的一端,弹性件70设置于内锅与支撑板10之间。
弹性件70在内锅设置在壳体内部之后,弹性件70会随着遮光板60的伸缩而受压;而当内锅脱离壳体之后,弹性件70抵持支撑板10并通过自身的回弹复位遮光板60。弹性件70的设置,使得遮光板60能够复位,从而实现烹饪器具对内锅类型的多次重复检测。
此外,若弹性件70直接抵持内锅并利用自身提供的弹力平衡内锅的重力,那么弹性件70能够根据自身的压缩程度响应不同重量的内锅。由于重量差别是内锅的固有属性,因此内锅上无需再开设凹槽、通孔或者设置凸起来表征自身的具体类型。内锅上无需设置这些表征自身类型的结构,减少了内锅的加工工序,提高了内锅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内锅的生产成本。
在具体使用时,如果考虑到弹性件70需要承载较大重量的内锅,则壳体的内部可以额外设置其他的弹性件来抵持内锅,以分摊套设在遮光板60上的弹性件70的承载压力,只要其他弹性件的分布能够保证弹性件70顺利响应内锅重量的变化即可。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弹性件70为弹簧。弹性件70选型为弹簧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70还可以采用橡胶套等除弹簧之外其他类型的弹性元件,只要该弹性元件能够实现对遮光板60的复位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均采用直射方式,也即第一光发射器42与第一光接收器43相对设置,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中的第一光发射器42发出的光线能够直接入射至第一光接收器43中;第二光发射器52与第二光接收器53相对设置,第二光传感单元50中的第二光发射器52发出的光线能够直接入射至第二光接收器53中。
采用直射方式的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能够省略掉采用反射式时所必须采用的反射元件,从而减少零件的数量,提高整个检锅组件100的结构紧凑性和运行稳定性。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还可以采用反射方式,也即第一光发射器42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射元件的反射作用后射入第一光接收器43中,第二光发射器52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射元件的反射作用后射入第二光接收器53中。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均采用红外传感器;也即第一光发射器42与第二光发射器52均为红外光发射器,第一光接收器43与第二光接收器53均为红外光接收器。
将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选型为红外传感器能使得检锅组件100具有较佳的检测准确性,同时提高检锅组件100的性价比。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还可以采用激光传感器等其他类型的光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所分别形成第一检测通道41与第二检测通道51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可以沿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的板面方向设置;此时的遮光板60在遮挡第一检测通道41及/或第二检测通道51时,可以减少自身的反射性对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的检测精度的干扰,同时第一检测通道41与第二检测通道51的平行设置能够便于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的安装,相对于倾斜设置的方案在安装便捷性上同样具有优势。请一并参阅图7,图7为图1所示遮光板6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的遮光板60包括透光部61以及遮光部62,透光部61能够允许光线通过,遮光部62能够遮挡光线。透光部61能够允许第一光发射器42发射出的光线通过,以使得遮光板60能够在遮挡第二光传感单元50构建的第二检测通道51时并不遮挡第一光传感单元40构建的第一检测通道41。
此时遮光板60具有第四工位,在第四工位下,遮光板60的透光部61位于第一检测通道41之间,遮光板60不遮挡第一检测通道41;遮光部62位于第二检测通道51之间,遮光板60通过遮光部62遮挡第二检测通道51。处于第四工位下的遮光板60能够表征第三个内锅的类型。
遮光板60上透光部61的设计使得检锅组件100能够在不额外增加光传感单元数量的基础上,实现对第三个类型的内锅的表征,提高了检锅组件100的分辨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在第一安装板20上沿第一安装板20的板面方向相间隔设置;及/或,
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在第二安装板30上沿第二安装板30的板面方向相间隔设置。
此时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在排布方向与第一安装板20或者第二安装板30的延伸方向相统一,有利于减少因为排布方向的倾斜而占用过多的设置空间,从而有利于在第一安装板20或者第二安装板30设置更多数量的光传感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检锅组件100还包括第三光传感单元(图未示),第三光传感单元包括第三光发射器(图未示)以及对应于该第三光发射器的第三光接收器(图未示)。第三光发射器与第三光接收器中的一者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0上,另一者设置在第二安装板30上;两者之间相互配合并构建第三检测通道(图未示)。
可以理解,随着第三光传感单元的设置,检锅组件100能够检测和分辨的锅型提高至三个;若再在遮光板60上叠加透光部61的设计,那么检锅组件100能够检测和分辨的内锅锅型将进一步提升。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1,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锅组件100能够应用至其上的烹饪器具200在使用第一内锅210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烹饪器具200在使用第二内锅220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所示烹饪器具200中第一内锅210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所示烹饪器具200中第二内锅220的结构示意图。
烹饪器具200包括壳体230、控制器(图未示)以及能够容置于壳体230内的第一内锅210与第二内锅220。壳体230大致呈釜状,其内部限定出能够容置第一内锅210或者第二内锅220的容置腔(未标号)。壳体230包括相对位于边缘的边沿240以及相对位于中心的底部250。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检锅组件100中的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第二光传感单元50,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光传感单元40对遮光板的感应结果检测内锅的有无,或者根据第一光传感单元40以及第二光传感单元40对遮光板的不同感应结果检测内锅的类型。
检锅组件100既可以设置在边沿240处,也可以设置在底部250处。
可以理解,烹饪器具200内还会设置加热组件、感温组件等功能部件来实现和扩展烹饪器具200的烹饪功能,由于这些功能部件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200,通过使用上述的检锅组件100能够在减少对壳体230表面空间占用的基础上,实现对内锅有无或者内锅类型的可靠检测,具有较佳的经济实用价值和产品竞争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检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0)、第一安装板(20)、第二安装板(30)、第一光传感单元(40)以及遮光板(60);所述第一安装板(20)及所述第二安装板(30)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0)上;所述第一光传感单元(40)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形成第一检测通道(41);
所述遮光板(60)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0)并能够伸入所述第一检测通道(41),所述遮光板能够根据内锅的有无对所述第一检测通道(41)进行遮挡,所述第一光传感单元(40)能够感应所述遮光板(60)对所述第一检测通道(41)的遮挡情况并发送至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锅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光传感单元(50),所述第二光传感单元(50)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形成第二检测通道(51),所述遮光板(60)能够选择性遮挡所述第一检测通道(41)及/或第二检测通道(51),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光传感单元(40)与所述第二光传感单元(50)对所述遮光板(60)的感应结果检测内锅的有无以及内锅的类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60)具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以及第三工位;
在所述第一工位下,所述遮光板(60)均不遮挡所述第一检测通道(41)及所述第二检测通道(51);
在所述第二工位下,所述遮光板(60)遮挡所述第一检测通道(41),且不遮挡所述第二检测通道(51);
在所述第三工位下,所述遮光板(60)一并遮挡所述第一检测通道(41)与所述第二检测通道(5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60)包括透光部(61)以及遮光部(62),所述遮光板(60)还具有第四工位;
在所述第四工位下,所述遮光板(60)的遮光部(62)能够遮挡所述第二检测通道(51),且所述遮光板(60)的透光部(61)能够允许所述第一检测通道(41)透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锅组件(100)还包括弹性件(70),所述弹性件(70)套设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遮光板(60)中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20)的一端,所述弹性件(70)的一端抵持于所述支撑板(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70)远离所述支撑板(10)的一端抵持于所述内锅,所述弹性件(70)能够通过所述弹性件(70)在受所述内锅抵持下的压缩程度响应所述内锅的类型变化。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传感单元(40)包括第一光发射器(42)及第一光接收器(43),所述第一光发射器(42)与所述第一光接收器(43)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上,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0)上,所述第一光发射器(42)与所述第一光接收器(43)相对设置;及/或,
所述第二光传感单元(50)包括第二光发射器(52)及第二光接收器(53),所述第二光发射器(52)与所述第二光接收器(53)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上,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0)上,所述第二光发射器(52)与所述第二光接收器(53)相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通道(41)与所述第二检测通道(51)相平行设置。
9.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230)、内锅(210,220)、控制器以及检锅组件,所述检锅组件、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内锅(210,220)均设置于所述壳体(23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锅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检锅组件(100),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光传感单元(40)对所述遮光板的感应结果检测所述内锅(210,220)的有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30)包括底部(250)以及边沿(240),所述检锅组件(100)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250);或者,
所述检锅组件(100)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边沿(240)处。
CN201922482298.5U 2019-12-30 2019-12-30 检锅组件及具有该检锅组件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1704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2298.5U CN211704303U (zh) 2019-12-30 2019-12-30 检锅组件及具有该检锅组件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2298.5U CN211704303U (zh) 2019-12-30 2019-12-30 检锅组件及具有该检锅组件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4303U true CN211704303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21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2298.5U Active CN211704303U (zh) 2019-12-30 2019-12-30 检锅组件及具有该检锅组件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43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7626A (zh) * 2021-09-03 2021-12-28 Tcl家用电器(中山)有限公司 灶具和灶具的安装方法
CN113842059A (zh) * 2020-11-24 2021-12-28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2059A (zh) * 2020-11-24 2021-12-28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N113847626A (zh) * 2021-09-03 2021-12-28 Tcl家用电器(中山)有限公司 灶具和灶具的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04303U (zh) 检锅组件及具有该检锅组件的烹饪器具
JP7225411B2 (ja) 調理器具
CN110742492B (zh) 烹饪器具
CN213514006U (zh) 用于防干烧的装置及灶具
CN109861680B (zh) 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感应开关结构
CN112032777A (zh) 一种防干烧装置和燃气灶
CN109611903B (zh) 一种装配于集成灶上的综合监测装置
KR101874333B1 (ko) 양방향 가열조리기
CN217447457U (zh) 加热设备
CN208709447U (zh) 烹饪器具
CN211232954U (zh) 集成灶
CN209018398U (zh) 烹饪器具
CN110793068B (zh) 一种防空烧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灶具
CN215863548U (zh) 燃气灶
CN212719860U (zh) 一种防干烧装置和燃气灶
CN218724760U (zh) 温度测量装置及灶具
CN216203552U (zh) 检测装置及燃气灶
CN221055077U (zh) 嵌入式称重电磁灶
CN220379751U (zh) 电磁灶的称重模块设置结构
CN212252740U (zh) 一种灶具及集成灶
CN210019000U (zh) 自动炒菜机及其菜盘检测装置
CN208504390U (zh) 燃气灶的燃烧器、燃气灶和隔热环
CN208988564U (zh) 一种电饭煲用的煲盖开关结构
WO2015172635A1 (zh) 波轮洗衣机
CN215348546U (zh) 一种适用于无源分离式智能测温的锅盖提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