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9447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9447U
CN208709447U CN201820315261.6U CN201820315261U CN208709447U CN 208709447 U CN208709447 U CN 208709447U CN 201820315261 U CN201820315261 U CN 201820315261U CN 208709447 U CN208709447 U CN 208709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pot
detection device
cooking apparatus
plat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152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国营
李建
丁金炬
凌金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152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9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9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9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和内锅,其中,内锅设置在外壳内,烹饪器具还包括:透光片,透光片设置在外壳上;内锅检测装置,内锅检测装置设置在外壳内,且内锅检测装置的检测端与透光片相对设置,内锅检测装置透过透光片向内锅发射检测光线并接收被反射回的检测光线,内锅检测装置通过发射出的检测光线和被反射回的检测光线得到内锅的表面对检测光线的反射率,并根据反射率判断内锅的类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电压力锅无法保证其检测装置在安全的环境中可靠工作的同时,又能够确保检测装置发射的检测光线稳定地到达内锅的表面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作为一种家用电器,以其使用方便、快捷烹饪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现有的电压力锅通常设置有用于检测内锅类型的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装置能够分辨出不材质、不同功能或不同结构的内锅,例如检测装置能够分辨出陶瓷内锅或不锈钢内锅,从而能够根据电压力锅所烹饪食材对内锅的不同需求而准确地使用合适的内锅。
现有的电压力锅上安装的检测装置通常向内锅发射检测光线,检测其自身与内锅之间的距离而判断不同类型的内锅,这种检测形式需要内锅具有不同的外形结构,从而保证当不同的内锅安装到电压力锅的锅体后能够与检测装置之间形成不同的距离,可见,该种检测方式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不利于电压力锅的实用性;此外,现有的电压力锅的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电压力锅无法保证其检测装置在安全的环境中可靠工作的同时,又能够确保检测装置发射的检测光线稳定地到达内锅的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电压力锅无法保证其检测装置在安全的环境中可靠工作的同时,又能够确保检测装置发射的检测光线稳定地到达内锅的表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和内锅,其中,内锅设置在外壳内,烹饪器具还包括:透光片,透光片设置在外壳上;内锅检测装置,内锅检测装置设置在外壳内,且内锅检测装置的检测端与透光片相对设置,内锅检测装置透过透光片向内锅发射检测光线并接收被反射回的检测光线,内锅检测装置通过发射出的检测光线和被反射回的检测光线得到内锅的表面对检测光线的反射率,并根据反射率判断内锅的类型。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透光片设置在外壳上并与内锅检测装置的检测端相对设置。这样,透光片不仅能够允许检测光线顺利地透过,从而使得内锅检测装置顺利地实现了对检测光线的收发,进而保证了内锅检测装置对内锅类型检测的准确性,且合理地优化了烹饪器具的整体结构;而且透光片的设置还能够确保外壳具有较高的密封性,从而避免了蒸汽进入外壳内而影响内锅检测装置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与外壳本体连接的中板结构,外壳本体的内部形成安装空间,中板结构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缺口,其中,内锅检测装置设置在安装空间内,透光片设置在安装缺口处。
进一步地,中板结构包括水平环板、内侧环板和外周环板,其中,水平环板的内边沿与内侧环板连接,水平环板的外边沿与外周环板连接,且外周环板与外壳本体连接,安装缺口开设在内侧环板上。
进一步地,安装缺口由内侧环板的底边沿向上延伸,透光片沿安装缺口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烹饪器具还包括保温罩,保温罩设置在外壳内并位于内侧环板的下方,保温罩与透光片抵接。
进一步地,保温罩的顶边沿形成翻边结构,保温罩通过翻边结构与透光片抵接。
进一步地,水平环板上设置有与安装缺口相对的安装座,内锅检测装置包括红外探头和控制板,其中,红外探头设置在控制板上,并用于发射和接收检测光线,以作为检测端,红外探头将反射率转换成检测信号后向控制板发送,控制板设置在安装座上,并根据反射率判断内锅的类型。
进一步地,内锅检测装置还包括电源板,电源板设置在安装空间内并与控制板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安装电源板的电源板安装架,电源板安装架设置在中板结构上,并与控制板抵接。
进一步地,内锅的类型包括不粘锅内锅,检测光线为红外线。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烹饪器具的锅体的中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外壳;11、外壳本体;12、中板结构;121、安装缺口;122、水平环板;123、内侧环板;124、外周环板;125、安装座;13、安装空间;20、内锅;30、透光片;40、内锅检测装置;41、红外探头;42、控制板;43、电源板;44、导线;50、保温罩;51、翻边结构;60、电源板安装架;70、加热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电压力锅无法保证其检测装置在安全的环境中可靠工作的同时,又能够确保检测装置发射的检测光线稳定地到达内锅的表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烹饪器具包括电压力锅或电饭煲,但不局限于两者,本申请的图示实施例以电压力锅为例。
如图1至图4所示,烹饪器具包括外壳10和内锅20,其中,内锅20设置在外壳10内,烹饪器具还包括透光片30和内锅检测装置40,透光片30设置在外壳10上;内锅检测装置40设置在外壳10内,且内锅检测装置40的检测端与透光片30相对设置,内锅检测装置40透过透光片30向内锅20发射检测光线并接收被反射回的检测光线,内锅检测装置40通过发射出的检测光线和被反射回的检测光线得到内锅20的表面对检测光线的反射率,并根据反射率判断内锅20的类型。
通过将透光片30设置在外壳10上并与内锅检测装置40的检测端相对设置。这样,透光片30不仅能够允许检测光线顺利地透过,从而使得内锅检测装置40顺利地实现了对检测光线的收发,进而保证了内锅检测装置40对内锅20类型检测的准确性,且合理地优化了烹饪器具的整体结构;而且透光片30的设置还能够确保外壳10具有较高的密封性,从而避免了蒸汽进入外壳10内而影响内锅检测装置40的正常工作。
在本申请的图示可选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外壳本体11和与外壳本体11连接的中板结构12,外壳本体11的内部形成安装空间13,中板结构1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缺口121,其中,内锅检测装置40设置在安装空间13内,透光片30设置在安装缺口121处。
通过在中板结构12的内侧壁上开设安装缺口121,并在安装缺口121处安装透光片30,设置在安装空间13内的内锅检测装置40透过透光片30向内锅20发射检测光线并接收被反射回的检测光线,内锅检测装置40通过发射出的检测光线和被反射回的检测光线得到内锅20的表面对检测光线的反射率,并根据反射率判断内锅20的类型。这样,透光片30的设置能够起到对安装缺口121的封堵作用,从而实现了对安装空间13的密封效果,避免了蒸汽进入安装空间13内而影响内锅检测装置40的正常工作;此外,透光片30还能够允许检测光线顺利地透过,从而使得内锅检测装置40顺利地实现了对检测光线的收发,进而保证了内锅检测装置40对内锅20类型检测的准确性。
如图4所示,本申请中的中板结构12包括水平环板122、内侧环板123和外周环板124,其中,水平环板122的内边沿与内侧环板123连接,水平环板122的外边沿与外周环板124连接,且外周环板124与外壳本体11连接,安装缺口121开设在内侧环板123上。这样,中板结构12与外壳本体11形成的外壳10构成了烹饪器具的锅体的整体外轮廓骨架,安装缺口121开设在内侧环板123上,合理地优化了烹饪器具的锅体的内部结构,使得安装缺口121能够有效地避让开内锅检测装置40的检测端,实现检测光线的顺利收发,且有利于对内锅检测装置40的安装,实现烹饪器具的整体结构小型化设计。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图示实施例中,安装缺口121由内侧环板123的底边沿向上延伸,透光片30沿安装缺口121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烹饪器具还包括保温罩50,保温罩50设置在外壳10内并位于内侧环板123的下方,保温罩50与透光片30抵接。这样,利用保温罩50与内侧环板123的装配位置关系,巧妙地将透光片30限位在安装缺口121内,从而简化了透光片30的拆卸或安装过程,便于烹饪器具的组装作业。
如图2和图3所示,保温罩50的顶边沿形成翻边结构51,保温罩50通过翻边结构51与透光片30抵接。翻边结构51的设置增加了保温罩50边缘的面积,不仅避免了保温罩50边缘过于锋利而划伤使用者或者装配作业人员,而且提高了保温罩50对透光片30支撑限位稳定性。
如图4所示,水平环板122上设置有与安装缺口121相对的安装座125,内锅检测装置40包括红外探头41和控制板42,其中,红外探头41设置在控制板42上,并用于发射和接收检测光线,以作为检测端,红外探头41将反射率转换成检测信号后向控制板42发送,控制板42设置在安装座125上,并根据反射率判断内锅20的类型。安装座125的设置确保了内锅检测装置40的安装稳定性。
可选的,控制板42卡接在安装座125上,以便于内锅检测装置40的拆卸维修更换。
如图2所示,为了维持内锅检测装置40的正常工作,内锅检测装置40还包括电源板43,电源板43设置在安装空间13内并与控制板42通过导线44连接。电源板43的设置位置较为灵活,这样便于利用安装空间13,有利于烹饪器具的小型化设计。
在本申请中,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电源板43的安装稳定性,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安装电源板43的电源板安装架60,电源板安装架60设置在中板结构12上,并与控制板42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内锅20的类型包括不粘锅内锅20,检测光线为红外线。也就是说,利用内锅检测装置40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内锅20的类型是否为不粘锅。
如图1所示,为了确保烹饪器具对食材具有可靠的加热功能,烹饪器具还包括加热盘70,加热盘70设置在外壳10内并位于保温罩50的下方。
可选的,加热盘70为电炉线圈。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10)和内锅(20),其中,所述内锅(20)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透光片(30),所述透光片(30)设置在所述外壳(10)上;
内锅检测装置(40),所述内锅检测装置(40)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且所述内锅检测装置(40)的检测端与所述透光片(30)相对设置,所述内锅检测装置(40)透过所述透光片(30)向所述内锅(20)发射检测光线并接收被反射回的检测光线,所述内锅检测装置(40)通过发射出的检测光线和被反射回的检测光线得到所述内锅(20)的表面对所述检测光线的反射率,并根据所述反射率判断所述内锅(20)的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外壳本体(11)和与所述外壳本体(11)连接的中板结构(12),所述外壳本体(11)的内部形成安装空间(13),所述中板结构(1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缺口(121),其中,所述内锅检测装置(40)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13)内,所述透光片(30)设置在所述安装缺口(121)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结构(12)包括水平环板(122)、内侧环板(123)和外周环板(124),其中,所述水平环板(122)的内边沿与所述内侧环板(123)连接,所述水平环板(122)的外边沿与所述外周环板(124)连接,且所述外周环板(124)与所述外壳本体(11)连接,所述安装缺口(121)开设在所述内侧环板(1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缺口(121)由所述内侧环板(123)的底边沿向上延伸,所述透光片(30)沿所述安装缺口(121)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保温罩(50),所述保温罩(50)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并位于所述内侧环板(123)的下方,所述保温罩(50)与所述透光片(30)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50)的顶边沿形成翻边结构(51),所述保温罩(50)通过所述翻边结构(51)与所述透光片(30)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环板(122)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缺口(121)相对的安装座(125),所述内锅检测装置(40)包括红外探头(41)和控制板(42),其中,所述红外探头(41)设置在所述控制板(42)上,并用于发射和接收所述检测光线,以作为所述检测端,所述红外探头(41)将所述反射率转换成检测信号后向所述控制板(42)发送,所述控制板(4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25)上,并根据所述反射率判断所述内锅(20)的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检测装置(40)还包括电源板(43),所述电源板(43)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13)内并与所述控制板(42)通过导线(4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电源板(43)的电源板安装架(60),所述电源板安装架(60)设置在所述中板结构(12)上,并与所述控制板(42)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20)的类型包括不粘锅内锅(20),所述检测光线为红外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CN201820315261.6U 2018-03-07 2018-03-07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8709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5261.6U CN208709447U (zh) 2018-03-07 2018-03-07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5261.6U CN208709447U (zh) 2018-03-07 2018-03-07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9447U true CN208709447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69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15261.6U Active CN208709447U (zh) 2018-03-07 2018-03-07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94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2059A (zh) * 2020-11-24 2021-12-28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2059A (zh) * 2020-11-24 2021-12-28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73026B (zh) 烹饪器具
EP3903652B1 (en) Cooking utensil
CN208709447U (zh) 烹饪器具
CN206462846U (zh) 能够识别锅体类型的电饭煲
CN208709395U (zh) 烹饪器具
CN208941765U (zh) 烹饪器具
CN209018398U (zh) 烹饪器具
CN208709448U (zh) 烹饪器具
CN208709438U (zh) 烹饪器具
CN211380765U (zh) 一种包含合盖安全保护联动组件的厨房器具
CN211609229U (zh) 一种可识别内胆的烹饪设备
CN109407169A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及其识别方法
CN109124373A (zh) 一种锅盖可拆的炒菜机
CN209435475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的线圈盘结构
CN208551219U (zh) 烹饪器具
CN208941749U (zh) 烹饪器具
CN109700295A (zh) 前低后高烹饪可视的电热烹饪器具
CN213963101U (zh) 一种液位检测结构及应用其的烹饪器具
CN206365741U (zh) 烹饪器具
CN209661307U (zh) 电压力锅底座及电压力锅
CN210727502U (zh) 一种电烹饪器的安全结构
CN211961810U (zh) 一种设有防烫围栏的家用电热烤盘
CN208237920U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组件
CN212252740U (zh) 一种灶具及集成灶
CN206284859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