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2428U - 一种加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02428U CN211702428U CN201922362528.4U CN201922362528U CN211702428U CN 211702428 U CN211702428 U CN 211702428U CN 201922362528 U CN201922362528 U CN 201922362528U CN 211702428 U CN211702428 U CN 2117024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medium
- heating
- housing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设备,包括电加热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电加热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电加热器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加热层;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预热夹层;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之间形成稳定夹层;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和介质进口相连通,另一端和介质出口相连通,加热介质从所述介质进口进入到所述稳定夹层,从所述稳定夹层进入到所述预热夹层,从所述预热夹层进入到所述加热层,并从所述介质出口流出;本装置能够减少换热介质热量的流失,保证换热介质热量的利用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管道加热器或类似结构的加热器是将一台加热器套入一支焊有封头的钢管(或箱体)内,加热器与钢管(或箱体)通过法兰连接。在钢管(或箱体)或封头上开孔,形成进口和出口。介质存在于钢管(或箱体)内,通过增压、负压、重力等方式对介质进行流通。加热器对介质进行加热,达到工艺要求。
现有管道加热器或类似结构加热器的外壳与外界接触,即使增加保温也有一定的散热量。即使保温棉足够的厚,在接近于钢管(或箱体)的那一部分保温棉也会吸收热量导致热损耗。虽然加热器电能已经完全转换成热能,但是热能不能充分的被利用。另外在防爆区域,温度越高,对保温的要求越高,在多次加热冷却的时候保温棉会有松动,可能会出现裂层,只要有一个温度点大于周围被危险源的点燃温度(危险气体或粉尘的点燃温度),就会发生灾难性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道加热器热能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加热设备,包括电加热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电加热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电加热器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加热层;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预热夹层;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之间形成稳定夹层;
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和介质进口相连通,另一端和介质出口相连通,加热介质从所述介质进口进入到所述稳定夹层,从所述稳定夹层进入到所述预热夹层,从所述预热夹层进入到所述加热层,并从所述介质出口流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头,所述介质进口设置在所述连接头一端,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壳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和所述第三壳体之间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接,所述介质出口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道上还设有温度探头接口,所述温度探头接口和所述连接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板、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连接板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第二壳体,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第三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电加热器之间,且所述连接板位于靠近介质进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装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均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多个第二支撑装置,能够保证对第二壳体支撑的效果,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装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均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之间。多个第一支撑装置,能够保证第三壳体和第三壳体的连接,保证第三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构稳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本装置通过稳定夹层、预加热层和加热层能够减少换热介质热量的流失,保证换热介质热量的利用效果。预热夹层可以将加热层损失的热能传递给经过的介质,达到介质预热的效果且充分利用损失的热能,加热层通过加热器对介质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加热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去除第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连接头;11、介质进口;2、连接法兰;3、电加热器;4、第一壳体;5、第二壳体;6、第三壳体;7、连接管道;71、介质出口;72、温度探头接口;8、挡板;9、支撑装置;91、第一支撑套;92、第一支撑杆;93、第二支撑套;94、第二支撑杆;1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加热设备,采用采用多层壳体结构,低温介质先从壳体的外层进入,经过一次或多次折流进入最终的加热层。有效利用预热夹层外壁传导出来的热量对介质进行预加热,预加热的介质进入加热层,可获得最高的热利用效率。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热设备,包括第三壳体6和电加热器3,第三壳体6的左端的外周焊接有连接法兰2,第三壳体6的右端为密封结构,左端为开口结构。第三壳体6的左端和连接头1相连接,具体的,连接头1为半圆形,连接头1的右端焊接有连接法兰,两个连接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将连接头1和第三壳体6连接,连接处采用设有密封圈,保证气体的密封效果。连接头的左端设有介质进口11,加热介质从介质进口11进入至第三壳体6内。第三壳体6的右端焊接有连接管道7,连接管道7的左端和第三壳体6的内部相连通。
电加热器3的外周连接有第一壳体4,第一壳体4的右端和连接管道7相连通,第一壳体4的左端通过连接杆和电加热器3相连接,第一壳体4和电加热器3之间形成加热层。
第一壳体4的外周通过多个第二支撑装置和第二壳体5相连接,第二壳体5左端通过连接板10和电加热器3相焊接。连接板10位于第一壳体4的左端。第二壳体5和第一壳体4之间形成预热夹层,预热夹层的和加热层在左端相连通,能够保证换热介质从预热夹层顺利流至加热层。如图4所示,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套93和第二支撑杆94,第二支撑套93的套接在第一壳体4的外周,第二支撑杆94为一直杆和一弧形杆,弧形杆和第二壳体5的内圈相接触。第一支撑装置设计成此种结构,能够保证换热介质顺利的流通。
第三壳体6和第二壳体5之间通过三个第一支撑装置连接,第一支撑装置的结构和第二支撑装置的结构相同,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套91和第一支撑杆92,第一支撑套91套接在第二壳体5的外圈,第一支撑杆92包括一直杆和一弧形杆,弧形杆和第三壳体6相连接。一方面保证了第三壳体6和第二壳体5之间的连接效果,另一方面保证了换热介质的顺利流通。第三壳体6和第二壳体5之间形成稳定夹层,稳定夹层和左端的介质进口相连通,右端第三壳体6和第一壳体4之间连接有挡板8。使换热介质从稳定夹层流至预热夹层再流至加热层,并经过加热层从介质出口71流出。
本装置适用于加热介质温度较高的环境,通过稳定夹层、预加热层和加热层能够减少换热介质热量的流失,保证换热介质热量的利用效果。预热夹层可以将加热层损失的热能传递给经过的介质,达到介质预热的效果且充分利用损失的热能。加热层通过加热器对介质进行加热。本装置还设有温度探头接口72,在温度探头接口72内安装温度探头对介质出口的温度检测,并配合温度控制器控制进入的换热介质使用,达到所需温度。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9)
1.一种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加热器(3)、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和第三壳体(6),所述电加热器(3)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4)的内部,所述电加热器(3)和所述第一壳体(4)之间形成加热层;所述第一壳体(4)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5)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5)和所述第一壳体(4)之间形成预热夹层;所述第二壳体(5)连接在所述第三壳体(6)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5)和所述第三壳体(6)之间形成稳定夹层;
所述第三壳体(6)的一端和介质进口(11)相连通,另一端和介质出口(71)相连通,加热介质从所述介质进口(11)进入到所述稳定夹层,从所述稳定夹层进入到所述预热夹层,从所述预热夹层进入到所述加热层,并从所述介质出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头(1),所述介质进口(11)设置在所述连接头(1)一端,所述连接头(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壳体(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和所述第三壳体(6)之间通过连接法兰(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道(7),所述连接管道(7)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壳体(4)相连接,所述介质出口(71)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7)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7)上还设有温度探头接口(72),所述温度探头接口(72)和所述连接管道(7)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装置(9),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板(10)、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连接板(10)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壳体(4),所述第二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第二壳体(5),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第三壳体(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4)和电加热器(3)之间,且所述连接板(10)位于靠近介质进口(11)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均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均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5)和第三壳体(6)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62528.4U CN211702428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加热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62528.4U CN211702428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加热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02428U true CN211702428U (zh) | 2020-10-16 |
Family
ID=7279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62528.4U Active CN211702428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加热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02428U (zh) |
-
2019
- 2019-12-25 CN CN201922362528.4U patent/CN2117024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77874B (zh) | 一种散热型陶瓷蜂窝面板加热熔接装置 | |
CN211702428U (zh) | 一种加热设备 | |
CN105737365A (zh) | 一种中低温高压管道式电加热器 | |
CN203432087U (zh) | 一种电加热器接线箱隔热结构 | |
CN206648307U (zh) | 换热器及使用其的燃气热水器 | |
CN212839834U (zh) | 一种管道保温管及管道保温组件 | |
CN204350333U (zh) | 有机工质高温高压管道式电加热器 | |
CN205579943U (zh) | 一种中低温高压管道式电加热器 | |
CN213089913U (zh) | 一种电磁采加热装置及电磁采暖炉 | |
CN212251658U (zh) | 一种夹套膨胀节 | |
CN211047256U (zh) | 一种双面换热铸铝式电加热器 | |
CN204574510U (zh) | 一种家用加热装置及加热器连接结构 | |
CN203203438U (zh) | 散热装置 | |
CN208365638U (zh) | 一种新型电光辐射供热器 | |
CN209340689U (zh) | 一种保温夹套法兰 | |
CN205678650U (zh) | 一种锅炉水冷壁 | |
CN204593880U (zh) | 一种用于小流量高速流体的有机工质电加热器 | |
CN204350334U (zh) | 一种紧凑型有机工质高温高压电加热器 | |
CN104654589B (zh) | 一种用于小流量高速流体的有机工质电加热器 | |
CN104619056B (zh) | 一种紧凑型有机工质高温高压电加热器 | |
CN205537247U (zh) |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 | |
CN209588728U (zh) | 一种节能减排电炉的炉气管道 | |
CN203661342U (zh) | 电热冶炼炉电极水冷套 | |
CN104048538A (zh) | 超导热管及传导散热地暖 | |
CN218620962U (zh) | 一种铸管退火炉间接风冷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