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5413U - 一种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95413U CN211695413U CN202020192233.7U CN202020192233U CN211695413U CN 211695413 U CN211695413 U CN 211695413U CN 202020192233 U CN202020192233 U CN 202020192233U CN 211695413 U CN211695413 U CN 2116954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pipe
- heating
- water guide
- magnetic field
- multipurpo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线圈、加热壳体和导水管;所述电磁线圈设置于加热壳体内侧,电磁线圈一侧或两侧面上有可发出交变磁场的磁场发生面,磁场发生面与导水管和/或加热壳体上的磁场接收面对应,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导水管和/或磁场接收面发热;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本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具有节能高效、安全性好,性能可靠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具体是一种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在的即热式热水器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功率大、水电未能真正分离、缺乏严格的防干烧系统;其中,功率大会对家庭线路造成一定的负荷,而且能耗高导致使用成本高;水电不分离就会容易出现触电的安全事故;缺乏防干烧系统则大大缩短了系统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对现有即热式热水器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其具有节能高效、安全性好,性能可靠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线圈、加热壳体和导水管;所述电磁线圈设置于加热壳体内侧,电磁线圈一侧或两侧面上有可发出交变磁场的磁场发生面,磁场发生面与导水管和/或加热壳体上的磁场接收面对应,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导水管和/或磁场接收面发热;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
所述导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液位的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和/或用于检测液体流量的流量检测传感器;所述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和/或流量检测传感器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
所述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为设置于导水管上的感应电极片,感应电极片与单片机控制模块电连接,但不与水接触;所述导水管上设置有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外管体,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设置于外管体上。
所述导水管出水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液体温度的温度检测传感器,温度检测传感器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
本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加热壳体上的散热风机,散热风机的吹风端与电磁线圈对应,散热风机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
所述加热壳体上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位于电磁线圈与导水管和/或磁场接收面之间。
加热壳体可以有以下结构方案:
方案一,所述加热壳体呈套筒状设置,导水管设置于加热壳体外侧壁,电磁线圈悬浮式固定设置于加热壳体内侧。所述导水管螺旋式、盘旋式或迂回式设置于加热壳体侧壁;所述导水管一体成型于加热壳体上或分体式设置于加热壳体上。
方案二,所述加热壳体上设有与磁场接收面对应的腔室,腔室内储存有导热介质,导水管设置于腔室内侧且至少部分与导热介质导热接触;所述电磁线圈悬浮式固定设置于加热壳体内侧。所述导热介质为油液或其他具有导热特性的物质,导水管至少部分浸泡于导热介质中;所述加热壳体上开设有连通腔室的注液口,注液口上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注液口的盖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装置利用电磁加热原理,即电磁线圈工作产生的交变磁场会使金属材质的导水管和/或磁场接收面发热,当液体流经导水管时,液体会被迅速加热,进而对液体实现即热式加热;由于利用了电磁线圈两侧同时产生交变磁场,所以导水管和/或磁场接收面上会大范围产生热量,而导水管设置于交变磁场范围内的长度足够长,有效延长液体的加热时间,因此同样水温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功率大幅度降低(或者同样功率的情况下,水温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加热功率下降使本装置符合低碳节能的环保要求,导水管与电磁线圈之间不相接触实现真正的水电分离,大大提升了使用安全性。此外,通过在导水管的入水口和/或出水口处设置电容式液体感应开关和/或流量检测传感器,可达到防干烧效果,避免内部零件超负荷工作,进而有效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除了可对液体实现即热效果外,还可通过加热液体产生大量蒸汽,进而可作蒸汽发生器使用;而且本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还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组合使用时,上一组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中导水管的出水口连通下一组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中导水管的入水口,从而实现相邻两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的组合连接。
本发明的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具有更加安全,节能,高效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3和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不同方位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9为图7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的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可快速加热液体,达到即热效果,因此可适用于壁挂炉等加热器具上;此外,本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通过加热液体可产生大量蒸汽,所以可充当蒸汽发生器使用。本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可单独使用或者多套装置组合使用。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涉及的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线圈1、加热壳体2和导水管3;电磁线圈1以线圈盘的形式设置且设置于加热壳体2内腔,电磁线圈1两侧面上分别有可发出交变磁场的磁场发生面101,磁场发生面101与导水管3和/或加热壳体2前后侧的磁场接收面201对应,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导水管3和/或磁场接收面201发热,进而实现对导水管3内液体的加热;电磁线圈1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9。本装置利用电磁加热原理,即电磁线圈1工作产生的交变磁场会使金属材质的导水管3和/或磁场接收面201发热,当液体流经导水管3时,液体会被迅速加热,进而对液体实现即热式加热;由于利用了电磁线圈1两侧同时产生交变磁场,所以导水管3和/或磁场接收面201上会大范围产生热量,而导水管3设置于交变磁场范围内的长度足够长,有效延长液体的加热时间,因此同样水温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功率大幅度降低(或者同样功率的情况下,水温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使本装置具备节能高效、安全性好,性能可靠等特点。
进一步地,导水管3的入水口和/或出水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液位的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4(和/或用于检测液体流量的流量检测传感器);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4(和/或流量检测传感器)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9。通过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4(和/或流量检测传感器)对导水管3内的液体进行液位检测,可实时有效的监测导水管3内是否有液体或有足够的液体,以确保装置在导水管3内有液体或有足够液体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加热,达到有效的防干烧目的;此外,系统还会根据液体流量情况,进行功率调整。
进一步地,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4为设置于导水管3侧壁上的感应电极片,感应电极片与单片机控制模块9电连接,但不与水接触;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4通过检测电容值的波动以达到检测液体的目的,其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为了保证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4正常工作,导水管3入水口处设置有由非金属材料(如塑胶、塑料等)制成的外管体301,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4设置于外管体301外侧壁上。
进一步地,导水管3出水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液体温度的温度检测传感器5,温度检测传感器5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9;通过设置温度检测传感器5对液体温度进行检测,方便用户掌握液体温度,并根据需求进一步控制加热功率。
进一步地,本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加热壳体2端部的散热风机6,散热风机6的吹风端与电磁线圈1对应,散热风机6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9;散热风机6能帮助电磁线圈1散热,以保证电磁线圈1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加热壳体2内腔设置有隔热层7,隔热层7位于电磁线圈1与导水管3和磁场接收面201之间;隔热层7可以由玻璃(微晶玻璃)、隔热棉、云母片等制成;隔热层7一方面可避免导水管3和/或磁场接收面201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到内部而导致热量流失,另一方面可防止散热风机6的散热效果作用于导水管3和/或磁场接收面201上而导致影响液体的加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加热壳体2呈长方形的套筒状设置,导水管3设置于加热壳体2外侧壁,一台以上散热风机6安装于加热壳体2底部进风口处,加热壳体2顶部有连通进风口的出风口,电磁线圈1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电磁线圈1通过固定支架8悬浮式固定设置于加热壳体2内腔。
进一步地,导水管3螺旋式(或盘旋式)缠绕于加热壳体2侧壁;导水管3一体成型(分体式)设置于加热壳体2外壁,且导水管3至少部分经过磁场接收面201,以使导水管3内的液体吸收磁场接收面201受交变磁场影响而产生的热量。为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的延长液体在导水管3中的流动路径,液体沿导水管3螺旋式或盘旋式流动,且由于加热壳体2上至少有前后两磁场接收面201发热,因此导水管3内液体的温度可得到有效提升,加热效率高。
进一步地,磁场接收面201由含铁质的金属材料制成(或设置有含铁质的金属发热膜);具体地,本实施例涉及的加热壳体2(包括导水管3)整体由导磁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优选不锈钢;电磁线圈1工作时,加热壳体2整体发热,进而很好的对导水管3中的液体进行加热。
工作原理
1.用户打开开关,系统开始工作;系统首先会根据导水管3入水口处的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4(和/或流量检测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来判断导水管3内是否有液体或是否有足够液体,然后启动电磁线圈1(考虑到导水管3的缠绕长度较长,监测到液体的情况下延迟一定时间才开始启动电磁线圈1,具体时间看产品而定);同时,系统会根据流量检测信号和温度信号进行功率的调整,提升用户体验。
2.当电磁线圈1进入工作状态时,金属材质的加热壳体2及导水管3同时发热,使导水管3内的液体得到加热效果;与此同时,散热风机6启动以对工作状态的电磁线圈1进行散热降温。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5,本实施例涉及的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导水管3迂回式设置于加热壳体2外侧壁。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分析说明。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6-10,本实施例涉及的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加热壳体2前后侧分别一体成型有与磁场接收面201对应的腔室202,腔室202内储存有导热介质,导水管3至少部分设置于腔室202内侧且至少部分与导热介质导热接触;电磁线圈1悬浮式固定设置于加热壳体2内侧;导热介质具有导热性,可使热量均匀分布,进而提升液体的加热效果和效率;导水管3和/或磁场接收面201由导磁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导热介质为油液,导水管3伸入腔室202内侧的部分浸泡于导热介质中;加热壳体2顶部开设有连通腔室202的注液口203,通过注液口203可向腔室202注入导热介质,注液口203上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注液口203的盖体10,有效防止导热介质泄漏。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分析说明。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线圈(1)、加热壳体(2)和导水管(3);所述电磁线圈(1)设置于加热壳体(2)内侧,电磁线圈(1)一侧或两侧面上有可发出交变磁场的磁场发生面(101),磁场发生面(101)与导水管(3)和/或加热壳体(2)上的磁场接收面(201)对应,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导水管(3)和/或磁场接收面(201)发热;所述电磁线圈(1)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液位的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4)和/或用于检测液体流量的流量检测传感器;所述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4)和/或流量检测传感器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4)为设置于导水管(3)上的感应电极片,感应电极片与单片机控制模块(9)电连接,但不与水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3)出水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液体温度的温度检测传感器(5),温度检测传感器(5)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加热壳体(2)上的散热风机(6),散热风机(6)的吹风端与电磁线圈(1)对应,散热风机(6)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2)上设置有隔热层(7),隔热层(7)位于电磁线圈(1)与导水管(3)和/或磁场接收面(20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2)呈套筒状设置,导水管(3)设置于加热壳体(2)外侧壁,电磁线圈(1)悬浮式固定设置于加热壳体(2)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3)螺旋式、盘旋式或迂回式设置于加热壳体(2)侧壁;所述导水管(3)一体成型于加热壳体(2)上或分体式设置于加热壳体(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2)上设有与磁场接收面(201)对应的腔室(202),腔室(202)内储存有导热介质,导水管(3)设置于腔室(202)内侧且至少部分与导热介质接触;所述电磁线圈(1)悬浮式固定设置于加热壳体(2)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为油液,导水管至少部分浸泡于导热介质中;所述加热壳体(2)上开设有连通腔室(202)的注液口(203),注液口(203)上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注液口(203)的盖体(1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23774 | 2020-01-18 | ||
CN2020201237744 | 2020-01-1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95413U true CN211695413U (zh) | 2020-10-16 |
Family
ID=72776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92233.7U Active CN211695413U (zh) | 2020-01-18 | 2020-02-21 | 一种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95413U (zh) |
-
2020
- 2020-02-21 CN CN202020192233.7U patent/CN2116954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31704U (zh) | 防干烧装置及电热水器 | |
WO2013023565A1 (zh) | 恒温控制电池组 | |
CN101509702A (zh) | 电磁感应电热水器 | |
CN211695413U (zh) | 一种多用途电磁加热装置 | |
CN201885375U (zh) | 快速电热水器 | |
KR100539453B1 (ko) | 고주파 유도가열을 이용한 보일러 장치 | |
CN109965698A (zh) | 一种安全可靠的电磁感应加热饮水机 | |
CN201237286Y (zh) | 半导体水暖加热系统 | |
CN210740689U (zh) | 一种直热式电磁能采暖热水炉 | |
CN208952391U (zh) | 一种电磁加热水装置 | |
CN209915724U (zh) | 一种安全可靠的电磁感应加热饮水机 | |
CN214033036U (zh) |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蒸汽发生器、洗衣机 | |
CN209915735U (zh) | 带缺水检测的电磁加热饮水机 | |
CN202973495U (zh) | 一种新型电磁加热热水器 | |
CN208925935U (zh) |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及其加热装置 | |
CN208253844U (zh) | 一种电磁加热式空气加湿节能装置 | |
CN214841125U (zh) | 一种电磁半导复试采暖设备 | |
CN212611499U (zh) | 一种蒸汽发生器的壳体结构、洗衣机 | |
CN105698386A (zh) | 水电隔离式电热水器 | |
CN217082913U (zh) | 一种新型隔空加热磁能即热式热水器 | |
CN206164887U (zh) |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
CN201047658Y (zh) | 一种电磁感应即热式热水器 | |
CN214745629U (zh) | 一种蒸汽装置 | |
CN111174837A (zh) | 一种即热热水机水位检测及温度感应模组 | |
CN211299678U (zh) | 一种带有磁能加热的浴室组合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