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4707U - 一种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4707U
CN211694707U CN201922498263.0U CN201922498263U CN211694707U CN 211694707 U CN211694707 U CN 211694707U CN 201922498263 U CN201922498263 U CN 201922498263U CN 211694707 U CN211694707 U CN 211694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mounting
mounting bracket
hole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82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晓波
和仕超
魏群雄
潘孝民
周述雄
黄云峰
吴佳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82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4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4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4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设有第一类安装孔、第二类安装孔和至少一个断裂通孔。通过断裂通孔的设置起到弱化的作用,满足行人保护的需求。第一类安装孔设于灯具安装支架靠近灯壳的一端,用于连接灯壳和灯具安装支架,第二类安装孔设于灯具安装支架远离灯壳的一端,用于连接灯具安装支架和车辆,至少一个断裂通孔位于第一类安装孔和第二类安装孔之间。安装孔的设置将灯壳与灯具安装支架相互独立出来,使其拥有节省更换成本,节约资源的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灯具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品质要求的提高,汽车配件的设计更加需要充分考虑到在汽车运行过程中的性能和安全性等因素。在汽车灯具的安装领域,汽车的灯具安装支架需要同时兼顾行人保护和安装稳定性两个方面的需求。
现有的汽车灯具安装支架设计中,通常使用支架与灯具安装总成一体化的设计,在安装支架部分使用断裂结构以增加行人保护的特性。另一方面在维修中因安装总成与支架一体化的设计,通常需要进行整体更换。
由于需要兼顾两方面的需求,因此在现有一体化安装支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改模,会造成制造成本大、设计周期长的问题。同时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因其易断裂和一体化的特性,会面对更高的维修更换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是更换成本高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设有第一类安装孔、第二类安装孔和至少一个断裂通孔,第一类安装孔设于灯具安装支架靠近灯壳的一端,用于连接灯壳和灯具安装支架,第二类安装孔设于灯具安装支架远离灯壳的一端,用于连接灯具安装支架和车辆,至少一个断裂通孔位于第一类安装孔和第二类安装孔之间。
进一步地,灯具安装支架靠近灯壳的一端包括平台部和弯折部,平台部和弯折部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平台部位于弯折部和灯具安装支架远离灯壳的一端之间。
进一步地,弯折部与灯壳的安装槽卡接。
进一步地,第一类安装孔设于平台部上。
可选的,第一类安装孔设于弯折部上。
进一步地,弯折部设有插接部,插接部用于将灯具安装支架固定于灯壳的安装台。
进一步地,灯具安装支架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加强筋位于灯具安装支架朝向灯壳的安装台的面和朝向灯壳的安装槽的面。
进一步地,第一类安装孔和第二类安装孔用于螺栓连接的固定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设有第一类安装孔、第二类安装孔和至少一个断裂通孔。通过断裂通孔的设置起到弱化的作用,满足行人保护的需求。第一类安装孔设于灯具安装支架靠近灯壳的一端,用于连接灯壳和灯具安装支架,第二类安装孔设于灯具安装支架远离灯壳的一端,用于连接灯具安装支架和车辆,至少一个断裂通孔位于第一类安装孔和第二类安装孔之间。安装孔的设置将灯壳与灯具安装支架相互独立出来,使其拥有节省更换成本,节约资源的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2的示意图;
以下对附图作补充说明:
1-第一类安装孔;2-第二类安装孔;3-断裂通孔;4-平台部;5-弯折部;6-插接部;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图,图1中的灯具安装支架上设有第一类安装孔1、第一类安装孔2和至少一个断裂通孔3。断裂通孔3的设置是为了满足行人保护的需求,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下选择不同数量、形状的断裂通孔3对安装支架进行弱化来满足行人保护的需求。第一类安装孔1设于灯具安装支架靠近灯壳的一端,用于连接灯壳和灯具安装支架,第一类安装孔2设于灯具安装支架远离灯壳的一端,用于连接灯具安装支架和车辆,至少一个断裂通孔3位于第一类安装孔1和第一类安装孔2之间。两类安装孔的设置将安装支架独立出来,使其能够连接灯壳和车辆,在发生碰撞后支架会从断裂通孔3断裂,后续进行维修更换时可以将支架单独更换,节省消费者的更换维修成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灯具安装支架靠近灯壳的一端包括平台部4和弯折部5,平台部4和弯折部5互相垂直。平台部4位于弯折部5和灯具安装支架远离灯壳的一端之间。通过弯折部5与平台互相垂直的设置,此时支架形成了L型,在与灯壳的固定上有更多的面可以抵接,加强了安装的牢固性。弯折部5与灯壳的安装槽卡接。弯折部5与灯壳上的安装部嵌合,形成卡接的固定结构,更加有利于整体灯具的稳定性,增加了在碰撞时接触的时间,为断裂提供缓冲的时间,同时紧密的固定也更有利于力的集中,起到更好的断裂效果。同时卡接固定也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起到预先固定的作用,方便了整个安装的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类安装孔1设置的位置有多种,下面介绍可选的两种设置方式。具体的第一类安装孔1设置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确定。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类安装孔1设于平台部4上。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类安装孔1和第一类安装孔2处于同一平面,第一类安装孔1与灯壳的安装台上的安装孔相对应,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件将支架与灯壳连接。安装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具体的安装孔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来进行选择。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类安装孔1设于弯折部5上。在本实施方案中,灯具安装支架与灯壳的固定通过不同的连接件在弯折部5上的第一类安装孔1与灯壳安装槽上的安装孔进行连接。安装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具体的安装孔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来进行选择。同时,弯折部5设有插接部6,插接部6用于将灯具安装支架固定于灯壳的安装台。该插接部6的设置,可以增加灯具支架的稳定性,在安装过程中起到预先固定的作用,同时也限制了灯具安装支架的转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灯具安装支架设有加强筋7,加强筋7为网状结构。加强筋7位于灯具安装支架朝向灯壳的安装台的面和朝向灯壳的安装槽的面。加强筋7使用网状设置,可以增加灯具安装支架的抗弯曲性能,在受到碰撞时增加缓冲的时间,提供更好的行人保护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类安装孔1和第一类安装孔2用于螺栓连接的固定结构。第一类安装孔1和第一类安装孔2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件进行连接,在第一类安装孔1上可以使用紧固螺栓或者螺栓加拉铆螺母的方式进行固定,第一类安装孔2上可以使用可调尺寸螺栓来进行连接。具体的螺纹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所需要的性能进行选择。
基于上文的方案下面介绍若干种实施方案。
实施例1: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1中,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并且设置于平台部4上,与灯壳的安装台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第二安装孔通过可调尺寸螺栓与车辆进行连接,因此灯壳能够通过灯具安装支架与车辆相连接,在本实施例1中,通过灯具安装支架的弯折部5与灯壳的安装槽进行卡接来固定弯折部5,同时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设置在同一平面,可以使得在碰撞发生时灯具安装支架收到的力更容易集中在断裂通孔3处,从而发生断裂来达到灯壳脱落保护行人的目的。
实施例2:
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2中,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并且选择设置于弯折部5,与灯壳的安装槽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并且在弯折部5上设有插接部6,该插接部6与灯壳的安装台插接。通过插接部6的设置能够防止灯具安装支架的偏移,也为安装过程提供了定位的功能。将第一安装孔设置在弯折部5可以为灯具安装支架提供更大的范围受力,延长缓冲的时间,起到行人保护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安装支架上设有第一类安装孔(1)、第二类安装孔(2)和至少一个断裂通孔(3);
所述第一类安装孔(1)设于所述灯具安装支架靠近灯壳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灯壳和所述灯具安装支架;
所述第二类安装孔(2)设于所述灯具安装支架远离所述灯壳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灯具安装支架和车辆;
所述至少一个断裂通孔(3)位于所述第一类安装孔(1)和所述第二类安装孔(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安装支架靠近所述灯壳的一端包括平台部(4)和弯折部(5);
所述平台部(4)和所述弯折部(5)互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部(4)位于所述弯折部(5)和所述灯具安装支架远离灯壳的一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5)与所述灯壳的安装槽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安装孔(1)设于所述平台部(4)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安装孔(1)设于所述弯折部(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5)设有插接部(6);
所述插接部(6)用于将所述灯具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灯壳的安装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安装支架设有加强筋(7);
所述加强筋(7)为网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7)位于所述灯具安装支架朝向所述灯壳的安装台的面和朝向所述灯壳的安装槽的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安装孔(1)和所述第二类安装孔(2)用于螺栓连接的固定结构。
CN201922498263.0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 Active CN211694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8263.0U CN211694707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8263.0U CN211694707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4707U true CN211694707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8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8263.0U Active CN211694707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4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15970B1 (en) Blade for windshield wiper of automobile
US5775933A (en) Structure of lamp socket
US6364720B1 (en) Battery terminal connector
CN211694707U (zh) 一种可替换的灯具安装支架
KR200387209Y1 (ko) 방우형 작업등
CN211376697U (zh) 电池包和具有它的车辆
KR200334700Y1 (ko) 배전용 피뢰기 설치용 일체형 브라켓
CN201890298U (zh) 前大灯安装结构
CN2383131Y (zh) 散热装置
CN101749658B (zh) 双端灯泡减震架
KR101059468B1 (ko) 발광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베이스램프조립체
CN104097594B (zh) 电子控制单元的安装结构
CN207860054U (zh) 汽车及其迎宾灯组件
KR102093699B1 (ko) 정션블록 및 정션블록의 탈거 구조
CN219295140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支架
CN217720161U (zh) 一种插头组件和空调器
CN216698266U (zh) 一种新型集成式保险盒
CN211119165U (zh) 一种新型组合前照灯
CN219287326U (zh) 一种电机bmc端盖用的接地片结构
CN211203960U (zh) 一种灯具安装防护底座
CN220764295U (zh) 镂空框架式线束固定支架
CN216313569U (zh) 聚光灯的电控设备
CN220382270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电子行业的弹片结构
CN211969347U (zh) 一种多功能牌照支架
CN217235486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汽车电子铝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430056 A404, building 3, 28 chuanjiangchi 2nd Road,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lutes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336 818 Binhai two road,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