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4018U - 可调节式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节式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94018U CN211694018U CN202020163355.3U CN202020163355U CN211694018U CN 211694018 U CN211694018 U CN 211694018U CN 202020163355 U CN202020163355 U CN 202020163355U CN 211694018 U CN211694018 U CN 2116940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fixing
- holes
- adjustable
- fixing ho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125000003003 spir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调节式固定装置,包括:框架、至少两个固定架和多个螺接组件;框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为腰型孔,第一固定孔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设置,各固定架分别开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为腰型孔,第二固定孔的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各固定架与框架抵接,每一螺接组件穿设于一第一固定孔以及一第二固定孔。通过在框架上开设第一固定孔,在固定架上开设第二固定孔,使得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可以在不同位置上对齐,由于两个固定架之间的距离可调,且可沿着第一固定孔的长度方向调整,进而使得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设备,并且使得设备在框架上的位置可调,使得设备的安装更为灵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设备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可调节式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等设备在运用在工业生产中时,需要将设备固定在机架上,一般采用内螺钉将设备固定在机架上。然而传统的机架上的用于穿过螺钉的孔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一方面,无法调节设备的位置,导致使用不灵活,另一方面,无法适应不同型号规格的设备,这样需要针对不同的设备提供不同孔位的机架,导致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可调节式固定装置。
一种可调节式固定装置,包括:
框架、至少两个固定架和多个螺接组件;
所述框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为腰型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设置,各所述固定架分别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为腰型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各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框架抵接,且每一所述固定孔与一所述第二固定孔对应,每一所述螺接组件穿设于一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及一所述第二固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的形状为矩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的长度小于所述框架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的长度大于所述框架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固定架的两端的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二固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框架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的形状为方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上还开设有第三固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孔为腰型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框架上开设第一固定孔,在固定架上开设第二固定孔,使得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可以在不同位置上对齐,进而使得两个固定架在框架上的距离可调整,而设备可固定在固定架上,这样,由于两个固定架之间的距离可调,且可沿着第一固定孔的长度方向调整,进而使得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设备,并且使得设备在框架上的位置可调,使得设备的安装更为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可调节式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调节式固定装置10,包括:框架100、至少两个固定架200和多个螺接组件300;所述框架10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01,所述第一固定孔101为腰型孔,所述第一固定孔101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设置,各所述固定架200分别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01,所述第二固定孔201为腰型孔,所述第二固定孔201的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各所述固定架200与所述框架100抵接,且每一所述固定孔与一所述第二固定孔201对应,每一所述螺接组件300穿设于一所述第一固定孔101以及一所述第二固定孔201。
具体地,固定架200可安装在框架100上,固定架200的两端抵接于框架100的两侧,使得固定架200上的第二固定孔201与框架100上的第一固定孔101对应,并且第二固定孔201与第一固定孔101连通,将螺接组件300穿过第二固定孔201以及第一固定孔101,进而将固定架200固定在框架100上。
在螺接组件300未插入前,固定架200可沿着第一固定孔10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调整固定架200在框架100上的位置,此外,还能够调整两个固定架200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框架100包括第一子架、第二子架、第三子架和第四子架,第一子架、第二子架、第三子架和第四子架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矩形的框架100,第一子架和第三子架相对设置,第一子架和第三子架分别组成框架100的两侧,第一子架和第三子架上分别开设第一固定孔101。
应该理解的是,框架100上的第一固定孔1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多个,当框架100上的每一侧的第一固定孔101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一固定孔101由框架10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这样,使得固定架200能够沿着框架100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调整位置;当框架100上的每一侧的第一固定孔1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孔101分别设置于框架100的靠近两端的位置,进而使得两个固定架200能够分别对应两端的第一固定孔101。当框架100上的每一侧的第一固定孔101的数量为多个时,一方面,相较于一个第一固定孔101的结构,能够提高框架100的强度,另一方面,相较于两个第一固定孔101的结构,调节范围更大,调节更为灵活。
一个实施例中个,螺接组件300包括螺钉和螺母(图中被遮挡,未示),当将框架100和固定架200固定时,将固定架200上的第二固定孔201与第一固定孔101对齐,将螺钉由固定架200的一侧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201以及第一固定孔101并与螺母螺接,螺母抵接于框架100背向固定架200的一面,通过螺母与螺钉配合,使得框架100与固定架200固定。
为了使得螺接组件300更为稳固地将固定架200和框架100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接组件300还包括垫圈(图未示),本实施例中,该垫圈为橡胶垫圈,螺钉的螺头通过橡胶垫圈抵接于固定架200背向框架100的一面,通过橡胶垫圈,能够使得螺钉更为稳固地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00的形状为矩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200的长度小于所述框架100的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200的长度大于所述框架100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由于固定架200的长度大于框架100的宽度,进而使得固定架200的两端的距离大于框架100的两侧的距离,进而使得固定架200的两端能够抵接于框架100的两侧,以使得固定架200上的第二固定孔201能够对齐框架100两侧的第一固定孔101。而有固定架200的长度小于框架100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固定架200的两端的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二固定孔201。本实施例中,每一固定架200上的第二固定孔2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固定孔201分别位于靠近固定架200的两端的位置,且每一端的所述第二固定孔201与框架100上一侧的第一固定孔101对齐,这样,使得固定架200上的第二固定孔201能够对齐于第一固定孔10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200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201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框架100的宽度。本实施例中,固定架200上的一个第二固定孔201远离另一第二固定孔201的一端与另一第二固定孔201远离该第二固定孔201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框架100的宽度,也就是说,固定架200上的两个第二固定孔201相互远离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框架100的宽度,这样,使得固定架200的两端位于框架100的两侧的外侧的情况下,第二固定孔201依然能够与第一固定孔101对齐,进而便于固定架200与框架100的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螺接组件300还可用于固定设备,也就是说,连接设备的螺钉穿过第二固定孔201和第一固定孔101,使得螺接组件同时固定设备、固定架和框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所述固定架200上还开设有第三固定孔202,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孔202位于两端的第二固定孔201之间。第三固定孔202用于固定设备,具体地,第三固定孔202用于穿设螺钉,以使得设备能够通过螺钉与固定架200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孔202为腰型孔。所述第三固定孔20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固定孔201的长度方向。这样,使得设备能够沿着第三固定孔202的长度方向调整位置,而由于第三固定孔20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固定孔101的长度方向垂直,使得设备能够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调整位置,进而使得设备的位置的调整更为灵活。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固定孔202的数量为多个,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备位置调整的灵活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固定架200的第二固定孔201的数量为一个,第二固定孔201由固定架20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这样,第二固定孔201不仅能够用于与第一固定孔101对齐,第二固定孔201还能够用于固定设备,使得设备能够在第二固定孔201的中部通过螺钉与固定架200固定连接。此外,还能够使得设备能够沿着第二固定孔201的长度方向调整位置,由于第二固定孔20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固定孔101的长度方向,使得设备能够在第一方向以及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调整位置,进而使得设备的位置的调整更为灵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00的形状为方形。所述固定架200的长度大于所述框架100的边长。这样,能够使得固定架200的两端能够抵接于框架100的两侧,以使得固定架200上的第二固定孔201能够对齐框架100两侧的第一固定孔101。
为了使得固定架200能够更为平稳地沿着框架100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架200的两端分别凸起设置有滑动部(图未示),每一所述滑动部开设有滑动槽,框架的一侧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00的一端的滑动槽内,框架的另一侧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00的另一端的滑动槽内,即第一子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00的一端的滑动槽内,第三子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00的另一端的滑动槽内,滑动部通过滑动槽滑动设置于框架100上,这样,使得固定架200能够沿着框架100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固定架200能够更为平稳地沿着框架100运动。
为了使得固定架200能够平稳的安装在框架100上,并且为固定架200和框架100之间提供缓冲,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架200和框架100之间设置有缓冲垫(图中被遮挡,未示),该缓冲垫为橡胶垫,固定架200通过缓冲垫抵接于框架100,通过设置缓冲垫,使得固定架200和框架100之间的冲击力能够得到缓冲,为安装在固定架200上的设备提供缓冲。
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100背向固定架200的一面设置有万向轮,通过设置万向轮使得框架100能够在地面上方便地移动。
为了使得框架100的结构更为稳固,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框架100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架110,支撑架110的两端分别与框架100的两侧连接。比如,支撑架110的两端与框架100的两侧固定连接,比如,支撑架110的两端与框架100的两侧焊接,比如,支撑架110与框架100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框架100的内设置用于支撑框架100的支撑架110,能够使得框架100的结构更为稳固。
上述各实施例中,通过在框架100上开设第一固定孔101,在固定架200上开设第二固定孔201,使得第一固定孔101和第二固定孔201可以在不同位置上对齐,进而使得两个固定架200在框架100上的距离可调整,而设备可固定在固定架200上,这样,由于两个固定架200之间的距离可调,且可沿着第一固定孔101的长度方向调整,进而使得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设备,并且使得设备在框架100上的位置可调,使得设备的安装更为灵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可调节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至少两个固定架和多个螺接组件;
所述框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为腰型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设置,各所述固定架分别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为腰型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各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框架抵接,且每一所述固定孔与一所述第二固定孔对应,每一所述螺接组件穿设于一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及一所述第二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形状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长度小于所述框架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长度大于所述框架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可调节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架的两端的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二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框架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形状为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还开设有第三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孔为腰型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63355.3U CN211694018U (zh) | 2020-02-10 | 2020-02-10 | 可调节式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63355.3U CN211694018U (zh) | 2020-02-10 | 2020-02-10 | 可调节式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94018U true CN211694018U (zh) | 2020-10-16 |
Family
ID=72776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63355.3U Active CN211694018U (zh) | 2020-02-10 | 2020-02-10 | 可调节式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94018U (zh) |
-
2020
- 2020-02-10 CN CN202020163355.3U patent/CN2116940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60091079A1 (en) | Modular transmission support | |
US10481197B2 (en) | Circuit board testing device and chassis for same | |
US20120049013A1 (en) | Cable/cable tray mount | |
CN211694018U (zh) | 可调节式固定装置 | |
CN111207179A (zh) | 一种三向减振器及其使用方法 | |
US9099823B2 (en) | Buffering device for fixing flexible cable | |
CN209924713U (zh) | 一种有轨道平移门万向滑轮结构 | |
EP0828133A2 (de) | Handfeuerwaffe mit Leichtgehäuse | |
US10701829B2 (en) | Supporting device and slide rail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 |
CN215950214U (zh) | 一种阻尼减振连接器 | |
CN215411138U (zh) | 通用防震动防位移底座 | |
CN113602157B (zh) | 一种接触轨安装支架 | |
CN211889457U (zh) | 一种激光打标机 | |
CN208672502U (zh) | 拉力测试设备 | |
US10285302B1 (en) | Supporting base and mounting apparatus adaptable for different server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US10364704B1 (en) | Positioning bodies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using spring element(s) and an elastomeric body | |
CN218874539U (zh) | 一种弯曲导轨件的定位治具及钻孔设备 | |
CN219224160U (zh) | 转向器安装装置 | |
CN220820081U (zh) | 固定夹具 | |
CN108899843B (zh) | 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悬垂线夹用安装机构 | |
CN220023299U (zh) | 数据中心机柜抗震装置 | |
CN220032221U (zh) | 一种无人机用的gps支撑座 | |
CN215418762U (zh) | 一种汽车防震高频连接器 | |
CN219198358U (zh) | 一种水利管道减震用固定装置 | |
CN213902825U (zh) | 一种抗振镜头振动测试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7 Address after: B-5-1, Jinlu Industrial Park, 199 Haiyu Middle Line,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570100 Patentee after: Hainan Xinshengyuan Air Conditioning and HVAC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Haikou Shengyuan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70100 B-5, Jinlu Industrial Zone, 199 Haiyu midline, Xiuying District,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ikou Shengyuan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