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2322U - 一种扩底钻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扩底钻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2322U
CN211692322U CN201922066216.9U CN201922066216U CN211692322U CN 211692322 U CN211692322 U CN 211692322U CN 201922066216 U CN201922066216 U CN 201922066216U CN 211692322 U CN211692322 U CN 211692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rod body
blade
cap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62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文兵
桑冲
刘文文
钱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Southwest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Southwest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Southwest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662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2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2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2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扩底钻头,该扩底钻头包括:钻杆,包括杆体和与杆体的底端固定连接的杆帽,其中,杆帽的底端向上延伸至杆体的部分开设有沿杆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槽;顶推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在连接部的底端的底座,连接部与杆帽活动连接,连接部能够在轴向槽内移动;刀片,安装在杆体的外侧并位于顶推件的上方,其中,杆体开设有从杆体的侧面向杆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滑槽,滑槽与轴向槽连通,刀片可沿滑槽运动以突出或收入于杆体;管套,套设在杆体上,管套能够沿杆体的侧面移动,以在刀片收入于杆体的状态下压紧刀片。该管套有效防止扩底钻头在孔外时刀片的掉落,同时不影响钻头扩孔时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扩底钻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锚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底钻头。
背景技术
后锚固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具有施工简便、使用灵活等优点。后锚固技术是指在混凝土基材打完直孔后,在孔的底部再次扩孔,扩孔后的型腔与锚栓张开的键片构成互锁机构,实现后锚固连接。后锚固过程中需要使用扩孔钻头进行扩孔,当扩孔完毕后其活动刀片收缩复位,然后将扩底钻头从孔中移出。复位后的活动刀片由于其活动连接形式,较易滑出钻杆而掉出钻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扩底钻头,以解决扩底钻头在孔外时刀片易划出钻杆而掉落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底钻头,该扩底钻头包括:钻杆,包括杆体和与所述杆体的底端固定连接的杆帽,其中,所述杆帽的底端向上延伸至所述杆体的部分开设有沿所述杆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槽;顶推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在所述连接部的底端的底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杆帽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部能够在所述轴向槽内移动;刀片,安装在所述杆体上并位于所述顶推件的上方,其中,所述杆体开设有从所述杆体的侧面向所述杆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轴向槽连通,所述刀片可沿所述滑槽运动以突出或收入于所述杆体;管套,套设在所述杆体上,所述管套能够沿所述杆体的侧面移动,以在所述刀片收入于所述杆体的状态下压紧所述刀片。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包括主体部和连接在主体部下方的安装部,所述刀片安装在所述安装部;所述管套的内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部的最大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杆帽的直径大于所述杆体的直径,所述管套的外径大于所述杆帽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杆帽的直径小于所述刀片突出所述杆体状态下的最大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包括位于内侧的滑动面、位于外侧的刀刃和位于底部的支撑面;其中,所述滑动面用于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刀刃朝向所述杆体的外侧,所述支撑面与所述顶推件的连接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刀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切削面和第二切削面,所述第一切削面和所述第二切削面之间为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通过直径变化的过渡部连接,所述过渡部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安装部圆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杆帽包括位于所述轴向槽相对两侧的第一杆帽和第二杆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杆帽及所述第二杆帽均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杆帽开设有形成所述轴向槽的部分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顶推件的所述连接部开设有沿所述杆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以用于连接件贯穿所述杆帽和所述第二通孔以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杆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底钻头,包括钻杆,顶推件,刀片和管套,钻杆包括杆体和杆帽,管套套设在杆体上能够沿杆体的侧面移动,以在刀片收入于杆体的状态下压紧刀片。通过上述设置,管套能够在刀片收入杆体的状态下移到刀片外侧给刀片提供适当的握紧力,解决扩底钻头中刀片易划出钻杆而掉落的问题;管套能够沿杆体的侧面移动,管套移离刀片,使刀片能够突出于杆体进行扩孔,不影响钻头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底钻头沿轴线的剖视图,其中,管套位于杆体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底钻头沿轴线的剖视图,其中,管套位于安装部;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底钻头的钻杆和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底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底钻头沿轴线的剖视图,其中,刀片突出于杆体;
图8为图7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7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7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底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底钻头的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底钻头在直孔中扩底前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底钻头在直孔中扩底后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底钻头扩底后移至孔外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孔被扩孔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钻杆;11-杆体;12-杆帽;11a-轴线槽;11b-滑槽;111-主体部;112-安装部;113-过渡部;121-第一杆帽;122-第二杆帽;12a-第一通孔;2-顶推件;21-连接部;21a-第二通孔;22-底座;3-刀片;31-滑动面;32-刀刃;33-支撑面;321-第一切削面;322-第二切削面;4-管套;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上部”、“下部”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扩底钻头用于后锚固技术领域,对扩底钻头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实例性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底钻头的功能进行任何限定。该扩底钻头运用于道路、铁路、桥梁、钢结构的安装固定及重型机械设备等高负载的安装固定。
如图1所示,该扩底钻头包括钻杆1、顶推件2、刀片3和管套4。
如图2所示,钻杆1包括杆体11和与杆体的底端固定连接的杆帽12,杆体11和杆帽12的固定连接可以是铆接、焊接或一体成型等固定连接方式,杆体11和杆帽12无法相对运动。杆帽12的底端向上延伸至杆体11的部分开设有沿杆体1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槽11a,如图4所示,轴向槽11a在杆帽12的部分贯穿杆帽12,另外,轴向槽11a也可以是在杆帽12内而未穿出杆帽12,轴向槽11a在杆体11的部分穿出杆体11的外侧。轴向槽11a具有一定的宽度。
如图4和图5所示,顶推件2包括连接部21和固定在连接部21的底端的底座22,连接部21与杆帽12活动连接,连接部21能够在轴向槽11a内移动。
具体的,连接部21和底座22固定连接,不可以相对运动。连接部21与杆帽12活动连接,具体的,通过连接部21在轴向槽11a移动实现活动连接。由于连接部21与底座22固定连接,杆帽12与杆体11固定连接,使连接部21与杆帽12相对运动而带动钻杆1与顶推件2作相应的相对运动。连接部21能够在轴向槽11a内移动,连接部21可以通过在轴向槽11a中移动而与杆帽12活动连接,所述轴线槽11a参见图4。连接部21与轴向槽11a相适配,例如,轴向槽11a的宽度稍微大于连接部21的宽度,使连接部21能够插入轴向槽11a内。连接部21在轴向槽11a内沿轴线方向上下移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底座22移动。当钻杆1移至被扩底直孔中,顶推件2受到直孔底部的限制时,杆帽12向下移动带动钻杆1一起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轴向槽11a在垂直于杆体轴向方向上(以下称为横向)的长度可以小于杆帽的直径,也可以等于杆帽的直径;当轴向槽11a在横向的长度小于杆帽12直径使轴向槽11a位于杆帽12内而未穿出杆帽12时,连接部21沿着该横向的长度稍微小于轴向槽11a在杆帽12中沿着该横向的开槽长度。
如图7所示,刀片3安装在杆体11上并位于顶推件2的上方,杆体11开设有从杆体11的侧面向杆体1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滑槽11b,滑槽11b与轴向槽11a连通,刀片3可沿滑槽11b运动以突出或收入于杆体11,所述滑槽11b与轴线槽11a连通关系参见图4所示。
具体的,滑槽11b为从杆体11的侧面向杆体11的轴线方向倾斜的凹槽,并且滑槽11b由杆体11的侧面上方向杆体的轴线下方倾斜,滑槽11b与轴线槽11a连通,滑槽11b与轴线槽11a的宽度相同,并且滑槽11b与轴线槽11a的内表面连接为光滑的面。
刀片3安装在杆体11上说明刀片3与杆体11有连接关系。刀片3能够插入滑槽11b中并且沿滑槽11b运动,从而在突出于杆体11的外侧面的状态和不突出于杆体11的外侧面的状态之间变化。
图9为图7沿D-D方向的剖视图,图9显示了刀片安装于杆体11上并处于滑槽中。
需要说明的是,刀片3突出于杆体11是通过钻杆1向下挤压,刀片的上部抵接滑槽,刀片的下端受到连接部的限位,使刀片横向扩张而突出于杆体的侧面;刀片3收入杆体11是通过钻杆1向上提起,滑槽11b和轴线槽11a随钻杆移至上方,刀片3受到外部压力和/或自身重力作用,沿着滑槽11b向滑槽11b的轴向方向滑动从而收入于杆体11的侧面以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滑槽11b为两个,刀片为两个,可以理解的是,滑槽11b还可以为三个、四个或多个,相应的刀片还可以为三个、四个或多个,刀片数越多,扩底后的孔的圆整度越高,但是钻头设计越复杂,成本越高。
如图1和图2所示,管套4套设在杆体11上,管套4能够沿杆体11的侧面移动,以在刀片3收入于杆体的状态下压紧刀片3。
具体的,管套4的内径与杆体11相适配而使管套4套设在杆体11上。管套4能够沿着杆体11的侧面移动,在刀片3收入杆体的状态下移到刀片外侧,管套4的内壁给刀片3施加适当的握紧力,解决扩底钻头中刀片3由于处于活动状态易划出钻杆而掉落的问题。
如图7和图11所示,管套4能够沿杆体的侧面移动,管套移离刀片,使刀片能够突出于杆体进行扩孔,不影响钻头的正常使用。
图8为图7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8显示了管套4套于杆体11上的结构。
具体的,管套4为弹性体,具有弹性好,可以反复变形使用、形状稳定,操作简单、造价便宜又可以提供适当的握紧力的特点,例如,管套为橡胶管套,还可以为其他任何具有该特点的弹性体。
需要说明的是,管套4的形状和尺寸能够根据钻头1的特征来确定,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钻头1可以通过调整管套4的形状和尺寸适配相应的管套4。
通过上述设置,管套4套设在杆体11上能够沿杆体11的侧面移动,以在刀片3收入于杆体11的状态下压紧刀片3。其中,管套4能够在刀片3收入杆体11的状态下移到刀片3外侧给刀片3提供适当的握紧力,解决扩底钻头中刀片3易划出钻杆而掉落的问题;管套4能够沿杆体的侧面移动,管套4移离刀片,使刀片3能够突出于杆体11进行扩孔,不影响钻头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杆体1包括主体部111和连接在主体部下方的安装部112,刀片3安装在安装部112;管套4的内径大于主体部111的直径,小于安装部112的最大直径。
具体的,主体部111与安装部112一体成型,或通过任何其他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管套4的内径大于主体部111的内径,管套4和主体部111之间预留间隙使得管套能够在主体部轻松滑动,而且钻杆在工作时管套不会跟着钻杆转动。管套4的内径小于安装部112的最大直径,所述安装部的最大直径是指在垂直于杆体轴线方向的截面上,通过截面中心连接截面边缘的线段的最大尺寸,安装部的最大直径如图1中的d112所示。通过对管套4的内径小于安装部112的最大直径的限定,使管套4滑到安装部能够给刀片提供紧握力保护刀片,起到防止刀片滑出钻杆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管套4沿轴线方向的长度没有具体要求,可以等于安装部12沿轴线方向的长度,也可以大于安装部12沿轴线方向的长度,也可以小于安装部12沿轴线方向的长度。根据管套4沿轴线方向的长度不同,可以调整管套4滑动于安装部12的位置来实现给刀片3提供握紧力保护刀片掉落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杆帽12的直径大于杆体11的直径,管套4的外径大于杆帽12的直径。
具体的,杆帽12的直径大于杆体11的直径,起到避免刀片3扩孔后渣子落入孔底的作用,而且避免钻杆1在伸入或抽出被扩底直孔时杆体11碰触直孔内壁从而起到保护钻杆1的作用。另外,杆帽12的直径大于杆体12的直径,由于管套4的内径小于杆体11在安装部112的最大直径,也就是杆帽12的直径大于管套12的内径,这样设置使管套12在刀片3收入杆体11的状态下压紧刀片3时,管套4不易从下方的杆帽12滑离钻杆。
管套4的外径大于杆帽12的直径,具体的,钻杆1需要伸入被扩底直孔中进行扩孔,被扩底直孔的直径大于杆帽12的内径。钻杆1进入被扩底直孔后,管套4滑至杆体11上部留在被扩底直孔外,为了保证杆帽12滑至被扩底直孔,而管套4留在被扩底直孔外,设置管套4的外径大于被扩底直孔的直径,进而大于杆帽12的直径,使管套在扩孔过程中留在被扩底直孔外不影响钻杆正常使用。可选的,管套4的外径大于直孔的直径3mm;管套4为套设在杆体11的环形管套,该管套4的外径与其内径的差值不小于4mm。
通过杆帽12的直径大于杆体11的直径设置,避免刀片3扩孔后渣子落入孔底,而且避免钻杆1在伸入或抽出被扩底直孔时杆体11碰触直孔内壁而保护钻杆1,另外使管套4在刀片3收入杆体11的状态下压紧刀片3时,管套4不易向下从杆帽12滑离钻杆。管套4的外径大于杆帽12的直径使钻杆1能够进入被扩底直孔中,而管套4滑留在被扩底直孔外,管套4不影响钻头1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杆帽12的直径小于刀片3突出杆体11状态下的最大直径。
具体的,钻杆1进入被扩底直孔后,下压钻杆1,刀片3在受到杆体11向下的压力,并且受到连接部的限位作用而突出于杆体11。杆帽12的直径小于刀片3突出杆体11状态下的最大直径以使杆帽12不影响刀片的正常扩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12所示,刀片3包括位于内侧的滑动面31、位于外侧的刀刃32和位于底部的支撑面33;其中,滑动面31用于沿滑槽11b滑动,刀刃32朝向杆体11的外侧,支撑面33与顶推件2的连接部21抵接。
具体的,刀片3包括位于内侧的滑动面31,所述内侧指刀片3上靠近钻杆轴线方向的一侧;位于外侧的刀刃32,所述外侧是指刀片上远离钻杆轴线方向的一侧;位于底部的支撑面33,所述底部是指靠近顶推件的方向。滑动面31与滑槽11b相抵接并且滑动面31与滑槽的倾斜角度和平整度相适配,使滑动面能够沿滑槽11b滑动而带动刀片活动。刀刃32朝向杆体11的外侧,用于在扩孔中与被扩底直孔内壁接触并且在突出于杆体11的最外侧过程中进行扩孔。支撑面33与顶推件2的连接部21抵接,连接部21限制了刀片3向下移动,迫使刀片3在受到杆体11向下的压力时向突出于杆体最外侧的方向扩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刀刃3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切削面321和第二切削面322,第一切削面321和所述第二切削面322之间为钝角。
具体的,第一切削面321和第二切削面322中的其中一个朝向刀片的行进方向,另一个背离刀片的行进方向。第一切削面321和第二切削面322之间为钝角,避免了刀片收于杆体11的最外侧的状态下刀片损坏管套内壁。在管套4给刀片3施加紧握力防止刀片滑出钻杆的同时,保证管套4内壁不会受到刀刃32损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主体部111与安装部112之间通过直径变化的过渡部113连接,过渡部113与主体部111和安装部112圆滑连接。
具体的,主体部111与安装部112之间的直径不同,一方面,主体部111与安装部112的直径不相同,具有差异;另一方面,主体部111和安装部112的直径的比较关系不同,所述比较关系不同是指存在主体部111的直径大于安装部112的直径的情况,也存在主体部的直径111小于安装部112的直径的情况。杆体11的安装部112由于功能要求需要在功能部进行设计加工导致安装部与主体部不仅直径不同,而且直径的比较关系也不同。图2和图5显示了主体部111与安装部112之间的直径变化,其中图2为扩底钻头沿轴线的剖视图,图5为扩底钻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根据主体部111和安装部112的直径的变化,过渡部113与主体部111和安装部112相适配的连接。过渡部113将主体部111和安装部112圆滑连接,所述圆滑连接可以是平面连接,也可以是曲面连接。过渡部113将主体部111和安装部112圆滑连接避免杆体11磨损管套4的内壁,这种设置不仅起到保护管套内壁的作用,也方便管套在杆体11外侧上下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11所示,杆帽12包括位于轴向槽11a相对两侧的第一杆帽121和第二杆帽122,连接部21与第一杆帽121及第二杆帽122均活动连接。
具体的,杆帽12的底端向上延伸至杆体的部分开设有沿杆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槽11a,该轴向槽11a将杆帽12分成第一杆帽121和第二杆帽122,第一杆帽121和第二杆帽122可以部分相连接,也可以被轴向槽11a相互隔开,当轴向槽11a位于杆帽12的部分在杆帽内而未穿出杆帽时,第一杆帽121和第二杆帽122的部分相连接;当轴向槽11a贯穿杆帽12时,第一杆帽121和第二杆帽122被轴向槽11a隔开。
连接部21通过在轴线槽11a内移动实现其与第一杆帽121和第二杆帽122均活动连接。杆帽12的设置方便连接部在轴线槽中移动,实现连接部与杆帽的相对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杆帽12开设有形成轴向槽11a的部分的第一通孔12a。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孔12a属于轴向槽21的一部分,第一通孔12a贯通杆帽12将杆帽12分成相互隔开的第一杆帽121和第二杆帽122,连接部21穿设于第一通孔12a内。在这种情况下,连接部21可以通过由杆帽12外侧平移至第一通孔12a内,也可以通过由杆帽12底部上移至第一通孔12a内。连接部21穿设于第一通孔12a内,并且能够在轴线槽11a内移动从而带动顶推件2相对于钻杆1移动。这样设置不仅使连接部能够穿过第一通孔12a实现与杆帽12的相对运动,而且使连接部21安装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顶推件2的连接部21开设有沿杆体1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21a,连接件5贯穿杆帽12和第二通孔21a以活动连接连接部21和杆帽12。
具体的,连接部21开设第二通孔21a的方向可以垂直于钻杆1开设轴向槽11a的方向,也可以具有其他适当的角度。连接件5与杆帽12固定连接,连接件5可以穿过在杆帽12上预先设置的贯通孔而与杆帽12固定连接,也可以在杆帽中直接插入连接件并与杆帽固定连接,或者其他任何可以想到的固定连接方式。连接件5贯穿杆帽12和第二通孔21a,并在第二通孔21a中移动带动感冒12移动,实现杆帽12和连接部21的相对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通孔21a沿着杆体11的轴线方向向上延伸并且未穿出连接部21的顶端,避免了连接件5相对于连接部21向上移动而移出连接部21导致杆帽12与连接部21脱离。这样设置即保证了连接部与杆帽能够相对运动,也保证了连接部与杆帽连接而不脱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根据本申请的扩底钻头进行扩孔的实施步骤。首先,如图14所示,采用普通钻头钻出直孔;然后,如图15所示,将本申请的扩底钻头放入直孔中,此时管套套于杆体外侧并位于直孔外;随后,如图16所示,通过下压钻杆使刀片突出于杆体而实现扩孔,在下压钻杆过程中,管套相对于钻杆沿轴线方向向上滑动并始终位于直孔外;当扩孔完毕后,如图17所示,钻杆沿被扩孔的轴线方向向上移出同时刀片收入杆体,在钻杆移至孔外后将管套滑至处于收入状态的刀片的外侧以压紧刀片;最后,如图18所示,钻头收拾完毕并完成扩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扩底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钻杆,包括杆体和与所述杆体的底端固定连接的杆帽,其中,所述杆帽的底端向上延伸至所述杆体的部分开设有沿所述杆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槽;
顶推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在所述连接部的底端的底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杆帽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部能够在所述轴向槽内移动;
刀片,安装在所述杆体上并位于所述顶推件的上方,其中,所述杆体开设有从所述杆体的侧面向所述杆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轴向槽连通,所述刀片可沿所述滑槽运动以突出或收入于所述杆体;
管套,套设在所述杆体上,所述管套能够沿所述杆体的侧面移动,以在所述刀片收入于所述杆体的状态下压紧所述刀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底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括主体部和连接在主体部下方的安装部,所述刀片安装在所述安装部;所述管套的内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部的最大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底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帽的直径大于所述杆体的直径,所述管套的外径大于所述杆帽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底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帽的直径小于所述刀片突出所述杆体状态下的最大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底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包括位于内侧的滑动面、位于外侧的刀刃和位于底部的支撑面;其中,所述滑动面用于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刀刃朝向所述杆体的外侧,所述支撑面与所述顶推件的连接部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底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切削面和第二切削面,所述第一切削面和所述第二切削面之间为钝角。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底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通过直径变化的过渡部连接,所述过渡部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安装部圆滑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底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帽包括位于所述轴向槽相对两侧的第一杆帽和第二杆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杆帽及所述第二杆帽均活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底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帽开设有形成所述轴向槽的部分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底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件的所述连接部开设有沿所述杆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以用于连接件贯穿所述杆帽和所述第二通孔以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杆帽。
CN201922066216.9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扩底钻头 Active CN211692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6216.9U CN211692322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扩底钻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6216.9U CN211692322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扩底钻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2322U true CN211692322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8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6216.9U Active CN211692322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扩底钻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23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5976A (zh) * 2021-07-21 2021-11-02 江苏中汇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扩孔装置和钻孔扩孔多功能成孔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5976A (zh) * 2021-07-21 2021-11-02 江苏中汇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扩孔装置和钻孔扩孔多功能成孔设备
CN113585976B (zh) * 2021-07-21 2024-05-03 江苏中汇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扩孔装置和钻孔扩孔多功能成孔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1434B2 (en) Underreamer for increasing a wellbore diameter
US4635737A (en) Undercutting drill
CN211692322U (zh) 一种扩底钻头
WO2001073252A3 (en) Rotatable cutting tool
JPWO2007055353A1 (ja) 拡径溝削成装置及び拡縮機構具
NZ554081A (en) A drilling apparatus having in-line extending wing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I632287B (zh) 鑽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提供具有用在管棚中之支撐管之鑽孔之方法
CN214196191U (zh) 一种可变径钻头
CA2486696A1 (en) Wedge activated underreamer
JP2001512540A (ja) ビットがロックしたアンダーリーマアームを備えたリバースサーキュレーションドリリングシステム
CN210829078U (zh) 一种偏心扩孔跟管钻具
CN212337162U (zh) 一种石油钻井设备及其随钻扩眼工具
CN103029108A (zh) 便携式多功能金属加工工具
CN214170457U (zh) 一种扩底钻头
JP2010099924A (ja) アンカー下穴加工用ドリル
JPH08197319A (ja) 穴明け工具
CN211058721U (zh) 后扩底钻头
CN210370499U (zh) 一种离心式跟管钻具
CN210684846U (zh) 折叠式防护栏和工程机械
CN106320987B (zh) 一种内扩孔pdc钻头
CN210530750U (zh) 一种带中心钻头滑块式同心扩孔钻具
CN209942740U (zh) 一种双层扩孔钻头
CN214365889U (zh) 一种扩底钻头
CN218624085U (zh) 一种新型锚栓扩底钻头
CN219119161U (zh) 一种长短刀片组合式小孔径锚索锚固孔扩孔机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