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0746U - 一种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0746U
CN211690746U CN201922032207.8U CN201922032207U CN211690746U CN 211690746 U CN211690746 U CN 211690746U CN 201922032207 U CN201922032207 U CN 201922032207U CN 211690746 U CN211690746 U CN 211690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fully
floor slab
groove
angle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322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海江
王艳龙
王墩
张盘石
田晓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ukai Prefabricated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ukai Prefabricated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ukai Prefabricated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ukai Prefabricated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322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0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0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0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预制墙板和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全预制墙板沿墙板厚度方向设有一排通孔,全预制楼板的边侧设有楼板底层钢筋插入通孔;通孔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个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两排钻孔;全预制楼板的上板面和下板面靠近全预制墙板的一侧各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两排钻孔;钻孔内设有高强内置螺母;第一角钢的一部分置于通孔上方的凹槽内、另一部分置于全预制楼板上板面的凹槽内;第二角钢的一部分置于全通孔下方的凹槽内、另一部分置于全预制楼板下板面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实现荷载从楼板到墙板之间的传递及角钢屈服耗能,受力可靠,施工便捷,无现场湿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化及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结构建筑的本质区别在于接缝和连接区域的存在,而连接区域的性能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优劣。
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墙板与楼板之间的连接通常借助于套筒灌浆技术来实现,且楼板采用的是叠合楼板工艺技术。套筒灌浆技术需要确保灌浆套筒、灌浆料各自质量的稳定性、彼此之间的匹配性,以及彼此之间的有效发挥,这依赖于现场的施工质量水平,对工人素质乃至技术水平都要求较高,且施工后的灌浆密实度等质量要求也无法有效得以保证或检验。而叠合楼板工艺技术的采用,依然无法逃脱现场大量湿作业的浇筑量且需强度建立起来之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推迟或降低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速度和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可以有效实现荷载从楼板到墙板之间的传递及角钢屈服耗能,传力路径明确、受力可靠,施工便捷,无现场湿作业,摆脱了对现场施工工人技术要求高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全预制墙板和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全预制楼板内设有楼板水平钢筋、垂直于所述水平钢筋的楼板底层钢筋,所述全预制墙板、全预制楼板都由混凝土预制而成,所述全预制墙板沿墙板厚度方向设有一排通孔;在靠近所述全预制楼板的一侧,所述全预制墙板的通孔的上方、下方各开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全预制墙板的凹槽内设置有两排钻孔;在靠近所述全预制墙板的一侧,所述全预制楼板上板面和所述全预制楼板下板面各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全预制楼板的凹槽内设置有两排钻孔;所述钻孔内都有高强内置螺母;所述第一角钢的一部分置于所述全预制墙板通孔上方的凹槽内、另一部分置于所述全预制楼板上板面的凹槽内;所述第二角钢的一部分置于全预制墙板侧面的凹槽内、另一部分置于所述全预制楼板下板面的凹槽内;所述楼板底层钢筋突出所述全预制楼板连接所述全预制墙板的侧面,所述楼板底层钢筋插入所述全预制墙板的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通孔远离所述全预制楼板的一端孔径扩大。
优选地,所述通孔上方和下方的两个凹槽之间的距离等同于所述全预制楼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的两肢角上都开设孔洞,所述高强螺栓通过该孔洞插入所述高强内置螺母连接。
优选地,所述楼板底层钢筋伸出所述全预制楼板的长度等同于所述全预制墙板厚度,楼板底层钢筋伸出部分的一端设有螺纹,螺纹与高强螺帽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角钢为低屈服点、延伸性高的角钢,所述第二角钢为高强度钢材角钢。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与安装在凹槽处的角钢的厚度相同,所述凹槽宽度与安装在凹槽处的角钢的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装配式耗能连接节点,楼板下部伸出的通过墙板厚度方向通孔的钢筋与螺帽加强了楼板和墙板之间的连接;楼板下部的角钢和高强螺栓、螺母确保了楼板及其上的荷载能够有效传递给墙板;楼板上部与墙板相连的角钢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发生屈服进而耗能。本实用新型有效实现荷载从楼板到墙板之间的传递及角钢屈服耗能,传力路径明确、受力可靠,施工便捷,无现场湿作业,摆脱了对现场施工工人技术要求高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上述附图中各部件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如下:
附图中:1、全预制墙板,2、全预制楼板,3、第一角钢,4、第二角钢,5、楼板水平钢筋,6、楼板底层钢筋,7、高强内置螺母,8、高强螺栓、9、通孔,10、高强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图2所示,全预制墙板1沿墙板厚度方向设有一排通孔9,通孔9在远离全预制楼板2的一端孔径扩大,有利于高强螺帽10的安装。楼板底层钢筋6设置在全预制楼板2的底侧并且向外突出,楼板底层钢筋6突出部分刚好插入在通孔内,并且楼板底层钢筋6突出部分的长度与全预制墙板1的厚度相同,保证楼板底层钢筋6有足够的长度插入通孔9且不会贯穿通孔9。同时楼板底层钢筋6上插入通孔9的部分一端设有精密螺纹,螺纹上螺纹连接有高强螺帽10,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楼板底层钢筋6,加强了全预制楼板2和全预制墙板1之间的连接。
全预制墙板1上靠近全预制楼板2的侧面设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分别位于通孔9的上方和下方,两个凹槽之间的间距等于全预制楼板2的厚度。两个凹槽内部都设有两排钻孔,钻孔内插入有高强内置螺母7。全预制楼板2上、下板面也设有凹槽,全预制楼板2上、下板面的凹槽内也设有两排钻孔,钻孔内也插入高强内置螺母,可与高强螺栓8紧密配合。
全预制墙板1的侧面与全预制楼板2上部通过第一角钢3连接,第一角钢3的一部分置于全预制墙板1侧面的凹槽内、另一部分置于全预制楼板2上板面的凹槽内。高强螺栓8穿过第一角钢3两肢角上开设的孔洞,与全预制墙板1和全预制楼板2凹槽内的高强内置螺母7连接固定,使得全预制墙板1和全预制楼板2通过第一角钢3固定连接。第一角钢3选用低屈服点、高延性钢材制成,在建筑遇到地震时,全预制楼板2和全预制墙板1的相连处可以发生转角,第一角钢3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发生屈服进而耗能,而使装配式全预制楼板和全预制墙板的整体结构不受影响。
全预制墙板1的侧面与全预制楼板2下部通过第二角钢4连接,第二角钢4的一部分置于全预制墙板1侧面的凹槽内、另一部分置于全预制楼板2下板面的凹槽内。高强螺栓8穿过第二角钢4两肢角上开设的孔洞,与全预制墙板1和全预制楼板2凹槽内的高强内置螺母7连接固定,使得全预制墙板1和全预制楼板2下部再通过第二角钢4固定连接。第二角钢4选用高强钢材构成,有利于全预制楼板上的荷载有效传递给全预制墙板。
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装配连接步骤如下:
先安装定位好全预制墙板1,将第一角钢3安装到通孔9上方的凹槽处,用高强螺栓8穿过第一角钢3开设的孔洞插入凹槽内的高强内置螺母7;
吊装就位全预制楼板2,将全预制楼板2的楼板底层钢筋6穿过全预制墙板1的通孔9并用高强螺帽10进行临时固定;
再将高强螺栓8穿过第二角钢4上开设的孔洞插入到全预制墙板1通孔9下方和全预制楼板2下板面的凹槽内与高强内置螺母7连接进行固定相连,再全部拧紧高强螺栓8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可以有效实现荷载从楼板到墙板之间的传递及角钢屈服耗能,传力路径明确、受力可靠,施工便捷,无现场湿作业,摆脱了对现场施工工人技术要求高的限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全预制墙板和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包括全预制墙板(1)和全预制楼板(2)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全预制楼板(2)内设有楼板水平钢筋(5)、垂直于所述水平钢筋(5)的楼板底层钢筋(6),所述全预制墙板(1)、全预制楼板(2)都由混凝土预制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预制墙板(1)沿墙板厚度方向设有一排通孔(9);
在靠近所述全预制楼板(2)的一侧,所述全预制墙板(1)的通孔(9)的上方、下方各开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全预制墙板(1)的凹槽内设置有两排钻孔;
在靠近所述全预制墙板(1)的一侧,所述全预制楼板(2)上板面和所述全预制楼板(2)下板面各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全预制楼板(2)的凹槽内设置有两排钻孔;
所述钻孔内都有高强内置螺母(7);
第一角钢(3)的一部分置于所述全预制墙板(1)通孔(9)上方的凹槽内、另一部分置于所述全预制楼板(2)上板面的凹槽内;
第二角钢(4)的一部分置于所述全预制墙板(1)侧面的凹槽内、另一部分置于所述全预制楼板(2)下板面的凹槽内;
所述楼板底层钢筋(6)突出所述全预制楼板(2)连接所述全预制墙板(1)的侧面,所述楼板底层钢筋(6)插入所述全预制墙板(1)的通孔(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预制墙板和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远离所述全预制楼板(2)的一端孔径扩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预制墙板和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上方和下方的两个凹槽之间的距离等同于所述全预制楼板(2)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预制墙板和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钢(3)和第二角钢(4)的两肢角上都开设孔洞,高强螺栓(8)通过所述孔洞插入所述高强内置螺母(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预制墙板和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底层钢筋(6)突出所述全预制楼板(2)侧面的长度等同于所述全预制墙板(1)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预制墙板和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底层钢筋(6)插入通孔(9)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与高强螺帽(10)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预制墙板和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钢(3)为低屈服点、延伸性高的角钢,所述第二角钢(4)为高强度钢材的角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全预制墙板和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与安装在凹槽处的角钢的厚度相同,所述凹槽宽度与安装在凹槽处的角钢的宽度相同。
CN201922032207.8U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 Active CN211690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2207.8U CN211690746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2207.8U CN211690746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0746U true CN211690746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7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32207.8U Active CN211690746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0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9633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施工方法
AU2020101349A4 (en) Assembled structural connector
CN210887565U (zh) 一种装配式螺栓连接梁-柱节点
CN210421448U (zh) 一种装配式主梁与双侧次梁的连接节点
CN210238768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矩形梁柱连接节点
CN211114233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连接结构
CN211690746U (zh) 一种全预制墙板与全预制楼板之间的耗能连接节点
CN110284725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梁负弯矩装配钢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N105863080B (zh) 一种通过下翼缘连接的双侧板节点及装配方法
CN207484705U (zh) 一种轻钢结构抗拔连接件
CN216475700U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复合墙体的连接件
CN214614773U (zh) 基于pbl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圈梁连接构造
CN211369158U (zh) 一种带强水平连接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
CN212295166U (zh) 一种基于加肋盒的装配式墙体连接结构
CN211523606U (zh) 一种竖向摩擦型干式连接装配剪力墙
CN110700445A (zh) 一种带强水平连接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
CN210395374U (zh) 一种用于工法桩的插入型钢
CN210151995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柔性连接装置
CN109440992B (zh) 一种全干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板柱结构体系
CN207553359U (zh) 装配式加肋钢板剪力墙
CN216195649U (zh) 一种基于h型钢的装配式复合墙竖缝连接结构
CN210177737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预制墙板之间干式连接节点
CN218814375U (zh) 装配式墙板-柱节点结构以及装配式房屋
CN218933591U (zh) 一种预制建筑墙体板及装配式建筑
CN211114222U (zh) 一种剪力墙构件竖向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