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9415U - 经纱自动接回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经纱自动接回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89415U CN211689415U CN202020056193.3U CN202020056193U CN211689415U CN 211689415 U CN211689415 U CN 211689415U CN 202020056193 U CN202020056193 U CN 202020056193U CN 211689415 U CN211689415 U CN 2116894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warp
- fixing plate
- fixed
- fixed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经纱自动接回装置,涉及织机断经纱接头装置领域,针对现有的提花织机在织布过程中,其边撑处的经线易断,传统的经线断线接线,通常通过停机,人工手动接回,此过程操作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滑轨、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滑块的上方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接线组件,所述下托板固定在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且通过将织机边撑处断的经线通过放置在转动辊与上压板之间,通过转动辊内的导线槽将断的经线重新接入织机内,机械化程度高,无需停机,操作便捷,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机断经纱接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经纱自动接回装置。
背景技术
提花织机是一种具有提花设备的织布装置,能够在编织物上织出花纹的织机,普通织机是利用一片或两片综(提升经线的部件),分别同时提升单数或双数的经线,形成梭口,以便送纬打纬,织成平纹的织物,提花织机则是有许多综片,分别控制千百根经线作不同的升降运动,与交织综一起同纬线错综参差交织成具有各种花纹和文字图案的织物。
而现有的提花织机在织布过程中,其织机的边撑处的经线易断,传统的断的经线接回,通常通过停机后,人工手动接回,操作较为不便,效率不高,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经纱自动接回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经纱自动接回装置,解决了提花织机在织布过程中,其边撑处的经线易断,传统的经线断线接线,通常通过停机,人工手动接回,此过程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经纱自动接回装置,包括滑轨、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滑块的上方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转动杆、转动辊、下托板与上压板,所述下托板固定在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侧,且上压板设置在下托板的上方,所述转动杆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且转动辊套设在转动杆上,所述上压板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架,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调节滑槽,所述调节滑槽内设置有调节螺栓。
优选的,所述滑轨的截面呈T型结构,且滑块的底部开设有T型卡槽,所述滑块通过T型卡槽滑动卡设在滑轨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辊的外壁上开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呈螺旋状沿转动辊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板与加强板,连接板与加强板之间呈T型结构连接,所述上压板固定在连接板与加强板的底部,且连接板连接在上压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调节滑槽沿第二固定板的竖直方向上开设,并开设在第二固定板的竖直中心轴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固定在连接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织机边撑处断的经线通过放置在转动辊与上压板之间,通过转动辊内的导线槽将断的经线重新接入织机内,机械化程度高,操作便捷,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的滑块与滑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滑轨、2滑块、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接线组件、6转动杆、7转动辊、8导线槽、9下托板、10上压板、11连接架、12调节螺栓、13调节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经纱自动接回装置,包括滑轨1、滑块2,滑块2滑动设置在滑轨1上,滑块2的上方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接线组件5,接线组件5包括转动杆6、转动辊7、下托板9与上压板10,下托板9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远离第二固定板4的一侧,且上压板10设置在下托板9的上方,转动杆6设置在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之间,且转动辊7套设在转动杆6上,上压板10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架11,第二固定板4上开设有调节滑槽13,调节滑槽13内设置有调节螺栓12。
参照图1与图3,滑轨1的截面呈T型结构,且滑块2的底部开设有T型卡槽,滑块2通过T型卡槽滑动卡设在滑轨1上,通过T型滑轨与滑块2上的T型卡槽的相互配合,滑块2与滑轨1之间连接牢固,且滑动便捷。
参照图1与图2,转动辊7的外壁上开设有导线槽8,导线槽8呈螺旋状沿转动辊7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导线槽8的作用,并在转动辊7的转动,使进行经线沿导线槽8移动,从而将断的经线重新接回。
参照图1与图2,连接架11包括连接板与加强板,连接板与加强板之间呈T型结构连接,上压板10固定在连接板与加强板的底部,且连接板连接在上压板10靠近第二固定板4的一侧。
参照图3,调节滑槽13沿第二固定板4的竖直方向上开设,并开设在第二固定板4的竖直中心轴上,连接架11上设置有螺纹孔,调节螺栓12固定在连接架11上。
工作原理:本使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将滑轨1固定在提花织机的边撑处,使下托板9与上压板10分别设置在提花织机的织布的两侧,在边撑处断的经线,通过将经线从上压板10与转动辊7织机穿过,将经线放置在转动辊7上的导线槽8内,通过调节螺栓12调节上压板10下移,将经线压固在上压板与转动辊7之间,并通过转动杆6带动转动辊7转动,并结合转转动辊7上的螺旋状的导线槽,将经线朝向下托板9的一侧移动,将经线重新接回。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经纱自动接回装置,包括滑轨(1)、滑块(2),所述滑块(2)滑动设置在滑轨(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的上方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接线组件(5),所述接线组件(5)包括转动杆(6)、转动辊(7)、下托板(9)与上压板(10),所述下托板(9)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远离第二固定板(4)的一侧,且上压板(10)设置在下托板(9)的上方,所述转动杆(6)设置在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之间,且转动辊(7)套设在转动杆(6)上,所述上压板(10)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架(11),所述第二固定板(4)上开设有调节滑槽(13),所述调节滑槽(13)内设置有调节螺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自动接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的截面呈T型结构,且滑块(2)的底部开设有T型卡槽,所述滑块(2)通过T型卡槽滑动卡设在滑轨(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自动接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7)的外壁上开设有导线槽(8),所述导线槽(8)呈螺旋状沿转动辊(7)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自动接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1)包括连接板与加强板,连接板与加强板之间呈T型结构连接,所述上压板(10)固定在连接板与加强板的底部,且连接板连接在上压板(10)靠近第二固定板(4)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自动接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滑槽(13)沿第二固定板(4)的竖直方向上开设,并开设在第二固定板(4)的竖直中心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自动接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1)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12)固定在连接架(11)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56193.3U CN211689415U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经纱自动接回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56193.3U CN211689415U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经纱自动接回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89415U true CN211689415U (zh) | 2020-10-16 |
Family
ID=72800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56193.3U Active CN211689415U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经纱自动接回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89415U (zh) |
-
2020
- 2020-01-13 CN CN202020056193.3U patent/CN2116894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355789A (en) | Method of making fabric | |
CN1751146B (zh) | 用于制造平纹和纱罗组织织物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织机 | |
CN211689415U (zh) | 经纱自动接回装置 | |
US3901290A (en) | Temple | |
US1691194A (en) | Loom and method of weaving double-pile fabrics | |
CN111020791A (zh) | 一种编织妆花罗的织造设备及其织造方法 | |
CN101440548B (zh) | 喷气织机织造变化经重平织物的方法 | |
CN203007557U (zh) | 一种用于试织纱罗组织的小样织机 | |
CN110230143A (zh) | 一种织布机 | |
CN108893839A (zh) | 一种用于织造宋锦的新型剑杆织机及其织造技术 | |
CN213772404U (zh) | 一种多层多结构半自动高性能纤维织布机 | |
CN213866640U (zh) | 一种织布机用的综框 | |
CN214882086U (zh) | 一种用于织布机的牛仔布打纬机构 | |
CN102817161A (zh) | 一种用于试织纱罗组织的小样织机 | |
CN112176492A (zh) | 一种织布机用的综框 | |
CN221371421U (zh) | 一种纱罗织物用新型金属丝状绞综 | |
CN216615007U (zh) | 一种压力可调式喷水织机用压浆辊组件 | |
CN100408737C (zh) | 一种空芯立体织物的织造方法及其织机 | |
CN110629348A (zh) | 三框式纺织经线织布装置 | |
CN217600953U (zh) | 高模量扁平纤维多层预制体综框 | |
CN109554807A (zh) | 一种码数提花紗罗织物的制织方法及装置 | |
CN204058803U (zh) | 独立供气式纱布交织机 | |
CN219260550U (zh) | 一种服装加工裁剪用快速定位装置 | |
CN104005154B (zh) | 一种新型织布方法 | |
CN209555470U (zh) | 一种用于织机的织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