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8713U - 污水沉降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污水沉降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8713U
CN211688713U CN201922424896.7U CN201922424896U CN211688713U CN 211688713 U CN211688713 U CN 211688713U CN 201922424896 U CN201922424896 U CN 201922424896U CN 211688713 U CN211688713 U CN 211688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tank
fiber
tank
sedimentation treatment
settl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48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成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Rung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Rung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Rung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Rung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48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8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8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8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污水沉降处理设备,涉及水处理领域;包括沉降槽、设于沉降槽内的反应槽及设于反应槽内的纤维滤体组,沉降槽包括底壁及由底壁的周缘向上延伸的侧壁,底壁包括位于中部的水平壁及由其周缘斜向上延伸的斜壁,反应槽设于沉降槽内,其底壁为沉降槽的水平壁,反应槽为由沉降槽的中部向上延伸至沉降槽外部的密闭槽体,反应槽的底端外侧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及进水管,反应槽于靠近其顶端位置一侧连接有配管,配管由反应槽向外并向下延伸至靠近沉降槽顶端的位置,沉降槽的水平壁与斜壁连接处连接有回泥管,回泥管的末端与进水管相连通,该回泥管上设有泵体。该污水沉降处理设备通过反应槽、沉降槽及纤维滤体组达成污水沉降处理的目的。

Description

污水沉降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污水沉降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及其他一起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人们每天都在消耗着大量的淡水,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必须依赖洁净的水。沉淀是使废水中悬浮物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废水分离,使水质变得澄清。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分离效果良好,用于完成沉淀过程的构筑称为沉淀池。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取决于沉淀池中污水的流速和污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现有的污水沉降处理系统结构简单,能净化水质,降低排放污染,提高生产的环保性。但是,污水在沉降池中的流速快,停留时间短,其沉降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污水沉降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沉降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水沉降处理设备,包括沉降槽、设于该沉降槽内的反应槽及设于该反应槽内的纤维滤体组,所述沉降槽包括底壁及由该底壁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该底壁包括位于中部的水平壁及由该水平壁的周缘斜向上延伸的斜壁,所述反应槽设于沉降槽内,其底壁为沉降槽的水平壁,该反应槽为由沉降槽的中部向上延伸至沉降槽外部的密闭槽体,该反应槽的底端外侧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及进水管,该反应槽于靠近其顶端位置一侧连接有一配管,该配管由反应槽向外并向下延伸至靠近沉降槽顶端的位置,所述沉降槽的水平壁与斜壁连接处连接有回泥管,该回泥管的末端与进水管相连通,该回泥管上设有泵体。
优选方案为,所述沉降槽内于反应槽的外围间隔套设有一中筒,该中筒的外侧连接有一用于带动中筒旋转的电机,该中筒的底端开放,该配管的末端延伸至中筒与反应槽之间的位置。
优选方案为,所述中筒的底端还连接有刮板,该刮板沿沉降槽的斜壁设置。
优选方案为,所述纤维滤体组包括多个并排设于反应槽内的纤维滤体,各纤维滤体排列呈若干行及若干列,每一纤维滤体包括固定部及由该固定部向上延伸的多根纤维线,各纤维线的底端固定于固定部上,其顶端为向上延伸的自由端。
优选方案为,各纤维线为单纤维。
优选方案为,每一纤维滤体的纤维线包括单线纤度为8D以上的第一纤维线及单线纤度为10-30D的第二纤维,且第二纤维线的根数少于第一纤维线。
优选方案为,所述纤维滤体组的各纤维滤体分别收容于一管体内。
优选方案为,所述进气管于反应槽内连接有出气管,该出气管上朝向纤维滤体组设有气孔。
优选方案为,沉降槽于其顶端内侧设有溢流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沉降处理设备通过进水管向反应槽内进水,通过进气管向反应槽内进气,使气流上升流动过程混入水体内,并经由纤维滤体组捕捉液体内的悬浮物,使微生物附着于纤维滤体组上,流至反应槽顶端的水体经由配管向下流至沉降槽内,再经由回泥管将沉降污泥再次送回进水管,由此反复达成污水沉降处理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水沉降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沉降槽;20、反应槽;30、纤维滤体组;11、底壁;12、侧壁;110、水平壁;111、斜壁;13、溢流堰;21、进气管;22、进水管;23、出气管;25、配管;50、中筒;60、电机;70、刮板;80、回泥管;81、泵体;31、纤维滤体;310、固定部;311、纤维线;50、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该污水沉降处理设备包括沉降槽10、设于该沉降槽10内的反应槽20及设于该反应槽20内的纤维滤体组30。
该沉降槽10包括底壁11及由该底壁11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12。该底壁11包括位于中部的水平壁110及由该水平壁110的周缘斜向上延伸的斜壁111。该沉降槽10于其顶端内侧设有溢流堰13。
该反应槽20设于沉降槽10内,其底壁为沉降槽10的水平壁110。该反应槽20为由沉降槽10的中部向上延伸至沉降槽10外部的密闭槽体。该反应槽20的底端外侧分别连接有一进气管21及一进水管22。该进气管21于反应槽20内连接有出气管23,该出气管23上朝向纤维滤体组30侧设有气孔。该反应槽20于靠近其顶端位置一侧连接有一配管25。该配管25由反应槽20向外并向下延伸至靠近沉降槽10顶端的位置。该沉降槽10内于反应槽20的外围间隔套设有一中筒50,该中筒50的外侧连接有一电机60,通过电机60可带动中筒50旋转。该中筒50的顶端与沉降槽10的顶端平齐,该中筒10的底端开放。该中筒10的底端还连接有刮板70。该刮板70沿沉降槽10的斜壁111设置,且其两侧与反应槽20的外壁及沉降槽10的内壁保持距离。该配管25的末端延伸至中筒50与反应槽20之间位置。
该沉降槽10的底壁外侧于反应槽20与刮板70之间的部分还连接有一回泥管80,即回泥管80设于水平壁110与斜壁111连接的位置。该回泥管80上设有一泵体81,回泥管80的末端与进水管22的中部连通。
实施例中,该纤维滤体组30包括多个并排设于反应槽20内的纤维滤体31,各纤维滤体31排列呈若干行及若干列。每一纤维滤体31包括固定部310及由该固定部310向上延伸的多根纤维线311。各纤维线311择优为单纤维。各纤维线311的底端固定于固定部310上,其顶端为向上延伸的自由端。各纤维线311为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或聚酯纤维。每一纤维滤体31的纤维线可不同,具体包括单线纤度为8D以上的第一纤维线及单线纤度为10-30D的第二纤维,且第二纤维线的根数少于第一纤维线的根数。
本实施例中,该纤维滤体组30的各纤维滤体31分别收容于一管体50内,各纤维滤体31所在的管体50之间可无间隙或保留最小的间隙。每一管体50可为圆管、也可为方管或其他形状的管体。具体实施时,各纤维滤体31可统一收容于一上下贯通的容器内,该容器于每相邻两纤维滤体之间形成隔板。每一纤维滤体31的高度不大于其所在的管体50或容器的高度。各管体50或容器对应其所在的纤维滤体31的延伸方向分别设有导流柱。
本实施例使用时,通过进水管22向反应槽20内进水。通过进气管21和出气管23向反应槽20内进气,气流上升流动过程混入水体内,对水体进行搅动,防止悬浮物下沉;使得悬浮物和微生物可与溶解氧进行长时间的有效接触,提高反应效果。微生物可附着于纤维滤体31上,随着气流的上移,纤维滤体31随之摆动,可以与水体进行良好的接触,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流至反应槽20顶端的水体经由配管25向下流至沉降槽10于中筒50内的部分,再由中筒50底端的开放部分进入到中筒50外部的沉降槽10内。沉降槽10内的水体进行沉降,净水由溢流堰13流出,污泥沉降至沉降槽10的底部。中筒50在电机60带动下转动,沉降的污泥经由刮板70导入至回泥管80再被进水管22内水体重新带入反应槽20,由此反复达成污水沉降处理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污水沉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槽、设于该沉降槽内的反应槽及设于该反应槽内的纤维滤体组,所述沉降槽包括底壁及由该底壁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该底壁包括位于中部的水平壁及由该水平壁的周缘斜向上延伸的斜壁,所述反应槽设于沉降槽内,其底壁为沉降槽的水平壁,该反应槽为由沉降槽的中部向上延伸至沉降槽外部的密闭槽体,该反应槽的底端外侧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及进水管,该反应槽于靠近其顶端位置一侧连接有一配管,该配管由反应槽向外并向下延伸至靠近沉降槽顶端的位置,所述沉降槽的水平壁与斜壁连接处连接有回泥管,该回泥管的末端与进水管相连通,该回泥管上设有泵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沉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槽内于反应槽的外围间隔套设有一中筒,该中筒的外侧连接有一用于带动中筒旋转的电机,该中筒的底端开放,该配管的末端延伸至中筒与反应槽之间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沉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筒的底端还连接有刮板,该刮板沿沉降槽的斜壁设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污水沉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滤体组包括多个并排设于反应槽内的纤维滤体,各纤维滤体排列呈若干行及若干列,每一纤维滤体包括固定部及由该固定部向上延伸的多根纤维线,各纤维线的底端固定于固定部上,其顶端为向上延伸的自由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沉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各纤维线为单纤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沉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纤维滤体的纤维线包括单线纤度为8D以上的第一纤维线及单线纤度为10-30D的第二纤维,且第二纤维线的根数少于第一纤维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沉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滤体组的各纤维滤体分别收容于一管体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沉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于反应槽内连接有出气管,该出气管上朝向纤维滤体组设有气孔。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污水沉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沉降槽于其顶端内侧设有溢流堰。
CN201922424896.7U 2019-12-29 2019-12-29 污水沉降处理设备 Active CN211688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4896.7U CN211688713U (zh) 2019-12-29 2019-12-29 污水沉降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4896.7U CN211688713U (zh) 2019-12-29 2019-12-29 污水沉降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8713U true CN211688713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6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4896.7U Active CN211688713U (zh) 2019-12-29 2019-12-29 污水沉降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8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7312A (zh)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
CN101033107A (zh) 分离器与浸入式膜生物反应器组合的净水装置及系统
CN106630393A (zh) 一种无人值守ifas或mb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及系统
CN211688713U (zh) 污水沉降处理设备
CN205045959U (zh) 一种医疗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9481413U (zh) 一种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净化罐
CN203419818U (zh)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
CN206843183U (zh) 用于生物污水处理的abr厌氧池
CN202898140U (zh) 一种含油含洗涤废水回用系统
CN104609553B (zh) 联户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5250251U (zh) 一种多级水体修复系统
CN205933554U (zh)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CN210825624U (zh) 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原位处理装置
CN211546035U (zh) 一种基于电絮凝器的含煤水处理系统
CN207210147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催化氧化成套设备
CN206069650U (zh) 一种组合式mbr膜生物反应器
CN102874965B (zh) 一种含油含洗涤废水回用系统
CN209259765U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202898106U (zh) 一种无反冲洗自流式好氧池泥水分离装置
CN202465375U (zh) 一种水解酸化池
CN205473194U (zh) 地埋式微动力净化槽污水处理设备
CN110803806A (zh) 一种沉淀和气浮一体池
CN204779227U (zh) 高效污水综合处理系统
CN212347832U (zh) 一种沉淀装置
CN205603348U (zh) 一种自然式污水充氧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