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4990U - 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4990U
CN211684990U CN201922117093.7U CN201922117093U CN211684990U CN 211684990 U CN211684990 U CN 211684990U CN 201922117093 U CN201922117093 U CN 201922117093U CN 211684990 U CN211684990 U CN 211684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traint
lower limbs
webbing
seat
retr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170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佩君
李慧敏
徐小飞
郭凤骏
李政
娄臻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170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4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4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4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包括约束板、插扣、卷收器、第一织带、第二织带和第三织带。其中,约束板上开设有约束槽,卷收器固定连接于座椅的座盆上,插扣和卷收器通过第一织带连接,第二织带和第三织带的一端与插扣卡接,另一端与穿过约束槽,固定连接于座椅靠近底部的位置,以对约束板进行约束。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使得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卷收器锁止,卷收器中的限力装置能够提供恒定的下肢约束力,一方面能够在碰撞早期对乘员下肢进行合理约束,提升下肢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限力装置能够有效限制乘员下肢载荷,减少乘员下肢损伤风险。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员碰撞保护装置,能够在碰撞发生时对乘员下肢进行保护。
背景技术
当前车辆中乘员下肢的约束主要来自安全带腰带、前排IP和地板的约束作用。在一些配置较高的车上,膝部气囊的使用也有助于对于乘员膝部的约束。在一些新能源车或者内饰造型有特殊要求的车辆内,前排仪表板距离乘员非常远,不能起到好的约束作用。安全带的约束作用在髋部,在一些情况下会出现下潜运动,对乘员腹部造成损伤,尤其是对孕妇乘员来说,安全带腹带的约束力很可能会造成损伤,在紧急制动的过程中,因为乘员和安全带之间约束间隙的存在,安全带对乘员下肢的约束效果会受到影响。预紧式安全带和膝部气囊都是在碰撞发生之后才会起作用,而对于紧急制动等条件下的乘员姿态控制并没有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包括约束板、插扣、卷收器、第一织带、第二织带和第三织带;
所述该约束板上开设有约束槽;所述卷收器固定连接于座椅的座盆上,所述插扣和所述卷收器通过所述第一织带连接,所述第二织带和所述第三织带的一端与所述插扣卡接,另一端与穿过所述约束槽,固定连接于所述座椅靠近底部的位置,以对约束板进行约束。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所述第一织带、所述第二织带和所述第三织带均为尼龙约束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所述约束板设置为曲面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所述约束板设置有至少4个所述约束槽,且所述约束槽间隔设置于所述约束板靠近边缘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装置所提出的膝部约束装置在车辆正常行驶时能够像安全带一样保证乘员在使用中仍然能够自由活动,不影响乘坐舒适性。在发生紧急制动时,卷收器锁止,能够为乘员下肢提供约束力,从而减少乘员下肢的前向运动,避免在后续碰撞中乘员和IP之间距离过小而造成的乘员下肢损伤。在发生碰撞时,卷收器锁止,卷收器中的限力装置能够提供恒定的下肢约束力,一方面能够在碰撞早期对乘员下肢进行合理约束,提升下肢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限力装置能够有效限制乘员下肢载荷,减少乘员下肢损伤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与座椅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在非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座椅;
200:膝部约束装置;210:约束板;211:约束槽;
220:插扣;221:插座;222:卡扣;
230:第一织带;240:第二织带;250:第三织带;260:卷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约束板210、插扣220、卷收器260、第一织带230、第二织带240和第三织带250。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约束板210上开设有约束槽211,卷收器260固定连接于座椅100的座盆上,插扣220和卷收器260通过第一织带230连接,第二织带240和第三织带250的一端与插扣220卡接,另一端与穿过约束槽211,固定连接于座椅100靠近底部的位置,以对约束板210进行约束。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约束板210可以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塑料等各种轻质材料制成,其具体材料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更为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卷收器260的结构和型号与现有技术中的卷收器类似,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更为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织带230、第二织带240和第三织带250的结构与现有安全带的结构类似,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再赘述。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约束板210设置为凹面结构,凹口朝向座椅100所在的位置。并且,通过第一织带230、第二织带240和第三织带250的以对约束板210进行约束,进而限制约束板210远离座椅100。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卷收器260应设置于座椅100的座盆上,插扣220的中的插座221与卷收器260通过第一织带230连接,插扣220中的卡扣222分别与第二织带240和第三织带250的一端连接,第二织带240和第三织带250的另一端穿过约束板210上的约束槽211并固定于座椅100的两侧,更为具体的,可以固定于座椅100底部两侧的轨道上。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200在使用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插扣220中的卡扣222与插座221卡接,使得约束板210与人体腿部贴合,尤其是可以对人体的腿部进行保护,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急刹车或碰撞时,卷收器260锁止,使得的第一织带230相对于卷收器260固定,进而使得约束板210相对于人体锁定,进而使得约束板210可对人体的腿部进行保护,以避免车上乘客的膝盖受伤。
在非使用状态时,如图1和图3所示,插扣220、第一织带230、第二织带240、第三织带250和约束板210均可收纳于座椅100的底部。以保证较好的视觉体验。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结构的膝部约束装置200在车辆正常行驶时能够像安全带一样保证乘员在使用中仍然能够自由活动,不影响乘坐舒适性。在发生紧急制动时,卷收器260锁止,能够为乘员下肢提供约束力,从而减少乘员下肢的前向运动,避免在后续碰撞中乘员和汽车前端之间距离过小而造成的乘员下肢损伤。在发生碰撞时,卷收器260锁止,卷收器260中的限力装置能够提供恒定的下肢约束力,一方面能够在碰撞早期对乘员下肢进行合理约束,提升下肢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限力装置能够有效限制乘员下肢载荷,减少乘员下肢损伤风险。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200,第一织带230、第二织带240和第三织带250均为尼龙约束带。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尼龙约束带具有可靠性佳的优点,因此,第一织带230、第二织带240和第三织带250设置为尼龙约束带可进一步提高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200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200,约束板210设置为曲面结构。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约束板210设置为曲面结构可以更好地与人体的腿部贴合,进而可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200,约束板210设置有至少4个约束槽211,且约束槽211间隔设置于约束板210靠近边缘的位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约束槽211为以约束板210的长度方向改延伸的条形槽,其具体可以设置4个,也可以设置6个,还可以设置更多数量,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约束板、插扣、卷收器、第一织带、第二织带和第三织带;
所述约束板上开设有约束槽;所述卷收器固定连接于座椅的座盆上,所述插扣和所述卷收器通过所述第一织带连接,所述第二织带和所述第三织带的一端与所述插扣卡接,另一端与穿过所述约束槽,固定连接于所述座椅靠近底部的位置,以对约束板进行约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带、所述第二织带和所述第三织带均为尼龙约束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板设置为曲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板设置有至少4个所述约束槽,且所述约束槽间隔设置于所述约束板靠近边缘的位置。
CN201922117093.7U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 Active CN211684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7093.7U CN211684990U (zh)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7093.7U CN211684990U (zh)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4990U true CN211684990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8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17093.7U Active CN211684990U (zh)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49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505A (zh) * 2022-01-04 2022-04-12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孕妇汽车座椅及汽车
WO2023274341A1 (zh) * 2021-07-02 2023-01-05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和用于汽车座椅的下肢约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4341A1 (zh) * 2021-07-02 2023-01-05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和用于汽车座椅的下肢约束装置
CN114312505A (zh) * 2022-01-04 2022-04-12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孕妇汽车座椅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9432B2 (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device
KR101393076B1 (ko) 좌석벨트 고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6846020B2 (en) Seat belt restraint system for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CN211684990U (zh) 用于控制乘员下肢运动的膝部约束装置
US6053580A (en) Personal restraint device
WO2004069594A2 (en) Seat belt restraint system with double shoulder belts
US20170008632A1 (en) Aircraft passenger restraint system with three-point seat belt and structural mounted airbag
US20090094810A1 (en) Buckle-tongue arrangement for four point seat belt system
US6953223B2 (en) Energy absorbing seat and seat system for a mobile vehicle
US5727814A (en) Motor vehicle safety restraint blanket
JP2008149949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20160318612A1 (en) Two point lap belt
WO2016149714A2 (en) Two point lap belt
US20150191148A1 (en) Sleeper Berth Restraint
WO2016191038A2 (en) Three point air belt
US8196960B2 (en) Knee belt restraint
US11897415B1 (en)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EP1591327B1 (en) Vehicle seat belt arrangement
CN219236973U (zh) 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头胸气囊保护系统
Lundell et al. Improving rear seat safety–A continuing process
CN215851125U (zh) 一种新型的带有减伤功能的安全带
CA2447580C (en) Anti-submarining seat-belt assembly
KR20200142218A (ko) 쿠션 안전밸트
KR200460844Y1 (ko) 자동차용 시트벨트의 보조 체결장치
KR102316656B1 (ko) 차량용 안전벨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