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4738U -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74738U CN211674738U CN201922392160.6U CN201922392160U CN211674738U CN 211674738 U CN211674738 U CN 211674738U CN 201922392160 U CN201922392160 U CN 201922392160U CN 211674738 U CN211674738 U CN 2116747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handle
- delivery system
- implant delivery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手柄、第一内滑动件、第二内滑动件、内管、外管和顶管,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螺纹配合以实现螺旋传动,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沿所述手柄的轴向作反向运动,以带动所述外管和所述顶管作反向运动,实现所述植入物由远端至近端释放;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手柄、第一内滑动件、第二内滑动件通过螺纹进给的方式同时驱动外管和顶管做反向运动,由顶管顶推植入物至预定位置,补偿植入物因膨胀短缩而造成的位移,保证植入物定位准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介入医学领域,使用植入物治疗或缓解人体管腔内狭窄、闭塞性病变的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例如髂静脉压迫综合症的治疗等。管腔内植入物一般是采用可压缩的植入物例如自膨式植入物,将植入物压缩到一中空的导管内,在数字影像(如DSA、CT、超声、内窥镜等)的监视下将压缩于导管内的植入物输送至病变部位,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植入物释放展开,依靠植入物自身的径向支撑力和人体管腔自身的收缩力,将植入物固定在特定位置,达到治疗或减缓病症的目的。
自膨式植入物,可分为两种,一种随其膨胀而短缩(编织型),另一种不会随其膨胀而发生长度变化(激光雕刻型)。目前这类植入物的输送系统通常包括:至少一根外管,用于将植入物压缩装入其内;一根顶管,预装于外管内,顶管是固定的,顶管的远端“顶住”植入物,其目的是防止外管回撤时,植入物跟随外管向近端移动;以及一根内管,用于连接远端的导引件(一般是一个具有锥度的前端部件) 和接受引导钢丝。输送和放置自膨式植入物的方法一般包括如下步骤:将预装植入物的输送系统在引导钢丝的引导下推送至病变部位;然后通过植入物远端的显影标记点微调输送系统,确定待释放植入物的位置;之后固定顶管,回撤外管以使植入物从外管中释放出来,最后植入物依靠自身的膨胀力展开。
在上述植入物的释放过程中,植入物的长度会随着植入物的膨胀而缩短,进而发生移位导致其不能准确地到达预定的位置,使得病变血管不能被植入物完全支撑而仍存在狭窄或阻塞段,达不到预期治疗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该植入物输送系统在释放植入物的过程中,可以补偿植入物因膨胀而造成的短缩移位,进而使植入物到达预定位置以保证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手柄、第一内滑动件、第二内滑动件、内管、外管和顶管,所述手柄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
所述外管具有相对的第一近端和第一远端,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连接;所述顶管具有相对的第二近端和第二远端,所述第二远端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第二近端与所述第二内滑动件连接;所述内管延伸通过所述外管和所述顶管,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间形成空腔,用于容纳所述植入物,并且所述第二远端用于与所述植入物的近端部分连接;
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螺纹配合实现螺旋传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沿所述手柄的轴向作反向运动,以带动所述外管和所述顶管作反向运动,实现所述植入物由远端至近端释放。
可选地,所述第一内滑动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内滑动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手柄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手柄通过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的第一外螺纹配合以实现螺旋传动,所述手柄通过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内滑动件的第二外螺纹配合以实现螺旋传动。
可选地,所述手柄包括两个分手柄,在垂直于所述手柄轴向的截面上,所述两个分手柄的内腔均呈半圆弧形。
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手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均为弧形,且所述第一内滑动件的凹面与所述第二内滑动件的凹面相对设置。
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手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均为半圆弧形。
可选地,还包括沿所述手柄的轴向延伸的弧形板;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上均设置有沿所述手柄的轴向延伸的定位槽,并且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通过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弧形板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具有两个沿所述手柄的轴向延伸的第一端面,两个所述第一端面上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一内滑动件通过两个所述定位槽与两个所述弧形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内滑动件具有两个沿所述手柄的轴向延伸的第二端面,两个所述第二端面上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二内滑动件通过两个所述定位槽与两个所述弧形板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沿所述手柄的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限位凸台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或,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沿所述手柄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限位凸台安装于所述滑槽内。
可选地,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两端的近端连接件和远端连接件,所述近端连接件和所述远端连接件通过两个弧形板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凹面相对设置并限定出第二腔体;所述远端连接件设有沿轴向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近端连接件设有沿轴向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内管延伸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二通孔。
可选地,所述弧形板具有相对的第三近端和第三远端,所述近端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盲孔,所述弧形板的第三近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盲孔内;所述远端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盲孔,所述弧形板的第三远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盲孔内。
可选地,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顶管的第二远端的顶管头端,所述顶管头端上设置有保持结构,用于保持和释放植入物。
可选地,所述保持结构为沿所述顶管头端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挂钩。
可选地,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还包括导引件,所述内管具有相对的第四近端和第四远端,所述内管的第四远端从所述外管的第一远端伸出并与所述导引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显影环,所述显影环设置于所述内管的第四远端。
可选地,所述外管的第一近端通过外管连接组件与所述顶管的外壁连接并可沿所述顶管的外壁滑动。
可选地,所述外管连接组件包括外管接头、第一密封圈和第一密封帽,所述外管接头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固设在所述外管上,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顶管的外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顶管外部,并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帽锁紧而与所述外管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管接头上还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螺纹联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卡环,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环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顶管的第二近端设置有顶管连接组件,所述顶管连接组件包括顶管接头,所述顶管接头设置于所述顶管的第二近端且顶管接头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部并可沿所述内管滑动。
可选地,所述顶管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帽,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第二密封帽用于锁紧所述第二密封圈以使所述顶管接头与所述内管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顶管接头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内滑动件上设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环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还包括输液管组,所述输液管组包括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内管的第四近端从所述顶管的第二近端伸出并与所述第一输液管连通;所述外管接头上设置有第一支连接头,所述第一支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输液管连通;或,
所述顶管接头上设置第二支连接头,所述第二支连接头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输液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内管的第四近端设置有内管连接组件,所述内管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和锁紧帽,所述第一连接套用于连接所述内管与所述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二连接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外部并用于固定所述内管的第四近端,所述锁紧帽用于锁定所述第二连接套、第一连接套与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为同轴设置的两个中空管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手柄、第一内滑动件、第二内滑动件、内管、外管和顶管,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均与所述手柄螺纹配合以实现螺旋传动;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第二内滑动件转动时,第一内滑动件和第二内滑动件同时沿手柄的轴线做反向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外管和所述顶管反向运动,如此,释放植入物时,第一内滑动件驱动所述外管回撤以使所述植入物由远端至近端从外管中释放,同时所述第二内滑动件驱动所述顶管向预定位置运动,进而推动所述植入物向预定位置运动,补偿植入物因膨胀而造成的短缩移位;通过螺纹进给的方式驱动所述外管和所述顶管运动,能够准确地控制外管和顶管的运动距离,进而精确地将所述植入物输送至预定位置以保证治疗效果。
第二、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上设置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并将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均设置成半圆弧形结构,并且两者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合,可缩短手柄的长度,便于操作的同时,也减小了植入物输送系统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中的第一内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中的第二内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内滑动件、第二内滑动件及周向定位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内滑动件、第二内滑动件与手柄的组装关系示意图,其中图5a中组装了一个分手柄,图5b中两个分手柄均完成组装;
图6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中的第一远端、第二远端、第四远端、导引件及植入物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输送系统中的内管与导引件、第一输液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中的顶管头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中的顶管的第二近端与内管及第二输液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中的外管的第一近端与顶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柄与第一内滑动件、第二内滑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
10-支架;
110-手柄;
111-分手柄;
120-第一内滑动件;
121-第一外螺纹,122-限位凸台,123-第一卡环;
130-第二内滑动件;
131-第二外螺纹,132-滑槽,133-第二卡环;
200-外管;
210-外管连接组件;
211-外管接头,212-第一密封圈,213-第一密封帽;
300-顶管;
310-顶管头端;
311-挂钩;
320-顶管连接组件;
321-顶管接头,322-第二密封圈,323-第二密封帽,324-第二支连接头;
400-周向定位件;
410-弧形板,420-定位槽,430-近端连接件,440-远端连接件;
500-内管;
510-内管连接组件;
511-第一连接套,512-第二连接套,513-锁紧帽;
520-显影环;
600-导引件;
710-第一输液管,720-鲁尔接头;
810-第二输液管,820-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复数对象“多个”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近端”、“远端”是从使用该植入物输送系统的操作者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尽管“远端”、“近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近端”通常指该植入物输送系统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而“远端”通常是指远离操作者的一端,即首先进入患者体内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用于将一植入物送入病变管腔例如血管中。本实施例中以支架10作为待输送的植入物为例进行说明,但其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手柄110、第一内滑动件120、第二内滑动件130、外管200和顶管300;所述手柄 110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 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外管200具有相对的第一近端和第一远端,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连接;所述顶管具有相对的第二近端和第二远端,所述第二远端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第二近端与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连接。
其中,所述手柄110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及第二内滑动件 130螺纹配合以实现螺旋传动,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沿所述手柄110的轴线作反向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外管200和所述顶管300反向运动。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输送并释放支架10,在转动所述手柄110时,通过螺纹传动,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可驱动外管200回撤,所述支架10释放并膨胀短缩而远离预定位置,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驱动所述顶管300向预定位置运动,进而将所述支架10顶推至预定位置,使得支架10定位准确以保证治疗效果。
在释放支架10的过程中,为确保第一内滑动件120和第二内滑动件130随手柄110转动时做直线运动,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还包括周向定位件400。所述周向定位件400用于使所述第一内滑动件 120和第二内滑动件130在周向上保持固定且能沿轴向运动。
另外,释放支架10时,外管200的回撤距离与顶管300的顶推距离需要满足一定的比例,以使支架10能够准确地到达预定位置。外管200的回撤距离和顶管300的顶推距离可通过模拟实验进行计算。操作过程中,外管200的回撤距离与第一内滑动件120的运动距离相等,顶管300的顶推距离与第二内滑动件130的运动距离相等。第一内滑动件120和第二内滑动件130的运动距离受转速和螺距的控制。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内滑动件120和第二内滑动件130由同一个手柄110控制转动,两者具有相同的转速,第一内滑动件120和第二内滑动件130的运动距离分别由各自的螺距决定。通过设定第一内滑动件120和第二内滑动件130的螺距比可以实现第一内滑动件120 和第二内滑动件130按照预期的速度比运动,使外管200的回撤距离与顶管300的顶推距离满足预期比例,以使支架10能够准确地到达预定位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已知的运动距离的比例设定两个螺纹段的螺距比是公知常识,故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接下来对第一内滑动件120、第二内滑动件130、手柄110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和说明,但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121,所述第二内滑动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螺纹131,且所述第一外螺纹121和所述第二外螺纹131的旋向相反。在垂直于所述手柄110轴向的平面上,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的形状可为弧形,优选为半圆弧形,所述第一外螺纹121设置在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的凸面上。在垂直于所述手柄110轴向的平面上,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可为弧形,优选为半圆弧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均为半圆弧形,第二内滑动件130的外径与第一内滑动件120的外径相等,第二内滑动件130和第一内滑动件120的内径也相等。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内滑动件和第二内滑动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内滑动件与第二内滑动件的外径和内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螺纹131设置在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的凸面上。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的凹面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的凹面相对设置(即,将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投影至一与所述手柄110轴向垂直的平面时,第一内滑动件120和第二内滑动件130的投影可形成圆形)。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可沿手柄110 的轴向相对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和第二内滑动件130可至少部分重合,该结构设计可缩小所述手柄110的轴向长度,减小输送系统体积的同时也更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具有两个沿所述手柄110的轴向延伸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可设置有沿手柄110的轴向延伸的限位凸台122。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具有两个沿所述手柄110 的轴向延伸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上对应地设置有沿手柄110的轴向延伸的滑槽132。所述限位凸台122安装在所述滑槽132中并可沿滑槽132滑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和第二内滑动件130 的周向定位。当然,所述限位凸块122和所述滑槽132的设置位置也可以对调,即将限位凸台122设置在第二内滑动件130的第二端面上,将滑槽132设置在第一内滑动件120的第一端面上。所述限位凸台122可以为沿手柄110的轴向延伸的连续凸台,也可以为沿手柄 110的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第一内滑动件120可以在一个第一端面上设置限位凸台,也可以在两个第一端面上均设置限位凸台122;相应地,第二内滑动件130可以在一个第二端面上设置滑槽132,也可以在两个第二端面上均设置滑槽。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限位凸块和滑槽,而是通过其他结构实现第一内滑动件和第二内滑动件之间的周向定位。
请继续参考图1并结合图4,所述周向定位件4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上的定位槽420,所述定位槽420沿手柄110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通过所述定位槽420安装在弧形板410上并可沿弧形板410滑动。如图4所示,所述弧形板410优选设置为两个,两个弧形板410并列设置并均沿手柄110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的两个第一端面上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定位槽420,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的两个第二端面上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定位槽420,所述弧形板410可以为弧形板结构,并通过所述定位槽420对称设置,以使第一内滑动件120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在运动时受力均衡。
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两端的近端连接件 430和远端连接件440,所述近端连接件430和所述远端连接件440 通过所述弧形板410连接。所述弧形板410具有相对的第三近端和第三远端,所述弧形板410的第三近端与所述近端连接件430连接,所述弧形板410的第三远端与所述远端连接件440连接。所述近端连接件430和远端连接件440通过所述弧形板410连接后,可以达到周向限位的目的。近端连接件430与内管500的第四近端连接,在手柄旋转时,近端连接件430容易随手柄沿周向旋转,进而带动内管 500沿周向旋转,影响支架定位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近端连接件 430和远端连接件440通过弧形板410连接后,可以达到周向限位的目的,从而解决了近端连接件430随手柄沿周向旋转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4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板410 的凹面相对设置并限定出第二腔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近端连接件430上设置有第一盲孔,所述弧形板410的第三近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盲孔内;所述远端连接件440上设置有第二盲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弧形板410的第三远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盲孔内。所述第一盲孔和所述第二盲孔的形状均与所述弧形板410端部的形状相适应,即所述弧形板410为弧形板结构时,所述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均为弧形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以用于安装两根弧形板4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远端连接件440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顶管300和所述外管200从所述第一通孔中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110可包括中空管型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设置于所述手柄110中。所述手柄110优选由两个部分构成,请参考图5a和图5b,所述手柄 110包括两个分手柄111。在垂直于手柄110的轴线方向的平面上,每个所述分手柄111的内腔均呈半圆弧形,且两个分手柄111的径向尺寸完全相同。在每个分手柄111的凹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将两个分手柄111拼接从而形成沿手柄110的轴向贯通的空腔,以容纳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和第二内滑动件130。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121配合可以实现螺旋传动,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131配合可以实现螺旋传动。
此外,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还包括内管500、导引件600、第一输液管710和第二输液管810。
如图6所示,所述内管500设置于所述顶管300内,即所述内管500、顶管300和外管200从内向外依次嵌套设置。所述内管500 具有相对的第四近端和第四远端,所述内管500的第四远端从所述顶管300的第二远端伸出并在所述外管200内延伸,所述内管500与所述外管200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支架10可以被压缩至该环形空腔内。同时,所述内管500的第四远端还与所述导引件600连接,所述导引件600通常为一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的尖端部分远离所述内管的第四远端。在所述支架10未被释放时,所述导引件600与所述外管200的第一远端抵接,且两者间平滑过渡。
如图7所示,所述内管500的第四近端从所述顶管300的第二近端伸出并在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内延伸。所述内管500的第四近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710连接,所述第一输液管710远离所述内管500的端部可设置一鲁尔接头720,以便在实际使用时外接注射器来排空所述内管500中的空气。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管500的第四近端还可与所述近端连接件 43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近端连接件430设有沿轴向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内管500延伸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对内管500与近端连接件430的连接方式不作特别的限定,以可拆卸方式为最优,提升操作的便捷性。如此一来,当支架10完全释放后,可解除内管500与近端连接件430的连接关系。
详细来说,所述内管500的第四近端设置有内管连接组件510,所述内管连接组件510可包括第一连接套511、第二连接套512和锁紧帽513,所述第一连接套511用于连接所述内管500的第四近端和所述第一输液管710,所述第二连接套512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套511上,所述锁紧帽513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511和所述第二连接套512。例如,所述锁紧帽513与所述第二连接套512螺纹连接,旋紧所述锁紧帽513时,所述第一连接套511和所述第二连接套512紧固连接;松开所述锁紧帽513,所述第一连接套511与所述第一连接套511间可相对活动。所述第二连接套512与所述近端连接件430连接。如此,旋紧所述锁紧帽513以使所述内管500的第四近端位置固定,可避免在释放支架10的过程中内管500因受摩擦力而在轴向上运动导致移位。释放支架10时,所述导引件600与所述外管200脱离,给后续植入物输送系统撤出人体时带来不便,而在支架10释放完成后解除第一连接套511和第二连接套512的连接关系,拉动第一输液管710可使内管500向近端运动以使导引件600与外管200重新抵接,便于撤出植入物输送系统。应理解,所述内管 500的第四近端还可与其他元件例如一外部机构连接以达到相同的目的。
所述内管500的第四远端上还设置有显影环520,以便于对所述支架10进行定位。所述显影环520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两个以上。
请继续参阅图6并结合图8和图9,所述顶管300的第二远端上设置有顶管头端310,所述顶管头端310上设置有保持结构311,所述保持结构311用于保持和释放所述支架10。具体地,所述顶管头端310套设在所述顶管300上,其远离所述顶管300的第二远端的部分优选设计为伞状结构,该伞状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保持结构 311。较佳地,所述保持结构311为挂钩,所述挂钩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挂钩可沿所述顶管头端310的周向间隔设置。
如图9所示,所述顶管300的第二近端设置有顶管连接组件320,所述顶管连接组件320用于连接所述顶管300与所述内管500,同时所述顶管连接组件320还用于与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连接。
所述顶管连接组件320包括顶管接头321,所述顶管接头321设置于所述顶管200的第二近端,且顶管接头32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套设于所述内管500的外部并可沿所述内管500 滑动。同时,所述顶管接头321还与所述内管500密封连接,为此,所述顶管连接组件32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322和第二密封帽323,所述第二密封圈322套设在所述内管500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帽 323锁紧以使其与所述顶管接头321紧密接触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所述顶管接头321上还可设置第二卡槽,对应地,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的内壁上可设置第二卡环133,通过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环133的配合使得所述顶管300与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可拆卸连接。
请参考图10,所述外管200的第一近端设置有外管连接组件210,所述外管200通过所述外管连接组件210与所述顶管300的外部连接并可沿所述顶管300滑动,同时所述外管连接组件与所述顶管300 间应当密封连接。具体来说,所述外管连接组件210包括外管接头211、第一密封圈212和第二密封帽213,所述外管接头2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外管200上,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顶管300的外部,所述第一密封圈212套设与所述顶管300的外部,并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帽213锁紧而与所述外管200 抵紧密封。
所述外管接头210上还可以设置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内滑动件 120上可相应地设置第一卡环123,通过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一卡环123 的配合使得所述外管200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可拆卸连接。
另外,所述第二输送管810用于排空外管200与顶管300之间、以及顶管300与内管500之间的空气。详细地,所述第二输液管的设置方式可以包括如下两种选择:
第一种设置方式(图未示):所述外管接头上设置有第一支接头,所述第一支接头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输液管插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内,第二输液管远离所述第一支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
第二种设置方式是:如图9所示,在所述顶管连接件320还包括第二支连接头324,所述第二支连接头324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输液管810插设于所述第四连接孔内,以使所述顶管300和所述第二输液管810连通,所述第二输液管810远离所述顶管接头320的端部还设置有单向阀820。需说明的是,在组装各元件时可采用各种现有的方式来实现元件间的固定连接。例如,所述导引件600 可注塑于所述内管500的第四远端,所述顶管头端310可注塑或热熔于所述顶管300的第二远端,所述外管接头211可注塑于所述外管200的第一近端,所述内管500与第一连接套511间可通过胶水粘接,所述第二输液管810与所述第二支连接头324通过胶水粘接等。
下面以将所述支架10送入病变血管为例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的使用方法。
手术开始前,先将支架10压缩至所述外管200中;然后将一注射器连接在所述单向阀820上,利用该注射器向植入物输送系统注液例如肝素生理盐水,以排出内管500、顶管300及外管200间的空气,同时在鲁尔接头720上连接一注射器,利用该注射器向所述内管500中注液以排出内管500中的空气;再使用肝素生理盐水擦拭外管 200的外壁。
手术开始后,先穿刺血管,然后在X光机的监视下采用常规方法 (如导丝引导)将导引头600送入病变位置,并使所述显影环520与所述支架10所要放置的位置重合。然后旋转手柄110,使外管200 向近端运动,支架10被释放并膨胀,与此同时,顶管300推动支架 10往远端运动以使支架10始终位于预定位置处,并且所述导引件 600与所述外管200相脱离;持续旋转手柄110直至支架10被完全释放。随后,松开锁紧帽513,向近端拉动第一输液管710以驱动内管500向近端移动直至导引件600重新与外管200接触,最后将植入物输送系统撤出体外。
在释放支架10的过程中,若操作人员对所述支架10的位置不满意,在支架10完全释放之前,可反向转动手柄110,使所述外管200 朝向远端运动,同时所述顶管300回撤而将所述支架10拉回所述外管200内;之后操作人员重新调整支架10的位置并进行释放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仅以第一内滑动件120和第二内滑动件130在手柄110的轴向截面上呈弧形为例介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结构,但实际上,第一内滑动件120和第二内滑动件13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手柄110具有一轴向延伸的圆柱形第一腔体,且该圆柱形第一腔体的壁上形成有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且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第二内螺纹沿手柄110的轴向排布。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为一中空的圆管形结构,其外表面设置第一外螺纹121,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设置于所述手柄110的圆柱形第一腔体中,并且所述第一外螺纹121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配合。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也为一中空的圆管形结构,其外表面设置第二外螺纹131,所述第二内滑动件130设置于所述手柄110的圆柱形第一腔体中并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120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外螺纹131与所述第二内螺纹螺纹配合。
总之,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所述第一内滑动件、所述第二内滑动件和所述手柄的具体结构做严格限定,只要第一内滑动件和第二内滑动件在与手柄螺纹联接后,随手柄的转动,第一内滑动件和第二内滑动件能够同时做反向直线运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的优点在于,一方面通过驱动组件100驱动所述外管200和所述顶管300同时做反向直线运动,使支架10由远端至近端逐渐释放,同时由顶管300顶推支架 10向远端运动以补充支架10膨胀短缩造成的移位,使支架10输送至预定位置以保证治疗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螺纹进给的方式驱动外管200和顶管300运动,便于控制外管200和顶管300的运动距离,以准确地实现支架10的定位,降低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的优点还在于,近端连接件430和远端连接件440通过弧形板410连接,可以达到周向限位的目的,从而避免在手柄旋转时,近端连接件430带动内管500随手柄沿周向旋转,影响支架定位的准确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第一内滑动件、第二内滑动件、内管、外管和顶管,所述手柄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
所述外管具有相对的第一近端和第一远端,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连接;所述顶管具有相对的第二近端和第二远端,所述第二远端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第二近端与所述第二内滑动件连接;所述内管延伸通过所述外管和所述顶管,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间形成空腔,用于容纳所述植入物,并且所述第二远端用于与所述植入物的近端部分连接;
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螺纹配合以实现螺旋传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沿所述手柄的轴向作反向运动,以带动所述外管和所述顶管作反向运动,实现所述植入物由远端至近端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内滑动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手柄通过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的第一外螺纹配合以实现螺旋传动,所述手柄通过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内滑动件的第二外螺纹配合以实现螺旋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两个分手柄,在垂直于所述手柄轴向的截面上,所述两个分手柄的内腔均呈半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手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均为弧形,且所述第一内滑动件的凹面与所述第二内滑动件的凹面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手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均为半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手柄的轴向延伸的弧形板,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上均设置有沿所述手柄的轴向延伸的定位槽,并且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通过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弧形板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具有两个沿所述手柄的轴向延伸的第一端面,两个所述第一端面上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一内滑动件通过两个所述定位槽与两个所述弧形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内滑动件具有两个沿所述手柄的轴向延伸的第二端面,两个所述第二端面上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二内滑动件通过两个所述定位槽与两个所述弧形板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沿所述手柄的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限位凸台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或,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沿所述手柄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限位凸台安装于所述滑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两端的近端连接件和远端连接件,所述近端连接件和所述远端连接件通过两个弧形板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凹面相对设置并限定出用于第二腔体;所述远端连接件设有沿轴向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近端连接件设有沿轴向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内管延伸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二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具有相对的第三近端和第三远端,所述近端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盲孔,所述弧形板的第三近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盲孔内;所述远端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盲孔,所述弧形板的第三远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盲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顶管的第二远端的顶管头端,所述顶管头端上设置有保持结构,用于保持和释放所述植入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结构为沿所述顶管头端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挂钩。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还包括导引件,所述内管具有相对的第四近端和第四远端,所述内管的第四远端从所述外管的第一远端伸出并与所述导引件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显影环,所述显影环设置于所述内管的第四远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第一近端通过外管连接组件与所述顶管的外壁连接并可沿所述顶管的外壁滑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连接组件包括外管接头、第一密封圈和第一密封帽,所述外管接头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固设在所述外管上,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顶管的外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顶管外部,并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帽锁紧而与所述外管密封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接头上还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内滑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卡环,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环可拆卸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的第二近端设置有顶管连接组件,所述顶管连接组件包括顶管接头,所述顶管接头设置于所述顶管的第二近端且顶管接头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部并可沿所述内管滑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帽,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第二密封帽用于锁紧所述第二密封圈以使所述顶管接头与所述内管密封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接头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内滑动件上设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环可拆卸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内管的第四近端从所述顶管的第二近端伸出并与所述第一输液管连通;所述外管接头上设置有第一支连接头,所述第一支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输液管连通;或,
所述顶管接头上设置第二支连接头,所述第二支连接头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输液管连通。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第四近端设置有内管连接组件,所述内管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和锁紧帽,所述第一连接套用于连接所述内管与所述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二连接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外部并用于固定所述内管的第四近端,所述锁紧帽用于锁定所述第二连接套、第一连接套与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滑动件和所述第二内滑动件为同轴设置的两个中空管型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92160.6U CN211674738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92160.6U CN211674738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74738U true CN211674738U (zh) | 2020-10-16 |
Family
ID=72795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92160.6U Active CN211674738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7473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82096A (zh) * | 2019-12-24 | 2020-03-17 | 上海蓝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
CN114699229A (zh) * | 2022-06-06 | 2022-07-05 |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输送器手柄和编织型网格支架输送器 |
CN115363835A (zh) * | 2022-10-27 | 2022-11-22 |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输送堆叠式覆膜支架的输送器和输送器手柄 |
WO2023116388A1 (zh) * | 2021-12-21 | 2023-06-29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输送系统 |
-
2019
- 2019-12-24 CN CN201922392160.6U patent/CN21167473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82096A (zh) * | 2019-12-24 | 2020-03-17 | 上海蓝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
WO2023116388A1 (zh) * | 2021-12-21 | 2023-06-29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输送系统 |
CN114699229A (zh) * | 2022-06-06 | 2022-07-05 |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输送器手柄和编织型网格支架输送器 |
CN115363835A (zh) * | 2022-10-27 | 2022-11-22 |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输送堆叠式覆膜支架的输送器和输送器手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674738U (zh) |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 |
CN110882096A (zh) |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 |
RU2709546C2 (ru) | Самоориентирующийся кожух высокого давления и механизм стыковки кожуха высокого давления и инъектора | |
JP2019080947A (ja) | 自己配向シリンジ及びシリンジ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 |
US4911695A (en) | Plunger for power-driven angiographic syringe, and syringe and power injector system utilizing same | |
KR101573978B1 (ko) | 스텐트 고정 시스템 | |
US7361156B2 (en) | Pressure jacket system with pivotal locking members | |
US20020128601A1 (en) | Front load pressure jacket system with syringe holder | |
CN110025415B (zh) | 一种医用植入物释放系统的手柄 | |
WO2000078386A1 (en) | Integrated inflation/def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
WO2004000392A1 (en) |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jecting multiple fluids into a patient | |
CN110974502B (zh) | 输送器以及植入件输送系统 | |
CN108371574B (zh) | 自膨支架输送系统及其输送手柄 | |
EP4458388A1 (en) | Interventional injection device and interventional injection system | |
CN109700566B (zh) | 输送装置及系统 | |
WO2018120750A1 (zh) | 自膨胀支架输送系统及其相关组件 | |
EP3903731A1 (en) | Delivery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14983632A (zh) | 双向移动释放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 |
US6565531B1 (en) | Drug solution delivery device | |
CN115105258A (zh) | 含周向限位机构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 |
CN112315638B (zh) |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 |
CN211023326U (zh) | 一种快速释放的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 |
CN112089513B (zh) | 一种异轴驱动式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 |
EP3503942B1 (en) | Portable liquid drug delivery device | |
CN218220398U (zh) | 双向移动释放的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