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2034U - 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72034U
CN211672034U CN201922282652.XU CN201922282652U CN211672034U CN 211672034 U CN211672034 U CN 211672034U CN 201922282652 U CN201922282652 U CN 201922282652U CN 211672034 U CN211672034 U CN 211672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hook
hook
fish
line
bu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26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志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2826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72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72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720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包括浮漂、铅坠、铅坠连接线、多个挡针和多个鱼钩线组;铅坠悬挂在浮漂的下方,多个挡针环绕一周且间隔的横向设置在浮漂上;鱼钩线组包括弹性部件、鱼钩连接环、鱼钩连接线和钩体,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浮漂顶端平面的中心位置处,弹性部件的另一端通过鱼钩连接环与鱼钩连接线的一端连接,钩体与鱼钩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鱼钩连接环通过所述弹性部件向下拉伸至铅坠处并钩挂在对应的挡针上,并通过鱼咬钩体的外力将鱼钩连接环从对应的挡针上向外拉出,弹性部件带动钩体向上抬起以刺鱼。弹性部件的弹力起到反冲作用将钩体弹起实现自动刺鱼,极大的提高了钓鱼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鱼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
背景技术
鱼钩在钓鱼作业中是必不可少的用具之一,目前最常用的为单鱼钩和炸弹鱼钩,炸弹鱼钩又叫组钩、爆炸钩、吸入钩、集团钩。常用于捕鱼作业,由于其多钩,捕钓能力强,以此得名。是由多枚钓钩并列拴在一起而成,是伴随海竿流行而兴起的一种组合钩具。
在钓鱼过程中需要进行刺鱼动作,刺鱼是指鱼咬口后,扬杆让鱼钩刺入鱼嘴,将鱼钩牢固,以达到收线的目的,何时刺鱼是需要具有一定的钓鱼经验的,否则,容易造成鱼脱钩的情况,但现有的单鱼钩和炸弹鱼钩功能较单一,钓鱼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包括浮漂、铅坠、铅坠连接线、多个挡针和多个鱼钩线组;
所述浮漂为倒立的锥形结构,多个所述鱼钩线组环绕于所述浮漂一周的等间距设置在所述浮漂上,所述铅坠通过所述铅坠连接线悬挂在所述浮漂的下方,所述鱼钩线组的数量与所述挡针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挡针与多个所述鱼钩线组位置一一对应且横向设置在所述铅坠的侧壁上;
所述鱼钩线组包括弹性部件、鱼钩连接环、鱼钩连接线和钩体,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浮漂顶端平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鱼钩连接环与所述鱼钩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钩体与所述鱼钩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鱼钩连接环通过所述弹性部件向下拉伸至所述铅坠处并钩挂在对应的挡针上,并通过鱼咬所述钩体的外力将所述鱼钩连接环从所述挡针上横向向外拉出,所述弹性部件带动所述钩体向上抬起以刺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拉动鱼钩线组的弹性部件使鱼钩连接环拉动至铅坠处并钩挂在挡针上,铅坠使整个炸弹鱼钩竖立在水底,当鱼吃钩体时拉动整个鱼钩线组,使鱼钩连接环从挡针处脱离,弹性部件的弹力起到反冲作用将钩体弹起实现自动刺鱼,浮漂的浮力使钩体抬升,离开水底部,起到防挂底的用途,防止鱼快速窜动拉断鱼线,极大的提高了钓鱼成功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自动刺鱼炸弹鱼钩还包括浮漂座,所述浮漂座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浮漂的中部以中轴线为轴环绕一周的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部,所述浮漂座与所述浮漂共轴线并固定在所述浮漂的底端,所述浮漂座与所述凹部形成用于放置鱼饲料的空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鱼食包裹在整个凹部周围,整个炸弹鱼钩投入水中时,鱼食慢慢的扩散,可将鱼引诱过来。
进一步,所述铅坠的中轴线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从所述铅坠顶端贯穿至底端;所述铅坠连接线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浮漂座的中心处,其底端从所述铅坠的通孔顶端穿入并从通孔底端穿出,将所述铅坠悬挂在所述浮漂的下方;
所述自动刺鱼炸弹鱼钩还包括用于与鱼竿的鱼线连接的所述鱼竿连接环,所述鱼竿连接环大于所述通孔底端的直径,所述鱼竿连接环设置在所述铅坠连接线的底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铅坠通过鱼线吊在浮漂下方,使整个炸弹鱼钩竖立在水底;将鱼竿的鱼线钩在鱼竿连接环上,将本炸弹鱼钩方便的和鱼竿连为一体,且鱼竿连接环能够防止铅坠掉落。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直径从所述铅坠顶端至底端逐渐变小;所述鱼钩连接线的中部设有用于限位所述铅坠的线挡结,所述线挡结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顶端的直径且大于底端的直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收线时,线挡结具有限位作用,线挡结卡住铅坠向上移动,将铅坠限制在线挡结与鱼竿连接环之间,铅坠只能在这个范围内移动,使浮漂具有一定的上浮空间,避免鱼钩挂底。
进一步,所述自动刺鱼炸弹鱼钩还包括用于与鱼竿的鱼线连接的所述鱼竿连接环,所述鱼竿连接环设置在所述鱼钩连接线的底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鱼竿的鱼线钩在鱼竿连接环上,将本炸弹鱼钩方便的和鱼竿连为一体。
进一步,每个所述鱼钩线组的所述鱼钩连接线和所述钩体均设有多个,且所述鱼钩连接线的数量与所述钩体的数量相等,一个所述鱼钩连接线和一个所述钩体为一组鱼钩组,每个所述鱼钩线组的所述鱼钩连接环上连接有多组鱼钩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有多个组鱼钩组,提高鱼吃钩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刺鱼炸弹鱼钩还包括弹簧和浮球,所述弹簧竖直的固定在所述浮漂顶端平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浮球固定在所述弹簧的顶端,各个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浮球上。
进一步,所述浮球上且位于所述鱼钩线组的两侧设有对穿的通孔,所述鱼钩线组设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鱼钩线组的弹性部件从一侧的所述浮球通孔穿入浮球内,并从另一侧的所述浮球通孔穿出并延伸至另一组所述鱼钩线组的弹性部件处,并与其连接为一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弹簧的弹力和浮球浮力,使鱼钩抬升,离开水底部,防止鱼快速窜动拉断鱼线;当鱼咬住一侧钩体时,从鱼钩连接环挡针处脱离,而另一侧的鱼钩连接环没有脱离,脱离挡针的一端的鱼钩线组迅速滑过浮球对穿孔,能够极大的提高刺鱼效率。
进一步,所述弹性部件为橡皮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橡皮筋的弹性好,且成本较低。
进一步,所述自动刺鱼炸弹鱼钩还包括用于引诱鱼的多个泡沫珠,多个所述泡沫珠分布在所述浮漂中部的表面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泡沫珠分布在浮漂中部的表面上,能够较好的引诱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刺鱼炸弹鱼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鱼钩连接环与挡针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鱼钩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挡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美式8字环与挡针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刺鱼炸弹鱼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四组鱼钩线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如下:
1、浮漂,2、浮漂座,3、铅坠,4、铅坠连接线,5、挡针,6、鱼钩线组,7、浮球,8、线挡结,9、弹簧,10、鱼竿连接环,11、泡沫珠,12、通孔,601、弹性部件,602、鱼钩连接环,603、鱼钩连接线,604、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包括浮漂1、铅坠3、铅坠连接线4、多个挡针5和多个鱼钩线组6;还包括弹簧9和浮球7;
所述浮漂1为倒立的锥形结构,多个所述鱼钩线组6环绕于所述浮漂1一周的等间距设置在所述浮漂1上,所述铅坠3通过所述铅坠连接线4悬挂在所述浮漂1的下方,所述鱼钩线组6的数量与所述挡针5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挡针5与多个所述鱼钩线组6位置一一对应且横向设置在所述铅坠3侧壁上;
如图2-3所示,所述鱼钩线组6包括弹性部件601、鱼钩连接环602、鱼钩连接线603和钩体604,所述弹性部件601的一端固定在浮漂1顶端平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弹性部件60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鱼钩连接环602与所述鱼钩连接线603的一端连接,所述钩体604与所述鱼钩连接线60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鱼钩连接环602通过所述弹性部件601向下拉伸至所述铅坠3处并钩挂在对应的挡针5上,并通过鱼咬所述钩体604的外力将所述鱼钩连接环602从所述挡针5上横向向外拉出,所述弹性部件601带动所述钩体604向上抬起以刺鱼。
如图1所示,所述弹簧9竖直的固定在所述浮漂1顶端平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浮球7固定在所述弹簧9的顶端,各个所述弹性部件60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浮球7上。
具体地,所述浮漂1顶端平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圆形槽体,所述弹簧9的底部固定在圆形槽体内,所述浮球7的底部设有连接椎体,所述浮球7通过连接椎体与所述弹簧9连为一体。将鱼钩连接环602钩挂在挡针5上时,浮球7向下按压弹簧9。
另一种方式是,所述浮漂1顶端平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伸缩孔,伸缩孔的直径比比弹簧直径略大的圆形空心管,所述弹簧9弹簧固定在浮漂中心的伸缩孔内。
具体地,鱼竿的鱼线可连接在弹簧9上。
上述实施例中,浮球的浮力使整个鱼钩竖立在水底,使得鱼饵慢慢层层雾化掉落,诱鱼效果更佳。
具体地,鱼钩连接环602为美式8字环,美式8字环包括上下两个钢圈部件以及连接两个钢圈部件的连接件,且两个钢圈部件与连接件转动连接,鱼钩连接环602可选择型号为12或14号。弹性部件601固定在上钢圈部件上,鱼钩连接线603固定在下钢圈部件上,能够防止鱼钩连接线603打结。
具体地,浮漂1为塑料材质制成,浮漂1为中空锥形结构。具有较好的浮力效果。
具体地,如图5所示,鱼钩连接环601可为一个钢圈,优选地,鱼钩连接环601为美式8字环,挡针为一根直针,弹性部件601可为橡皮筋。美式8字环其中一个钢圈套在挡针上,在弹性部件601的张力作用下(即具有一个向上拽钢圈的力),使钢圈紧钩在挡针上,在甩杆、抛竿时钢圈不容易脱离挡针,但横向拉动钢圈时,会脱离挡针,也就是说,鱼咬住钩体时,会横向向外拉出鱼钩连接环,使其脱离挡针,而脱离挡针的一刻,弹性部件的回弹力会使钩体604在鱼嘴里抬起,达到自动刺鱼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拉动鱼钩线组6的弹性部件601使鱼钩连接环602拉动至铅坠3处并钩挂在挡针5上,铅坠3使整个炸弹鱼钩竖立在水底,当鱼吃钩体604时拉动整个鱼钩线组6,使鱼钩连接环602从挡针5处脱离,弹性部件601的弹力起到反冲作用将钩体604弹起实现自动刺鱼,浮漂1的浮力使钩体604抬升,离开水底部,起到防挂底的用途,防止鱼快速窜动拉断鱼线,极大的提高了钓鱼成功率。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刺鱼炸弹鱼钩还包括浮漂座2,所述浮漂座2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浮漂1的中部以中轴线为轴环绕一周的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部,所述浮漂座2与所述浮漂1共轴线并固定在所述浮漂1的底端,所述浮漂座2与所述凹部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鱼饲料的空间。
具体地,钩挂时,要将所述铅坠3移动至浮漂座2的下方,将鱼钩连接环602钩挂在挡针5上。
上述实施例中,能够将鱼食包裹在整个凹部周围,整个炸弹鱼钩投入水中时,鱼食慢慢的扩散,可将鱼引诱过来。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铅坠3的中轴线处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从所述铅坠3顶端贯穿至底端;所述铅坠连接线4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浮漂座2的中心处,其底端从所述铅坠3的通孔12顶端穿入并从通孔12底端穿出,将所述铅坠3悬挂在所述浮漂1的下方;
所述自动刺鱼炸弹鱼钩还包括用于与鱼竿的鱼线连接的所述鱼竿连接环10,所述鱼竿连接环10大于所述通孔12底端的直径,所述鱼竿连接环10设置在所述铅坠连接线4的底端。
应理解地,鱼竿的鱼线可连接在浮漂1顶端的弹簧或鱼竿连接环10上,无论鱼竿的鱼线连接在顶端还是底端,浮漂1是具有浮力的,因此抛入水中时,都是同一个形态,即浮漂1在上、铅坠3在下的形态。
上述实施例中,铅坠通过鱼线吊在浮漂下方,使整个炸弹鱼钩竖立在水底;将鱼竿的鱼线钩在鱼竿连接环10上,将本炸弹鱼钩方便的和鱼竿连为一体,且鱼竿连接环10能够防止铅坠3掉落。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通孔12的直径从所述铅坠3顶端至底端逐渐变小;所述鱼钩连接线603的中部设有用于限位所述铅坠3的线挡结8,所述线挡结8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12顶端的直径且大于底端的直径。
具体地,线挡结8由鱼钩连接线603打结得到,或者线挡结8为珠子。
上述实施例中,在收线时,线挡结8具有限位作用,线挡结8卡住铅坠3向上移动,将铅坠3限制在线挡结与鱼竿连接环10之间,铅坠3只能在这个范围内移动,使浮漂具有一定的上浮空间,避免鱼钩挂底。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鱼钩线组6的所述鱼钩连接线603和所述钩体604均设有多个,且所述鱼钩连接线603的数量与所述钩体604的数量相等,一个所述鱼钩连接线603和一个所述钩体604为一组鱼钩组,每个所述鱼钩线组6的每个所述鱼钩连接环602上连接有多组鱼钩组。
上述实施例中,设有多个组鱼钩组,提高鱼吃钩的效率。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部件601为橡皮筋。
上述实施例中,橡皮筋的弹性好,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所述浮球7上且位于所述鱼钩线组6的两侧设有对穿的通孔,所述鱼钩线组6设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鱼钩线组6的弹性部件601从一侧的所述浮球7通孔穿入浮球7内,并从另一侧的所述浮球7通孔穿出并延伸至另一组所述鱼钩线组6的弹性部件601处,并与其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两组鱼钩线组6可共用一个弹性部件,即橡皮筋,也就是说,其中一组所述鱼钩线组6的橡皮筋穿过两个对穿的通孔,并连接至另一组所述鱼钩线组6的鱼钩连接环602。
优选地,如图7所示,还可以再增加两组鱼钩线组6,这两组鱼钩线组6的连接方式与上述两组鱼钩线组6连接方式相同,则需要在所述浮球7上再增设一组对穿的通孔将两组鱼钩线组6进行连接。
所述鱼钩线组6的弹性部件的端部也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浮球7上。
上述实施例中,利用弹簧的弹力和浮球浮力,使鱼钩抬升,离开水底部,防止鱼快速窜动拉断鱼线;当鱼咬住一侧钩体时,从鱼钩连接环挡针处脱离,而另一侧的鱼钩连接环没有脱离,脱离挡针的一端的鱼钩线组迅速滑过浮球对穿孔,能够极大的提高刺鱼效率。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刺鱼炸弹鱼钩还包括用于引诱鱼的多个泡沫珠11,多个所述泡沫珠11分布在所述浮漂1中部的表面上。
具体地,所述浮漂1中部靠近顶端的一侧环绕一周的设有泡沫珠11,各泡沫珠11之间等间距设置,所述浮漂1中部靠近浮漂座2的一侧环绕一周的也设有泡沫珠11,鱼饵包裹在所述浮漂1中部且位于两圈的泡沫珠11之间。在浮漂座2与铅坠3之间也可以包裹上鱼饵。
上述实施例中,多个泡沫珠11分布在浮漂1中部的表面上,能够较好的引诱鱼。
使用本自动刺鱼炸弹鱼钩的方法为,在浮漂1中部的周围裹上一圈鱼饵,拉动各个橡皮筋将各个钩在对应的挡针5上,各个橡皮筋在鱼饵的外侧,将鱼竿的鱼线系在远抛线连接环9上或鱼竿连接环10上,抛入河中,静待上鱼。当鱼吃钩体604时拉动整个鱼钩线组6,使鱼钩连接环602从挡针5处脱离,橡皮筋的弹力起到反冲作用将钩体604弹起实现自动刺鱼,浮漂1的浮力使钩体604抬升,离开水底部,起到防挂底的用途,防止鱼快速窜动拉断鱼线,极大的提高了钓鱼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主要功能是自动刺鱼和防挂底。漂座定位在铅坠3的上方,线挡结及线挡结部分的鱼线弯曲置于漂座与铅坠的缝隙外,使浮漂有上浮的空间,防止鱼钩挂底。
拉动鱼钩线组6的弹性部件601使鱼钩连接环602拉动至铅坠3处并钩挂在挡针5上,铅坠3使整个炸弹鱼钩竖立在水底,当鱼吃钩体604时拉动整个鱼钩线组6,使鱼钩连接环602从挡针5处脱离,弹性部件601的弹力起到反冲作用将钩体604弹起实现自动刺鱼,浮漂1的浮力使钩体604抬升,离开水底部,起到防挂底的用途,防止鱼快速窜动拉断鱼线,极大的提高了钓鱼成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漂(1)、铅坠(3)、铅坠连接线(4)、多个挡针(5)和多个鱼钩线组(6);
所述浮漂(1)为倒立的锥形结构,多个所述鱼钩线组(6)环绕于所述浮漂(1)一周的等间距设置在所述浮漂(1)上,所述铅坠(3)通过所述铅坠连接线(4)悬挂在所述浮漂(1)的下方,所述鱼钩线组(6)的数量与所述挡针(5)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挡针(5)与多个所述鱼钩线组(6)位置一一对应且横向设置在所述铅坠(3)侧壁上;
所述鱼钩线组(6)包括弹性部件(601)、鱼钩连接环(602)、鱼钩连接线(603)和钩体(604),所述弹性部件(60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浮漂(1)顶端平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弹性部件(60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鱼钩连接环(602)与所述鱼钩连接线(603)的一端连接,所述钩体(604)与所述鱼钩连接线(60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鱼钩连接环(602)通过所述弹性部件(601)向下拉伸至所述铅坠(3)处并钩挂在对应的挡针(5)上,并通过鱼咬所述钩体(604)的外力将所述鱼钩连接环(602)从所述挡针(5)上横向向外拉出,所述弹性部件(601)带动所述钩体(604)向上抬起以刺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刺鱼炸弹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刺鱼炸弹鱼钩还包括浮漂座(2),所述浮漂座(2)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浮漂(1)的中部以中轴线为轴环绕一周的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部,所述浮漂座(2)与所述浮漂(1)共轴线并固定在所述浮漂(1)的底端,所述浮漂座(2)与所述凹部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鱼饲料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刺鱼炸弹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坠(3)的中轴线处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从所述铅坠(3)顶端贯穿至底端;所述铅坠连接线(4)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浮漂座(2)的中心处,其底端从所述铅坠(3)的通孔(12)顶端穿入并从通孔(12)底端穿出,将所述铅坠(3)悬挂在所述浮漂(1)的下方;
所述自动刺鱼炸弹鱼钩还包括用于与鱼竿的鱼线连接的鱼竿连接环(10),所述鱼竿连接环(10)大于所述通孔(12)底端的直径,所述鱼竿连接环(10)设置在所述铅坠连接线(4)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刺鱼炸弹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的直径从所述铅坠(3)顶端至底端逐渐变小;所述鱼钩连接线(603)的中部设有用于限位所述铅坠(3)的线挡结(8),所述线挡结(8)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12)顶端的直径且大于底端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刺鱼炸弹鱼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鱼钩线组(6)的所述鱼钩连接线(603)和所述钩体(604)均设有多个,且所述鱼钩连接线(603)的数量与所述钩体(604)的数量相等,一个所述鱼钩连接线(603)和一个所述钩体(604)为一组鱼钩组,每个所述鱼钩线组(6)的所述鱼钩连接环(602)上连接有多组鱼钩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刺鱼炸弹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鱼炸弹鱼钩还包括弹簧(9)和浮球(7),所述弹簧(9)竖直的固定在所述浮漂(1)顶端平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浮球(7)固定在所述弹簧(9)的顶端,各个所述弹性部件(60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浮球(7)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刺鱼炸弹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7)上且位于所述鱼钩线组(6)的两侧设有对穿的通孔,所述鱼钩线组(6)设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鱼钩线组(6)的弹性部件(601)从一侧的所述浮球(7)通孔穿入浮球(7)内,并从另一侧的所述浮球(7)通孔穿出并延伸至另一组所述鱼钩线组(6)的弹性部件(601)处,并与其连接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刺鱼炸弹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601)为橡皮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刺鱼炸弹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刺鱼炸弹鱼钩还包括用于引诱鱼的多个泡沫珠(11),多个所述泡沫珠(11)分布在所述浮漂(1)中部的表面上。
CN201922282652.X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72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2652.XU CN211672034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2652.XU CN211672034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72034U true CN211672034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2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265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72034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72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44979A1 (en) Fishing devices and methods
US7841129B2 (en) Snag-proof multi-purpose fishing tackle
US7861456B2 (en) Fishing rig
US5207013A (en) Free floating fishing tool
CN108401997B (zh) 全自动钓鱼器
KR200476223Y1 (ko) 낚싯줄에 관통되어 낚싯줄을 타고 상하 유동하는, 부력구, 밑밥 부착구 및 무게 추 일체형 유동식 집어 봉돌
CN211672034U (zh) 一种自动刺鱼炸弹鱼钩
US20060265937A1 (en) Drift fishing rig
KR101226391B1 (ko) 다어종 포획용 망낚시구
KR102261100B1 (ko) 낚시용 루어
CN211746347U (zh) 一种结合丝网的组钩结构
CN107232153B (zh) 磁力触发自动钓鱼器
CN210329026U (zh) 一种新型钓鱼机器人
GB2435603A (en) Floating groundbait device
CN107296019B (zh) 钓钩组件
CN208739940U (zh) 一种带浮力球的浮漂
CN207322443U (zh) 多功能自动钓鱼坠
US12004497B2 (en) Fishing net with post and cable pulley system
CN211268230U (zh) 一种多功能鱼钩
CN206150234U (zh) 多功能杠杆钓钩
CN215188925U (zh) 一种诱钓一体钓具
US20180199552A1 (en) Hooked on fishing lure/spinner bait
JP3154082U (ja) 釣り用仕掛
CN210275607U (zh) 一种新型钓鱼打窝器
JP2018174886A (ja) 大型魚の釣り方法とその仕掛けと道糸連結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