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69724U - 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69724U
CN211669724U CN202020500121.3U CN202020500121U CN211669724U CN 211669724 U CN211669724 U CN 211669724U CN 202020500121 U CN202020500121 U CN 202020500121U CN 211669724 U CN211669724 U CN 211669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alarm system
alarm
unit
intrusion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01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Puz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Puz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Puz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Puz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01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69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69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69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包括红外信号发生单元、报警单元和智能手环,红外信号发生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发射部件和接收部件,报警单元和智能手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红外信号发生单元对应连接,用于响应红外信号发生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并进行报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制作和使用方便,提醒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需要对某个区域进行隔离时,通常采用拉警戒线的方式,例如施工现场、事故处理现场等等。工作人员首先在现场沿着边缘等间距放置隔离杆,在每两根隔离杆之间拉一条伸缩带或隔离链,提醒行人此处禁止通行。一方面防止外界对隔离现场的干扰,另一方面也阻止外界因素进入现场造成事故。
但是,拉警戒线需要至少两个人一格一格的铺设隔离杆和伸缩带,而且因为伸缩带的自重,相邻两根隔离杆又不能相聚太远,导致警戒线制作的速度受限制;再者,警戒线铺设完成后,虽然起到了提醒行人的目的,但是通常现场环境比较复杂,会出现人或物不小心越过警戒线的情况,因为没有人随时盯着警戒线,所以即便有人越过警戒线,有时候也不会被察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警戒线制作速度慢和无法识别闯入物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包括红外信号发生单元、报警单元和智能手环,红外信号发生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发射部件和接收部件,报警单元和智能手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红外信号发生单元对应连接,用于响应红外信号发生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并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发射部件和所述接收部件之间的间距为50-100米。
进一步的,发射部件和所述接收部件均安装在反光锥上。
进一步的,反光锥上套设有安装座,发射部件固定在安装座上。
进一步的,报警单元底部设置有磁铁,磁铁和报警单元通过伸缩杆固定。
进一步的,报警单元包括发光模块和发声模块。
进一步的,红外信号发生单元、报警单元和智能手环中均内置有无线通讯模块。
进一步的,接收部件连接有用于测试系统功能的遥控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对设置的一组发射机和接收机,就可以完成50-100米的警戒,相对与传统的警戒线结构更加简单,也更容易制作。
2.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在反光锥上,不必另设支撑机构,方便就地取材,使用灵活。
3.本实用新型通过报警器可以及时发现侵入情况,防止外界干扰处理现场;还配设手环,保证提醒通知切实的传达到现场的所有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闯入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闯入报警系统的红外发射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闯入报警系统的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闯入报警系统的报警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闯入报警系统的报警灯内部示意图。
图中,1为反光锥,2为安装座,21为固定螺纹,3为红外发射机,31为红外发射口,32为底座,4为接收机终端,5为报警器,51为LED灯,52为电路板,6为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或依赖的程序均为本技术领域的常规程序或简单程序,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做出常规选择或者适应性调整。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1: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参见图1,以一组相对设置的红外对射探测器为感应部件,在处理现场的边缘相对设置。如果需要形成封闭警戒区域,可以采用多组探测器构成多边形区域,该系统也可以当作围栏,门禁等使用。
上述红外对射探测器包括红外发射机3和接收机终端4,二者外形相同,为长方体结构。以红外发射机3为例,参见图2,前端圆形的类似镜头的部件为红外发射口31,能够发射红外线信号,对应的在接收机终端4相同的位置为红外接收口,红外发射机3和接收机终端4的底部设置底座32,该底座32设有内螺纹。
红外发射机3和接收机终端4安装在反光锥1上,参见图3,通过安装座2套接在反光锥1的顶端,安装座2为中空的圆锥形,顶端设有突起,突起上含有能够与红外发射机3和接收机终端4的底座上的内螺纹配和的固定螺纹21,红外发射机3和接收机终端4通过螺纹固定在安装座2上,然后将安装座2套放在反光锥1的顶端即可,非常方便。
安装完红外发射机3和接收机终端4以后,将反光锥1放在需要警戒的边缘,间距在50-100米之前,然后微调红外发射机3和接收机终端4的角度使二者对向设置即可。与接收机终端对应的是报警器5,其结构参见图4和图5,报警器5的面板上分布设置有多个LED灯51,在LED灯51的中间设置电路板52,电路板52上包括和接收机终端4通信的无线电模块,在报警器5的底部设置磁铁6,可以吸附在现场任意铁质物品上,非常得方便。即便没有可吸附的未知,由于该报警器5是无线连接的,将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不吸附也可。磁铁6可以安装在伸缩杆上,伸缩杆和报警器5的底部固定,在处理公路事故时,可将伸缩杆抽出挂在高速公路的护栏上。在报警器5的底部还设置120分贝超响度发声器,和电路板52通过导线相连,电路板5可采用单片机芯片,用来控制驱动LED灯51和发声器。
该报警系统还配套有多个智能手环,接收机终端4、报警器5、智能手环通过无线电频谱模块进行通讯,利用波段、频率信道实现互联互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无线电通讯模块连接的方式,接收机终端4的无线电通讯模块将红外接收器的信号传递给报警器5和智能手环,报警器5中内置无线电通讯模块接收器,接收到上述红外信号以后,通过电路板52驱动LED灯51闪烁发声器鸣响。 同时,智能手环接收到该红外信号以后,立即振动和蜂鸣提醒工作人员。
在上述报警系统安装完成以后,使用遥控器进行测试。遥控器上有两个按键,上和下。测试开始时,按上键,遥控器会向命令接收机终端4发射红外报警信号,该信号被报警器5和手环接收以后开始报警,说明系统正常,然后按下键,关闭报警器和手环,系统进入防闯入状态。
上述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第一步、放置红外对射探测器,间距50-100米;然后按如下顺序打开红外防闯入报警系统:(1)打开接收终端和发射器;(2)打开声光警报器电源;(3)佩戴者将手环至于开启模式。必须按顺序打开,否则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第二步、测试:布防完成后按遥控器的上键打开系统进行测试,有警报声后按遥控器的下键关闭警报器,系统进入防闯入状态;
第三步、当有外界的人或物闯入布防区域,触发报警系统,警报器警示灯爆闪并响起警报,手环佩戴者的手环发出警报和振动后,必须人工干预系统才会停止。按遥控器下键循环切换进入布防状态,或者断开声光警报器的电源重新打开声光警报器;
第四步、有干扰物闯入触发报警系统后,必须将干扰物辆移除布防区域,才能关闭警报,否则关闭不了,因为会重复触发报警;
第五步、关机:不用时把电源开关按到关的位置。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Claims (9)

1.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信号发生单元、报警单元和智能手环,所述红外信号发生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发射部件和接收部件,所述报警单元和所述智能手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红外信号发生单元对应连接,用于响应所述红外信号发生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并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部件和所述接收部件之间的间距为50-100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部件和所述接收部件均安装在反光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锥上套设有安装座,所述发射部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单元底部设置有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单元的底部设有伸缩杆,所述磁铁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发光模块和发声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信号发生单元、报警单元和智能手环中均内置无线电通讯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部件连接有用于测试系统功能的遥控器。
CN202020500121.3U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 Active CN211669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0121.3U CN211669724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0121.3U CN211669724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69724U true CN211669724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43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0121.3U Active CN211669724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69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67099A (en) Motion sensing, lighting and alarming system
US6727814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and communicating status information from a portable medical device
CA2381052C (en) Portable motion detector and alarm system and method
US6774790B1 (en) Solar powered perimeter beam
US9153107B2 (en) Multi-sensory alarming device
US8081073B2 (en) Integrated motion-image monitoring device with solar capacity
US5012223A (en) Sound activated device and method
CA2324852A1 (en) Security system
US20140375453A1 (en) System for Detecting an Intrusion Attempt Inside a Perimeter Defined by a Fence
JP2013109440A (ja) 防犯カメラ装置
US11236896B1 (en) Closed-door night light
CN211669724U (zh) 一种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
CN103329887A (zh) 一种果园驱鸟及防盗报警装置
US20110080292A1 (en) Security Device and Security System
US7301457B2 (en) Security system and perimeter beam tower
JPWO2007132519A1 (ja) 防犯方法、防犯装置及び防犯装置付設備
JP2000099835A (ja) 防犯センサ
CN209070675U (zh) 一种周界入侵灯光指示系统
JP2007241965A (ja) 赤外線式防犯警報システム
CN101067890A (zh) 光电防盗系统
EP0675469B1 (de) Funkalarm-Sicherheitssystem
BRPI0709172A2 (pt) método e ativadores e método para preparação dos mesmos
CN210442898U (zh) 一种门窗智能防护振动探测器
CN214311976U (zh) 一种基于电子围墙的安防系统
CN202600884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被动式红外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