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4484U - 一种新型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4484U
CN211654484U CN202020441616.3U CN202020441616U CN211654484U CN 211654484 U CN211654484 U CN 211654484U CN 202020441616 U CN202020441616 U CN 202020441616U CN 211654484 U CN211654484 U CN 211654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nd plate
side plates
groove
upp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16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nxinlo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nxinl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nxinlo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nxinl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16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4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4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4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变压器,包括上壳、下壳以及线圈,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连接形成的壳体内,所述上壳包括顶板、第一端板以及两个上侧板,所述下壳包括底板、第二端板以及两个下侧板,所述下侧板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槽,当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连接时,两个所述下侧板位于两个所述上侧板的内侧,两个所述上侧板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槽中,并且可沿所述滑动槽移动,直至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端板,以及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一端板。当拆卸时,两个所述上侧板沿所述滑动槽移动一定距离,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相对滑动,直至所述上壳从所述下壳的一端拆下,拆卸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变压器根据功能和工作场景不同,一般会分为多种类型,比如一些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通讯变压器,因为安装环境的限制,此类变压器体积一般较小。一般小型变压器会包括上壳和下壳,线圈等电性原件设置在上壳与下壳连接形成的壳体内,目前上壳和下壳通常采用相互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但通过卡接方式进行连接,不便于对变压器进行拆卸,为拆卸上下壳增加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变压器,方便对上壳和下壳进行拆卸。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变压器,包括上壳、下壳以及线圈,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连接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上壳包括顶板、第一端板以及两个上侧板,两个所述上侧板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并且分别位于所述顶板的两侧位置;所述下壳包括底板、第二端板以及两个下侧板,两个所述下侧板设置在两个所述上侧板的内侧,并且所述下侧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上侧板相对应的滑动槽,所述上侧板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并可沿所述滑动槽移动一定距离,使得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端板,以及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一端板,紧固螺丝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一端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侧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动凸起,所述上侧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凸起相对应的第一导轨槽,所述第一滑动凸起伸进所述第一导轨槽内,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槽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槽,所述上侧板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槽相对应的第二滑动凸起,所述第二滑动凸起伸进所述第二导轨槽内,并可沿所述第二导轨槽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硅胶垫,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伸进所述定位槽内并抵持所述硅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顶面上设置有防尘槽,所述防尘槽内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位置与所述散热孔的位置相对应,防止灰尘从所述散热孔内进入所述收容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通过若干引脚与外部电性原件电连接,若干所述引脚的顶端伸进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线圈电连接,若干所述引脚的底端穿过所述下侧板与外部电性原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固定时,两个所述下侧板位于两个所述上侧板的内侧,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端板,并通过紧固螺丝进行固定,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一端板;当拆卸时,拆下所述紧固螺丝,两个所述上侧板沿所述滑动槽移动一定距离,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相对滑动,直至所述上壳从所述下壳的一端拆下,拆卸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变压器的分解图;
图3为下壳的侧视图;
图4为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0、新型变压器;10、上壳;11、顶板;12、第一端板;121、定位槽;122、硅胶垫;13、上侧板;131、第一导轨槽;132、第二滑动凸起;14、螺纹孔;15、散热孔;16、防尘槽;17、防尘网;20、下壳;21、底板;211、定位凸起;22、第二端板;23、下侧板;231、第一滑动凸起;232、第二导轨槽;24、滑动槽;25、通孔;30、线圈;40、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变压器100,包括上壳10、下壳20、线圈30以及若干个引脚40,所述上壳10与所述下壳20连接形成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所述线圈30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线圈30通过若干个所述引脚40与其他电性原件电连接。
所述上壳10包括顶板11、第一端板12以及两个上侧板13,所述顶板11、所述第一端板12以及两个所述上侧板13一体成型,所述顶板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12的顶部连接,两个所述上侧板13位于所述顶板11的下方,并且分别位于所述顶板11的两侧位置。所述下壳20包括底板21、第二端板22以及两个下侧板23,所述底板21、所述第二端板22以及两个所述下侧板23一体成型,所述底板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22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侧板23位于所述底板21的上方,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21的两侧位置。
当所述上壳10与所述下壳20连接时,两个所述下侧板23位于两个所述上侧板13的内侧。如图3所示,所述下侧板23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槽24,所述上侧板13位于所述滑动槽24内,并且可沿所述滑动槽24移动一定距离,直至所述顶板11远离所述第一端板12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端板22,以及所述底板21远离所述第二端板22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一端板11。所述第二端板22上设置有通孔25,所述顶板11远离所述第一端板12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14,紧固螺丝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25与所述螺纹孔14螺纹连接,进而将所述上壳10与所述下壳20固定在一起。当需要拆卸所述上壳10与所述下壳20时,将所述紧固螺丝拆下,然对所述上壳10或者下壳20施加力,所述上壳10与所述下壳20相对移动,两个所述上侧板13沿所述滑动槽24移动,直至所述上侧板13从远离所述第二端板22的一端滑出,与卡接的方式相比,拆卸较为简单。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下侧板2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动凸起231,所述上侧板1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凸起231相对应的第一导轨槽131,所述第一滑动凸起231可伸进所述第一导轨槽131中,并且沿所述第一导轨槽131滑动,进而使得所述上壳10与所述下壳20相对滑动。
所述滑动槽24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槽232,所述上侧板13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槽232相对应的第二滑动凸起132,所述第二滑动凸起132可伸进所述第二导轨槽232中,并可沿所述第二导轨槽232滑动,进而使得所述上壳10与所述下壳20相对滑动。
所述第一滑动凸起231和所述第二导轨槽232在所述下壳20上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轨槽131与所述第二滑动凸起132在所述上壳10上相互平行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凸起231和所述第二滑动凸起132,能够使得所述上壳10与所述下壳20只能在一个方向上相对滑动,即使得所述上壳10只能从所述下侧板23远离所述第二端板22的一端从所述下壳20上拆下。
请返回参看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板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槽121,所述定位槽121内设置有硅胶垫122,所述底板21远离所述第二端板22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211,当所述顶板11远离所述第一端板12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端板22时,所述定位凸起211伸进所述定位槽121中,并且抵紧所述硅胶垫122。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11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散热孔15,所述线圈3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所述散热孔15散发到所述收容空间的外部。
所述顶板11的顶面上设置有防尘槽16,所述防尘槽16内设置有防尘网17,所述防尘网17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防尘槽16内,并且所述防尘网17的固定位置与所述散热孔15的位置相对应,能够防止外部的灰尘通过所述散热孔15进入到所述收容空间内。
若干个所述引脚40与所述下壳20固定连接,并且分别均匀的分布在两个所述下侧板23上。所述引脚40的顶端伸进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线圈30电性连接,所述引脚40的底端伸出所述下侧板23与其他电性原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广义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能够设为多种实施方式和变形,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说明实用新型,但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型变压器,包括上壳、下壳以及线圈,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连接形成的收容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包括顶板、第一端板以及两个上侧板,两个所述上侧板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并且分别位于所述顶板的两侧位置;所述下壳包括底板、第二端板以及两个下侧板,两个所述下侧板设置在两个所述上侧板的内侧,并且所述下侧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上侧板相对应的滑动槽,所述上侧板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并可沿所述滑动槽移动一定距离,使得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端板,以及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一端板,紧固螺丝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一端螺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动凸起,所述上侧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凸起相对应的第一导轨槽,所述第一滑动凸起伸进所述第一导轨槽内,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槽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槽,所述上侧板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槽相对应的第二滑动凸起,所述第二滑动凸起伸进所述第二导轨槽内,并可沿所述第二导轨槽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硅胶垫,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伸进所述定位槽内并抵持所述硅胶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散热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顶面上设置有防尘槽,所述防尘槽内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位置与所述散热孔的位置相对应,防止灰尘从所述散热孔内进入所述收容空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通过若干引脚与外部电性原件电连接,若干所述引脚的顶端伸进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线圈电连接,若干所述引脚的底端穿过所述下侧板与外部电性原件电连接。
CN202020441616.3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新型变压器 Active CN211654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1616.3U CN211654484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新型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1616.3U CN211654484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新型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4484U true CN211654484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8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1616.3U Active CN211654484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新型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4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8807B (zh) 磁部件的冷却构造以及具备该冷却构造的电力转换装置
CN211654484U (zh) 一种新型变压器
CN213846302U (zh) 电子终端充电器
CN220020817U (zh) 一种提高散热的共模电感器
CN21165448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变压器外壳
CN211654483U (zh) 一种小型变压器
US20030013332A1 (en) Structure of plug-i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N212812552U (zh) 一种散热型智能电源适配器
CN215267094U (zh) 一种用于电力柜的绝缘线槽
CN212992219U (zh) 一种具有堆叠结构的高功率适配器
CN211208175U (zh) 一种bh互感器
WO2020216117A1 (zh) 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11654481U (zh) 一种防尘变压器
CN216412799U (zh) 一种大电流电感器
CN213073386U (zh) 一种小型化组合电器的密封壳体
CN215267303U (zh) 一种开路保护器
CN218771343U (zh) 一种功能多样的充电器
CN218767441U (zh) 一种新型光模块
CN211579860U (zh) 电源适配器
CN214592656U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式传感器
CN219802914U (zh) 一种方便调试的无线充电控制盒
CN211575421U (zh) 一种电气箱体模块安装结构及空调
CN114974806B (zh) 一种可拆卸壳体变压器及具有可拆卸壳体变压器的开关电源
CN219269437U (zh) 一种抗干扰门禁电源
CN211089476U (zh) 电源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