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2534U - 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 - Google Patents
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52534U CN211652534U CN202020202758.4U CN202020202758U CN211652534U CN 211652534 U CN211652534 U CN 211652534U CN 202020202758 U CN202020202758 U CN 202020202758U CN 211652534 U CN211652534 U CN 2116525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tomatic valve
- blower
- infrared oil
- air bag
- oil lev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包括红外测油仪本体、箱体和盖子,箱体中固定有限位盘,限位盘的边沿设置有环装的限位棱;限位盘的内侧和盖子的内侧均固定有缓冲层;当盖子盖在箱体上时,盖子上将红外测油仪本体抵紧在限位盘上;箱体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干燥剂盒。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红外测油仪在转移过程中受到晃动或碰撞而损坏,导致的红外测油仪的检测精度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
背景技术
红外分光测油仪,是一种用红外技术测量水中油含量的仪器,常用来检测工业及城市排放污水中碳氢化合物(油)的含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测样过程中,需要保持测试环境的干燥性,以免对红外分光测油仪的光学系统造成影响,所以对于现有的红外分光测油仪需要保持干燥的环境,一般是放置干燥剂,但是使用人员通常忘记关闭测试窗口,使得干燥剂容易失效。并且,红外测油仪本体在转移过程中受到晃动或碰撞,容易造成红外测油仪本体的损坏,导致红外测油仪的检测精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解决红外测油仪在转移过程中受到晃动或碰撞而损坏,导致的红外测油仪的检测精度降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包括红外测油仪本体、箱体和盖子,箱体中固定有限位盘,限位盘的边沿设置有环状的限位棱;限位盘的内侧和盖子的内侧均固定有缓冲层;当盖子盖在箱体上时,盖子上的缓冲层将红外测油仪本体抵紧在限位盘上的缓冲层上;箱体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干燥剂盒。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为:
1.限位盘可将红外测油仪限位,盖子上的缓冲层将红外测油仪抵紧在限位盘上的缓冲层上;
2.缓冲层可适当变形并且对红外测油仪进行限位,避免红外测油仪晃动。
3.干燥剂盒盛装有干燥剂,干燥剂盒与箱体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干燥剂。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与现有的红外测油仪相比,现有的红外测油仪缺少限位装置,现有的红外测油仪在转移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晃动或碰撞而损坏,导致的红外测油仪的检测精度降低;而本申请方案中的红外测油仪通过限位盘与盖子配合,盖子上的缓冲层将红外测油仪抵紧在限位盘上的缓冲层上,既可将红外测油仪限位,又可对红外测油仪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红外测油仪在转移过程中容易受到晃动或碰撞而损坏,从而提高红外测油仪的精度。
2.与现有的红外测油仪相比,现有的红外测油仪通过在测试窗口放置干燥剂实现红外测油仪的干燥,但是使用人员通常忘记关闭测试窗口,导致红外测油仪的检测精度降低;而本申请方案中在箱体上设置有干燥剂盒,可对红外测油仪整体进行干燥,确保红外测油仪的检测精度,干燥剂盒与箱体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新的干燥剂。
进一步,位于限位盘上方的箱体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气囊;气囊连接有向气囊充气的鼓风机;气囊与鼓风机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自动阀,气囊上设置有第二自动阀,第二自动阀的出口与外界连通;鼓风机的进气口与外界连通;箱体的内侧壁的顶部固定有按压开关,鼓风机、第一自动阀和第二自动阀均与按压开关电连接,当按压开关被按压时,第二自动阀关闭并且第一自动阀打开,鼓风机开始运行;当按压开关不被按压时,第一自动阀关闭并且鼓风机停止运行,并且第二自动阀打开;气囊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鼓风机、第一自动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气囊内部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鼓风机停止鼓风并且第一自动阀关闭。
盖上盖子,按压开关被按压,鼓风机对气囊充气至设定值后停止充气,气囊内部可保持一定的压力,气囊对红外测油仪起到缓冲和限位的作用;打开盖子,按压开关不再被按压,第二自动阀打开,气囊排气,气囊变瘪后方便将红外测油仪从箱体中取出和放回箱体中。气囊可对不同大小形状的红外测油仪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远离鼓风机的一端贯穿箱体的侧壁并且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可避免外界的空气中的灰尘进入鼓风机中,避免灰尘进入鼓风机中影响鼓风机的使用。
进一步,所述气囊为环形气囊。环形气囊充入气体后可将红外测油仪本体环抱,从而更好地起到对红外测油仪本体的缓冲和限位作用。
进一步,所述干燥剂盒与箱体卡接,方便更换干燥剂。
进一步,所述盖子与箱体螺纹连接。方便将盖子限位在箱体上和方便将盖子从箱体上取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0、轮子11、支撑杆12、限位盘13、按压开关14、干燥剂盒15、鼓风机20、过滤网21、第一自动阀22、第二自动阀30、红外测油仪本体40、气囊50、压力传感器51、盖子60、手柄6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包括红外测油仪本体40、箱体10和盖子60,箱体10用于放置红外测油仪本体40,如图1所示,箱体10的外形为圆柱状,箱体10的底部通过支撑杆12固定有限位盘13,限位盘13的边沿设置有环状的限位棱,限位盘13的内侧固定有将限位盘13的内底部和侧壁全部覆盖的第一海绵缓冲层(图中未示出),盖子60的内侧固定有将盖子60内顶面完全覆盖的第二海绵缓冲层(图中未示出);盖子60与箱体10螺纹连接,方便将盖子60限位在箱体10上和方便将盖子60从箱体10上取下。
打开盖子60,将红外测油仪本体40放置在限位盘13上后盖上盖子60,盖子60上的第二缓冲层将红外测油仪本体40抵紧限位盘13上的第一海绵缓冲层上。
为了扩大本红外测油仪的适用范围,将限位盘13的内腔直径设计为红外测油仪本体40的底部的直径的3倍,从而箱体10内部可放置不同大小的红外测油仪本体40,但是存在红外测油仪本体40容易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晃动的问题,为了避免红外测油仪本体40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晃动并且要方便红外测油仪本体40的取放,因此,如图1所示,位于限位盘13上方的箱体10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气囊50,气囊50为环形气囊50,当气囊50充满气时,环形气囊50可将红外测油仪本体40环抱住,从而更好地起到对红外测油仪本体40的缓冲和限位作用,当气囊50变瘪时便可方便红外测油仪本体40的取放。
为了实现气囊50的充气和排气,如图1所示,位于气囊50的左下方的箱体10内底部固定有可向气囊50内充气的鼓风机20,气囊50与鼓风机20通过第一软管连接,第一软管为钢丝软管,第一软管与气囊5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自动阀22,气囊50上设置有第二自动阀30,第二自动阀30的出气端通过第二软管与外界连通;鼓风机20的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位于鼓风机的左侧,进气管的左端端贯穿箱体10的左侧壁并且卡接有过滤网21。过滤网21可避免外界的空气中的灰尘进入鼓风机20中而影响鼓风机20的使用。
如图1所示,箱体10的内侧壁的左顶部固定有按压开关14,按压开关14的触点竖直朝上布置,鼓风机20、第一自动阀22和第二自动阀30均与按压开关14电连接,当按压开关14被按压时,第二自动阀30关闭、第一自动阀22打开,鼓风机20开始运行;当按压开关14不被按压时,第一自动阀22关闭并且鼓风机20停止运行,并且第二自动阀30打开;气囊50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1,压力传感器51电连接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鼓风机20和第一自动阀2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气囊50内部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鼓风机20停止鼓风并且第一自动阀22关闭。鼓风机20、第一自动阀22、第二自动阀30、控制器、按压开关14、压力传感器51均与同一个蓄电池(蓄电池为现有的,图中未示出)电连接,蓄电池电连接有电源开关(图中未示出),电源开关固定在箱体10的外侧壁上。
盖上盖子60,按压开关14的触点被盖子60按压,鼓风机20对气囊50充气至0.2MPa后,控制器控制鼓风机20停止充气并且使第一自动阀22关闭,气囊50内部可保持0.2MPa的压力,气囊50对红外测油仪本体40起到缓冲和限位的作用;打开盖子60,按压开关14的触点不再被按压,第二自动阀30打开,气囊50内部排出气体直至气囊50内部的气压等于大气压,气囊50变瘪后可方便将红外测油仪本体40从箱体10中取出和放回箱体10中。气囊50可对不同大小形状的红外测油仪本体40进行限位。
为了确保红外测油仪本体40的干燥效果,如图1所示,箱体10的右侧壁上开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开口,开口沿着箱体10的圆周布置,开口处卡接有圆弧槽状的干燥剂盒15,当干燥剂盒15连接在箱体10的右侧壁上时干燥剂盒15可将箱体10的开口密封并且干燥剂盒15延伸至箱体10的内部;干燥剂盒15内部放置有干燥剂,本实施例中的干燥剂为无水硫酸镁。干燥剂盒15与箱体10卡接,方便更换干燥剂。为了增加干燥剂的干燥效果,如图1所示,干燥剂盒1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并且对称分布在箱体10的左右两个侧壁上。
为了方便本红外测油仪的移动,如图1所示,在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轮子11并且在盖子60的顶部固定有矩形框状的手柄61,手柄61还方便打开和盖上盖子60。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将本红外测油仪安装好后,打开盖子60,打开电源开关,将红外测油仪本体40放置在限位盘13上,然后盖上盖子60,盖子60上的第二缓冲层将红外测油仪本体40抵紧限位盘13上的第一海绵缓冲层上,同时,盖子60按压到按压开关14,第二自动阀30关闭,第一自动阀22打开,鼓风机20开始运行,鼓风机20向气囊50内部鼓入空气,气囊50膨胀,当气囊50内部的气压达到0.2MPa后鼓风机20停止充气,第一自动阀22关闭,气囊50内部可保持0.2MPa的压力,气囊50对红外测油仪本体40起到持续的缓冲和限位的作用。
当需要使用红外测油仪本体40的时候,打开盖子60,按压开关14不再被盖子60按压,第一自动阀22关闭并且鼓风机20停止运行,第二自动阀30打开,气囊50内部的气体排出,气囊50变瘪,方便将红外测油仪本体40从箱体10中取出,用完红外测油仪本体40后方便再次将红外测油仪本体40放入箱体10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6)
1.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测油仪本体、箱体和盖子,箱体中固定有限位盘,限位盘的边沿设置有环状的限位棱;限位盘的内侧和盖子的内侧均固定有缓冲层;当盖子盖在箱体上时,盖子上的缓冲层将红外测油仪本体抵紧在限位盘上的缓冲层上;箱体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干燥剂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其特征在于:位于限位盘上方的箱体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气囊;气囊连接有向气囊充气的鼓风机;气囊与鼓风机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自动阀,气囊上设置有第二自动阀,第二自动阀的出口与外界连通;鼓风机的进气口与外界连通;箱体的内侧壁的顶部固定有按压开关,鼓风机、第一自动阀和第二自动阀均与按压开关电连接,当按压开关被按压时,第二自动阀关闭并且第一自动阀打开,鼓风机开始运行;当按压开关不被按压时,第一自动阀关闭并且鼓风机停止运行,并且第二自动阀打开;气囊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鼓风机、第一自动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气囊内部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鼓风机停止鼓风并且第一自动阀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的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鼓风机的一端贯穿箱体的侧壁并且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环形气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剂盒与箱体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与箱体螺纹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02758.4U CN211652534U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02758.4U CN211652534U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52534U true CN211652534U (zh) | 2020-10-09 |
Family
ID=72685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02758.4U Active CN211652534U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52534U (zh) |
-
2020
- 2020-02-24 CN CN202020202758.4U patent/CN2116525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09358U (zh) | 管道泄漏检测系统 | |
CN211652534U (zh) | 提高检测精度的红外测油仪 | |
CN108387348A (zh) | 一种食品包装用塑料瓶漏气检测装置 | |
CN220222075U (zh) | 一种充气床式隔膜及具有该充气床式隔膜的内浮顶储罐 | |
JP2005537488A (ja) | ガス供給アダプタ | |
CN106062530A (zh) | 真密度测定装置 | |
CN112414518B (zh) | 便携式高精度气泡压力式水位计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 |
CN211504576U (zh) | 球阀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06623632U (zh) | 一种汽车胎压检测装置 | |
JPH058506Y2 (zh) | ||
CN206832409U (zh) | 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17645894U (zh) | 一种水质检测固相萃取装置 | |
CN205449591U (zh) | 一种气态样品收集转运装置 | |
CN213274493U (zh) | 压力罐安装装置、气泡压力式水位计检测装置 | |
CN109975171B (zh) | 一种瓦斯勘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10400957U (zh) | 室内空气挥发性污染物浓度检测的被动式吸附采样装置 | |
CN214622548U (zh) | 一种天然气浓度检测仪 | |
CN209409774U (zh) | 一种汽车防水袋 | |
CN214251410U (zh) | 泡水式气密性检测仪 | |
CN217171484U (zh) | 一种食品检验用的食品保存箱 | |
CN104198237A (zh) | 煤层气解吸装置 | |
CN216410563U (zh) | 一种用于管道检测用气压传感器 | |
CN112964518A (zh) | 一种用于食物储存仓库的氮气浓度检测装置 | |
CN207894769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热重分析仪 | |
CN111157196A (zh) | 一种泄漏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