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0665U - 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0665U
CN211650665U CN201921819694.6U CN201921819694U CN211650665U CN 211650665 U CN211650665 U CN 211650665U CN 201921819694 U CN201921819694 U CN 201921819694U CN 211650665 U CN211650665 U CN 211650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st
collection box
dust collection
ai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96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杰
郑永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inhey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Xinhey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Xinhey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Xinhey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196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0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0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06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通风管道、与通风管道的一端连接的风机、第二风管,第二风管与通风管道远离风机的一端连接,第二风管包括吸风部、阻尘部和连接部构成,所述阻尘部垂直于地面设置,阻尘部的两端分别连通在吸风部和连接部的一端上,连接部处在吸风部的上方,连接部远离阻尘部的一端与通风管道连通。空气流通形成的风在经过阻尘部时,风向随通道的改变而改变,阻尘部并不影响风通过,而风中夹杂的部分灰尘被阻拦部的内侧壁捕获,减少风中灰尘的含量,从而减少积聚到后续的通风管道内的灰尘的量,减缓对通风管道的清洗,节省人力。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防排烟系统分为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烟气进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的系统。排烟系统是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对于地下车库而言,自然通风不便,必须要采用机械排烟方式进行排烟。
地下车库的占地面积大,一般会将地下车库划分成多个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均独立设置一个排烟系统和一个防烟系统,其中排烟系统由风机、通风管道构成。正常情况下,风机也通过通风管道进行排风工作,使地下车库内的空气保持流通,发生火灾时,风机的输出功率提高,加强抽风能力,将相应防烟分区内的烟排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排烟系统不论在火灾时的排烟作业还是日常的通风作业,其通风管道内都会堆积一定的灰尘,这些灰尘慢慢堆积会影响通风管道的通风效果,即使通风管道是由多个风管拼接而成,可以将风管逐段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但是由于通风管道的整体长度长,想要完整的清洗一遍通风管道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其通过减少灰尘进入通风管道,以达到降低对通风管道的清洗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包括通风管道、与通风管道的一端连接的风机,还包括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与通风管道远离风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风管包括吸风部、阻尘部和连接部构成,所述阻尘部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阻尘部的两端分别连通在吸风部和连接部的一端上,所述连接部处在吸风部的上方,所述连接部远离阻尘部的一端与通风管道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风机工作时,地下车库内的空气通过吸风部进入整个排风排烟管道。空气流通形成的风在经过阻尘部时,风向随通道的改变而改变,阻尘部并不影响风通过,而风中夹杂的部分灰尘被阻拦部的内侧壁捕获,减少风中灰尘的含量,从而减少积聚到后续的通风管道内的灰尘的量,减缓对通风管道的清洗,节省人力。
优选的,所述吸风部朝向地面的侧面上设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在吸风部上开设有与吸风部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口,所述第一通口处在阻尘部的正下方,所述集尘箱开设有侧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尘部侧壁上的灰尘积聚在一定厚度时,积聚在一起的灰尘在重力作用下会从阻尘部侧壁上脱落,集尘箱能够收纳脱落的灰尘,工作人员定期对清理集尘箱中的灰尘,减少落下的灰尘对吸风部的内腔造成的阻碍,维持吸风部的通风通畅性。
优选的,所述阻尘部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为环形件,所述刮板的外侧壁与阻尘部的周向内壁相适配,所述集尘箱中设有驱动滑板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来移动刮板,上下移动的刮板能够清理附着在阻尘部侧壁上的灰尘,使这些灰尘落入到集尘箱中,方便对阻尘部的维护,避免拆卸阻尘,并保证阻尘部的通畅。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杆、转动杆,所述丝杆沿阻尘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丝杆的一端处在集尘箱中且该端部上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丝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口并转动连接在阻尘部中,所述刮板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集尘箱中,所述转动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丝杆的长度方向,转动杆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过集尘箱的侧壁至外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处在集尘箱外的端部时,转动杆上的第二锥齿轮同步转动,第二锥齿轮再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丝杆同步转动,从而使刮板移动,控制转动杆的转动方向,即可调节刮板上移或是下移。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道和风机之间设有第三风管,所述第三风管中设有过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气管道内的风在进入风机前,过滤网对风进行二次过滤,进一步减少风中夹杂的灰尘,降低灰尘对风机的影响,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对风机的维护频率。
优选的,所述第三风管朝向地面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口,所述第二通口上覆盖有盖板,所述第二通口处在过滤网远离风机的一侧,且第二通口靠近过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过第二风管和通风管道的风中夹杂的灰尘数量少,被过滤网拦截下来的灰尘更少,因此只需要设置盖板,定期对过滤网拦截下的灰尘以及对过滤网背离风机的一侧进行清理即可,无需额外设置集尘箱。
优选的,盖板的一端铰接在第三风管上,盖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三风管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在打开后,盖板能够通过铰接的端部悬挂在第三风管上,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网进行清理,在清理完成后快速将盖板盖回到第二通口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二风管,减少灰尘进入到通风管道中,降低对于通风管道的清理频率,节省人力;
2、通过设置集尘箱,增加第二风管对于灰尘的收纳能力,降低对于第二风管的清理频率;
3、通过设置刮板和驱动组件,使在对第二风管清理时,无需拆卸阻尘部即可清理阻尘部的内侧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第二风管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第三风管的剖视图。
图中,1、通风管道;2、风机;3、第二风管;31、吸风部;32、阻尘部;33、连接部;4、集尘箱;41、侧门;42、第一通口;5、驱动组件;51、丝杆;52、转动杆;53、第一锥齿轮;54、第二锥齿轮;6、刮板;7、第三风管;71、第二通口;72、过滤网;8、盖板;9、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风管3、通风管道1、第三风管7和风机2,风机2安装在机房中,通风管道1布置在地下车库的防烟分区中。通风管道1由多个第一风管构成,第一风管中既有直管,也有弧形管,使通风管道1能够适应复杂的安装环境。
参见图1、图2,第二风管3包括吸风部31、阻尘部32和连接部33构成,吸风部31、阻尘部32和连接部33均为中空的方形管。阻尘部32垂直于地面设置,阻尘部32的两端分别连通在吸风部31和连接部33的一端上,连接部33处在吸风部31的上方,连接部33远离阻尘部32的一端与通风管道1连通,吸风部31、阻尘部32和连接部33之间均通过法兰螺纹连接在一起。吸风部31朝向地面的侧面上设有集尘箱4,集尘箱4和吸风部31为一体成型,集尘箱4在吸风部31上开设有与吸风部31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口42,第一通口42处在阻尘部32的正下方,且第一通口42的面积略大于阻尘部32的横截面面积,集尘箱4的侧壁上开设有侧门41。阻尘部32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刮板6,刮板6平行于地面设置,刮板6的横截面为中空的正方形,刮板6的外侧壁与阻尘部32的周向内壁相适配,集尘箱4中设有驱动滑板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5。
参见图2,驱动组件5包括丝杆51、转动杆52,丝杆51沿阻尘部32的长度方向设置,丝杆51的一端处在集尘箱4中且该端部上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3,丝杆5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口42并转动连接在阻尘部32中。阻尘部32内设有导向杆9,导向杆9的长度方向同样沿阻尘部32的长度方向设置,导向杆9的两端均固定在阻尘部32中,导向杆9和丝杆51分别呈对角设置在阻尘部32的两个角落上,刮板6的一角螺纹连接在丝杆51上,刮板6的另一角套在导向杆9上。转动杆52转动连接在集尘箱4中,转动杆5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丝杆51的长度方向,转动杆52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53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54,转动杆52的另一端穿过集尘箱4的侧壁至外界,转动杆52处在集尘箱4外的端部上设有方便转动的转轮。
参见图3,第三风管7同样为中空的矩形管,第三风管7的一端通过法兰与通风管道1螺纹连接,第三风管7的另一端与风机2的进风口连通。第三风管7中设有过滤网72,第三风管7朝向地面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口71,第二通口71处在过滤网72远离风机2的一侧,且第二通口71靠近过滤网72。第二通口71上覆盖有盖板8,盖板8远离风机2的一端铰接在第三风管7上,盖板8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三风管7上,盖板8朝向地面的侧面上设有把手。
在使用过程中,风机2开始将地下车库内的空气抽出,空气最先从吸风部31进入排风排烟管道,空气在流动过程中先遇到阻尘部32的阻碍,使空气中部分灰尘被阻尘部32的内壁捕获,空气继续流动并在通过通气通道后再次被过滤网72过滤一次,空气中剩余的部分灰尘被过滤网72捕获,尽量减少最终通过风机2排出的空气中的灰尘的量。当整个排风排烟管道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刮板6对阻尘部32的内壁进行清灰,并从侧门41处将集尘箱4内收纳的灰尘进行清理。对于第三风管7内灰尘的清理,则是工作人员在打开盖板8后,根据过滤网72的积灰程度,来决定是采用毛刷刷灰还是拆下过滤网72进行清洗,维护好过滤网72后再对盖板8朝向第三风管7内部的侧面进行清灰。通过第二风管3和第三风管7的设置,降低对通风管道1和风机2的维护频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包括通风管道(1)、与通风管道(1)的一端连接的风机(2),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风管(3),所述第二风管(3)与通风管道(1)远离风机(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风管(3)包括吸风部(31)、阻尘部(32)和连接部(33)构成,所述阻尘部(32)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阻尘部(32)的两端分别连通在吸风部(31)和连接部(33)的一端上,所述连接部(33)处在吸风部(31)的上方,所述连接部(33)远离阻尘部(32)的一端与通风管道(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吸风部(31)朝向地面的侧面上设有集尘箱(4),所述集尘箱(4)在吸风部(31)上开设有与吸风部(31)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口(42),所述第一通口(42)处在阻尘部(32)的正下方,所述集尘箱(4)开设有侧门(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阻尘部(32)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刮板(6),所述刮板(6)为环形件,所述刮板(6)的外侧壁与阻尘部(32)的周向内壁相适配,所述集尘箱(4)中设有驱动滑板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丝杆(51)、转动杆(52),所述丝杆(51)沿阻尘部(32)的长度方向设置,丝杆(51)的一端处在集尘箱(4)中且该端部上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3),丝杆(5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口(42)并转动连接在阻尘部(32)中,所述刮板(6)螺纹连接在丝杆(51)上,所述转动杆(52)转动连接在集尘箱(4)中,所述转动杆(5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丝杆(51)的长度方向,转动杆(52)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53)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54),转动杆(52)的另一端穿过集尘箱(4)的侧壁至外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通风管道(1)和风机(2)之间设有第三风管(7),所述第三风管(7)中设有过滤网(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三风管(7)朝向地面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口(71),所述第二通口(71)上覆盖有盖板(8),所述第二通口(71)处在过滤网(72)远离风机(2)的一侧,且第二通口(71)靠近过滤网(7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盖板(8)的一端铰接在第三风管(7)上,盖板(8)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三风管(7)上。
CN201921819694.6U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50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9694.6U CN211650665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9694.6U CN211650665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0665U true CN211650665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91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969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50665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06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2442A (zh) * 2020-10-12 2021-01-12 沈荣丽 一种新型消防排烟新风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2442A (zh) * 2020-10-12 2021-01-12 沈荣丽 一种新型消防排烟新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50665U (zh) 一种新风系统地下车库排风排烟机房管道安装结构
CN215808952U (zh) 一种风量自动平衡双冷源新风除湿机
CN113559583A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用污水过滤装置
CN113904236A (zh) 一种新型恒温恒湿柜及其工作方法
CN209510736U (zh) 一种环保型排风机
CN208825054U (zh) 一种跑步机控制器用除尘设备
CN216281861U (zh) 一种用于医疗建筑的通风系统
CN214209767U (zh) 一种除尘效果好的建筑通风装置
CN213103593U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211772292U (zh) 一种纺织车间除尘装置
CN211022446U (zh) 一种便于清理内部垃圾的除尘器
CN209423296U (zh) 一种原料药包装用除湿机
CN208660641U (zh) 一种板式过滤器
CN206786920U (zh) 一种净化手术部新风降速除尘采集装置
CN219841621U (zh) 一种室内建筑用的通风结构
CN217490134U (zh) 超薄耐高温高效过滤器
CN209651607U (zh) 一种新型倒筒机
CN219550761U (zh) 一种室内空气检测调控装置
CN220461695U (zh) 一种石膏生产用干料破碎机
CN207871832U (zh) 一种空调外机用净霾阻尘过滤网
CN213811003U (zh) 一种用于楼房建筑封闭空间施工的通风装置
CN214348334U (zh) 一种机电自动化设备除尘装置
CN218562196U (zh) 一种扫地车用的集尘装置
CN216418791U (zh) 一种基于纺织加工用纺织机纺织尘的收集装置
CN220207207U (zh) 一种自清洁式采样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