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8499U - 一种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48499U
CN211648499U CN201922356150.7U CN201922356150U CN211648499U CN 211648499 U CN211648499 U CN 211648499U CN 201922356150 U CN201922356150 U CN 201922356150U CN 211648499 U CN211648499 U CN 211648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eeding pump
level
sealed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61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文林
宋庆杰
代涛
田文
高建雄
李振江
段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Huatai Heavy Chemical Co ltd
Xinjiang Zhongta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Huatai Heavy Chemical Co ltd
Xinjiang Zhongta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Huatai Heavy Chemical Co ltd, Xinjiang Zhongta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Huatai Heavy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561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48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48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484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包括供水设备、第一给水泵、第二给水泵、四级水封筒和凝汽器,所述第一给水泵的密封水进口端和所述第二给水泵的密封水进口端均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设备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给水泵的密封水出口端和所述第二给水泵的密封水出口端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四级水封筒的进口端连通,所述四级水封筒的出口端与所述凝汽器通过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可使给水泵密封回水微负压运行,减少空气从给水泵机封进入凝汽器的漏量,降低凝结水内溶解氧含量。

Description

一种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厂给水泵密封领域,尤其涉及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给水泵密封水供水压力0.8-1.2Mpa,给水泵的两端都采用反螺旋密封和机械密封联合的密封形式,多个给水泵分别连接一个高度为2米的两级水封筒,各个给水泵的回水分别经两级水封筒后回至凝汽器。凝汽器在夏季运行真空最低是大于-80Kpa,在此真空下可以计算出水封筒内吸上高度为9.3*0.8=7.44米,现给水泵密封水回水两级水封筒高度为3.6米,对应真空高度是7.44-3.6=3.84米,即-41Kpa。在给水泵运行时,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管道负压大于-40Kpa,容易使空气由机封进入到凝汽器,导致凝结水溶解氧超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可使给水泵密封回水微负压运行,减少空气从给水泵机封进入凝汽器的漏量,降低凝结水内溶解氧含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包括供水设备、第一给水泵、第二给水泵、四级水封筒和凝汽器,所述第一给水泵的密封水进口端和所述第二给水泵的密封水进口端均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设备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给水泵的密封水出口端和所述第二给水泵的密封水出口端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四级水封筒的进口端连通,所述四级水封筒的出口端与所述凝汽器通过管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原两级水封筒改为四级水封筒后,四级水封筒的长度是原来两级水封筒长度的2倍,对应的真空高度减小,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管道负压大大减小,使给水泵密封水回水微负压运行,减少空气从给水泵机封进入凝汽器的漏量,降低机组凝结水溶解氧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四级水封筒包括第一二级水封筒和第二二级水封筒,所述第一二级水封筒的进口端为所述四级水封筒的进口端,所述第一二级水封筒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二级水封筒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二二级水封筒的出口端为所述四级水封筒的出口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现有设备各给水泵多单独连接一二级水封筒,利用现有设备,便于改造,且可保证两个二级水封筒串联后长度,便于降低回水管内密封水负压。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设备为凝结水杂项联箱。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凝结水供水密封,节约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给水泵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给水泵的底部均连接有第一放水管,所述第一给水泵和所述第二给水泵连接的所述第一放水管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第一给水泵和第二给水泵底部放水排空。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放水管,所述第一给水泵与所述四级水封筒之间的管路上和所述第二给水泵与所述四级水封筒之间的管路上均连接有所述第二放水管,所述第一给水泵与所述四级水封筒之间的管路上和所述第二给水泵与所述四级水封筒之间的管路上连接的所述第二放水管上均设置有第二阀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放出第一给水泵和第二给水泵加压后的密封水。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回水旁路管道和第二回水旁路管道,所述第一回水旁路管道将所述第一给水泵的密封水出口端与所述四级水封筒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回水旁路管道将所述第二给水泵的密封水出口端与所述四级水封筒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回水旁路管道和所述第二回水旁路管道上均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给水泵与所述四级水封筒之间的管路上和所述第二给水泵与所述四级水封筒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有第四阀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四级水封筒需要检修时,关闭与第一给水泵和第二给水泵连接的管路上的第四阀门,开启第三阀门,将第一给水泵和第二给水泵加压后的水直接送入凝汽器,便于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改造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1-第一给水泵、12-第二给水泵、21-第一二级水封筒、22-第二二级水封筒、2-四级水封筒、3-凝汽器、4-供水设备、51-第一放水管、52-第二放水管、53-第三放水管、61-高压回水管、62-低压回水管、63-回水总管、71-第一回水旁路管道、72-第二回水旁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包括供水设备4、第一给水泵11、第二给水泵12、四级水封筒2和凝汽器3,供水设备4优选为热电联产机组内的凝结水杂项联箱,第一给水泵11的密封水进口端和第二给水泵12的密封水进口端均通过管路与供水设备4的出口端连通,第一给水泵11的密封水出口端和第二给水泵12的密封水出口端均通过管路与四级水封筒2的进口端连通,四级水封筒2的出口端与凝汽器3通过管路连通。
为节约成本,利于改造,四级水封筒2包括第一二级水封筒21和第二二级水封筒22,其中第一二级水封筒21为原系统内第一给水泵11连接的二级水封筒,第二二级水封筒22为原系统内第二给水泵12连接的二级水封筒,第一二级水封筒21的进口端为四级水封筒2的进口端,第一二级水封筒21的出口端与第二二级水封筒22的进口端连通,第二二级水封筒22的出口端为四级水封筒2的出口端。
第一给水泵11的底部和第二给水泵12的底部均连接有第一放水管51,第一给水泵11和第二给水泵12连接的第一放水管51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
第一给水泵11和第二给水泵12的出口端均包括高压出口和低压出口,第一给水泵11与四十水封筒之间和第二给水泵12与四级水封筒2之间的管路均包括高压回水管61、低压回水管62和回水总管63,高压出口连通高压回水管61的进口端,低压出口连通低压回水管62的进口端,高压回水管61和低压回水管62的出口端均与回水总管63的进口端连通,回水总管63的出口端与四级水封筒2的进口端连通
还包括第二放水管52,第一给水泵11连接的低压回水管62上和第二给水泵12连接的低压回水管62上均连接有第二放水管52,第一给水泵11连接的低压回水管62上和第二给水泵12连接的低压回水管62上连接的第二放水管52上均设置有第二阀门。
还包括第三放水管53,第一给水泵11的进口端和第二给水泵12的进口端均连接有第三放水管53,第一给水泵11和第二给水泵12连接的第三放水管53上均设置有第五阀门,在需要对第一给水泵11或者第二给水泵12进行检修时,可开启对应的第五阀门,关闭对应的第四阀门,将对应的给水泵隔离。
还包括第一回水旁路管道71和第二回水旁路管道72,第一回水旁路管道71将第一给水泵11连接的低压回水管62与四级水封筒2的出口端连通,第二回水旁路管道72将第二给水泵12连接的低压回水管62与四级水封筒2的出口端连通,第一回水旁路管道71和第二回水旁路管道72上均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一给水泵11连接的低压回水管62和高压回水管61以及第二给水泵12连接的低压回水管62和高压回水管61上均设置有第四阀门,第一回水旁路管道71的进口端在第一给水泵11连接的低压回水管62路上的第四阀门与第一给水泵11的低压出口之间,第二回水旁路管道72的进口端在第二给水泵12连接的低压回水管62路上的第四阀门与第二给水泵12的低压出口之间,第一给水泵11连接的高压回水管61路上的第四阀门在第一给水泵11连接的低压回水管62路的出口端与第一给水泵11的高压出口之间,第二给水泵12连接的高压回水管61路上的第四阀门在第二给水泵12连接的低压回水管62路的出口端与第二给水泵12的高压出口之间。
现场改造时,将第一二级水封筒21的出口端与第二二级水封筒22的进口端进口相连,将第一给水泵11密封水出口端与第二给水泵12密封水出口端相连接至第一二级水封筒21的进口端,将第一回水旁路管道71的出口端与第二二级水封筒22的出口端连通。改造后第一给水泵11和第二给水泵12密封水回水由两级水封改为四级水封,第一二级水封筒21和第二二级水封筒22长度均为3.6米,改造后四级水封筒2的长度改为7.2米,凝汽器3在夏季运行真空最低是大于-80Kpa,在此真空下可以计算出水封筒内吸上高度为9.3*0.8=7.44米,7.44-7.2=0.24米对应真空为-2.5Kpa,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管道负压由改造前的-40Kpa降为改造后的-2.5Kpa,使给水泵密封水回水微负压运行。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设备(4)、第一给水泵(11)、第二给水泵(12)、四级水封筒(2)和凝汽器(3),所述第一给水泵(11)的密封水进口端和所述第二给水泵(12)的密封水进口端均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设备(4)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给水泵(11)的密封水出口端和所述第二给水泵(12)的密封水出口端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四级水封筒(2)的进口端连通,所述四级水封筒(2)的出口端与所述凝汽器(3)通过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级水封筒(2)包括第一二级水封筒(21)和第二二级水封筒(22),所述第一二级水封筒(21)的进口端为所述四级水封筒(2)的进口端,所述第一二级水封筒(21)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二级水封筒(22)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二二级水封筒(22)的出口端为所述四级水封筒(2)的出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设备(4)为凝结水杂项联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给水泵(11)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给水泵(12)的底部均连接有第一放水管(51),所述第一给水泵(11)和所述第二给水泵(12)连接的所述第一放水管(51)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放水管(52),所述第一给水泵(11)与所述四级水封筒(2)之间的管路上和所述第二给水泵(12)与所述四级水封筒(2)之间的管路上均连接有所述第二放水管(52),所述第一给水泵(11)与所述四级水封筒(2)之间的管路上和所述第二给水泵(12)与所述四级水封筒(2)之间的管路上连接的所述第二放水管(52)上均设置有第二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回水旁路管道(71)和第二回水旁路管道(72),所述第一回水旁路管道(71)将所述第一给水泵(11)的密封水出口端与所述四级水封筒(2)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回水旁路管道(72)将所述第二给水泵(12)的密封水出口端与所述四级水封筒(2)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回水旁路管道(71)和所述第二回水旁路管道(72)上均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给水泵(11)与所述四级水封筒(2)之间的管路上和所述第二给水泵(12)与所述四级水封筒(2)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有第四阀门。
CN201922356150.7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 Active CN211648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6150.7U CN211648499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6150.7U CN211648499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48499U true CN211648499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98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6150.7U Active CN211648499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484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4458A (zh) * 2022-04-02 2022-07-05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9h级联合循环燃气机组汽动给水泵密封水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4458A (zh) * 2022-04-02 2022-07-05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9h级联合循环燃气机组汽动给水泵密封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9662A (zh) 基于双井结构热盐井的辅助增压再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CN102040261B (zh) 一种水压自动换位能量回收装置
CN206829250U (zh) 一种双灌补偿式无负压加压泵站供水设备
CN211648499U (zh) 一种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结构
CN109854316B (zh) 一种基于能源梯级利用的联合循环供热与电力调峰耦合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4755219U (zh) 一种液压压缩机
CN206862154U (zh) 一种节能型凝汽器蒸汽喷射真空系统
CN207048909U (zh) 一种地热能闪蒸发电装置
CN206617195U (zh) 一种大型双背压双转子互换式汽轮机组
CN201358902Y (zh) 一种改进的抽真空装置
CN212563350U (zh) 基于乏汽群喷增压技术的低压缸一体化排汽装置
CN204881245U (zh) 一种提高双背压凝汽器抽真空效率的系统
CN114754519A (zh) 一种利用地热井储能蓄热的抽水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CN210769597U (zh) 一种电站旁路控制油增压系统
CN203963487U (zh) 联合式天然气加气系统
CN213480199U (zh) 一种多压工业用户利用过热蒸汽能的热电联产系统
CN207850111U (zh) 一种火电厂并联抽真空系统
CN204201488U (zh) 低压蒸汽零电耗加压系统
CN201354628Y (zh) 中压集气、井间串接系统
CN212390862U (zh) 凝汽器抽真空系统
CN212294865U (zh) 一种新型带增压设备的箱式供水设备
CN218296803U (zh) 一种双背压凝汽器的抽真空系统
CN217381071U (zh) 一种双缸卡瓦控制系统
CN216974945U (zh) 一种给水泵汽轮机凝汽器冷凝空冷切缸机组冷却蒸汽系统
CN212296695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水轮发电的尾气循环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