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8261U - 防磨阀杆和汽轮机 - Google Patents

防磨阀杆和汽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48261U
CN211648261U CN201922256517.8U CN201922256517U CN211648261U CN 211648261 U CN211648261 U CN 211648261U CN 201922256517 U CN201922256517 U CN 201922256517U CN 211648261 U CN211648261 U CN 211648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otation
rotation stopping
stopping structure
valve 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565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兰茁
王志强
张宁
张洪亮
霍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565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48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48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48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磨阀杆和汽轮机。防磨阀杆包括:阀杆本体;阀帽,阀帽套设在阀杆本体上且能够沿阀杆本体的轴向滑动,阀杆本体具有第一止转结构,阀帽具有与第一止转结构相配合的第二止转结构,第一止转结构与第二止转结构嵌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轮机存在阀杆容易磨损的问题。

Description

防磨阀杆和汽轮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与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磨阀杆和汽轮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石厂丙烯酸酯装置的蒸汽透平空气压缩机组,由于结构的原因汽轮机调速器阀杆与气阀背帽在设备运行中会产生相对旋转而磨损。阀杆及阀帽磨损后,气阀会在蒸汽压力作用下向入口侧移动,导致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量下降,汽轮机转速降低,压缩机产出空气量相应减低。当超过调速器的调节范围后,压缩机的空气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装置只能被迫停车。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汽轮机存在阀杆容易磨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磨阀杆和汽轮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轮机存在阀杆容易磨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磨阀杆,包括:阀杆本体;阀帽,阀帽套设在阀杆本体上且能够沿阀杆本体的轴向滑动,阀杆本体具有第一止转结构,阀帽具有与第一止转结构相配合的第二止转结构,第一止转结构与第二止转结构嵌合。
进一步地,第一止转结构为多个,多个第一止转结构绕阀杆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止转结构与第一止转结构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阀杆本体的外周具有向外伸出的止挡凸沿,止挡凸沿朝向阀帽的表面具有第一止转结构,阀帽与止挡凸沿接触的表面具有第二止转结构。
进一步地,阀杆本体的外周具有向外伸出的止挡凸沿,阀杆本体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止转结构,且第一止转结构位于止挡凸沿的下方,阀帽的内表面具有第二止转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止转结构为凹槽,第二止转结构为凸起;和/或第一止转结构为凸起,第二止转结构为凹槽。
进一步地,第二止转结构为凹槽时,凹槽连通阀帽的内表面和阀帽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5毫米;和/或凹槽的长度大于等于5毫米。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止转结构等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止转结构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止转结构与第二止转结构均是齿状结构,且第一止转结构与第二止转结构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轮机,汽轮机包括:阀体;上述的防磨阀杆,防磨阀杆安装在阀体内,防磨阀杆的阀帽与阀体点焊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防磨阀杆包括阀杆本体和阀帽,阀帽套设在阀杆本体上且能够沿阀杆本体的轴向滑动,阀杆本体具有第一止转结构,阀帽具有与第一止转结构相配合的第二止转结构,第一止转结构与第二止转结构嵌合。
通过在阀杆本体上设置第一止转结构,在阀帽上设置第二止转结构,使得阀杆本体和阀帽在配合的过程中可以止转,进而减少阀杆本体与阀帽之间的磨损,进而减少阀杆本体与阀帽之间漏气的可能性。第一止转结构与第二止转结构之间嵌合配合,可以增加第一止转结构与第二止转结构之间配合的稳定性,可以避免阀杆本体与阀帽之间滑脱。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的防磨阀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阀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阀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阀杆本体;11、第一止转结构;12、止挡凸沿;20、阀帽;21、第二止转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轮机存在阀杆容易磨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磨阀杆和汽轮机。
如图1至图3所示,防磨阀杆包括阀杆本体10和阀帽20,阀帽20套设在阀杆本体10上且能够沿阀杆本体10的轴向滑动,阀杆本体10具有第一止转结构11,阀帽20具有与第一止转结构11相配合的第二止转结构21,第一止转结构11与第二止转结构21嵌合。
通过在阀杆本体10上设置第一止转结构11,在阀帽20上设置第二止转结构21,使得阀杆本体10和阀帽20在配合的过程中可以止转,进而减少阀杆本体10与阀帽20之间的磨损,进而减少阀杆本体10与阀帽20之间漏气的可能性。第一止转结构11与第二止转结构21之间嵌合配合,可以增加第一止转结构11与第二止转结构21之间配合的稳定性,可以避免阀杆本体10与阀帽20之间滑脱。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止转结构11为多个,多个第一止转结构11绕阀杆本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止转结构21与第一止转结构11一一对应设置。将第一止转结构11设置为多个,以在多个位置与阀帽20发生止挡,避免阀帽20与阀杆本体10之间错位,以使得阀杆本体10对阀帽20可以稳定的止转。
如图1和图2所示,阀杆本体10的外周具有向外伸出的止挡凸沿12,止挡凸沿12朝向阀帽20的表面具有第一止转结构11,阀帽20与止挡凸沿12接触的表面具有第二止转结构21。止挡凸沿12与阀帽20止挡配合,避免阀帽20与阀杆本体10之间脱离,进而使得阀杆本体10与阀帽20之间稳定的配合。将第一止转结构11设置在止挡凸沿12朝向阀帽20的表面上,这样第二止转结构21也设置在阀帽20与止挡凸沿12接触的表面上,进而使得第二止转结构21在阀帽20的轴向上,以使得阀帽20在安装到阀杆本体10上时,第二止转结构21不会与阀杆本体10发生摩擦,进而减少了阀帽20与阀杆本体10之间的磨损,以减少阀帽20与阀杆本体10之间漏气的现象。
可选地,第一止转结构11为凹槽,第二止转结构21为凸起。这样设置使得凸起伸入到凹槽内,以使凸起与凹槽之间发生接触止挡,进而实现止转的功能,且凸起伸入到凹槽内可以使得阀杆本体10的表面是平齐的,增加阀杆本体10的美观性。
当然也可以是,第一止转结构11为凸起,第二止转结构21为凹槽。只需要满足第一止转结构11与第二止转结构21相互止转即可。
如图3所示,第二止转结构21为凹槽时,凹槽连通阀帽20的内表面和阀帽20的外表面。凹槽连通阀帽20的内表面和阀帽20的外表面,进而便于凸起伸入到凹槽内。这样设置可以实现第一止转结构11与第二止转结构21之间地快速安装。
具体的,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5毫米。这样设置可以减少第一止转结构11和第二止转结构21脱离的可能性,进而保证第一止转结构11和第二止转结构21之间配合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减少凹槽的开设难度。
具体的,凹槽的长度大于等于5毫米。这样设置可以保证第一止转结构11的强度,进而使得第一止转结构11与第二止转结构21之间可以稳定地止转,避免在止转的过程中第一止转结构11断裂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止转结构11等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止转结构21等间隔设置。第一止转结构11等间隔设置便于阀杆本体10的制作,而第二止转结构21等间隔设置便于阀帽20的制作,同时还便于第一止转结构11与第二止转结构21之间相互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汽轮机包括阀体和上述的防磨阀杆,防磨阀杆安装在阀体内,防磨阀杆的阀帽20与阀体点焊连接。将上述的防磨阀杆应用到汽轮机中,可以减少汽轮机阀杆磨损的现象,实现了汽轮机长周期运动。从根本上杜绝了故障的发生,提高了汽轮机无故障运动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将防磨阀杆装配到阀体上时,防磨阀杆与阀体之间留有0.2毫米至0.3毫米的间隙,然后对阀帽20与阀体之间进行点焊,以防止阀帽20与阀体之间松动。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第一止转结构11和第二止转结构21的位置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阀杆本体10的外周具有向外伸出的止挡凸沿12,阀杆本体10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止转结构11,且第一止转结构11位于止挡凸沿的下方,阀帽20的内表面具有第二止转结构21。这样设置使得阀杆本体10与阀帽20装配后,外观更美,同时也能起到阀杆本体10与阀帽20之间止转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转结构11是凸起,第二止转结构21是凹槽,这样使得阀帽20安装到阀杆本体10上时不会产生摩擦。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转结构11与第二止转结构21均是齿状结构,且第一止转结构11与第二止转结构21啮合。这样设置使得第一止转结构11与第二止转结构21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进而可以减少阀杆本体10与阀帽20之间的磨损,以减少阀杆本体10与阀帽20之间漏气的风险。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磨阀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杆本体(10);
阀帽(20),所述阀帽(20)套设在所述阀杆本体(10)上且能够沿所述阀杆本体(10)的轴向滑动,所述阀杆本体(10)具有第一止转结构(11),所述阀帽(20)具有与所述第一止转结构(11)相配合的第二止转结构(21),所述第一止转结构(11)与所述第二止转结构(21)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转结构(1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止转结构(11)绕所述阀杆本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止转结构(21)与所述第一止转结构(11)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本体(10)的外周具有向外伸出的止挡凸沿(12),所述止挡凸沿(12)朝向所述阀帽(20)的表面具有所述第一止转结构(11),所述阀帽(20)与所述止挡凸沿(12)接触的表面具有所述第二止转结构(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本体(10)的外周具有向外伸出的止挡凸沿(12),所述阀杆本体(10)的外表面具有所述第一止转结构(11),且所述第一止转结构(11)位于所述止挡凸沿的下方,所述阀帽(20)的内表面具有所述第二止转结构(2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磨阀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转结构(11)为凹槽,所述第二止转结构(21)为凸起;和/或
所述第一止转结构(11)为凸起,所述第二止转结构(21)为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磨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转结构(21)为凹槽时,所述凹槽连通所述阀帽(20)的内表面和所述阀帽(20)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磨阀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5毫米;和/或
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等于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磨阀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止转结构(11)等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止转结构(21)等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磨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转结构(11)与所述第二止转结构(21)均是齿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止转结构(11)与所述第二止转结构(21)啮合。
10.一种汽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包括:
阀体;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磨阀杆,所述防磨阀杆安装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防磨阀杆的阀帽(20)与所述阀体点焊连接。
CN201922256517.8U 2019-12-16 2019-12-16 防磨阀杆和汽轮机 Active CN211648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6517.8U CN211648261U (zh) 2019-12-16 2019-12-16 防磨阀杆和汽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6517.8U CN211648261U (zh) 2019-12-16 2019-12-16 防磨阀杆和汽轮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48261U true CN211648261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96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56517.8U Active CN211648261U (zh) 2019-12-16 2019-12-16 防磨阀杆和汽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48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1532B (zh) 环绕的密封装置
CN103348166B (zh) 活塞环
WO2016179608A3 (en) Intershaft seal with asymmetric sealing ring
CN211648261U (zh) 防磨阀杆和汽轮机
CN104292562A (zh) 一种稳定的耐磨橡胶
CN204372175U (zh) 一种能够提高润滑性的油密封件
CN204201068U (zh) 用于给风力发电机主轴油封的密封结构
CN206889674U (zh) 一种可自动补偿的密封圈
CN204358104U (zh) 一种柔性密封圈
US20190017603A1 (en) Sealing structure of reciprocating plunger pump
CN205330867U (zh) 一种主轴密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轴流式水轮机
CN205780366U (zh) 电动工具的偏沟道油封轴承
WO2012122456A3 (en) Heavy-duty vehicle brake assembly with sealing interface
CN202125615U (zh) 无簧骨架式油封
CN104405768A (zh) 橡胶轴承
CN106015359A (zh) 一种轴承密封圈
JP2009264349A (ja) 組合せオイルリング
CN205533284U (zh) 一种快接式水泵
CN204514008U (zh) 一种回转窑密封装置
CN204164163U (zh) 编织机拨盘齿轮专用轴承
CN204082317U (zh) 涡轮箱放气阀门传动组件
CN201034023Y (zh) 抽油杆偏心盘根
CN220646417U (zh) 一种耐磨抗扭铆钉接头
CN202371164U (zh) 一种密封圈
CN216811907U (zh) 一种园林机械发动机活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