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6701U - 一种防潮地下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潮地下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46701U
CN211646701U CN201922451814.8U CN201922451814U CN211646701U CN 211646701 U CN211646701 U CN 211646701U CN 201922451814 U CN201922451814 U CN 201922451814U CN 211646701 U CN211646701 U CN 211646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isture
basement
bottom plate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518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磊明
南海俊
黄建
张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 Hangzho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 Hangzho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 Hangzho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u Hangzho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518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46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46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467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潮地下室,包括室内地平、防水底板、防潮结构、新砌砖墙、吸湿材料层、排出口、通气口、导气管、防潮层和通风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传统的地下室防潮结构的基础上于防水底板外墙15公分处加设一圈新砌砖墙,使得新砌砖墙与防水底板之间形成结构空腔,并于空腔内部设置吸湿材料构成吸湿材料层,使得地下室的墙体结构具有较强的除湿效果,从而避免水分通过墙体渗透入地下室,造成空气的潮湿,同时位于吸湿材料层内设有“Z”字形结构的导气管,导气管将外界空气与地下室底侧相连通,由于潮湿空气相比干燥空气较为湿重从而沉降在地下室下方,而通过导气管可以对潮湿空气进行排除。

Description

一种防潮地下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具体为一种防潮地下室,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二分之一。多层和高层建筑物需要较深的基础,为利用这一高度,在建筑物底层下建造地下室,既可增加使用面积,又可省去房心回填土,还算比较经济。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地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地下室的按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结构材料分,有砖墙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按构造形式分,有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然而,对于地下室传统防潮做法为在外墙上设置水平和垂直防潮层,并在地面散水处用不透水材料填缝。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受到材料和施工质量等原因,地下室内还是很潮,严重影响居住体验,长期渗水不仅破坏建筑结构,损坏装饰装修,而且还会影响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潮地下室,具有良好的防潮效果,改善地下室的居住环境,保护建筑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潮地下室,包括室内地平,所述室内地平的底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底板,所述防水底板的外侧设有防潮层,所述防水底板的内侧设有防潮结构,所述防潮结构包括新砌砖墙、吸湿材料层、排出口、通气口和导气管,所述防水底板的内侧设有一圈所述新砌砖墙,所述新砌砖墙与所述防水底板之间设有所述吸湿材料层,所述吸湿材料层内部设有所述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呈“Z”字形结构,所述导气管贯穿所述防水底板的一端设于所述室内地平与所述防水底板的连接处与外界相连通,且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排出口,所述导气管贯穿所述新砌砖墙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通气口,所述导气管的侧面设有通风结构。
优选的,为了防止雨水等液体物质由排出口进入导气管,影响导气管的导气效果,所述防潮结构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导气管连接所述排出口的一端,所述隔板垂直于所述导气管内侧壁设置。
优选的,为了防止固体杂物由排气口和通气口进入导气管内,对导气管造成阻塞,影响导气效果,所述防潮结构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分别设于所述排出口与所述通气口的一端,两个所述滤网分别与所述排出口和所述通气口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得导气管内流动的空气可以经过吸湿材料层,使得流动的空气更加干燥,提升导气除湿效果,所述通风结构包括通孔,所述通孔于所述导气管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所述导气管内部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吸湿材料层相连通。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升导气管内空气与吸湿材料层的接触面积,以达到更好地除湿效果,所述通风结构还包括除潮气道,所述除潮气道呈“U”字形结构,所述除潮气道于所述吸湿材料层内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除潮气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气管侧面开设的多个所述通孔对应相连通。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使得地下室与外界进行空气的交换,所述通风结构还包括气道,所述气道开设于所述防水底板与所述室内地平的连接处,且所述气道于所述导气管上方设置,所述气道的侧面与所述导气管的侧面相连通。
优选的,为了促进导气管内的空气进行流动,并控制导气管内的空气流动方向,方便通过导气管除去地下室内的潮湿空气,所述通风结构还包括固定块、电机和风扇,所述室内地平的底侧设有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防水底板上开设的所述气道的一端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传统的地下室防潮结构的基础上于防水底板外墙15公分处加设一圈新砌砖墙,使得新砌砖墙与防水底板之间形成结构空腔,并于空腔内部设置吸湿材料构成吸湿材料层,使得地下室的墙体结构具有较强的除湿效果,从而避免水分通过墙体渗透入地下室,造成空气的潮湿,同时位于吸湿材料层内设有“Z”字形结构的导气管,导气管将外界空气与地下室底侧相连通,由于潮湿空气相比干燥空气较为湿重从而沉降在地下室下方,而通过导气管可以对潮湿空气进行排除,结合设置的通风结构,可以加快导气管内空气的流动,使得吸湿材料层可以充分与潮湿空气进行接触,从而改善地下室的潮湿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室内地平与防潮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室内地平,2、防水底板,3、防潮结构,31、新砌砖墙,32、吸湿材料层,33、排出口,34、通气口,35、导气管,36、隔板,37、滤网,4、防潮层,5、通风结构,51、气道,52、通孔,53、除潮气道,54、固定块,55、电机,56、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防潮地下室,包括室内地平1,所述室内地平1的底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底板2,所述防水底板2的外侧设有防潮层4,所述防水底板2的内侧设有防潮结构3,所述防潮结构3包括新砌砖墙31、吸湿材料层32、排出口33、通气口34和导气管35,所述防水底板2的内侧设有一圈所述新砌砖墙31,所述新砌砖墙31与所述防水底板2之间设有所述吸湿材料层32,所述吸湿材料层32内部设有所述导气管35,所述导气管35呈“Z”字形结构,所述导气管35贯穿所述防水底板2的一端设于所述室内地平1与所述防水底板2的连接处与外界相连通,且所述导气管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排出口33,所述导气管35贯穿所述新砌砖墙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通气口34,所述导气管35的侧面设有通风结构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防潮结构3还包括隔板36,所述隔板36设于所述导气管35连接所述排出口33的一端,所述隔板36垂直于所述导气管35内侧壁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防潮结构3还包括滤网37,所述滤网37分别设于所述排出口33与所述通气口34的一端,两个所述滤网37分别与所述排出口33和所述通气口34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通风结构5包括通孔52,所述通孔52于所述导气管35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所述导气管35内部通过所述通孔52与所述吸湿材料层32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通风结构5还包括除潮气道53,所述除潮气道53呈“U”字形结构,所述除潮气道53于所述吸湿材料层32内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除潮气道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气管35侧面开设的多个所述通孔52对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通风结构5还包括气道51,所述气道51开设于所述防水底板2与所述室内地平1的连接处,且所述气道51于所述导气管35上方设置,所述气道51的侧面与所述导气管35的侧面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通风结构5还包括固定块54、电机55和风扇56,所述室内地平1的底侧设有所述固定块54,所述固定块54上安装有所述电机55,所述电机5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风扇56,所述风扇56与所述防水底板2上开设的所述气道51的一端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传统的防潮层4以及防水底板2内增设有一圈新砌砖墙31,使得新砌砖墙31与防水底板2之间存在有15公分的结构空腔,空腔内部填充有吸湿材料构成吸湿材料层32,避免外部水分进入地下室,使得地下室室内的空气潮湿程度大大降低,吸湿材料层32内部设有导气管35,导气管35呈“Z”型结构,导气管35的一端通过排出口33与外界连接,而导气管35的另一端设置有通气口34,排出口33与通气口34均设有滤网37,对固体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对导气管35进行堵塞,而在排出口33位置,导气管35内还设有隔板36,防止液体流入导气管35,影响吸湿材料层32的除湿效果,当需要对地下室进行除湿操作时,将电机55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首先可以对地下室进行除湿操作,通过电机55驱动风扇56进行转动,此时外部空气通过气道51进入地下室,而地下室下方的潮湿空气则由导气管35排除,除湿完成后,需要对地下室内空气进行干燥时,反向驱动电机55,使得地下室内空气由气道51排出,而室外空气会经过导气管35进入地下室,由于导气管35与吸湿材料层32之间通过通孔52相连通,使得空气会经过吸湿材料层32进行除湿,同时吸湿材料层32内的除潮气道53进一步增加了流动空气与吸湿材料层32的接触面积,使得空气更加的干燥,从而改善地下室的环境。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防潮地下室,包括室内地平(1),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地平(1)的底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底板(2),所述防水底板(2)的外侧设有防潮层(4),所述防水底板(2)的内侧设有防潮结构(3),所述防潮结构(3)包括新砌砖墙(31)、吸湿材料层(32)、排出口(33)、通气口(34)和导气管(35),所述防水底板(2)的内侧设有一圈所述新砌砖墙(31),所述新砌砖墙(31)与所述防水底板(2)之间设有所述吸湿材料层(32),所述吸湿材料层(32)内部设有所述导气管(35),所述导气管(35)呈“Z”字形结构,所述导气管(35)贯穿所述防水底板(2)的一端设于所述室内地平(1)与所述防水底板(2)的连接处与外界相连通,且所述导气管(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排出口(33),所述导气管(35)贯穿所述新砌砖墙(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通气口(34),所述导气管(35)的侧面设有通风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结构(3)还包括隔板(36),所述隔板(36)设于所述导气管(35)连接所述排出口(33)的一端,所述隔板(36)垂直于所述导气管(35)内侧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结构(3)还包括滤网(37),所述滤网(37)分别设于所述排出口(33)与所述通气口(34)的一端,两个所述滤网(37)分别与所述排出口(33)和所述通气口(34)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5)包括通孔(52),所述通孔(52)于所述导气管(35)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所述导气管(35)内部通过所述通孔(52)与所述吸湿材料层(3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潮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5)还包括除潮气道(53),所述除潮气道(53)呈“U”字形结构,所述除潮气道(53)于所述吸湿材料层(32)内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除潮气道(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气管(35)侧面开设的多个所述通孔(52)对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潮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5)还包括气道(51),所述气道(51)开设于所述防水底板(2)与所述室内地平(1)的连接处,且所述气道(51)于所述导气管(35)上方设置,所述气道(51)的侧面与所述导气管(35)的侧面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潮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5)还包括固定块(54)、电机(55)和风扇(56),所述室内地平(1)的底侧设有所述固定块(54),所述固定块(54)上安装有所述电机(55),所述电机(5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风扇(56),所述风扇(56)与所述防水底板(2)上开设的所述气道(51)的一端相对应。
CN201922451814.8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防潮地下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46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1814.8U CN211646701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防潮地下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1814.8U CN211646701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防潮地下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46701U true CN211646701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1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5181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46701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防潮地下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467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2463A (zh) * 2020-10-31 2021-01-22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木饰面装饰设计的防潮处理方法
CN113465070A (zh) * 2021-05-27 2021-10-01 南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人防地下室通风装置
CN114382195A (zh) * 2021-10-11 2022-04-22 浙江鸿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2463A (zh) * 2020-10-31 2021-01-22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木饰面装饰设计的防潮处理方法
CN113465070A (zh) * 2021-05-27 2021-10-01 南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人防地下室通风装置
CN114382195A (zh) * 2021-10-11 2022-04-22 浙江鸿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14382195B (zh) * 2021-10-11 2023-07-14 浙江鸿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46701U (zh) 一种防潮地下室
US7181888B1 (en) Interconnected double hull construction for basements
US9062454B1 (en) Dual ventilation process
CN109267707B (zh) 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
CN206625334U (zh) 地下室集水坑排水、排气结构
CN216075615U (zh) 一种地下室装修墙面防潮结构
CN211948952U (zh) 一种新型地下室防潮防凝露结构
US2010025163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don inhibition
CN212317308U (zh) 一种防结露建筑结构
CN211421317U (zh) 一种建筑地下室排水机构
CN208105521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
US7143558B2 (en) Drying system for structural waterproofing
CN21036941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结构
CN210013343U (zh) 一种地下室隔音保暖墙板与地板结构
CN215599944U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构造展示模型
CN216810347U (zh) 一种地下室用建筑防潮结构
CN213626168U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防潮结构
CN211898884U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CN216897666U (zh) 一种消防地下室室外靠墙通风结构
CN218741182U (zh) 一种地下室工程用干燥防潮装置
CN220725197U (zh) 一种地下室防潮防霉结构
CN217580323U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基建结构
JP2001304615A (ja) 家屋の空調構造
CN210887302U (zh) 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
CN218622911U (zh) 具有防水防腐蚀功能的彩钢夹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