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5366U - 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5366U
CN211635366U CN202020136136.6U CN202020136136U CN211635366U CN 211635366 U CN211635366 U CN 211635366U CN 202020136136 U CN202020136136 U CN 202020136136U CN 211635366 U CN211635366 U CN 211635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flocculation
filter screen
pipe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61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霞勇
林枝成
白小燕
杨玉娟
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bang Baohe Pai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bang Baohe Pa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bang Baohe Pa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bang Baohe Pai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61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5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5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5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其包括沉降池、基座、排液分流块、进污管、排泥管、多重滤网层、环形搅拌杆、分散盘、搅拌电机、絮凝添加管、小型电机、增压桨、传感器、单向阀和絮凝储料桶;通过环形搅拌杆进行搅拌混合,以便分层,注入污水后,污水达到絮凝添加管的位置后,传感器感应到,并将信号传递至单向阀,单向阀打开,储存在絮凝储料桶内的絮凝剂注入,环形搅拌杆搅拌10分钟后静置,淤泥沉降分层,并通过排泥管排出;该装置能够减少添加环节,免去人工添加絮凝剂的操作,自动进行添加,实现了对污水处理的及时添加药剂,方便快捷,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生产加工中的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涂料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这样形成的膜通称涂膜,又称漆膜或涂层,我们平常所说的油漆只是涂料的一种。涂料能够涂布于物体表面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形成薄膜而起保护、装饰或其他特殊功能,涂料生产加工是指在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中加入颜料、溶剂和辅助材料,经加工后制成的覆盖材料。
现有技术的涂料生产加工过程,会在各个环节产生污水,污水产生过后,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而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添加入絮凝剂以分层处理,添加过程都是靠人工进行,不能自动进行,耗费人力,不是进行实时地添加,工作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其能够减少添加环节,免去人工添加絮凝剂的操作,自动进行添加,实现了对污水处理的及时添加药剂,方便快捷,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其包括沉降池、基座、进污管、排泥管、多重滤网层、絮凝添加管、传感器、单向阀和絮凝储料桶,沉降池的底部呈倒锥状,排泥管连接至沉降池的底部,以便于絮凝后排出污泥,沉降池固定在基座顶部,进污管置于基座内,进污管的底端连通至基底外侧,进污管的顶端连通至沉降池内,多重滤网层具有多层的滤网层,相邻层滤网层之间具有间隔且底端通过滤网连接,单层滤网层呈环状且滤网层的顶端由内向外倾斜,多层滤网层从沉降池的中部向内壁分布,絮凝添加管的底端连接至沉降池的侧面且连通沉降池内部,传感器固定在絮凝添加管的底端,传感器电连接至单向阀,絮凝储料桶连接至絮凝添加管的顶端,絮凝储料桶与絮凝添加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位于最外侧的滤网层顶端连接在沉降池内壁,絮凝添加管与沉降池的连接处高度大于沉降池内壁与滤网层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还包括增压桨和小型电机,增压桨设置在絮凝添加管的底端,增压桨的轴连接至小型电机的机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多重滤网层的底层的滤网呈倾斜状,沉降池的内壁底部倾斜且与滤网之间形成便于排泥的倾斜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排泥管与倾斜通道的底端连通且连通处靠近沉降池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基座的顶部中心处向上凸起设置,使得基座的顶部形成柱状体,进污管置于基座的柱状体内且进污管的顶端通过基座的顶端连通沉降池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还包括排液分流块,排液分流块的侧面分别设置有连通至内部的通孔,排液分流块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内部的通孔,进污管的顶端连接排液分流块的底部通孔并通过排液分流块的侧面通孔连通至沉降池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进污管的顶端还包括环形搅拌杆、分散盘和搅拌电机,环形搅拌杆连接至至少一个分散盘,环形搅拌杆的顶端呈柱状且底端带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搅拌杆,搅拌电机的机轴连接环形搅拌杆的顶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分散盘呈环形,且分散盘的环内径大于基座的柱状体的直径,使得分散盘在基座的柱状体外侧进行搅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污管将涂料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水注入沉降池内,通过排液分流块将污水均布在沉降池内,通过多重滤网层对污水进行过滤,当污水的水面升高至絮凝添加管时,传感器感应到水并将信号传递至单向阀,单向阀开启并从絮凝储料桶内流出絮凝剂,通过增压桨将絮凝剂吸入沉降池内,通过环形搅拌杆和分散盘对污水和絮凝剂进行充分混合,最后静置进行分层,位于底层的污泥通过排泥管排出;该装置能够减少添加环节,免去人工添加絮凝剂的操作,自动进行添加,实现了对污水处理的及时添加药剂,方便快捷,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标:1-沉降池;2-基座;3-排液分流块;4-进污管;5-排泥管;6-多重滤网层;7-环形搅拌杆;8-分散盘;9-搅拌电机;10-絮凝添加管;11-小型电机;12-增压桨;13-传感器;14-单向阀;15-絮凝储料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表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其包括沉降池1、基座2、排液分流块3、进污管4、排泥管5、多重滤网层6、环形搅拌杆7、分散盘8、搅拌电机9、絮凝添加管10、小型电机11、增压桨12、传感器13、单向阀14和絮凝储料桶 15,沉降池1座于基座2,排液分流块3连接在基座2顶部,进污管4和排泥管5置于基座2内,多重滤网层6设置在沉降池1内,环形搅拌杆7连接分散盘8,搅拌电机9连接环形搅拌杆7,絮凝添加管10连接沉降池1,小型电机11连接增压桨12,增压桨12设置在絮凝添加管10,传感器13连接在絮凝添加管10,絮凝添加管10连接絮凝储料桶15,单向阀14设置在絮凝添加管10与初凝储料桶之间,通过进污管4将涂料加工后的污水通入内沉降池1内,通过环形搅拌杆7进行搅拌混合,以便分层,注入污水后,污水达到絮凝添加管10的位置后,传感器13感应到,并将信号传递至单向阀14,单向阀14打开,储存在絮凝储料桶15内的絮凝剂注入,环形搅拌杆7搅拌10分钟后静置,淤泥沉降分层,并通过排泥管5排出。
沉降池1的上半部分设置为圆筒状,沉降池1的下半部分设置为沉降池1的底部,沉降池1的底部呈倒锥状且底部面倾斜,沉降池1的内壁底部由外侧向中心位置倾斜,位于沉降池1内的污泥可沿倾斜的沉降池1底部流动至沉降池1的底部中心位置,排泥管5连接至沉降池1的底部,且该连接处位于基座2的外侧,以便于絮凝后污泥排出沉降池1,沉降池1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基座2,基座2的底部固定在地面或其他工作平台,基座2的顶部中心处向上凸起设置,使得基座2的顶部形成柱状体,该凸起设置段的直径与沉降池 1的底部开口处正好匹配,柱状体插入至沉降池1内且位于竖直方向,插入后,沉降池1 的底部和基座2焊接固定,进污管4置于基座2的柱状体内且进污管4的顶端通过基座2 的顶端连通沉降池1内,进污管4的顶端连接至排液分流块3的底部通孔处,排液分流块 3的侧面分别设置有连通至其内部的通孔,排液分流块3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通孔,排液分流块3的底部和侧面通过其内部连通,排液分流块3的侧面设置有四个通孔,且四个通孔沿排液分流块3的侧面均匀分布,进污管4的顶端连接排液分流块3的底部通孔并通过排液分流块3的侧面通孔连通至沉降池1内,进污管4的另一端置于基座2内,进污管4的底端连通至基底外侧以通过外接提供污水至沉降池1内,排泥管5与倾斜通道的底端连通且连通处靠近沉降池1的中部,其位于基座2的柱状体外侧,排泥管5的底端连通至基座2的侧面,以便于对外排出污泥。
沉降池1内设置有多重滤网层6,多重滤网层6具有四层的滤网层,相邻层滤网层之间具有间隔且底端通过滤网连接,单层滤网层呈环状且滤网层的顶端由内向外倾斜,位于内侧的滤网层直径小于位于外侧的滤网层,位于多重滤网层6底部的滤网与沉降池1的内壁底部之间具有间隔,多重滤网层6的底层的滤网呈倾斜状,沉降池1的内壁底部倾斜且与滤网之间形成便于排泥的倾斜通道,多层滤网层从沉降池1的中部向内壁分布,使得其形成环形的四层,位于外侧的滤网层顶端与沉降池1内壁紧密接触,位于内侧的滤网层底端内径大于基座2的柱状体外径。
沉降池1内还设置有用于搅拌的结构:环形搅拌杆7、分散盘8和搅拌电机9,环形搅拌杆7连接至两个分散盘8,环形搅拌杆7的顶端呈柱状且底端带有两个呈环形分布的搅拌杆,两个搅拌杆分别位于基座2顶端柱状体的两侧,搅拌杆间的距离大于柱状体的外径,使得与搅拌杆连接的分散盘8在柱状体外侧进行搅拌,搅拌电机9的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环形搅拌杆7的顶端,环形搅拌杆7顶端的柱状通过条形杆连接至沉降池1的顶端边缘,以便于固定,分散盘8的中部呈环形,且分散盘8的环内径大于基座2的柱状体的直径,使得分散盘8在基座2的柱状体外侧进行搅拌,分散盘8的环外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搅拌的叶片。
絮凝添加管10的底端沿水平方向连接至沉降池1的侧面且连通沉降池1内部,其位于最外侧的滤网层顶端连接在沉降池1内壁,絮凝添加管10与沉降池1的连接处高度大于沉降池1内壁与滤网层的连接处,传感器13固定在絮凝添加管10的底端,传感器13 为现有技术的接触传感器13,其感应到水流后将信号传递至单向阀14,传感器13与单向阀14之间电连接,絮凝储料桶15内预先配置有聚合氯化铝,即絮凝剂,絮凝储料桶15 具有储存絮凝剂的空间且底部开口,其底部开口处连接至絮凝添加管10的顶端并用密封圈固定密封,絮凝储料桶15与絮凝添加管10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14,该单向阀14为现有技术的电磁阀,当电磁阀接收到传感器13信号后,开启絮凝储料桶15与絮凝添加管 10之间的通道,絮凝剂从絮凝储料桶15内流出并通过絮凝添加管10流入沉降池1内,电磁阀内预先设置有开启时间,即有显示设定有添加絮凝剂的流出量,当时间计时达到时,电磁阀关闭,污水处理中沉降池1自动加料装置还包括增压桨12和小型电机11,增压桨 12设置在絮凝添加管10的底端,絮凝添加管10的底端具有水平段,该水平段的侧面开设有通过增压桨12的通孔,增压桨12从该通孔中伸出,且增压桨12的轴连接至小型电机 11的机轴,小型电机11通过螺钉固定在絮凝添加管10外,通过增压桨12的转动将絮凝剂有效吸入沉降池1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例通过进污管将涂料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水注入沉降池内,通过排液分流块将污水均布在沉降池内,通过多重滤网层对污水进行过滤,当污水的水面升高至絮凝添加管时,传感器感应到水并将信号传递至单向阀,单向阀开启并从絮凝储料桶内流出絮凝剂,通过增压桨将絮凝剂吸入沉降池内,通过环形搅拌杆和分散盘对污水和絮凝剂进行充分混合,最后静置进行分层,位于底层的污泥通过排泥管排出;该装置能够减少添加环节,免去人工添加絮凝剂的操作,自动进行添加,实现了对污水处理的及时添加药剂,方便快捷,提高效率。
本说明书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例,并不意味着这些实施例说明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能形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池、基座、进污管、排泥管、多重滤网层、絮凝添加管、传感器、单向阀和絮凝储料桶,所述沉降池的底部呈倒锥状,所述排泥管连接至沉降池的底部,以便于絮凝后排出污泥,所述沉降池固定在基座顶部,所述进污管置于基座内,所述进污管的底端连通至基底外侧,所述进污管的顶端连通至沉降池内,所述多重滤网层具有多层的滤网层,相邻层滤网层之间具有间隔且底端通过滤网连接,单层滤网层呈环状且滤网层的顶端由内向外倾斜,多层滤网层从沉降池的中部向内壁分布,所述絮凝添加管的底端连接至沉降池的侧面且连通沉降池内部,所述传感器固定在絮凝添加管的底端,所述传感器电连接至单向阀,所述絮凝储料桶连接至絮凝添加管的顶端,所述絮凝储料桶与絮凝添加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的滤网层顶端连接在沉降池内壁,所述絮凝添加管与沉降池的连接处高度大于沉降池内壁与滤网层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还包括增压桨和小型电机,所述增压桨设置在絮凝添加管的底端,所述增压桨的轴连接至小型电机的机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滤网层的底层的滤网呈倾斜状,所述沉降池的内壁底部倾斜且与滤网之间形成便于排泥的倾斜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与倾斜通道的底端连通且连通处靠近沉降池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顶部中心处向上凸起设置,使得基座的顶部形成柱状体,所述进污管置于基座的柱状体内且进污管的顶端通过基座的顶端连通沉降池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还包括排液分流块,所述排液分流块的侧面分别设置有连通至内部的通孔,所述排液分流块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内部的通孔,所述进污管的顶端连接排液分流块的底部通孔并通过排液分流块的侧面通孔连通至沉降池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管的顶端还包括环形搅拌杆、分散盘和搅拌电机,所述环形搅拌杆连接至至少一个分散盘,所述环形搅拌杆的顶端呈柱状且底端带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搅拌杆,所述搅拌电机的机轴连接环形搅拌杆的顶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盘呈环形,且分散盘的环内径大于基座的柱状体的直径,使得分散盘在基座的柱状体外侧进行搅拌。
CN202020136136.6U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 Active CN211635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6136.6U CN211635366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6136.6U CN211635366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5366U true CN211635366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3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6136.6U Active CN211635366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53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5882A (zh) * 2021-11-30 2022-01-21 杭州五洲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5882A (zh) * 2021-11-30 2022-01-21 杭州五洲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35366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中沉降池自动加料装置
EP1128885A1 (en) A device of three-chamber type for purifying liquid
CN103787432B (zh) 便携式净水器
CN206980587U (zh) 一种水性涂料搅拌罐
CN109650582A (zh) 一种用于不同深层污水处理的药水喷洒设备
CN101918328A (zh) 微细气泡扩散装置以及方法
CN212576037U (zh) 一种小孔式搅拌罐
CN205948799U (zh) 一种淤泥微生物固化的搅拌装置
CN210974110U (zh) 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增氧微孔曝气装置
CN205313270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06566555U (zh) 一种新型的竖流式沉淀池
CN209957588U (zh) 农户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10934015U (zh) 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6767878U (zh)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设备
CH691402A5 (de) Vorrichtung zum Regulieren der Fördermenge einer vertikalachsigen Kreiselpumpe.
CN111744384A (zh) 一种小孔式搅拌罐
CN201120397Y (zh) 一种芯棒润滑装置
CN210104884U (zh) 一种洗刷槽
CN206404440U (zh) 一种水循环式真空泵污水过滤系统
CN210646291U (zh) 一种反冲出料系统
CN2448834Y (zh) 水力循环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1169908U (zh) 一种混合搅拌机
CN211258918U (zh) 一种外置式污水提升泵设备
CN207972742U (zh) 一种新型救生艇雨水收集系统
CN113577830B (zh) 电镀工艺槽的回流消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