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5092U -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5092U
CN211635092U CN201922376628.2U CN201922376628U CN211635092U CN 211635092 U CN211635092 U CN 211635092U CN 201922376628 U CN201922376628 U CN 201922376628U CN 211635092 U CN211635092 U CN 211635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back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pring
pedal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66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婷
刘梦姣
朱可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3766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5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5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5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它包括底架、踩踏装置、第一弹簧及踩踏装置的限位装置,涉及医疗康复训练用品技术领域;本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可切换上下踩踏训练模式及前后滑动训练模式,既可以训练患者弯曲膝关节,也可以训练伸直膝关节,还可增加康复训练的趣味性,同时配备不同弹力的弹簧,可以满足患者不同康复训练阶段的需求,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节,逐步增强患者自主锻炼的信心,培养患者的膝关节的主动肌肉力量,便于患者恢复的效果;也由于该康复训练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成本低廉,患者在医院、家中都可以进行康复训练,能满足大众化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训练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结构和功能是人体关节中最复杂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据研究报道50岁以上存在症状的膝关节骨关节病男性发病率35%,女性高达74%;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能显著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因为膝关节置换术中要松解周围的韧带和软组织,所以周围损伤比较严重,炎症反应比较重,并继而导致疼痛及肿胀,影响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进程,并直接影响到远期的膝关节功能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患者在术后需要尽早的进行积极有效的膝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发生膝关节黏连问题;因此,患者需要在术后尽量克服疼痛、肿胀等不适的情况下,尽早的进行主动的功能锻炼,以确保术后膝关节的恢复情况。
开始时活动受限,疼痛比较明显,康复活动首先要练习股4头肌力量,就是直腿抬高练习,还有就是膝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练习膝关节屈曲功能;目前,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通常采用CPM协助膝关节被动运动,以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CPM虽然能达到一定的膝关节屈曲度数的精准,但是CPM机的被动运动仅仅起到了被动训练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目的,达不到尽快恢复患者肌肉力量的作用,而且其为患者提供的是刚性、被动的康复锻炼,通常使患者感到剧烈的疼痛,或者会对患者膝关节造成二次的伤害;同时利用器械的被动运动通常无法满足患者康复后期肢体的肌肉力量训练要求,也不易于康复的效果,同时患者往往也会出现抵触的态度;同时现有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仪器笨重,一般患者都无意个人购买,不能满足大众化需求;有的功能单一,不适用于不同康复阶段的训练需求;并且主动练习相关康复器械较少;此外,市面上也未见到适合家用的膝关节康复器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便于患者家用、结构简易、便于患者主动训练、具有趣味性的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它包括底架、踩踏装置、第一弹簧;底架包括底板与扶手,两个扶手对称安装在底板的左右两侧中部,在底板上沿前后方向设有两条第一滑槽;两个踩踏装置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滑槽内,且踩踏装置可沿第一滑槽前后滑动;所述的四个第一弹簧分别可拆卸连接在踩踏装置前后端中的一端与该端对应的第一滑槽的槽壁上,在第一弹簧两端设置有连接挂钩;在踩踏装置前后两端及第一滑槽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第一弹簧的连接挂钩。
进一步的,该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踩踏装置的限位装置,在进行上下踩踏训练模式时,限制踩踏装置前后滑动。
优选的,该限位装置为踩踏装置限位板;踩踏装置限位板一端接触踩踏装置的前后端中的一端,另一端接触该一端对应的第一滑槽的槽壁,位于第一弹簧的左侧或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踩踏装置包括滑动部、回弹部与脚踏部;回弹部顶部连接在脚踏部的底部,回弹部的底部连接在滑动部上部;脚踏部用于连接患者脚掌;回弹部用于患者将脚踏部踩下时脚踏部往上回弹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动部包括滑动板、凹槽、回弹部第一连接轴承、第二滑槽与滑轮;凹槽设置于滑动板上表面长度方向;回弹部第一连接轴承设于凹槽底板前部;第二滑槽设于凹槽左右侧壁长度方向;四个滑轮分别设于滑动板底部四个角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回弹部包括第一回弹部、第二回弹部与第二弹簧;在第一回弹部上设有第二回弹部适配槽与第一回弹部连接轴,第二回弹部适配槽开设于第一回弹部长度方向的中部,两个第一回弹部连接轴分别设于第一回弹部的顶部与底部;在第二回弹部上设有第二回弹部连接轴,两个第二回弹部连接轴分别设于第二回弹部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二回弹部从第二回弹部适配槽穿过第一回弹部,第二回弹部与第一回弹部交叉设置;所述的第二弹簧可拆卸连接在交叉连接的第二回弹部与第一回弹部底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两端设置有连接挂钩;在第二回弹部与第一回弹部上与第二弹簧连接的相应位置也设置有便于连接第二弹簧的连接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部包括脚踏板、脚尖挡条、脚背约束条、回弹部第二连接轴承与回弹部第三连接轴承;脚尖挡条设于脚踏板前端上部;脚背约束条为拱桥式连接脚踏板的左右两侧,位于脚踏板中部;回弹部第二连接轴承与回弹部第三连接轴承分别设于脚踏板底部的前后端。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本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可切换上下踩踏训练模式及前后滑动训练模式,既可以训练患者弯曲膝关节,也可以训练伸直膝关节,还可增加康复训练的趣味性,同时配备不同弹力的弹簧,可以满足患者不同康复训练阶段的需求,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节,逐步增强患者自主锻炼的信心,培养患者的膝关节的主动肌肉力量,便于患者恢复的效果;也由于该康复训练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成本低廉,患者在医院、家中都可以进行康复训练,能满足大众化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标记底架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标记踩踏装置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标记滑动部2-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标记回弹部2-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标记脚踏部2-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见说明书最后一页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由发明内容及附图1、2可知,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它包括底架1、踩踏装置2、第一弹簧3;底架1包括底板1-1与扶手1-3,两个扶手1-3对称安装在底板1-1的左右两侧中部,在底板1-1上沿前后方向设有两条第一滑槽1-2;两个踩踏装置2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滑槽1-2内,且踩踏装置2可沿第一滑槽1-2前后滑动;所述的四个第一弹簧3分别可拆卸连接在踩踏装置2前后端中的一端与该端对应的第一滑槽1-2的槽壁上,在第一弹簧3两端设置有连接挂钩;在踩踏装置2前后两端及第一滑槽1-2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第一弹簧3的连接挂钩;附图1所示的第一弹簧3连接好踩踏装置2后处于半拉伸状态。
进一步的,该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踩踏装置2的限位装置,在进行上下踩踏训练模式时,防止踩踏装置2前后滑动导致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由附图1可知,该限位装置为踩踏装置限位板4;踩踏装置限位板4一端接触踩踏装置2的前后端中的一端,另一端接触该一端对应的第一滑槽1-2的槽壁,位于第一弹簧3的左侧或右侧。
由附图3可知,所述踩踏装置2包括滑动部2-1、回弹部2-2与脚踏部2-3;回弹部2-2顶部连接在脚踏部2-3的底部,回弹部2-2的底部连接在滑动部2-1上部;脚踏部2-3用于连接患者脚掌;回弹部2-2用于患者将脚踏部2-3踩下时脚踏部2-3往上回弹复位。
由附图4可知,所述的滑动部2-1包括滑动板2-1-1、凹槽2-1-2、回弹部第一连接轴承2-1-3、第二滑槽2-1-4与滑轮2-1-5;凹槽2-1-2设置于滑动板2-1-1上表面长度方向;回弹部第一连接轴承2-1-3设于凹槽2-1-2底板前部;第二滑槽2-1-4设于凹槽2-1-2左右侧壁长度方向;四个滑轮2-1-5分别设于滑动板2-1-1底部四个角上。
由附图5可知,所述的回弹部2-2包括第一回弹部2-2-1、第二回弹部2-2-2与第二弹簧2-2-3;在第一回弹部2-2-1上设有第二回弹部适配槽2-2-1-1与第一回弹部连接轴2-2-1-2,第二回弹部适配槽2-2-1-1开设于第一回弹部2-2-1长度方向的中部,两个第一回弹部连接轴2-2-1-2分别设于第一回弹部2-2-1的顶部与底部;在第二回弹部2-2-2上设有第二回弹部连接轴2-2-2-1,两个第二回弹部连接轴2-2-2-1分别设于第二回弹部2-2-2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二回弹部2-2-2从第二回弹部适配槽2-2-1-1穿过第一回弹部2-2-1,第二回弹部2-2-2与第一回弹部2-2-1交叉设置;所述的第二弹簧2-2-3可拆卸连接在交叉连接的第二回弹部2-2-2与第一回弹部2-2-1底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2-2-3两端设置有连接挂钩;在第二回弹部2-2-2与第一回弹部2-2-1上与第二弹簧2-2-3连接的相应位置也设置有便于连接第二弹簧2-2-3的连接挂钩。
由附图6可知,所述脚踏部2-3包括脚踏板2-3-1、脚尖挡条2-3-2、脚背约束条2-3-3、回弹部第二连接轴承2-3-4与回弹部第三连接轴承2-3-5;脚尖挡条2-3-2设于脚踏板2-3-1前端上部;脚背约束条2-3-3为拱桥式连接脚踏板2-3-1的左右两侧,位于脚踏板2-3-1中部;回弹部第二连接轴承2-3-4与回弹部第三连接轴承2-3-5分别设于脚踏板2-3-1底部的前后端。
进一步的,在底架1后端设置有座椅,座椅设置于两条第一滑槽1-2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弹簧3与第二弹簧2-2-3各包含多组,且各组第一弹簧3与第二弹簧2-2-3弹力大小不一样;每组第一弹簧3为四根,每组第二弹簧2-2-3为两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进行上下踩踏训练模式时的使用方法是:将限位装置限制住踩踏装置2(将踩踏装置限位板4卡在踩踏装置2的一端与该端对应的第一滑槽1-2槽壁之间),使其不能前后滑动,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换上合适弹力的第二弹簧2-2-3,后将患者的双脚脚掌固定约束在脚踏板2-3-1上,患者手扶扶手1-3站立,双脚交替的踩压脚踏板2-3-1,此时回弹部2-2受到向下压力,使第一回弹部连接轴2-2-1-2沿着第二滑槽2-1-4向后滑动,第二弹簧2-2-3被拉伸,当不再踩压脚踏板2-3-1时,第二弹簧2-2-3回缩,此时回弹部2-2受到向上的回弹力,使第一回弹部连接轴2-2-1-2沿着第二滑槽2-1-4向左滑动,脚踏板2-3-1往上恢复到初始位置,如此重复交替踩踏两个脚踏板2-3-1,实现上下踩踏训练模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进行前后滑动训练模式时的使用方法是:将连接在第二回弹部2-2-2与第一回弹部2-2-1之间的第二弹簧2-2-3取下,第一回弹部连接轴2-2-1-2会在回弹部2-2与脚踏部2-3重量作用下向后端滑动,使脚踏部2-3下移,直至脚踏部2-3底部与滑动部2-1顶部接触(当患者脚掌踩在脚踏部2-3上时,使脚踏部2-3与滑动部2-1接触更紧密),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换上合适弹力的第一弹簧3(可以将所有的第一弹簧3全部换掉,也可以只换掉连接同一踩踏装置2中两个第一弹簧3中的一个),将患者的双脚脚掌固定约束在脚踏板2-3-1上,取下限制住踩踏装置2前后滑动的限位装置(将踩踏装置限位板4拿掉),患者手扶扶手1-3站立,双脚交替的前后滑动,滑轮2-1-5就会引导踩踏装置2在第一滑槽1-2内前后滑动;处于踩踏装置2前后两端的第一弹簧3一个拉伸另一个就会收缩,起到辅助发力及引导踩踏装置2滑动的作用;由于脚踏部2-3收到患者重量向下的压力就会与滑动部2-1紧密接触,在患者脚部前后滑动时脚踏部2-3与滑动部2-1不会出现位移,脚踏部2-3与滑动部2-1一起向前后滑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架1是指:该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的组成部件;其包括底板1-1、第一滑槽1-2与扶手1-3;其作用是便于该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放置在康复训练区域、便于其它部件的安装与工作及便于患者手扶;其结构如附图2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板1-1是指:底架1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该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放置在康复训练区域及便于踩踏装置2、第一弹簧3与踩踏装置限位板4的安装与工作;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1-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滑槽1-2是指:设于底板1-1上的滑槽;其作用是便于踩踏装置2、第一弹簧3与踩踏装置限位板4的安装与工作;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1-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扶手1-3是指:底架1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手扶,防止跌倒;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1-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踩踏装置2是指:该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的组成部件;其包括滑动部2-1、回弹部2-2与脚踏部2-3;其作用是便于患者进行上下踩踏及前后滑动康复训练区域;其结构如附图3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动部2-1是指:踩踏装置2的组成部件;其包括滑动板2-1-1、凹槽2-1-2、回弹部第一连接轴承2-1-3、第二滑槽2-1-4与滑轮2-1-5;其作用是便于回弹部2-2的连接安装及便于踩踏装置2在第一滑槽1-2内前后滑动;其结构如附图4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动板2-1-1是指:滑动部2-1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作为滑动部2-1的主体安装板;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标记2-1-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凹槽2-1-2是指:滑动部2-1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回弹部第一连接轴承2-1-3、第二滑槽2-1-4的设置及便于第一回弹部2-2-1的前后滑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标记2-1-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弹部第一连接轴承2-1-3是指:滑动部2-1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与第二回弹部2-2-2底部的第二回弹部连接轴2-2-2-1连接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标记2-1-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滑槽2-1-4是指:滑动部2-1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限制第一回弹部2-2-1底部的第一回弹部连接轴2-2-1-2只能在其内部前后滑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标记2-1-4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轮2-1-5是指:滑动部2-1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踩踏装置2在第一滑槽1-2内前后滑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标记2-1-5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弹部2-2是指:踩踏装置2的组成部件;其包括第一回弹部2-2-1、第二回弹部2-2-2与第二弹簧2-2-3;其作用是在进行上下踩踏运动时,便于脚踏部2-3向上回弹复位;其结构如附图5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回弹部2-2-1是指:回弹部2-2的组成部件;其上设有第二回弹部适配槽2-2-1-1与第一回弹部连接轴2-2-1-2;其作用是便于连接安装滑动部2-1与脚踏部2-3,及与第二回弹部2-2-2配合在进行上下踩踏运动时,便于脚踏部2-3向上回弹复位;其设计位置如附图5中标记2-2-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回弹部适配槽2-2-1-1是指:设于第一回弹部2-2-1上的通槽;其作用是便于第二回弹部2-2-2穿过并便于第二回弹部2-2-2与第一回弹部2-2-1交叉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5中标记2-2-1-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回弹部连接轴2-2-1-2是指:设于第一回弹部2-2-1底部与顶部的连接轴;其作用是便于分别与回弹部第二连接轴承2-3-4、第二滑槽2-1-4的连接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5中标记2-2-1-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回弹部2-2-2是指:回弹部2-2的组成部件;其上设有第二回弹部连接轴2-2-2-1;其作用是便于连接安装滑动部2-1与脚踏部2-3,及与第一回弹部2-2-1配合在进行上下踩踏运动时,便于脚踏部2-3向上回弹复位;其设计位置如附图5中标记2-2-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回弹部连接轴2-2-2-1是指:设于第二回弹部2-2-2底部与顶部的连接轴;其作用是便于分别与回弹部第一连接轴承2-1-3、回弹部第三连接轴承2-3-5的连接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5中标记2-2-2-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弹簧2-2-3是指:回弹部2-2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为回弹部2-2向上回弹提供回弹力;其设计位置如附图5中标记2-2-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踏部2-3是指:踩踏装置2的组成部件;其包括脚踏板2-3-1、脚尖挡条2-3-2、脚背约束条2-3-3、回弹部第二连接轴承2-3-4与回弹部第三连接轴承2-3-5;其作用是便于与患者脚掌的固定连接及便于活动连接回弹部2-2;其结构如附图6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踏板2-3-1是指:脚踏部2-3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作为脚掌的托板及便于活动连接回弹部2-2;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中标记2-3-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尖挡条2-3-2是指:脚踏部2-3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抵住患者脚尖;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中标记2-3-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背约束条2-3-3是指:脚踏部2-3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束缚在患者脚背上,防止脚掌脱离脚踏部2-3;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中标记2-3-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弹部第二连接轴承2-3-4是指:脚踏部2-3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与第一回弹部2-2-1顶部的第一回弹部连接轴2-2-1-2活动连接;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中标记2-3-4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弹部第三连接轴承2-3-5是指:脚踏部2-3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与第二回弹部2-2-2顶部的第二回弹部连接轴2-2-2-1活动连接;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中标记2-3-5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弹簧3是指:该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辅助发力及引导踩踏装置2滑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踩踏装置限位板4是指:该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在进行上下踩踏康复训练时,限制踩踏装置2前后滑动防止患者跌倒;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4所示。
很显然,能够对上述的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以及相应的方法进行部件的修改和/或增加,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和范围。
同样清楚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对该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必定能够获得许多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的其它等效形式的训练装置和相应的方法,该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和相应的方法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因此都位于由此限定的保护领域范围内。
标记数字 标记名称 标记数字 标记名称
1 底架1 2-2-1-1 第二回弹部适配槽2-2-1-1
1-1 底板1-1 2-2-1-2 第一回弹部连接轴2-2-1-2
1-2 第一滑槽1-2 2-2-2 第二回弹部2-2-2
1-3 扶手1-3 2-2-2-1 第二回弹部连接轴2-2-2-1
2 踩踏装置2 2-2-3 第二弹簧2-2-3
2-1 滑动部2-1 2-3 脚踏部2-3
2-1-1 滑动板2-1-1 2-3-1 脚踏板2-3-1
2-1-2 凹槽2-1-2 2-3-2 脚尖挡条2-3-2
2-1-3 回弹部第一连接轴承2-1-3 2-3-3 脚背约束条2-3-3
2-1-4 第二滑槽2-1-4 2-3-4 回弹部第二连接轴承2-3-4
2-1-5 滑轮2-1-5 2-3-5 回弹部第三连接轴承2-3-5
2-2 回弹部2-2 3 第一弹簧3
2-2-1 第一回弹部2-2-1 4 踩踏装置限位板4

Claims (9)

1.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架(1)、踩踏装置(2)、第一弹簧(3);底架(1)包括底板(1-1)与扶手(1-3),两个扶手(1-3)对称安装在底板(1-1)的左右两侧中部,在底板(1-1)上沿前后方向设有两条第一滑槽(1-2);两个踩踏装置(2)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滑槽(1-2)内,且踩踏装置(2)可沿第一滑槽(1-2)前后滑动;所述的第一弹簧(3)分别可拆卸连接在踩踏装置(2)前后端中的一端与该端对应的第一滑槽(1-2)的槽壁上,在第一弹簧(3)两端设置有连接挂钩;在踩踏装置(2)前后两端及第一滑槽(1-2)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第一弹簧(3)的连接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踩踏装置(2)的限位装置,在进行上下踩踏训练时,限制踩踏装置(2)前后滑动;所述踩踏装置(2)包括滑动部(2-1)、回弹部(2-2)与脚踏部(2-3);回弹部(2-2)顶部连接在脚踏部(2-3)的底部,回弹部(2-2)的底部连接在滑动部(2-1)上部;脚踏部(2-3)用于连接患者脚掌;回弹部(2-2)用于患者将脚踏部(2-3)踩下时脚踏部(2-3)往上回弹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装置为踩踏装置限位板(4);踩踏装置限位板(4)一端接触踩踏装置(2)的前后端中的一端,另一端接触该一端对应的第一滑槽(1-2)的槽壁,位于第一弹簧(3)的左侧或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部(2-1)包括滑动板(2-1-1)、凹槽(2-1-2)、回弹部第一连接轴承(2-1-3)、第二滑槽(2-1-4)与滑轮(2-1-5);凹槽(2-1-2)设置于滑动板(2-1-1)上表面长度方向;回弹部第一连接轴承(2-1-3)设于凹槽(2-1-2)底板前部;第二滑槽(2-1-4)设于凹槽(2-1-2)左右侧壁长度方向;四个滑轮(2-1-5)分别设于滑动板(2-1-1)底部四个角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弹部(2-2)包括第一回弹部(2-2-1)、第二回弹部(2-2-2)与第二弹簧(2-2-3);在第一回弹部(2-2-1)上设有第二回弹部适配槽(2-2-1-1)与第一回弹部连接轴(2-2-1-2),第二回弹部适配槽(2-2-1-1)开设于第一回弹部(2-2-1)长度方向的中部,两个第一回弹部连接轴(2-2-1-2)分别设于第一回弹部(2-2-1)的顶部与底部;在第二回弹部(2-2-2)上设有第二回弹部连接轴(2-2-2-1),两个第二回弹部连接轴(2-2-2-1)分别设于第二回弹部(2-2-2)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二回弹部(2-2-2)从第二回弹部适配槽(2-2-1-1)穿过第一回弹部(2-2-1),第二回弹部(2-2-2)与第一回弹部(2-2-1)交叉设置;所述的第二弹簧(2-2-3)可拆卸连接在交叉连接的第二回弹部(2-2-2)与第一回弹部(2-2-1)底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2-2-3)两端设置有连接挂钩;在第二回弹部(2-2-2)与第一回弹部(2-2-1)上与第二弹簧(2-2-3)连接的相应位置也设置有便于连接第二弹簧(2-2-3)的连接挂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部(2-3)包括脚踏板(2-3-1)、脚尖挡条(2-3-2)、脚背约束条(2-3-3)、回弹部第二连接轴承(2-3-4)与回弹部第三连接轴承(2-3-5);脚尖挡条(2-3-2)设于脚踏板(2-3-1)前端上部;脚背约束条(2-3-3)为拱桥式连接脚踏板(2-3-1)的左右两侧,位于脚踏板(2-3-1)中部;回弹部第二连接轴承(2-3-4)与回弹部第三连接轴承(2-3-5)分别设于脚踏板(2-3-1)底部的前后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架(1)后端设置有座椅,座椅设置于两条第一滑槽(1-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簧(3)与第二弹簧(2-2-3)各包含多组,且各组第一弹簧(3)与第二弹簧(2-2-3)弹力大小不一样;每组第一弹簧(3)为四根,每组第二弹簧(2-2-3)为两根。
CN201922376628.2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Active CN211635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6628.2U CN211635092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6628.2U CN211635092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5092U true CN211635092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99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6628.2U Active CN211635092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5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9999B2 (en) Lower body exercise equipment with upper body pedal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5100131A (en) Back muscle exercising and stretching apparatus
US7628734B1 (en) Exercising and physiotherapy system
US9517381B2 (en) Medical leg support arrangement adapted to increase the range of motion of a leg to aid in the heal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damaged, injured and/or replaced bone, muscle and/or tissue of the leg
US7442153B1 (en) Exercise and/or rehabilitation machine
US11285356B2 (en) Portable lower limb therapy device
CN212548128U (zh) 踝泵运动训练设备
CN208229310U (zh) 一种踝关节功能恢复训练装置
CN211935397U (zh) 一种田径训练用韧带牵拉装置
CN211635092U (zh)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CN111228749A (zh) 儿童康复手指矫形器装置
CN113576841A (zh) 一种偏瘫患者跪至坐垫协助装置
KR20200000008U (ko) 운동 장치
CN113018771B (zh) 一种用于产妇产后康复训练的综合训练器
CN201394307Y (zh) 康复训练器
CN201558449U (zh) 足蹬式下肢功能锻炼器
US11179598B2 (en) Apparatus for back improvement and lower-back and knees pain relieving
CN205019655U (zh) 医用下肢肌力锻炼器
WO2016074652A1 (en) Method of exercising for strengthening muscles and keeping people in good form, a means of exercising and a system of exercising
CN214910013U (zh) 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用辅助装置
RU2751742C1 (ru) Тренажер для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пациентов с нарушениями опорно-двиг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ЛЫЖ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я
TWM269055U (en) A new rehabilitating device for lower extremities
CN114602120B (zh) 一种医用下肢训练装置
CN220110027U (zh) 一种下肢主动伸曲膝髋关节锻炼装置
CN217526262U (zh) 一种足底肌抗阻训练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