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3776U -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3776U
CN211633776U CN201922446300.3U CN201922446300U CN211633776U CN 211633776 U CN211633776 U CN 211633776U CN 201922446300 U CN201922446300 U CN 201922446300U CN 211633776 U CN211633776 U CN 211633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body
elastic body
belt
hole
lowe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63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铁岭
葛宇航
田园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ui Fast Fe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ui Fast Fe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ui Fast Fe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ui Fast Fe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63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3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3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3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涉及一种驼背矫正装置,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的后下端分别设置在上块体(24)的两侧,弹性体(12)上端连接上块体,在弹性体的下端设有折弯板(39)形成的穿孔(38),皮带(22)中部穿在所述穿孔内;或在弹性体的下端设有下块体(16),皮带中部连接下块体;本实用新型的两半圆杆勾住双肩前部或胸部,由皮带限制两半圆杆获取腰部挺直,当需要弯曲腰部时,弹性体可以获取暂时的腰部放松,然后受到弹性的作用使腰部恢复挺直,进一步获取驼背的矫正诉求。

Description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驼背矫正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近视功能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驼背是由于长期的坐姿或站立姿势不正确导致的,也是中小学学生的近视多发的主要诱因之一,驼背的主要位置在腹部与胸部之间的脊椎骨长期处于弯曲或深度弯曲,而脊椎长时间处于弯曲时不仅影响站立姿势或坐姿,还会带来影响身高和腰部不适,这也是目前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70%的主要原因,青少年的防近视或美体产品有中国专利 CN206961296U、CN206414375U、CN304114646S和CN305233438S等,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近视的发病或矫正脊椎的美体作用,但普遍存在胳肢窝处被弹性物压迫的不适感,所以很多使用过的都无法坚持;由于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征兵服役的病原近视率非常之高,到了部队也需要经常性的练习军姿,已知的练习军姿办法有背部使用十字架矫正、贴墙站立等,使用十字架矫正时,双肩的拉绳会使胳肢窝处被拉绳压迫既不舒适,贴墙站立这种方法效果慢且不持续;中老年人在身体机能下降、长时间玩手机以及长时间坐着打麻将等导致的肩周炎也非常严重,长期伏案办公的中年人也存在着腰腿不适和双肩酸痛等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公司设计了一种驼背矫正架“专利申请号、201921982498.0;申请日、2019年11月15日”,使用过程可以较好的将驼背进行矫正,短时间使用效果较佳,但长时间佩戴使用后发现,由于无法弯腰导致腰部较为酸痛,所以有必要对后部的立杆进行调整,以便腰部可在一定范围内弯曲并恢复腰部挺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两半圆杆勾住双肩前部或胸部,由皮带限制两半圆杆获取腰部挺直,当需要弯曲腰部时,弹性体可以获取暂时的腰部放松提高舒适性,然后受到弹性的作用使腰部恢复挺直,进一步获取驼背的矫正诉求。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包括一侧半圆杆、另一侧半圆杆、上块体、弹性体和皮带,一侧半圆杆和另一侧半圆杆的后下端分别设置在上块体的两侧,弹性体上端连接上块体,在弹性体的下端设有折弯板形成的穿孔,皮带中部穿在所述穿孔内;或在弹性体的下端设有下块体,皮带中部连接下块体。
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上块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侧角部凹陷和另一侧角部凹陷,一侧半圆杆后下端设置的一侧连接板贴在一侧角部凹陷上,由两锁紧螺丝A穿过上块体的两通孔A固定连接后一侧连接板的两螺孔A获取一侧半圆杆在上块体一侧的固定;另一侧半圆杆后下端设置的另一侧连接板贴在另一侧角部凹陷上,由两锁紧螺丝B穿过上块体的两通孔D固定连接后另一侧连接板的两螺孔B获取另一侧半圆杆在上块体另一侧的固定。
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临近一侧连接板的一侧半圆杆上设有角状凸起A;在临近另一侧连接板的另一侧半圆杆上设有角状凸起B。
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上块体的下前部或后部面设有凹陷面,弹性体上端贴在凹陷面内,由两固定螺丝A穿过弹性体上端设置的两通孔B后连接凹陷面内设置的螺孔D。
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弹性体的下端设置的折弯板处于弹性体后部,折弯板的上端通过焊接连接弹性体。
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弹性体的下部设有多个由上至下的通孔C,下块体的上端面设有上端面孔,弹性体的下部插在所述上端面孔内,两固定螺丝B穿过下块体的两螺孔C后进入弹性体的任意两通孔C中。
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所述下块体上设有左右贯通的穿孔;或所述下块体的后部面设有C形板,由C形板与下块体之间形成穿孔。
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C形板的中部与下块体之间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部的C形板与下块体之间形成上穿孔;所述连接片下部的C形板与下块体之间形成下穿孔。
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下块体下端面设置为椭圆面,其中下块体的椭圆面与下块体的前部面之间为弧形斜面过度。
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皮带的一端设有皮带扣,皮带的靠近另一端设有多个扣眼;皮带可替换为练功带、松紧带、绳子中的任意一种。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利用在腰间的皮带使弹性体下端的下块体或弹性体的下端往腰前部拉,这样使弹性体下端的下块体或弹性体的下端贴近后腰,由弹性体上端的上块体使一侧半圆杆和另一侧半圆杆分别勾住双肩前部或胸部获取驼背的矫正;本申请考虑到使用中的舒适性,在上块体下部设置弹性体,利用弹性体的弹性获取了长时间佩戴本申请后的不适感消除,通过弹性体的设置改变了原设计的硬性肩部后拉,由弹性体获取柔性肩部后拉;本申请进一步考虑到运输和装箱的空间占用问题,将一侧半圆杆、另一侧半圆杆和上块体采取分体设计,这样便可以缩减大量的空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中小学学生的驼背矫正和防止近视、部队士兵的身姿练习、中老年人的肩周炎调理以及长期伏案办公的坐姿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块体后部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块体前部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块体后部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块体前部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半圆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侧半圆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体另一实施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侧半圆杆;2、角状凸起A;3、螺孔A;4、一侧连接板; 5、锁紧螺丝A;6、一侧角部凹陷;7、通孔A;8、V形下部面;9、斜凹面;10、固定螺丝A;11、通孔B;12、弹性体;13、固定螺丝B;14、通孔C;15、上端面孔;16、下块体;17、上穿孔;18、皮带扣;19、连接片;20、C形板;21、下穿孔;22、皮带;23、扣眼;24、上块体;25、锁紧螺丝B;26、通孔D;27、另一侧角部凹陷;28、另一侧连接板;29、螺孔B;30、角状凸起B;31、另一侧半圆杆;32、椭圆面;33、螺孔C;34、弧形斜面;35、凹陷面;36、螺孔D;37、焊接连接;38、穿孔;39、折弯板。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至10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包括一侧半圆杆1、另一侧半圆杆31、上块体24、弹性体12和皮带22,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的后下端分别设置在上块体24的两侧,弹性体12上端连接上块体24“弹性体12可使用金属弹簧钢、弹性塑料或具有弹性的竹子以及其它具有弹性的物体取代,例如上下具有连接环的弹簧杆”,在弹性体12的下端设有折弯板39形成的穿孔38,皮带22中部穿在所述穿孔38内;或在弹性体12的下部设有多个由上至下的通孔C14,下块体16的上端面设有上端面孔15,弹性体12的下部插在所述上端面孔15内,两固定螺丝B13穿过下块体16的两螺孔C33后进入弹性体12 的任意两通孔C14中,皮带22中部连接下块体16;为了减小下块体16 下端对腰部的不适感,在下块体16下端面设置为椭圆面32,其中下块体 16的椭圆面32与下块体16的前部面之间为弧形斜面34过度。
结合附图1、2、5、6、7或8,本申请考虑到包装、运输时的体积问题,可将一侧半圆杆1、另一侧半圆杆31和上块体24制作为分体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上块体2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侧角部凹陷6和另一侧角部凹陷27,一侧半圆杆1后下端设置的一侧连接板4贴在一侧角部凹陷6上,由两锁紧螺丝A5穿过上块体24的两通孔A7固定连接后一侧连接板4的两螺孔A3获取一侧半圆杆1在上块体24一侧的固定,考虑到使用时的安全,尽可能少的出现棱角,在临近一侧连接板4的一侧半圆杆1上设有角状凸起A2,由角状凸起A2使一侧半圆杆1与上块体24 之间的棱角去除;另一侧半圆杆31后下端设置的另一侧连接板28贴在另一侧角部凹陷27上,由两锁紧螺丝B25穿过上块体24的两通孔D26 固定连接后另一侧连接板28的两螺孔B29获取另一侧半圆杆31在上块体24另一侧的固定,在临近另一侧连接板28的另一侧半圆杆31上设有角状凸起B 30。
在上块体24的下前部或后部面设有凹陷面35,弹性体12上端贴在凹陷面35内,由两固定螺丝A10穿过弹性体12上端设置的两通孔B11 后连接凹陷面35内设置的螺孔D36,考虑到弹性体12与上块体24之间形成的棱角,可在上块体24下部面设置V形下部面8,V形下部面8的前部面设置为斜凹面9来消除棱角。
结合附图10本申请给出的弹性体另一实施列,作为简易的实施方式,在不使用下块体16时,可将弹簧钢板制作的弹性体12下部设置朝外的折弯或朝内的折弯,若按照附图10的方式,在弹性体12的下端设置的折弯板39处于弹性体12后部,折弯板39的上端通过焊接连接37弹性体12;也可在弹性体12的下部向后折弯,然后朝下设置立板,立板下端朝前折弯后形成前部立板,并使前部立板上端与弹性体12下部的向后折弯处焊接同样获取穿孔38;至于其它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将弹性体12 的下部另外两端上下焊接在弹性体12上的一块立板,由立板上下的向后折弯获取穿孔38等相对较为复杂的替换方式均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结合附图1或2,在皮带22的一端设有皮带扣18,皮带22的靠近另一端设有多个扣眼23;皮带22可替换为练功带、松紧带、绳子中的任意一种。
使用皮带22时,所述皮带22中部穿在下块体16的穿孔中;或所述皮带22一端设置滚轮式皮带扣,皮带的另一端可不设置扣眼,考虑到学生或青少年的使用,也就是身高增长的因素,比然会导致弹性体12过短问题,在下块体16上设置左右贯通的穿孔,穿孔可设置为上下两个穿孔或由上至下的多个穿孔;穿孔应不影响弹性体12的安装,即下块体16 制作的厚一些;作为优选或在下块体16的后部面设有C形板20,由C 形板20与下块体16之间形成穿孔;或在C形板20的中部与下块体16 之间设有连接片19“附图1、2或3中给出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片19 上部的C形板20与下块体16之间形成上穿孔17;所述连接片19下部的 C形板20与下块体16之间形成下穿孔21;也可在C形板20与下块体 16之间设置两个连接片19形成上穿孔17、中穿孔和下穿孔21;这样可获取皮带22中部的穿过穿孔;也可不设穿孔,将皮带22中部断开形成两段,然后使用皮带22的断开部位通过铆钉固定在下块体16上;同理,也可将皮带22的断开部位通过铆钉固定在弹性体12的下端。
所述皮带22替换为练功带时,所述练功带中部连接下块体16的穿孔;或练功带中部通过铆钉固定在下块体16的后部;或所述练功带中部断开形成两段,练功带的断开部位通过铆钉固定在下块体16上;练功带的两端通过捆绑连接;同理,也可将练功带的断开部位通过铆钉固定在弹性体12的下端,即弹性体12的下部不设置折弯板39。
所述皮带22替换为松紧带时,所述松紧带中部连接在下块体16上,也就是在下块体16的下部设置左右贯通供松紧带穿过的穿孔;或松紧带中部通过铆钉固定在下块体16上;或所述松紧带中部断开形成两段,松紧带的断开部位通过铆钉固定在下块体16上;松紧带的两端通过扣子扣眼、暗扣、挂钩或尼龙粘接勾和尼龙毛绒圈连接;同理,也可将松紧带的断开部位通过铆钉固定在弹性体12的下端,即弹性体12的下部不设置折弯板39。
所述皮带22替换为绳子时;绳子的中部连接在下块体16上,也就是在下块体16的下部设置左右贯通供绳子穿过的穿孔;或绳子中部捆绑在下块体16上;或所述绳子为中部断开形成两段,绳子的断开部位通过捆绑固定在下块体16上,绳子的两端利用捆绑连接;同理,也可将绳子的断开部位通过铆钉固定在弹性体12的下端,即弹性体12的下部不设置折弯板39。
进一步,所述一侧半圆杆1、另一侧半圆杆31、上块体24和下块体 16可使用塑料、尼龙、金属制作,在保证设计强度的情况下可在局部设置减重的工艺孔或凹陷;其中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的前端可以通过加宽,安装可调角度的加宽板等获取贴近胸部或双肩的舒适性,也可在不改变本申请框架的情况下局部使用铰接连接,增加其它结构来实现长度宽度的调整,插接连接或多种材料组合形成的前述任一结构等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一侧半圆杆1、另一侧半圆杆31的杆的称谓并非唯一限定,也可称为板、片、管、条或体,半圆也可称之为门字形,也就是说只要具备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的前部压迫胸部或双肩,后部连接上块体24,中部是何种架空方式均可;对于上块体24和下块体 16的称谓也是这一道理,即上块体24和下块体16也可称为板、片或独立的快,或独立的体。
所述弹性体12可使用弹簧钢板、弹性塑料、竹子等任何具有弹性的物体,也可使用中部铰接连接处添加复位弹簧、板状结构的靠近两端使用铰接连接方式与上块体34和下块体23连接,然后使用弹簧顶着板状结构的两端使上块体34和下块体23相对于板状结构具备复位功能的复杂结构均属于本申请的等同替换。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结合附图1 至9,使用时,手持一侧半圆杆1或另一侧半圆杆31将本申请抬起,由于一侧半圆杆1与另一侧半圆杆31之间形成的间隔,可使头部直接由一侧半圆杆1与另一侧半圆杆31之间钻过,使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放置在双肩上,这时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的前端部处于胸部靠近两侧,而弹性体12和下块体16在后腰部位并向后翘起,这时使用者使用双手分别抓住皮带22的两端放在腰前部,利用皮带22一端的皮带扣18与皮带22另一端的扣眼23连接,这时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的后下端、上块体24、弹性体12和下块体16受到皮带22的牵引并借助弹性体12处对腰椎骨后部接近腰曲骨处作为支撑而向前倾斜,同步的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向后推压胸部或双肩与胸部之间,获取驼背的矫正,当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者可向前弯曲腰部,利用弹性体 12的弹性作用获取腰部的放松或锻炼,弹性体12的弹性作用也同时一直处于使使用者恢复腰部的挺直,由于本申请贴近身体,可在穿上本申请后在外部穿衣形成隐藏式防驼背结构;使用本申请不影响坐在椅子上办公、上课或作其它事情;使用者也可进行行走,站立或做简单的家务。
结合附图1、2和10本申请可简化设置,即将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安装在上块体24上,或一侧半圆杆1、另一侧半圆杆31和上块体24设置为一体,弹性体12使用附图10给出的结构,也就是将附图 10的弹性体12安装在上块体24下部;使用时手持一侧半圆杆1或另一侧半圆杆31将本申请抬起,由于一侧半圆杆1与另一侧半圆杆31之间形成的间隔,可使头部直接由一侧半圆杆1与另一侧半圆杆31之间钻过,使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放置在双肩上,这时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的前端部处于胸部靠近两侧,而弹性体12在后腰部位并向后翘起,这时使用者使用双手分别抓住皮带22的两端放在腰前部,利用皮带22一端的皮带扣18与皮带22另一端的扣眼23连接,这时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的后下端、上块体24和弹性体12受到皮带22 的牵引向前倾斜,同步的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向后推压胸部或双肩与胸部之间,获取驼背的矫正,当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者可向前弯曲腰部,利用弹性体12的弹性作用获取腰部的放松或锻炼,弹性体12 的弹性作用也同时一直处于使使用者恢复腰部的挺直,由于本申请贴近身体,可在穿上本申请后在外部穿衣形成隐藏式防驼背结构;使用本申请不影响坐在椅子上办公、上课或作其它事情;使用者也可进行行走,站立或做简单的家务。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包括一侧半圆杆(1)、另一侧半圆杆(31)、上块体(24)、弹性体(12)和皮带(22),其特征是: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的后下端分别设置在上块体(24)的两侧,弹性体(12)上端连接上块体(24),在弹性体(12)的下端设有折弯板(39)形成的穿孔(38),皮带(22)中部穿在所述穿孔(38)内;或在弹性体(12)的下端设有下块体(16),皮带(22)中部连接下块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其特征是:在上块体(2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侧角部凹陷(6)和另一侧角部凹陷(27),一侧半圆杆(1)后下端设置的一侧连接板(4)贴在一侧角部凹陷(6)上,由两锁紧螺丝A(5)穿过上块体(24)的两通孔A(7)固定连接后一侧连接板(4)的两螺孔A(3)获取一侧半圆杆(1)在上块体(24)一侧的固定;另一侧半圆杆(31)后下端设置的另一侧连接板(28)贴在另一侧角部凹陷(27)上,由两锁紧螺丝B(25)穿过上块体(24)的两通孔D(26)固定连接后另一侧连接板(28)的两螺孔B(29)获取另一侧半圆杆(31)在上块体(24)另一侧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其特征是:在临近一侧连接板(4)的一侧半圆杆(1)上设有角状凸起A(2);在临近另一侧连接板(28)的另一侧半圆杆(31)上设有角状凸起B (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其特征是:在上块体(24)的下前部或后部面设有凹陷面(35),弹性体(12)上端贴在凹陷面(35)内,由两固定螺丝A(10)穿过弹性体(12)上端设置的两通孔B(11)后连接凹陷面(35)内设置的螺孔D(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其特征是:在弹性体(12)的下端设置的折弯板(39)处于弹性体(12)后部,折弯板(39)的上端通过焊接连接(37)弹性体(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其特征是:在弹性体(12)的下部设有多个由上至下的通孔C(14),下块体(16)的上端面设有上端面孔(15),弹性体(12)的下部插在所述上端面孔(15)内,两固定螺丝B(13)穿过下块体(16)的两螺孔C(33)后进入弹性体(12)的任意两通孔C(14)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块体(16)上设有左右贯通的穿孔;或所述下块体(16)的后部面设有C形板(20),由C形板(20)与下块体(16)之间形成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其特征是:在C形板(20)的中部与下块体(16)之间设有连接片(19),所述连接片(19)上部的C形板(20)与下块体(16)之间形成上穿孔(17);所述连接片(19)下部的C形板(20)与下块体(16)之间形成下穿孔(2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其特征是:在下块体(16)下端面设置为椭圆面(32),其中下块体(16)的椭圆面(32)与下块体(16)的前部面之间为弧形斜面(34)过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其特征是:在皮带(22)的一端设有皮带扣(18),皮带(22)的靠近另一端设有多个扣眼(23);皮带(22)可替换为练功带、松紧带、绳子中的任意一种。
CN201922446300.3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 Active CN211633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6300.3U CN211633776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6300.3U CN211633776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3776U true CN211633776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1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6300.3U Active CN211633776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3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10449B1 (ja) 腰曲がり矯正具
CN110916869A (zh) 一种具有颈椎牵引机构的驼背矫正架
CN111000668A (zh)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肩部宽度调整结构
CN111000669A (zh)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
CN211633776U (zh)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
CN106344235A (zh) 腰椎护理器
CN211300548U (zh) 一种具有颈椎牵引机构的驼背矫正架
CN211583696U (zh)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肩部宽度调整结构
CN211067248U (zh) 身姿矫正带
CN211512217U (zh) 一种驼背矫正架
CN206315165U (zh) 腰椎护理器
CN214130120U (zh) 便携式仰卧起坐辅助支撑器
CN206304005U (zh) 身姿矫形带
KR101650876B1 (ko) 허리교정용 쪼끼구조
CN209660981U (zh) 一种用于脊柱矫正的办公椅
JP3530787B2 (ja) 骨盤矯正ベルト
CN211323960U (zh) 一种矫正坐姿防近视椅
CN204219112U (zh) 矫姿带
CN206548126U (zh) 一种新型站坐姿纠正装置
CN211460712U (zh) 一种肩背矫姿带
CN214679148U (zh) 一种用于办公室的坐姿矫正装置
CN210330815U (zh) 建立兔颈后肌群静力性损伤模型固定架
CN205106752U (zh) 一种新型的学生护背书包
CN213489604U (zh) 一种人身矫正器
CN210408695U (zh) 一种矫姿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