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3117U - 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 - Google Patents

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3117U
CN211633117U CN201922483042.6U CN201922483042U CN211633117U CN 211633117 U CN211633117 U CN 211633117U CN 201922483042 U CN201922483042 U CN 201922483042U CN 211633117 U CN211633117 U CN 211633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eeping robot
dust
positioning structure
guiding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30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蒋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30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3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3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3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集尘站包括底座、主机和吸尘口,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扫地机器人设置有与第一导向定位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导向定位结构,扫地机器人上设置有出尘口;第一导向定位结构和第二导向定位结构设置成,能够引导扫地机器人对接到集尘站上并限定扫地机器人与集尘站的相对位置,并因此使得吸尘口与出尘口对接到一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具有对接快速、精准,用户体验高,能够减少对扫地机器人的磨损和碰撞,延长其使用寿命、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是智能清洁家电的一种,能够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受并实际使用。
由于扫地机器人自身携带的集尘盒空间有限,在扫地机器人清扫一两次地面之后,需要用户将集尘盒从扫地人上取下,清空之后再安装到扫地机器人上。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有些厂家在为扫地机器人充电的充电站上设置了吸尘系统,通过该吸尘系统能够将扫地机器人上集尘盒内的垃圾抽出,使用较为方便。具有该吸尘系统的充电站也可称为集尘站。
但是,目前扫地机器人需要通过不断碰撞,调整角度,再碰撞,再调整角度的方式才能准确对接到充电站,对接的方式较慢、对接不精准。对于具有尘盒排空功能的扫地机,为保证排空孔和抽吸口的气密性,对接精度要求更高,且需要保证排空过程中扫地机的排空站的位置相对固定,为此,iRobot i7在排空站下部设置了承载平台,通过平台上的限位凹槽对扫地机支撑轮进行限位以保证对接可靠性;这种结构存在排空站体积较大,不适用于后退回充和/或侧部排空扫地机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用以解决现有扫地机器人对接于集尘站时浪费时间、对接准确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站,集尘站包括底座、主机和吸尘口,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扫地机器人设置有与第一导向定位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导向定位结构,扫地机器人上设置有出尘口;第一导向定位结构和第二导向定位结构设置成,能够引导扫地机器人对接到集尘站上并限定扫地机器人与集尘站的相对位置,并因此使得吸尘口与出尘口对接到一起。
通过设置第一导向定位结构和第二导向定位结构,起到引导作用,使得扫地机器人邻近集尘站时能够通过机械式导向定位结构向被指引的方向移动,直接并准确地对接到集尘站,节省了对接时间,提高了对接准确度。
在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站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是形成在底座上的凹槽;第二导向定位结构是形成在扫地机器人底部的凸起。提高了对接的精准度。
在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站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集尘站还包括第一磁吸构件;扫地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凸起上的第二磁吸构件;第一磁吸构件和第二磁吸构件能够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吸引,并因此将扫地机器人与集尘站固定到一起。使得扫地机器人和集尘站的结合更稳定、牢固,避免在扫地机器人充电或者排尘的过程中脱离集尘站。
在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站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导向定位结构位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底部。第二导向定位结构设置在尘盒底部相比设置在其他地方节省扫地机器人的占地空间,而且,扫地机器人可以通过倒退的方式结合到集尘站,减少对扫地机器人前部的磨损和碰撞,延长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在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站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或第二导向定位结构呈叶片状。该种对接结构有助于对接过程中微调扫地机位置,从而提高导向的精准度。
在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站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主机还设有对接信号发射装置,扫地机器人还设置有对接信号接收装置,或者主机还设有对接信号接收装置,扫地机器人还设置有对接信号发射装置;扫地机器人需要返回充电或者需要排空灰尘时,对接信号发射装置和对接信号接收装置信号连通,并通过该信号将扫地机引导至集尘站附近。
在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站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集尘站还包括设置在吸尘口处的柔性管接头。便于对接而且能够减少吸尘口对扫地机器人造成碰撞,并且扫地机和集尘站对接后压缩柔性管接头,进一步保证对接密封的可靠度。
在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站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扫地机器人上的对接信号接收/发射装置设置在扫地机器人的后部且位于出尘口上侧。将对接信号接收/发射装置设置在扫地机器人的后部并靠近出尘口,有助于提高后退回充型扫地机的对接效率。
在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站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底座还设置有充电触点,在扫地机器人的底部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位于尘盒的两侧,利于扫地机器人后退回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适用于集尘站的扫地机器人,集尘站包括底座、主机和吸尘口,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扫地机器人设置有与第一导向定位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导向定位结构,扫地机器人上设置有出尘口;第一导向定位结构和第二导向定位结构设置成,能够引导扫地机器人对接到集尘站上并限定扫地机器人与集尘站的相对位置,并因此使得吸尘口与出尘口对接到一起。
在适用于集尘站的扫地机器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是形成在底座上的凹槽;第二导向定位结构是形成在扫地机器人底部的凸起。
在适用于集尘站的扫地机器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集尘站还包括第一磁吸构件;扫地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凸起上的第二磁吸构件;第一磁吸构件和第二磁吸构件能够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吸引,并因此将扫地机器人与集尘站固定到一起。
在适用于集尘站的扫地机器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导向定位结构位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底部。
在适用于集尘站的扫地机器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或第二导向定位结构呈叶片状。
在适用于集尘站的扫地机器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主机还设有对接信号发射装置,扫地机器人还设置有对接信号接收装置,对接信号发射装置和对接信号接收装置能够信号连接。
在适用于集尘站的扫地机器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集尘站还包括设置在吸尘口处的柔性管接头。
在适用于集尘站的扫地机器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对接信号接收装置设置在扫地机器人的后部且位于所述出尘口上侧。
在适用于集尘站的扫地机器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底座还设置有充电触点,在扫地机器人的底部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位于尘盒的两侧,利于扫地机器人后退回充。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通过设置第一导向定位结构和第二导向定位结构,起到引导作用,使得扫地机器人邻近集尘站时能够通过机械式导向定位结构被指引的方向移动,扫地机器人不需要因对接错位而重新对接,节省了对接时间,提高了对接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还能够减少对扫地机器人前部的磨损和碰撞,延长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用以说明集尘站和扫地机器人在未对接状态下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用以说明集尘站和扫地机器人在对接状态下的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3用以说明扫地机器人底部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用以说明扫地机器人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集尘站、11-底座、12-主机、121-吸尘口、122-柔性管接头、13-第一磁吸构件、14-充电触点,
20-扫地机器人、21-出尘口、22-第二磁吸构件、23-尘盒,24-导电片
31-第一导向定位结构、32-第二导向定位结构,
41-对接信号发射装置,42-对接信号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扫地机器人在充电或排尘状态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用以说明集尘站和扫地机器人在未对接状态下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用以说明集尘站和扫地机器人在对接状态下的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如图1、图2所示,集尘站10包括底座11、主机12和吸尘口121,底座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定位结构31。扫地机器人20设置有与第一导向定位结构31相匹配的第二导向定位结构32,扫地机器人20上设置有出尘口21。第一导向定位结构31和第二导向定位结构32设置成,能够引导扫地机器人20对接到集尘站10上并限定扫地机器人20与集尘站10的相对位置,并因此使得吸尘口121与出尘口21对接到一起。图1、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代表扫地机器人向集尘站对接的方向。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定位结构31是形成在底座11上的凹槽。图3用以说明扫地机器人底部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二导向定位结构32是形成在扫地机器人20底部的凸起,呈叶片状。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导向定位结构31和第二导向定位结构32的配合方式不局限于上述的一种,实际上,采用凸筋和导向槽的配合方式也可以。第二导向定位结构的形状不局限于叶片状。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导向定位结构31和第二导向定位结构32,起到引导作用,使得扫地机器人20邻近集尘站时能够通过机械式导向定位结构向被指引的方向移动,直接并准确地对接到集尘站。扫地机器人20不需要因对接错位而重新对接,节省了对接时间,提高了对接准确度。
另外,叶片状有助于对接过程中微调扫地机位置,能够提高对接准确度。
在图2、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集尘站10还包括第一磁吸构件13;扫地机器人20还包括设置在凸起,即第二导向定位结构32上的第二磁吸构件22;第一磁吸构件13和第二磁吸构件22能够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吸引,并因此将扫地机器人20与集尘站10固定到一起。例如,第一磁吸构件13为磁铁,第二磁性构件构件22为贴片。这种方式能够使扫地机器人20和集尘站10的结合更稳定、牢固,避免在扫地机器人充电或者排尘的过程中脱离集尘站。
如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向定位结构32位于扫地机器人20的尘盒23的底部。吸尘口121形成在主机12上,出尘口21形成在扫地机器人10的圆周面上。第二导向定位结构32设置在尘盒23底部相比设置在其他地方节省扫地机器人20的占地空间,而且,扫地机器人20可以通过倒退的方式结合到集尘站10,减少对扫地机器人20前部的磨损和碰撞,延长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机12还设有对接信号发射装置41,扫地机器人20还设置有对接信号接收装置42,扫地机器人20需要返回充电或者需要排空灰尘时,对接信号发射装置41和对接信号接收装置42信号连通。
事实上,对接信号发射装置41和对接信号接收装置42的位置可以调换即,主机12设置对接信号接收装置42,扫地机器人20还设置有对接信号发射装置41。
对接信号发射装置41可以为红外线发射器,对接信号接收装置42可以为红外接收器,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进行信号传输,可以将扫地机器人向集尘站引导,可以使出尘口21对接到吸尘口121上。
对接信号接收装置42设置在扫地机器人20的后部并靠近出尘口21,扫地机器人20采用后退的方式与集尘站10进行对接,有助于提高后退回充型扫地机的对接效率。如图1所示,在底座11设有充电触点14,如图3,在扫地机器人20底部设置导电片24,导电片24位于尘盒23的两侧,利于扫地机器人20后退回充,当扫地机器人与集尘站对接后,可以对扫地机器人进行充电。
因此,通过设置对接信号发射装置41和对接信号接收装置42使得扫地机器人和集尘站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用户体验更高。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集尘站10还包括设置在吸尘口121处的柔性管接头122。便于对接、而且能够减少吸尘口121对扫地机器人20造成碰撞和磨损,进一步保证对接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结合,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站包括底座、主机和吸尘口,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定位结构;
所述扫地机器人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定位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导向定位结构,所述扫地机器人上设置有出尘口;
所述第一导向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定位结构设置成,能够引导所述扫地机器人对接到所述集尘站上并限定所述扫地机器人与所述集尘站的相对位置,并因此使得所述吸尘口与所述出尘口对接到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是形成在所述底座上的凹槽;所述第二导向定位结构是形成在所述扫地机器人底部的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站还包括第一磁吸构件;
所述扫地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起上的第二磁吸构件;
所述第一磁吸构件和所述第二磁吸构件能够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吸引,并因此将所述扫地机器人与所述集尘站固定到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定位结构位于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底部;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或所述第二导向定位结构呈叶片状;并且/或者,
所述主机还设有对接信号发射装置,所述扫地机器人还设置有对接信号接收装置,或者所述主机还设有对接信号接收装置,所述扫地机器人还设置有对接信号发射装置;并且/或者,
所述集尘站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尘口处的柔性管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机器人上的对接信号接收/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后部且位于所述出尘口上侧。
6.一种适用于集尘站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站包括底座、主机和吸尘口,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定位结构;
所述扫地机器人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定位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导向定位结构,所述扫地机器人上设置有出尘口;
所述第一导向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定位结构设置成,能够引导所述扫地机器人对接到所述集尘站上并限定所述扫地机器人与所述集尘站的相对位置,并因此使得所述吸尘口与所述出尘口对接到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是形成在所述底座上的凹槽;
所述第二导向定位结构是形成在所述扫地机器人底部的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站还包括第一磁吸构件;
所述扫地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起上的第二磁吸构件;
所述第一磁吸构件和所述第二磁吸构件能够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吸引,并因此将所述扫地机器人与所述集尘站固定到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定位结构位于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底部;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或所述第二导向定位结构呈叶片状;并且/或者,
所述主机还设有对接信号发射装置,所述扫地机器人还设置有对接信号接收装置,或者所述主机还设有对接信号接收装置,所述扫地机器人还设置有对接信号发射装置;并且/或者,
所述集尘站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尘口处的柔性管接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机器人上的对接信号接收/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后部且位于所述出尘口上侧。
CN201922483042.6U 2019-12-30 2019-12-30 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 Active CN211633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3042.6U CN211633117U (zh) 2019-12-30 2019-12-30 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3042.6U CN211633117U (zh) 2019-12-30 2019-12-30 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3117U true CN211633117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2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3042.6U Active CN211633117U (zh) 2019-12-30 2019-12-30 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31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6958A (zh) * 2021-02-26 2021-06-15 美智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清洁系统
CN113057531A (zh) * 2021-03-24 2021-07-02 北京享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与维护站的集成对位结构及对位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6958A (zh) * 2021-02-26 2021-06-15 美智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清洁系统
WO2022178968A1 (zh) * 2021-02-26 2022-09-01 美智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清洁系统
CN113057531A (zh) * 2021-03-24 2021-07-02 北京享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与维护站的集成对位结构及对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41988B2 (en) Evacuation station system
US20220322906A1 (en) Autonomous Cleaning Robot
CN102948301B (zh) 割草机及对接充电系统
US10271699B2 (en) Autonomous cleaning device and wind path structure of same
EP2578127B1 (en) Robot cleaner
CN211633117U (zh) 扫地机器人及其集尘站
KR100657736B1 (ko) 로봇청소기에 대한 충전기능을 갖는 진공청소기
EP3210516B1 (en) Cleaning robot and charging base thereof
EP2656718B1 (en) A ground care apparatus and a charging st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US7779504B2 (en) Cleaner system
EP4023132A1 (en) Intelligent cleaning device
KR101753691B1 (ko) 이동형 로봇용 도킹 스테이션
EP1806084A2 (en) Robot cleaning system
KR20070074145A (ko) 청소기
CN210077563U (zh) 清洁机器人及应用于清洁机器人的盖板翻转机构
KR20100066622A (ko) 바퀴조립체 및 이를 가지는 로봇 청소기
US11659972B2 (en) Moisture-proof mat and intelligent cleaning system
KR20160095029A (ko) 청소 시스템
EP3501361B1 (en) Battery assembly for autonomous mobile cleaning robot
KR20060134368A (ko) 로봇청소기용 충전장치
CN110037622B (zh) 洗地机底座及洗地机套件
CN211674026U (zh) 清洁机器人及应用于清洁机器人的供水机构
CN212382575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及具有其的清洁系统
CN106604672B (zh) 电动吸尘装置
CN212261270U (zh) 清洁机器人及应用于清洁机器人的供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