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9859U - 漏电保护装置及电连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漏电保护装置及电连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9859U
CN211629859U CN201921775874.9U CN201921775874U CN211629859U CN 211629859 U CN211629859 U CN 211629859U CN 201921775874 U CN201921775874 U CN 201921775874U CN 211629859 U CN211629859 U CN 211629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witch
solenoid
self
semiconducto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58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力
聂胜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le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le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le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le Mf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58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9859U/zh
Priority to US16/670,808 priority patent/US1111443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9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9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漏电保护装置以及电连接设备,漏电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漏电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输出端是否存在漏电故障信号;自检模块,被配置为在漏电检测模块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发出自检故障信号;第一驱动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自检故障信号的情况下,使第一开关模块断开电力连接;和第二驱动模块,被配置为在漏电检测模块检测到漏电故障信号的情况下,使第二开关模块断开电力连接;其中,第一开关模块在供电线的第一位置与输入端之间耦接到供电线,漏电检测模块、自检模块、第一驱动模块以及第二驱动模块在第一位置与所述输出端之间耦接到供电线。电连接设备包括壳体和容纳于壳体中的漏电保护装置。

Description

漏电保护装置及电连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用电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使用的漏电保护装置仍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当漏电保护装置内检测电路的元器件损坏,丧失保护功能时,产品本身和/或输入与输出的电力连接正常,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一种更安全的漏电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耦接在供电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漏电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供电线的所述输出端是否存在漏电故障信号;自检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是否发生故障,并且在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发出自检故障信号;第一驱动模块,其耦接到所述自检模块和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自检故障信号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和第二驱动模块,其耦接到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并且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螺线管和与所述第一螺线管串联的第一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螺线管耦接,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与所述自检模块耦接,当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接收到所述自检故障信号时,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被触发导通使得所述第一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并且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螺线管和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螺线管耦接,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一螺线管串联,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均与所述自检模块耦接,当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接收到所述自检故障信号时,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被触发导通使得所述第一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了第二开关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螺线管和与所述第二螺线管串联的第二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螺线管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耦接;其中,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在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时,通过所述控制极触发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导通,使得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或者当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被短路时,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从而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了第二开关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螺线管和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螺线管耦接,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二螺线管串联,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均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耦接;其中,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在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触发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导通,使得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或者当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中的一个半导体元件被短路时,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或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当所述第二螺线管开路时,所述显示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为常闭开关,当所述自检故障信号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后,所述第一开关不可被复位且不能再次接通电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漏电故障信号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后,当所述漏电故障信号被排除后,所述第二开关可被复位并再次接通电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或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或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或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为可控硅、MOS管、三极管或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耦接在供电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漏电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输出端是否存在漏电故障信号;自检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是否发生故障,并且在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发出自检故障信号;第一驱动模块,其耦接到所述自检模块和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自检故障信号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断开;和第二驱动模块,其耦接到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断开;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在所述供电线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输入端之间耦接到所述供电线,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输出端之间耦接到所述供电线,当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时,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均断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并且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螺线管和与所述第一螺线管串联的第一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螺线管耦接,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与所述自检模块耦接,当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接收到所述自检故障信号时,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被触发导通使得所述第一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并且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螺线管和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螺线管耦接,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一螺线管串联,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均与所述自检模块耦接,当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接收到所述自检故障信号时,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被触发导通使得所述第一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了第二开关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螺线管和与所述第二螺线管串联的第二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螺线管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耦接;其中,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在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时,通过所述控制极触发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导通,使得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或者当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被短路时,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从而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了第二开关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螺线管和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螺线管耦接,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二螺线管串联,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均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耦接;其中,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在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触发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导通,使得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或者当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中的一个半导体元件被短路时,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或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当所述第二螺线管开路时,所述显示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为常闭开关,当所述自检故障信号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后,所述第一开关不可被复位且不能再次接通电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漏电故障信号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后,当所述漏电故障信号被排除后,所述第二开关可被复位并再次接通电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电检测模块的工作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螺线管提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二螺线管开路时,所述自检模块向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发出自检故障信号,使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或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或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或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为可控硅、MOS管或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设备,包括壳体;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容纳于所述壳体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开关模块,通过漏电故障信号和自检故障分别来控制供电线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力连接,能够起到更好保护人身或财产安全的作用。同时,通过将控制电路的工作电源连接在两组开关之间,使得自检故障信号驱动主电路断开的同时,断开控制电路的工作电源,从而能够更好保护人身或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示出并阐明实施例。这些附图用于阐明基本原理,从而仅仅示出了对于理解基本原理必要的方面。这些附图不是按比例的。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特征。
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电连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漏电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开关模块、漏电检测模块1、自检模块2、驱动模块3、驱动模块4和第二开关模块。其中,第一开模块耦接在供电线的输入端LINE与输出端LOAD之间并且靠近输入端LINE,用于控制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第二开关模块耦接在供电线的输入端LINE与输出端LOAD之间并且靠近输出端LOAD,用于控制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漏电检测模块1耦接在供电线上,用于检测输出端LOAD是否存在漏电故障信号,自检模块2,耦接到供电线和漏电检测模块1,用于检测漏电检测模块1是否发生故障,并且在漏电检测模块1 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发出自检故障信号;驱动模块3耦接到漏电检测模块1 和第二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漏电检测模块1检测到输出端LOAD存在漏电故障信号的情况下,使第二开关模块断开输入端LINE与输出端LOAD 之间的电力连接;驱动模块4耦接到第一开关模块和自检模块2,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自检故障信号的情况下,使第一开关模块断开输入端LINE与输出端LOAD之间的电力连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电源开关SW1,电源开关SW1 与供电线的输入端LINE相连接。驱动电路(即驱动模块)4包括螺线管SOL2 和半导体元件Q5,Q5的第一极(本实施例中为阳极)与螺线管SOL2的第一端相连接,Q5的第二极(本实施例中为阴极)接地,Q5的控制极与自检模块2的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接,螺线管SOL2的第二端在供电线的位置A处连接到输入端,位置A在输入端与电源开关SW1之间。漏电检测模块1包括检测线圈CT1和处理器U1,检测线圈CT1经由电阻R3连接到处理器U1,处理器U1通过电阻R1提供工作电源,处理器U1通过二极管 D5与驱动电路(即驱动模块)3相连接。自检模块2包括处理器U2、半导体元件Q2、Q3和二极管D4,U2通过电阻R11连接到Q2的控制极(本实施例中为基极)并经由电阻R10连接到二极管D4的正极和电容C5的第一端,Q2的第一极(在本实施例中为集电极)经由电阻R13连接到检测线圈 CT1,Q2的第二极(在本实施例中为发射极)连接到电容C5的第二端(即到地),U2通过电阻R5与检测线圈CT1以及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为自检模块提供工作电源,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到驱动模块3中的螺线管SOL1的第一端和开关K1的第一端,U2与Q3的第一极(本实施例中为阳极)、RC电路(R9、C4)、基准电路R8、R9相连接,电阻R9与R5 相连接,Q3的控制极经由电阻R14连接到驱动模块3的二极管D5的正极。驱动模块3还包括并联连接的半导体元件Q1、Q01以及发光二极管LED,二极管D5的负极经由电阻R12连接到电容C1的第一端、电阻R15的第一端和Q1、Q01的控制极,Q1的第一极(本实施例中为阳极)与Q01的第一极(本实施例中为阳极)相连接并与螺线管SOL1的第二端相连接,螺线管SOL1的第一端与开关K1的第一端相连接,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到供电线的输入端,Q1的第二极(本实施例中为阴极)与Q01的第二极(本实施例中为阴极)相连并与C1的第二端、R15的第二端一起接地,电阻R4 与发光二极管LED、二极管D2形成串联连接再与Q01并联连接,驱动模块3还包括与Q01并联连接的电容C3。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
在电路正常情况下,漏电保护装置的电源开关SW1处于闭合状态,当输入端LINE接通电源时,压下第二开关模块的RESET开关,负载电源接通,负载正常工作。
当输出端出现漏电故障信号时,检测线圈CT1将检测到的漏电故障信号传送给处理器U1(输入端通过电阻R1为U1提供工作电源),处理器U1 将漏电故障信号输出给驱动模块3,通过D5、R12,触发半导体元件Q1或 Q01导通,使得L-K1-SOL1-Q1或Q01-N形成电流回路,SOL1产生磁场,使得第二开关模块的RESET开关断开,从而切断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使负载电源断开,从而起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作用。
在漏电故障电流没有被排除的情况下,压下第二开关模块的RESET开关,漏电保护装置将重复以上过程使第二开关模块的RESET开关断开。在漏电故障电流已经被排除的情况下,压下第二开关模块的RESET开关,负载电源被重新接通,负载恢复正常工作。此外,驱动电路3中使用了半导体元件Q1、Q01,当其中一个半导体元件开路时,另一个半导体元件工作;当其中任意一半导体元件短路时,L-K1-SOL1-Q1或Q01-N形成电流回路, SOL1产生磁场,使得第二开关模块的RESET开关断开,从而切断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
在电路正常情况下,自检模块2通过U2输出自检脉冲信号,通过R11 使Q2导通,从而向检测线圈CT1发出模拟的漏电故障信号,当漏电检测模块正常工作时,通过处理器U1-触发Q3导通(此时Q1不会被导通)使得U2的停止输出信号,Q2关闭,周而复始完成自检测。
当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检测功能丧失(例如检测线圈CT1短路或开路、处理器U1损坏、U1的电源电阻R1开路等)时,自检电路(自检模块2) 通过处理器U2周期性的发出自检脉冲信号不能反馈回到处理器U2时,U2 输出自检故障信号(即持续输出的高电平信号),通过电阻R10对电容C5 进行充电,使二极管D4导通,进而触发半导体元件Q5导通,使 L-SOL2-Q5-N形成电流回路,螺线管SOL2产生磁场,使得第一开关模块的开关SW1永久断开(即SW1断开后不可被复位且不能再次接通电源),切断供电线的电源,即使此时第二开关模块的RESET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也不能使输出端LOAD通电,从而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此外,当电路正常情况下,L-K1-SOL1-R4-LED-D2-N组成正常工作显示电路(即显示模块),即当输入端LINE接通电源时,压下第二开关模块的RESET开关,接通负载电源,LED亮(即发出显示信号),表示漏电保护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SOL断路时,即使压下第二开关模块的RESET 开关,接通负载电源,LED不亮(即发出报警信号),表示漏电保护装置处于异常工作状态。
另外,驱动电路3中的辅助开关K1与RESET开关联动,即K1和RESET 同时断开或同时闭合,当RESET开关被断开后,K1也被断开,从而能够断开如图1所示的自检模块2和驱动模块3的电源,应理解的是,通过对电路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可以使得K1被断开时,能够断开控制电路(本文中指漏电检测模块、自检模块、驱动模块3和驱动模块4形成的电路)的电源。
应理解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模块3可以包括只包括一个半导体元件,也可以包括除了半导体元件Q1、Q01之外更多的半导体元件,这些更多的半导体元件与半导体元件Q1和Q01形成并联连接,在电路中与其他元件的连接方式与半导体元件Q1、半导体元件Q01在电路中与其他元件的连接方式相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模块4可以包括两个或多个半导体元件,这些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之后再与螺线管SOL2串联,此时,这些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均与自检模块2的二极管D4耦接。还应理解的是,上述半导体元件还可以是三极管、MOS管或可控硅等其它具有相似功能的元件。当Q1和Q01为可控硅时,第一极为阳极,第二极为阴极;当Q1和 Q01为MOS管时,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并且控制极为栅极;当Q1和Q01为三极管时,第一极为集电极,第二极为发射极且控制极为基极。
本实施例公开的漏电保护装置,采用两种开关模块来在产生漏电故障信号和自检故障的情况下控制供电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力连接,能够起到更好保护人身或财产安全的作用。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2 所示的漏电保护装置与图1所示的漏电保护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开关SW1 和驱动模块4接到供电线的位置A不同,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位置 A比SW1接到供电线的位置更接近输入端LINE,而在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SW1接到供电线的位置比位置A更接近输入端LINE,此时,漏电检测模块、自检模块、第一驱动模块以及第二驱动模块在位置A与输出端之间耦接到供电线。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当SW1被断开后,控制电路的电源仍然正常工作,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当SW1被断开后可以使得控制电路的电源被切断,从而能够更好保护人身或财产安全。
图2所公开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其余元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3所示的本公开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与图2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漏电检测模块中增加了检测线圈CT2,并通过SOL1为漏电检测模块提供工作电源(即SOL1至少为漏电检测模块提供电源),图3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L线通过K1-SOL1连接整流桥,从而至少为漏电检测模块提供工作电源,当SOL1断路时,U1没有工作电源,当自检模块输出自检脉冲信号时,因C10上的电容无法放掉,U2持续输出高电平,通过R12给 C8充电,驱动Q5导通,断开SW1,从而断开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设备,该电连接设备包括壳体和上述漏电保护装置,该漏电保护装置容纳于壳体中。
因此,虽然参照特定的示例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其中这些特定的示例仅仅旨在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改变、增加或者删除。

Claims (29)

1.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耦接在供电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
漏电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供电线的所述输出端是否存在漏电故障信号;
自检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是否发生故障,并且在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发出自检故障信号;
第一驱动模块,其耦接到所述自检模块和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自检故障信号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和
第二驱动模块,其耦接到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并且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螺线管和与所述第一螺线管串联的第一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螺线管耦接,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与所述自检模块耦接,当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接收到所述自检故障信号时,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被触发导通使得所述第一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并且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螺线管和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螺线管耦接,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一螺线管串联,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均与所述自检模块耦接,当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接收到所述自检故障信号时,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被触发导通使得所述第一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了第二开关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螺线管和与所述第二螺线管串联的第二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螺线管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耦接;其中,
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在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时,通过所述控制极触发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导通,使得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所述电力连接;或者
当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被短路时,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了第二开关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螺线管和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螺线管耦接,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二螺线管串联,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均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耦接;其中,
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在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触发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导通,使得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电力连接;或者
当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中的一个半导体元件被短路时,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当所述第二螺线管开路时,所述显示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当所述第二螺线管开路时,所述显示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为常闭开关,当所述自检故障信号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后,所述第一开关不可被复位且不能再次接通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漏电故障信号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后,当所述漏电故障信号被排除后,所述第二开关可被复位并再次接通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为可控硅、MOS管或三极管。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为可控硅、MOS管或三极管。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为可控硅、MOS管或三极管。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为可控硅、MOS管或三极管。
14.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耦接在供电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
漏电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输出端是否存在漏电故障信号;
自检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是否发生故障,并且在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发出自检故障信号;
第一驱动模块,其耦接到所述自检模块和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自检故障信号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和
第二驱动模块,其耦接到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在所述供电线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输入端之间耦接到所述供电线,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输出端之间耦接到所述供电线,当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时,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均断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并且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螺线管和与所述第一螺线管串联的第一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螺线管耦接,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与所述自检模块耦接,当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接收到所述自检故障信号时,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被触发导通使得所述第一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并且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螺线管和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螺线管耦接,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一螺线管串联,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均与所述自检模块耦接,当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接收到所述自检故障信号时,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被触发导通使得所述第一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了第二开关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螺线管和与所述第二螺线管串联的第二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螺线管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耦接;其中,
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在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时,通过所述控制极触发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导通,使得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所述电力连接;或者
当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被短路时,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从而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了第二开关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螺线管和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螺线管耦接,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二螺线管串联,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均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耦接;其中,
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在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触发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导通,使得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电力连接;或者
当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中的一个半导体元件被短路时,所述第二螺线管产生磁场,进而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当所述第二螺线管开路时,所述显示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并联连接,当所述第二螺线管开路时,所述显示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为常闭开关,当所述自检故障信号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后,所述第一开关不可被复位且不能再次接通电源。
22.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漏电故障信号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后,当所述漏电故障信号被排除后,所述第二开关可被复位并再次接通电源。
23.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的工作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螺线管提供。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螺线管开路时,所述自检模块向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发出自检故障信号,使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为可控硅、MOS管或三极管。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为可控硅、MOS管或三极管。
2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为可控硅、MOS管或三极管。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为可控硅、MOS管或三极管。
29.一种电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根据权利要求1-5或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容纳于所述壳体中。
CN201921775874.9U 2019-10-22 2019-10-22 漏电保护装置及电连接设备 Active CN211629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5874.9U CN211629859U (zh) 2019-10-22 2019-10-22 漏电保护装置及电连接设备
US16/670,808 US11114430B2 (en) 2019-10-22 2019-10-31 Leakage current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device and power connector employ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5874.9U CN211629859U (zh) 2019-10-22 2019-10-22 漏电保护装置及电连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9859U true CN211629859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3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5874.9U Active CN211629859U (zh) 2019-10-22 2019-10-22 漏电保护装置及电连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9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0005B2 (en) Reverse grounding protection circuit and ground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US7106566B2 (en) Power adapter interface circuitry for protecting a battery operated system
CA2321128A1 (en) Light responsive semiconductor switch with shorted load protection
CN201213222Y (zh) 一种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
CN108183050B (zh) 一种高安全性开关控制继电器驱动电路
CN109842102B (zh) 一种过载短路保护电路及装置
CN111082389A (zh) 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
CN211629859U (zh) 漏电保护装置及电连接设备
CN113506706A (zh) 高可靠性的接触器驱动电路及工作方法
CN112701659A (zh) 漏电保护装置及电连接设备
CN106058802B (zh) 一种防失控电路芯片及防失效防漏电保护器
CN214958674U (zh) 一种断路器及其剩余电流保护电路
CN114050549B (zh) 单相供电快速断路保护系统
CN210985635U (zh) 可联动控制的漏电保护装置
CN112582973A (zh) 继电器式接地故障保护装置
CN208079034U (zh) 一种具有短路保护功能改进型驱动电路结构
CN210985636U (zh) 漏电保护装置、电连接设备以及用电器
CN210246299U (zh) 可报警的漏电保护装置
CN112751410A (zh) 低压直流电路供电控制电路
CN210577751U (zh) 继电器式接地故障保护装置
CN210577749U (zh) 熔断式漏电保护装置
CN112843491A (zh) 开关机电路、半导体激光治疗设备及电源开关机控制方法
CN220139222U (zh) 安全故障保护装置、电连接设备和用电器
CN210577750U (zh) 漏电保护装置
CN210468775U (zh) 电源输出保护电路及电路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