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2389A - 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2389A
CN111082389A CN202010040892.3A CN202010040892A CN111082389A CN 111082389 A CN111082389 A CN 111082389A CN 202010040892 A CN202010040892 A CN 202010040892A CN 111082389 A CN111082389 A CN 111082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upled
reset
leakag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08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力
岳国兰
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le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le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le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le Mfg Co ltd
Priority to US16/746,51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223192B2/en
Publication of CN111082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23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 H02H3/1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additionally responsive to some other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 H02H3/105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additionally responsive to some other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and fault current to earth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6Details with automatic re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4Details with warning or supervision in addition to disconnection, e.g. for indicating that protective apparatus has functioned
    • H02H3/044Checking correct functioning of protective arrangements, e.g. by simulating a faul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26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 H02H3/3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involving comparison of the voltage or current values at corresponding points in different conductors of a single system, e.g. of currents in go and return conductors
    • H02H3/33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involving comparison of the voltage or current values at corresponding points in different conductors of a single system, e.g. of currents in go and return conductors using summation current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26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开关模块、电源模块、漏电检测模块、自检模块、驱动控制模块、第一复位模块和/或第二复位模块。驱动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接收的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和/或脱扣信号来驱动开关模块;具有自动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第一复位模块用于在断电再通电时使漏电保护装置保持接通状态;具有手动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第二复位模块用于在断电再通电时基于脱扣信号使漏电保护装置保持断开状态。所公开的漏电保护装置能够在停电后再通电的情况下使漏电保护装置根据需要处于接通或断开电源状态,确保相关设备能正常工作,减少这些设备由于停电引起的风险。

Description

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用电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由于使用设备或环境的不同,对接通电源后漏电保护装置的复位状态要求也不同。例如,使用在冰箱、冷柜中的漏电保护装置,希望停电后再来电时,漏电保护装置直接处于接通状态,以确保设备能正常工作,从而减少冰箱、冷柜内的物品腐烂的风险;而像一些电动工具,例如切割机、电动工具等,希望停电后再来电时,漏电保护装置处于断开状态,需要人工去手动复位后再接通电源,以确保使用安全。
因此,亟需一种方便安装、经济效益明显的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进而提升产品安全性。
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其包括:
开关模块,其耦接在主干线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
电源模块,其耦接到所述输入端,用于向所述漏电保护装置提供工作电源;
漏电检测模块,其耦接到所述主干线路,用于检测所述主干线路的输出端是否存在漏电故障信号;
自检模块,其耦接到所述输入端和所述漏电检测模块,用于周期性地产生模拟漏电流信号的自检脉冲信号以检测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是否发生故障;
驱动控制模块,其耦接到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和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基于所接收的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来驱动所述开关模块;以及
第一复位模块,其耦接到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之间,用于在断电再通电时使所述漏电保护装置保持接通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
继电器线圈,其耦接到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
驱动控制电路,其分别耦接所述继电器线圈、所述漏电检测模块以及所述自检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来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以及
复位开关,其耦接到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之后复位所述驱动控制模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包括:
第一电容,其耦接到所述电源模块与地之间;
第一分压电阻,其耦接到所述第一电容;
第二分压电阻,其耦接到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以及
第一晶体管,其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以及所述继电器线圈;
其中,在断电再通电时,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第一电容充电,使得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电压触发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以使所述继电器线圈通电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闭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晶体管是MOS管、可控硅和/或三极管中的任一种半导体开关元件。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其包括:
开关模块,其耦接在主干线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
电源模块,其耦接到所述输入端,用于向所述漏电保护装置提供工作电源;
漏电检测模块,其耦接到所述主干线路,用于检测所述主干线路的输出端是否存在漏电故障信号;
自检模块,其耦接到所述输入端和所述漏电检测模块,用于周期性地产生模拟漏电流信号的自检脉冲信号以检测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是否发生故障;
驱动控制模块,其耦接到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和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基于所接收的漏电故障信号、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脱扣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来驱动所述开关模块;
第二复位模块,其分别耦接所述输入端和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用于在断电再通电时使所述漏电保护装置基于所述脱扣信号保持断开状态;以及
第一复位模块,其耦接到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之间,用于在没有所述漏电故障信号、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所述脱扣信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的复位操作,控制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接通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所述电力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
继电器线圈,其耦接到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
驱动控制电路,其分别耦接所述继电器线圈、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漏电故障信号、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来自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的所述脱扣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以及
复位开关,其耦接到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所述脱扣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后复位所述驱动控制模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二极管,其耦接到所述第一复位模块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之间;
第二晶体管,其与所述复位开关并联,并分别耦接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复位模块;以及
第三晶体管,其与所述复位开关并联,并分别耦接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复位模块;
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三晶体管基于所接收的漏电故障信号、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所述脱扣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包括:
第三分压电阻,其耦接到所述输入端;
第四分压电阻,其耦接到所述输入端;
第二二极管,其分别耦接到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之间;
第二电容,其耦接到所述第三分压电阻与地之间;以及
第四晶体管,其分别耦接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以及地;
其中,在断电再通电时,经由所述输入端、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生成所述脱扣信号,来触发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以使得所述继电器线圈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保持断开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复位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断电再通电时,当经由所述输入端的电压达到预设定值使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压升高至使所述第四晶体管导通时,使得所述输入端、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停止生成所述脱扣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复位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断电再通电时,当经由所述输入端的电压低于所述预设定值时,所述第四晶体管截止,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生成所述脱扣信号,触发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以使得所述继电器线圈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保持断开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包括:
第一电容,其耦接到所述电源模块与地之间;
第一分压电阻,其耦接到所述第一电容;
第二分压电阻,其耦接到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以及
第一晶体管,其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以及所述继电器线圈;
其中,在没有所述漏电故障信号、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所述脱扣信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的复位操作,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第一电容充电,使得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电压向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提供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接通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所述电力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晶体管或所述第三晶体管是MOS管、可控硅和/或三极管中的任一种半导体开关元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晶体管是MOS管、可控硅和/或三极管中的任一种半导体开关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分别公开了具有自动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以及具有手动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以实现不同的使用设备或环境对产品复位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示出并阐明实施例。这些附图用于阐明基本原理,从而仅仅示出了对于理解基本原理必要的方面。这些附图不是按比例的。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特征。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发明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对于附图中的各单元之间的连线,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其表示至少连线两端的单元是相互通信的,并非旨在限制未连线的单元之间无法通信。
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主要关注以下技术问题:如何满足不同设备或装置对产品复位的不同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所公开的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其包括:开关模块、电源模块、漏电检测模块、自检模块、驱动控制模块以及第一复位模块。开关模块用于控制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漏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主干线路的输出端是否存在漏电故障信号;自检模块用于周期性地产生模拟漏电流信号的自检脉冲信号以检测漏电检测模块是否发生故障;驱动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接收的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来驱动开关模块;第一复位模块用于在断电再通电时使漏电保护装置保持接通状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具有自动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开关模块SW、电源模块1、漏电检测模块2、自检模块3、驱动控制模块4以及第一复位模块5。开关模块SW耦接在主干线路的输入端LINE与输出端LOAD之间,用于控制输入端LINE与输出端LOAD之间的电力连接。电源模块1耦接到输入端LINE,用于向漏电保护装置提供工作电源。漏电检测模块2耦接到主干线路,用于检测主干线路的输出端是否存在漏电故障信号。自检模块3耦接到输入端LINE和漏电检测模块2,用于周期性地产生模拟漏电流信号的自检脉冲信号以检测漏电检测模块2是否发生故障。驱动控制模块4耦接到漏电检测模块2、自检模块3和开关模块SW,用于基于所接收的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漏电检测模块2有关的故障信号来驱动开关模块SW。第一复位模块5耦接到电源模块1与驱动控制模块4之间,用于在输入端LINE断电再通电时使漏电保护装置保持接通状态。
如图1所示,驱动控制模块4包括:继电器线圈RELAY、复位开关RESET以及驱动控制电路。其中,继电器线圈RELAY耦接到第一复位模块5,用于控制开关模块SW;驱动控制电路分别耦接继电器线圈RELAY、漏电检测模块2以及自检模块3,用于基于所接收的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来控制继电器线圈RELAY;复位开关RESET耦接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之后复位驱动控制模块4。
如图1所示,第一复位模块5包括:第一电容C13、第一分压电阻R18、第二分压电阻R19以及第一晶体管Q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容C13耦接到电源模块1与地之间;第一分压电阻R18与第二分压电阻R19串联耦接,同时并联耦接第一电容C13;第一晶体管Q4的控制极耦接到第一分压电阻R18与第二分压电阻R19之间,并且第一晶体管Q4与继电器线圈RELAY串联耦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输入端LINE接通电源时,电源模块1为第一电容C13充电,使得第二分压电阻R19的电压触发第一晶体管Q4导通,以使继电器线圈RELAY通电并控制开关模块SW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Q4可以是MOS管、可控硅和/或三极管中的任一种半导体开关元件。
如图1所示,漏电检测模块2包括穿过相线(L)和中性线(N)的漏电检测环CT1、中性线检测环CT2、以及与漏电检测环CT1和中性线检测环CT2耦接的漏电检测单元(其包括漏电检测芯片U1及其相关耦接的电子元件(例如,电容C4等))。当穿过漏电检测环CT1的相线(L)和中性线(N)存在电流不平衡时,即存在漏电故障信号时,漏电检测环CT1上将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则漏电检测芯片U1通过检测到漏电检测环CT1上漏电故障信号超过预设定值,以控制晶体管Q1和/或Q01导通,进而驱动继电器线圈RELAY使开关模块SW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自检模块3用于对漏电检测模块2进行周期性的功能检查。自检模块3包括电源电路、周期计时电路以及模拟漏电故障信号的自检脉冲信号电路。参见图1,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5、稳压管ZD1、电容C9;周期计时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9和计时元件(譬如,电容C10)用于产生自检脉冲信号的间隔;自检脉冲信号电路包括晶体管Q2、处理器U2、电容C11、电阻R10以及分别耦接到晶体管Q2的电阻R13、R11等电子元件。在漏电检测装置工作后,自检模块3对漏电检测环CT1周期性地施加达到预计定值的模拟漏电故障信号,以检测漏电检测模块2是否发生故障现象。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自检模块3中的处理器U2通过二极管D3耦接到晶体管Q1和/或Q01,用于基于所接收的与漏电检测模块2有关的故障信号来驱动晶体管Q1和/或Q01导通,以控制继电器线圈RELAY使开关模块SW断开。
具体地,驱动控制电路至少包括:第一二极管D7、第二晶体管Q01以及第三晶体管Q1。其中,第一二极管D7耦接到第一复位模块5与漏电检测模块2之间;第二晶体管Q01与复位开关RESET并联,并分别耦接漏电检测模块2、自检模块3;第三晶体管Q1与复位开关RESET并联,并分别耦接漏电检测模块2、自检模块3。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漏电保护装置断电再通电时,也即,当输入端LINE再次接通电源时,电源模块1中的电阻R20、电容C12、整流桥DB产生恒定电流为第一复位模块5的第一电容C13充电。当第一电容C13上端电压持续上升,第二分压电阻R19的电压逐渐升高到能够触发第一晶体管Q4导通的水平时,触发第一晶体管Q4导通,使得继电器线圈RELAY与第一晶体管Q4形成电流回路,进而继电器线圈RELAY工作吸合,并使开关模块SW闭合,接通负载电源,即实现产品上电自动复位。
当驱动控制模块4接收到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时,晶体管Q1和/或Q01导通,使得继电器线圈RELAY停止工作,则开关模块SW断开负载电源。接下来,当接收到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漏电检测模块2有关的故障信号被排除时,按下复位开关RESET,晶体管Q1和/或Q01被截止,使得第一复位模块5正常工作,控制继电器线圈RELAY工作吸合。如果接收到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没被排除,晶体管Q1和/或Q01将持续导通,继电器线圈RELAY将不能工作吸合,使得负载电源无法接通。在本实施例中,晶体管Q1和/或Q01优选采用可控硅。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具有自动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可以应用于期望断电再通电时漏电保护装置处于接通状态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的某些设备。所公开的具有自动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能够利用第一复位模块实现断电再通电时使漏电保护装置自动接通电源,满足了某些设备自动接通电源的需求。
实施例2
图2公开了具有手动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漏电保护装置包括:开关模块SW、电源模块1、漏电检测模块2、自检模块3、驱动控制模块4、第一复位模块5以及第二复位模块6。其中,开关模块SW、电源模块1、漏电检测模块2、自检模块3的结构与功能与实施例1中的相应模块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控制模块4耦接到漏电检测模块2、自检模块3和开关模块SW,用于基于所接收的漏电故障信号、与漏电检测模块2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脱扣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来驱动开关模块SW。第一复位模块5耦接到电源模块1与驱动控制模块4之间,用于在没有漏电故障信号、与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脱扣信号的情况下,基于驱动控制模块4的复位操作,控制驱动控制模块4接通输入端LINE与输出端LOAD之间的电力连接。第二复位模块6分别耦接输入端LINE和驱动控制模块4,用于在接通电源时使漏电保护装置基于脱扣信号保持断开状态。
此外,如图2所示,驱动控制模块4包括:继电器线圈RELAY、复位开关RESET以及驱动控制电路。其中,继电器线圈RELAY耦接到第一复位模块5,用于控制开关模块SW;驱动控制电路分别耦接继电器线圈RELAY、漏电检测模块2、自检模块3以及第二复位模块6,用于基于漏电故障信号、与漏电检测模块2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来自第二复位模块6的脱扣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控制继电器线圈RELAY;复位开关RESET耦接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漏电检测模块2有关的故障信号和/或脱扣信号而脱扣之后复位驱动控制模块4(即,使晶体管Q1、Q01处于截止状态)。
具体地,驱动控制电路至少包括:第一二极管D7、第二晶体管Q01以及第三晶体管Q1。其中,第一二极管D7耦接到第一复位模块5与漏电检测模块4之间;第二晶体管Q01与复位开关RESET并联,并分别耦接漏电检测模块2、自检模块3以及第二复位模块6;第三晶体管Q1与复位开关RESET并联,并分别耦接漏电检测模块2、自检模块3以及第二复位模块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晶体管Q01和/或第三晶体管Q1基于所接收的漏电故障信号、与漏电检测模块2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脱扣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控制继电器线圈RELAY。
如图2所示,第一复位模块5包括:第一电容C13、第一分压电阻R18、第二分压电阻R19以及第一晶体管Q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容耦C13接到电源模块1与地之间;第一分压电阻R18与第二分压电阻R19串联耦接,同时并联耦接第一电容C13;第一晶体管Q4的控制极耦接到第一分压电阻R18与第二分压电阻R19之间,并且第一晶体管Q4与继电器线圈RELAY串联耦接。在接通电源时,在没有漏电故障信号、与漏电检测模块2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脱扣信号时,基于驱动控制模块4的复位操作,电源模块1为第一复位模块5的第一电容C13充电,使得第二分压电阻R19的电压触发第一晶体管Q4导通,使继电器线圈RELAY工作吸合,驱动开关模块SW接通输入端LINE与输出端LOAD之间的电力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复位模块6包括:耦接到输入端的第三分压电阻R16和第四分压电阻R25、第二二极管D10、第二电容C8、第四晶体管Q5以及第五分压电阻R17。其中,第二二极管D10分别耦接到第四分压电阻R25与驱动控制电路(具体地,第二晶体管Q01、第三晶体管Q1)之间;第三分压电阻R16与第五分压电阻R17串联连接,第二电容C8耦接到第三分压电阻R16与地之间,并且该第二电容C8与第五分压电阻R17并联连接;并且第四晶体管Q5分别耦接第二电容C8、第四分压电阻R25以及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断电再通电时,经由输入端、第四分压电阻R25以及第二二极管D10生成脱扣信号,触发第二晶体管Q01和/或第三晶体管Q1导通,使得电源模块1、第一二极管D7、第二晶体管Q01和/或第三晶体管Q1形成回路,以使得继电器线圈RELAY停止工作并控制开关模块SW保持断开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复位模块6进一步用于:在断电再通电时,当输入端LINE的电压符合预设定值(例如,输入端LINE的电压≥90V)时,经由输入端LINE将通过第三分压电阻R16和第五分压电阻R17分压以向第二电容C8充电并使第二电容C8的电压升高至使第四晶体管Q5导通时,使得第四分压电阻R25以及第二二极管D10停止生成脱扣信号。
此外,第二复位模块6进一步用于:在断电再通电时,当输入端LINE的电压低于预设定值(例如,输入端LINE的电压<90V)时,经由所述输入端将通过第三分压电阻R16和第五分压电阻R17分压以向第二电容C8充电而无法使第二电容C8的电压升高至触发第四晶体管Q5导通的电位,则所述第四晶体管保持截止,第四分压电阻R25以及第二二极管D10持续生成脱扣信号,触发驱动控制电路(具体地,第二晶体管Q1和/或第三晶体管Q01),以使得继电器线圈RELAY停止工作并控制开关模块SW保持断开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晶体管Q01、第三晶体管Q1以及第四晶体管Q5中的任一个是MOS管、可控硅和/或三极管中的任一种半导体开关元件。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当输入端LINE接通电源时,由输入端LINE、第四分压电阻R25以及第二二极管D10生成脱扣信号,触发第二晶体管Q1和/或第三晶体管Q01导通并保持,则电源模块1、第一二极管D7、第二晶体管Q1和/或第三晶体管Q01形成回路,使得继电器线圈RELAY停止工作无法吸合,则开关模块SW断开。
同时,如果输入端LINE的电压符合预设定值(例如,输入端LINE的电压≥90V)时,经由输入端LINE将通过第三分压电阻R16和第五分压电阻R17分压以向第二电容C8充电并使第二电容C8的电压升高至使第四晶体管Q5导通时,输入端LINE、第四分压电阻R25以及第二二极管D10停止生成持续触发第二晶体管Q1和/或第三晶体管Q01导通的脱扣信号。此时,手动操作按下复位开关RESET,使得导通的第二晶体管Q1和/或第三晶体管Q01截止,电源模块1中的电阻R20、电容C12、整流桥DB产生恒定电流为第一电容C13充电,当第一电容C13的电压持续上升,使第二分压电阻R19的电压能够触发第一晶体管Q4导通时,使得继电器线圈RELAY与第一晶体管Q4形成电流回路,进而继电器线圈RELAY工作吸合,并使开关模块SW闭合,接通负载电源,即实现产品手动复位。
另外,如果输入端LINE的电压不符合预设定值(例如,输入端LINE的电压<90V)时,由于电压过低,经由输入端LINE将通过第三分压电阻R16和第五分压电阻R17分压以向第二电容C8充电,不能使第二电容C8的电压升高至使第四晶体管Q5导通。输入端LINE、第四分压电阻R25以及第二二极管D10将持续生成脱扣信号触发第二晶体管Q1和/或第三晶体管Q01导通,以使得继电器线圈RELAY停止工作,并控制开关模块SW保持断开状态,实现低电压保护。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具有手动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可以应用于期望断电再通电时漏电保护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并需要人工手动复位后才能正常工作的某些设备。所公开的具有手动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能够利用第二复位模块实现断电再通电时使漏电保护装置断开电源,满足了某些设备需要手动接通电源以确保用电安全的需求。
因此,虽然参照特定的示例来描述了本发明,其中这些特定的示例仅仅旨在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改变、增加或者删除。

Claims (13)

1.一种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模块,其耦接在主干线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
电源模块,其耦接到所述输入端,用于向所述漏电保护装置提供工作电源;
漏电检测模块,其耦接到所述主干线路,用于检测所述主干线路的输出端是否存在漏电故障信号;
自检模块,其耦接到所述输入端和所述漏电检测模块,用于周期性地产生模拟漏电流信号的自检脉冲信号以检测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是否发生故障;
驱动控制模块,其耦接到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和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基于所接收的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来驱动所述开关模块;以及
第一复位模块,其耦接到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之间,用于在断电再通电时使所述漏电保护装置保持接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
继电器线圈,其耦接到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
驱动控制电路,其分别耦接所述继电器线圈、所述漏电检测模块以及所述自检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来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以及
复位开关,其耦接到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和/或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之后复位所述驱动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包括:
第一电容,其耦接到所述电源模块与地之间;
第一分压电阻,其耦接到所述第一电容;
第二分压电阻,其耦接到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以及
第一晶体管,其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以及所述继电器线圈;
其中,在断电再通电时,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第一电容充电,使得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电压触发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以使所述继电器线圈通电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是MOS管、可控硅和/或三极管中的任一种半导体开关元件。
5.一种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模块,其耦接在主干线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
电源模块,其耦接到所述输入端,用于向所述漏电保护装置提供工作电源;
漏电检测模块,其耦接到所述主干线路,用于检测所述主干线路的输出端是否存在漏电故障信号;
自检模块,其耦接到所述输入端和所述漏电检测模块,用于周期性地产生模拟漏电流信号的自检脉冲信号以检测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是否发生故障;
驱动控制模块,其耦接到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和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基于所接收的漏电故障信号、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脱扣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来驱动所述开关模块;
第二复位模块,其分别耦接所述输入端和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用于在断电再通电时使所述漏电保护装置基于所述脱扣信号保持断开状态;以及
第一复位模块,其耦接到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之间,用于在没有所述漏电故障信号、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所述脱扣信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的复位操作,控制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接通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所述电力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
继电器线圈,其耦接到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
驱动控制电路,其分别耦接所述继电器线圈、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漏电故障信号、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来自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的所述脱扣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以及
复位开关,其耦接到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漏电故障信号、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所述脱扣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后复位所述驱动控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二极管,其耦接到所述第一复位模块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之间;
第二晶体管,其与所述复位开关并联,并分别耦接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复位模块;以及
第三晶体管,其与所述复位开关并联,并分别耦接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所述自检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复位模块;
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三晶体管基于所接收的漏电故障信号、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所述脱扣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包括:
第三分压电阻,其耦接到所述输入端;
第四分压电阻,其耦接到所述输入端;
第二二极管,其分别耦接到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之间;
第二电容,其耦接到所述第三分压电阻与地之间;以及
第四晶体管,其分别耦接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以及地;
其中,在断电再通电时,经由所述输入端、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生成所述脱扣信号,来触发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以使得所述继电器线圈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保持断开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断电再通电时,当经由所述输入端的电压达到预设定值使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压升高至使所述第四晶体管导通时,使得所述输入端、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停止生成所述脱扣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断电再通电时,当经由所述输入端的电压低于所述预设定值时,所述第四晶体管截止,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生成所述脱扣信号,触发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以使得所述继电器线圈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保持断开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包括:
第一电容,其耦接到所述电源模块与地之间;
第一分压电阻,其耦接到所述第一电容;
第二分压电阻,其耦接到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以及
第一晶体管,其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以及所述继电器线圈;
其中,在没有所述漏电故障信号、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有关的故障信号以及所述脱扣信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的复位操作,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第一电容充电,使得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电压向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提供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接通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所述电力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晶体管或所述第三晶体管是MOS管、可控硅和/或三极管中的任一种半导体开关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晶体管是MOS管、可控硅和/或三极管中的任一种半导体开关元件。
CN202010040892.3A 2020-01-06 2020-01-15 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 Pending CN1110823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746,510 US11223192B2 (en) 2020-01-06 2020-01-17 Leakage current protection device with automatic or manual reset after power outag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97587 2020-01-06
CN202020017820 2020-01-06
CN202010009758 2020-01-06
CN2020200178202 2020-01-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2389A true CN111082389A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233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2370.5U Active CN211127095U (zh) 2020-01-06 2020-01-15 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
CN202010040892.3A Pending CN111082389A (zh) 2020-01-06 2020-01-15 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2370.5U Active CN211127095U (zh) 2020-01-06 2020-01-15 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3192B2 (zh)
CN (2) CN2111270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0695A (zh) * 2020-10-20 2021-01-15 河北格菱电磁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铝钛合金模块锅炉用陶瓷红外线加热器
CN113050467A (zh) * 2020-12-01 2021-06-29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电安全监测及保护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6356B (zh) * 2022-05-17 2022-09-09 清华大学 一种可关断晶闸管驱动电路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9103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Ground Fault Detector With Self-Test
US20160225562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Unilectric, Llc Enhanced circuit breakers and circuit breaker panel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the same
US10840694B2 (en) * 2015-06-29 2020-11-17 Tower Manufacturing Corp. Universal ground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GFCI) device incorporating a water and flame barrier button assembly
US10069292B2 (en) * 2016-02-02 2018-09-04 Chengli Li Leakage current detection device for appliances
CA2997852A1 (en) * 2017-03-10 2018-09-10 Arconas Corporation Automated ground fault interruptor
US11300617B2 (en) * 2018-08-02 2022-04-12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Ground fault interrupter self test circuits and related method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0695A (zh) * 2020-10-20 2021-01-15 河北格菱电磁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铝钛合金模块锅炉用陶瓷红外线加热器
CN113050467A (zh) * 2020-12-01 2021-06-29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电安全监测及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10946A1 (en) 2021-07-08
US11223192B2 (en) 2022-01-11
CN211127095U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27095U (zh) 具有复位控制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
US11031769B2 (en) Two-transist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circuits from sustained overcurrent
CN101789580B (zh) 一种供电系统的故障检测与保护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US5016135A (en) Power supply incorporating circuit breaker and fault detection circuit
CN112448364A (zh) 继电器式漏电保护装置
US20190011940A1 (en) Power harvesting circuit
CN107305230B (zh) 用电检测装置
CN101399535A (zh) 红外线人体感应节能防灾开关和插座
US8912689B2 (en) Electronic switch control system and electronic switch drive method
GB2224404A (en) Residual current device with missing neutral protection
CN112582973A (zh) 继电器式接地故障保护装置
CN210404714U (zh) 继电器式漏电保护装置
CN111474422B (zh) 接地故障保护系统
JPS58108922A (ja) 耐短絡性出力段のための駆動回路
CN210985636U (zh) 漏电保护装置、电连接设备以及用电器
CN210577751U (zh) 继电器式接地故障保护装置
CN210156912U (zh) 漏电保护装置
CN219220796U (zh) 一种励磁功率柜风机控制装置
CN205811516U (zh) 断电保护电路
CN110197780B (zh) 一种脱扣器线圈断线监视电路
CN210577749U (zh) 熔断式漏电保护装置
CN220585974U (zh) 漏电保护装置、电连接设备和用电器
CN114865589B (zh) 漏电保护装置
CN216489724U (zh) 漏电保护装置
CN112653090A (zh) 漏电保护装置、电连接设备以及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