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2234U - 一种模块化砌块及砌筑组合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砌块及砌筑组合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2234U
CN211622234U CN201922047980.1U CN201922047980U CN211622234U CN 211622234 U CN211622234 U CN 211622234U CN 201922047980 U CN201922047980 U CN 201922047980U CN 211622234 U CN211622234 U CN 211622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r
block
blocks
side plate
en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479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正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neng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neng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neng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neng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479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2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2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2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砌块及砌筑组合墙。所述砌块包括由前后两块面板和左右两块侧板围成的砌块本体,在前后两块面板之间设有至少一块隔板;所述侧板的上下端面和隔板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连接槽;在侧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上下均开口的空腔。本实用新型的砌块不仅可以实现同一层的砌块的快速连接,还可以实现上下两层砌块的快速连接,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砖砌筑效率低、后期抹灰及建筑垃圾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砌块及砌筑组合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砌块及砌筑组合墙,属于PC住宅工业化领域(建筑)。
背景技术
建筑领域砌筑工程,采用的砌筑砖有红砖、多孔砖、空心砖、轻质砌块等多种类型,此类型砌筑均为小块、人工砌筑,砌筑完成后还需进行抹灰处理,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10206384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土层地质的临时围挡的安装方法,这种方案工序较多且成本较高。工地现场实体围墙也多为此类转砌筑,后期拆除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不利于环保。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247750U公开了一种拼装式水泥砖,其由砖体、燕尾凸台、燕尾凹槽、砂浆通孔、外立面构成,由水泥、细砂、粗砂加水拌合成水泥浆后,由模具通过机械压制成型,根据围墙的构成特点,拼装式水泥砖的组合形状有长方形、拐角型和四方形。砌筑围墙时,将长方形,拐角型,四方形分别摆放、拼接在围墙的主墙体、拐角和间断立柱位置的围墙基础水平面上,拼接时将燕尾凸台套入燕尾凹槽,拼接后的砂浆通孔逐层贯通。当摆放、拼接到设计高度后,由顶层的砂浆通孔灌注水泥砂浆;由于外立面有倒角和倒角凹痕,拼装后的围墙面即成了不需勾缝的清水墙,同时,可以错位的倒角凹痕来调整垂直倒角凹痕的上下错位与否。这种结构侧重在于同一层的相邻两块砌块的连接,在上下两层砌块连接依然采用砂浆填缝连接,砌筑效率依然有待改进。
中国实用新型CN203768932U公开了一种用于基础的胎膜板或围墙板,它包括两间隔设置的主板、若干侧板以及加强条,两主板通过若干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条包括设于主板与侧板夹角处的加强条A和/或设于主板与侧板所形成矩形通孔内且连接于矩形通孔对角间的加强条B。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重复利用,且刚性强、组装迅速的用于基础的胎膜板或围墙板。但是这种方案也是侧重于同一层的相邻两块砌块的连接,在上下层连接上没有过给出解决方案。
此外,相关技术还包括JP3134512U,WO2019177440A1等,这些砌块设计复杂,制造成本高,不利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模块化砌块及砌筑组合墙,该砌块不仅可以实现同一层的砌块的快速连接,还可以实现上下两层砌块的快速连接,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砖砌筑效率低、后期抹灰及建筑垃圾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块化砌块,包括由前后两块面板和左右两块侧板围成的砌块本体,在前后两块面板之间设有至少一块隔板;
所述侧板的上下端面和隔板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连接槽,该连接槽用于安装连接块;在侧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上下均开口的空腔。
砌筑时,由于侧板的上下端面和隔板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连接槽,这样可以通过连接块实现同一层相邻两块砌块的快速连接,还可以实现上下两层相邻两块砌块的快速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隔板有1块、2块或3块;所述隔板的顶端面和砌块本体的顶端面平齐,该隔板的底端面和砌块本体的底端面平齐。由此可以看出,垂直于砌块高度方向的截面呈日字形或目字形。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槽为燕尾槽。
为了方便错位连接,所述面板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高度方向尺寸,使得所述砌块本体整体为空心的长方体。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孔,这样穿过该孔的螺栓或者插销加强同一层的砌块的快速连接。
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砌筑组合墙,其包括多块所述的模块化砌块和多个连接块;各模块化砌块自下而上分为多层,每一层由多个模块化砌块拼接而成;上下相邻两层的模块化砌块错位布置,使得上一层的任意一块模块化砌块的两块侧板分别通过置于连接槽的连接块与下一层的两块模块化砌块的隔板固定相连。
由此,连接块可以实现同一层相邻两块砌块的快速连接,还可以实现上下两层相邻两块砌块的快速连接。
同一层的相邻两块模块化砌块中,第一块模块化砌块的右侧板和第二块模块化砌块的左侧板紧靠在一起,且该右侧板的顶端连接槽和左侧板的顶端连接槽通过同一个连接块相连,该右侧板的底端连接槽和左侧板的底端连接槽通过同一个连接块相连;用于连接同一层相邻两块模块化砌块的连接块沿着砌块顶端面长度方向的长度不小于侧板厚度的两倍。由此,这种用于连接同一层相邻两块砌块的连接块的宽度不小于侧板厚度的两倍,可以保证同一层相邻两块模块化砌块连接稳固。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包括位于顶部和底部的锁扣部和位于中间的凹进部。这种连接件可以保证上下两层砌块的可靠连接。连接块最好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
为了保证砌筑的底面保持水平,最下面一层模块化砌块固定在底板上。
任意一块模块化砌块的侧板底端与下一层的某一模块化砌块的隔板顶端通过连接块固定相连。
对于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孔的方案,还可以通过穿过该孔的螺栓或者插销实现同一层相邻两块砌块的快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标准化生产,通过连接块实现同一层相邻两块砌块的快速连接,还实现了上下两层相邻两块砌块的快速连接,有效提高了砌筑构件的成品质量,后期可以达到免抹灰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大体块的砌筑方式,有效提高了砌筑效率,通过连接块连接,避免了砂浆砌筑湿作业过程,达到全部干法连接,也避免了后期砂浆处理等多道工序,现场施工干净整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两孔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孔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底层平板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围墙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一种模块化砌块,如图1-2所示,包括由前后两块面板11和左右两块侧板12围成的砌块本体,在前后两块面板11之间设有至少一块隔板13,本实施例示出了一块隔板(如图1)和两块隔板(如图2)的情况,当然也可以是三块隔板(未示出)。所述侧板12的上下端面和隔板13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连接槽121,131;在侧板12与所述隔板13之间形成上下均开口的空腔14。
所述隔板13的顶端面和砌块本体的顶端面平齐,该隔板13的底端面和砌块本体的底端面平齐。
为了保证上下两个砌块连接可靠,最好的方案是所述连接槽121,131为燕尾槽。所述面板11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高度方向尺寸,使得所述砌块本体整体为空心的长方体。
一种砌筑组合墙,如图5所示,其包括多块所述的模块化砌块1和多个连接块2;各模块化砌块1自下而上分为多层,每一层由多个模块化砌块1拼接而成;上下相邻两层的模块化砌块1错位布置,使得上一层的任意一块模块化砌块1的两块侧板12分别通过置于连接槽的连接块2与下一层的两块模块化砌块1的隔板13固定相连。本实施例的砌筑组合墙使用模块化砌块1和连接块2组合而成,模块化砌块1为双孔或多孔矩形砌筑块,砌筑块在竖向隔板板位置留有缺口便于连接。调整孔壁厚度,可以对砌筑块进行轻量化、标准化设计。
同一层的相邻两块模块化砌块1中,第一块模块化砌块1的右侧板和第二块模块化砌块1的左侧板紧靠在一起,且该右侧板的顶端连接槽和左侧板的顶端连接槽通过同一个连接块相连,该右侧板的底端连接槽和左侧板的底端连接槽通过同一个连接块相连。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块2包括位于顶部和底部的锁扣部22和位于中间的凹进部21。优选地,连接块为蝴蝶状卡扣。此外,连接块2可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在满足连接强度的条件下,达到弹性安装的要求。
任意一块模块化砌块1的侧板底端与下一层的某一模块化砌块1的隔板顶端通过连接块固定相连。
施工时,根据场地砌筑条件,硬化场地可直接砌筑,软土地基在完成硬化处理后可开始砌筑。如图4所示,最下面一层模块化砌块1固定在底板3上。硬化地基完成后,砂浆铺底,根据需要首层模块单元砌筑前,铺贴单层平板,达到找平效果。找平后开始首层模块单元砌筑,完成首层模块化砌块后,错缝安装二层模块化砌块,二层模块化砌块安装完成后,进行层间连接块安装。后续重复二层模块化砌块及连接块安装,直至所需墙体高度。
对于某些实施例,所述侧板12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孔,每块侧板一般开设两个孔,这样同一层相邻两块砌块1之间可以通过穿过上述孔的插销或螺栓来实现连接。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砌块,包括由前后两块面板(11)和左右两块侧板(12)围成的砌块本体,在前后两块面板(11)之间设有至少一块隔板(13);
所述侧板(12)的上下端面和隔板(13)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连接槽(121,131),该连接槽(121,131)用于安装连接块;在侧板(12)与所述隔板(13)之间形成上下均开口的空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有1块、2块或3块;所述隔板(13)的顶端面和砌块本体的顶端面平齐,该隔板(13)的底端面和砌块本体的底端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21,131)为燕尾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1)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高度方向尺寸,使得所述砌块本体整体为空心的长方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孔。
6.一种砌筑组合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砌块(1)和多个连接块(2);各模块化砌块(1)自下而上分为多层,每一层由多个模块化砌块(1)拼接而成;
上下相邻两层的模块化砌块(1)错位布置,使得上一层的任意一块模块化砌块(1)的两块侧板(12)分别通过置于连接槽的连接块(2)与下一层的两块模块化砌块(1)的隔板(13)固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砌筑组合墙,其特征在于,同一层的相邻两块模块化砌块(1)中,第一块模块化砌块(1)的右侧板和第二块模块化砌块(1)的左侧板紧靠在一起,且该右侧板的顶端连接槽和左侧板的顶端连接槽通过同一个连接块相连,该右侧板的底端连接槽和左侧板的底端连接槽通过同一个连接块相连;用于连接同一层相邻两块模块化砌块(1)的连接块沿着砌块顶端面长度方向的长度不小于侧板厚度的两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砌筑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包括位于顶部和底部的锁扣部(22)和位于中间的凹进部(21)。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砌筑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最下面一层模块化砌块(1)固定在底板(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砌筑组合墙,其特征在于,任意一块模块化砌块(1)的侧板底端与下一层的某一模块化砌块(1)的隔板顶端通过连接块固定相连。
CN201922047980.1U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模块化砌块及砌筑组合墙 Active CN211622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7980.1U CN211622234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模块化砌块及砌筑组合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7980.1U CN211622234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模块化砌块及砌筑组合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2234U true CN211622234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6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47980.1U Active CN211622234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模块化砌块及砌筑组合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2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71654A (en) Method of construction using molded polymer blocks
CN104674989A (zh) 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轻墙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及作法
CN206722266U (zh) 墙板组件
CN211690988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混凝土预制板
CN201495626U (zh) 一种柱网连锁框架建筑结构
CN21644275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板的通用模具
CN211622234U (zh) 一种模块化砌块及砌筑组合墙
CN212583036U (zh) 一种提高连接强度的轻质隔墙板
CN112746684A (zh) 一种高设防烈度抗震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10820983B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墙板纵向连接方法
WO2023099942A1 (en) Walls, blocks and prefabricated double-sided slabs for use in vandad landscape
CN113338472B (zh) 一种装配式磷石膏复合墙板及其预制方法
CN210369491U (zh) 一种集成房屋的楼层板
EP0285538B1 (en) Partition-panel for interior compartmentation of buildings; procedure and device for its manufacture
CN210195350U (zh) 装配式公厕
TWM616467U (zh) 免拆除灌漿模板的隔戶牆結構
CN206829486U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
CN202755532U (zh) 一种拉砌组合建筑装配式墙板
CN111997230A (zh) 一种装配式alc内隔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7415640U (zh) 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砌块外模具及砌块组件、砌块组件外模具
CN216713080U (zh) 一种预制基础及其与预制墙体连接的结构
CN216130440U (zh) 一种墙板单元及装配式墙板
CN213766357U (zh) 预制固模叠合板
CN2225507Y (zh) 轻质隔墙
CN214144357U (zh) 一种装配式自保温再生混凝土房屋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