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8091U - 一种投弹装置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弹装置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8091U
CN211618091U CN201922132707.9U CN201922132707U CN211618091U CN 211618091 U CN211618091 U CN 211618091U CN 201922132707 U CN201922132707 U CN 201922132707U CN 211618091 U CN211618091 U CN 211618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le
cavity
trigger
base
unmanned a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27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致辉
陈金颖
车嘉兴
黄少龙
蔡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obi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cromulticopter Ae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cromulticopter Aer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cromulticopter Ae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27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8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8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80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弹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投弹装置及无人机,其中,投弹装置包括:基座,用于固定于无人机上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弹筒,其内部形成弹药腔且用于收容发射弹;连接管,连接于基座和弹筒之间,连接管形成连通容置腔和弹药腔的连接腔;触发基板,设置于容置腔内;以及触发导线,连接于触发基板且伸入弹药腔内,触发导线远离触发基板的一端用于触发发射弹;无人机设置有上述投弹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弹装置及无人机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触发基板和触发导线的配合使得发射弹的发射依靠电信号的传递,其发射故障率低,使得发射更加稳定;通过连接管隔离基座和弹筒之间,避免发射弹的弹射力损坏触发基板,提高了投弹装置的耐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投弹装置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弹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投弹装置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使用无人机的范围越来越广,无人机承载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如投弹功能、灭火功能或者运载功能;具有投弹功能的无人机多数是采用机械开关进行释放弹药,容易产生卡死的问题并且投弹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弹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机投弹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投弹装置,包括:
基座,用于固定于无人机上且内部形成容置腔;
弹筒,其内部形成弹药腔且用于收容发射弹;
连接管,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弹筒之间,所述连接管形成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弹药腔的连接腔;
触发基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以及
触发导线,连接于所述触发基板且伸入所述弹药腔内,所述触发导线的远离所述触发基板的一端用于触发所述发射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围绕于所述基座的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基座的横截面的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筒的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所述弹药腔的释放口,所述释放口的方向朝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筒的靠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所述弹药腔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嵌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导线口,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连接腔连通所述导线口,所述触发导线穿过所述导线口且伸入所述弹药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口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基座内,所述基座和所述连接管的接合处套设有紧固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盖和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基板包括具有第一插接端的第一电路板和具有第二插接端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插接端对接于所述第二插接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其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投弹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投弹装置设置于所述无人机的螺旋桨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弹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基座将投弹装置固定于无人机上,使得无人机具备投弹功能,提高了无人机的功能性;通过触发基板和触发导线的配合使得发射弹的发射依靠的是电信号的传递,其发射故障率低,使得发射更加稳定;通过连接管隔离基座和弹筒之间,避免发射弹在触发后其弹射力损坏触发基板,因此该设计提高了投弹装置的耐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投弹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投弹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投弹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基座-1;固定板-11;固定孔-111;
弹筒-2;
连接管-3;外凸环台-31;
触发基板-4;第一插接端-41;第一电路板-42;第二插接端-43;第二电路板-44;
触发导线-5;
发射弹-6;
连接板-7;第一密封圈-71;
紧固盖-8;内凸环台-81;第二密封圈-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弹装置10,其用于设置于无人机20上,投弹装置10内装载有发射弹,发射弹的种类包括灭火弹或者农药弹等等。
投弹装置10包括:基座1、弹筒2、连接管3、触发基板4以及触发导线5。基座1用于固定于无人机20上,基座1的内部形成容置腔;弹筒2的内部形成弹药腔且用于收容发射弹6;连接管3连接于基座1和弹筒2之间,连接管3形成连通容置腔和弹药腔的连接腔;触发基板4设置于容置腔内;触发导线5连接于触发基板4且伸入弹药腔内,触发导线5的远离触发基板4的一端用于触发发射弹6。
本实施例提供的投弹装置10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基座1固定于无人机20上,弹筒2朝下设置,将发射弹6固定于弹筒2中,并且连接触发导线5,使用者通过遥控装置发送信号至触发基板4上,再由触发基板4启动触发导线5传导触发信号至发射弹6上,发射弹6接收该触发信号,自动点火从弹筒2中发射至外界。
本实施例提供的投弹装置10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基座1将投弹装置10固定于无人机20上,使得无人机20具备投弹功能,提高了无人机20的功能性;通过触发基板4和触发导线5的配合使得发射弹6的发射依靠的是电信号的传递,其发射故障率低,使得发射更加稳定;通过连接管3隔离基座1和弹筒2之间,避免发射弹6在触发后其弹射力损坏触发基板4,因此该设计提高了投弹装置10的耐用性。
具体地,触发基板4为具有pogo pin(弹簧式探针)的电路板,pogo pin是一种由针轴、弹簧、针管三个基本部件通过精密仪器铆压预压之后形成的弹簧式探针,其内部有一个精密的弹簧结构。pogo pin的表面镀层一般都镀金,可以更好的提高它的防腐蚀功能、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座1的远离连接管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上设置有围绕基座1的多个固定孔111,固定板11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基座1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板11和基座1之间一体成型,或者两者分体制造后固定连接,固定板11用于固定于无人机20上,固定板11上的固定孔111为贯穿通孔,其用于供螺栓穿过,螺栓固定于无人机20上。
当然,该固定孔111也可以为螺纹孔,螺钉螺纹连接于该螺纹孔上,且螺纹连接于无人机20上。
具体地,基座1的形状为圆管状,固定板11的形状为板状,固定板11沿着基座1的周向向外延伸,多个固定孔111沿着周向等间距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当固定板11固定于无人机20上时,由于固定孔111沿周向等间距设置,可以较稳定地固定于无人机20上,同时在发射弹6发射时,基座1受力均匀地传递至无人机20上,避免无人机20飞行姿态发生较大的改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筒2的远离连接管3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弹药腔的释放口,释放口的方向朝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释放孔朝下设置,便于发射弹6的释放,同时在发射弹6自身重力的作用和发射弹6的爆发力作用下可以增加发射弹6的释放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筒2的靠近连接管3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弹药腔的连接口,连接口嵌设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上开设有导线口,连接管3连接于连接板7上且连接腔连通导线口,触发导线5穿过导线口且伸入弹药腔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连接板7嵌设于弹筒2中,也即连接板7过盈配合于弹筒2中,这样可以便于弹筒2与连接板7的可拆分,当需要往弹筒2内添加发射弹6时,可以分离连接板7与弹筒2,从连接口中添加发射弹6。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口和连接板7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该第一密封圈71可以使得连接板7与连接口之间不存在缝隙,避免发射弹6在发射时产生的爆发力从连接板7与连接口之间的缝隙溢出,造成两者的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管3的一端插设于基座1内,基座1和连接管3的结合处设置有紧固盖8。
具体地,基座1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紧固盖8的内侧面设置有配合于外螺纹的内螺纹,紧固盖8螺纹固定于基座1上,紧固盖8靠近连接管3的一端设置有内凸环台81,连接管3对应该内凸环台81设置有外凸环台31,内凸环台81扣于外凸环台31上,以达到紧固盖8与连接管3之间的固定,可以理解的是,紧固盖8依靠内凸环台81与外凸环台31的配合达到与连接管3之间的固定,紧固盖8依靠螺纹连接与基座1之间的固定,三者之间的机械连接结构便于结构的组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紧固盖8和连接管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2。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密封圈82消除紧固该和连接管3之间的缝隙,提高了密封性。
优选地,第二密封圈82设置于内凸环台81和外凸环台31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触发基板4包括具有第一插接端41的第一电路板42和具有第二插接端43的第二电路板44,第一电路板42和第二电路板44平行设置,第一插接端41对接于第二插接端4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两个电路板组成触发基板4,在保证基本的触发功能情况下,缩小了整个触发基板4的纵向尺寸。
本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20,其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投弹装置10。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具有投弹可靠性高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投弹装置10设置于无人机20的螺旋桨的正下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投弹装置10设置于螺旋桨的正下方,使得投弹装置10在进行投弹时,可以利用螺旋桨的反转或者减小转速以抵消投弹装置10的作用力,可以提高无人机20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用于固定于无人机上且内部形成容置腔;
弹筒,其内部形成弹药腔且用于收容发射弹;
连接管,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弹筒之间,所述连接管形成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弹药腔的连接腔;
触发基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以及
触发导线,连接于所述触发基板且伸入所述弹药腔内,所述触发导线的远离所述触发基板的一端用于触发所述发射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围绕于所述基座的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基座的横截面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筒的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所述弹药腔的释放口,所述释放口的方向朝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筒的靠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所述弹药腔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嵌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导线口,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连接腔连通所述导线口,所述触发导线穿过所述导线口且伸入所述弹药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基座内,所述基座和所述连接管的接合处套设有紧固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盖和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投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基板包括具有第一插接端的第一电路板和具有第二插接端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插接端对接于所述第二插接端。
9.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投弹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弹装置设置于所述无人机的螺旋桨的正下方。
CN201922132707.9U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投弹装置及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18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2707.9U CN211618091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投弹装置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2707.9U CN211618091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投弹装置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8091U true CN211618091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7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270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18091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投弹装置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8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9691B (zh) 水弹枪的拨弹机构、发射器、水弹玩具枪及可移动机器人
CN110585633B (zh) 灭火弹及其发射系统
CN211618091U (zh) 一种投弹装置及无人机
EP2746713B1 (en) Weapon firing simulator
CN109654942B (zh) 弹匣结构及防暴枪套件
CN216581038U (zh) 火箭筒空中发射云台及飞行器
CN210426267U (zh) 飞针电极、弹匣结构和防暴枪套件
CN219277811U (zh) 一种可筒射折叠式无人机
US8640619B1 (en) Use of polyamide thermal plastics as low cost electronics potting compounds for munitions applications
CN102661685A (zh) 一种防拦截导弹
CN215491354U (zh) 一种训练用模拟地雷
CN211291185U (zh) 一种防脱焰弹发射筒
CN209961067U (zh) 弹匣结构及防暴枪套件
KR20160137202A (ko) 총기용 레이저 발사기 및 총기의 레이저 발사기 장착방법
CN209399852U (zh) 一种干扰弹发射器
RU2421677C1 (ru) Боеприпас для гранатометной системы
RU174739U1 (ru) Авиационное пуск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102219819B1 (ko) 재사용 가능한 유도 발사체 발사 시스템
CN220110306U (zh) 一种抛投式灭火弹引爆系统
CN105387773B (zh) 一种可将液体投射并吸附和渗透的装置
CN113745906B (zh) 箱弹电连接器轴向脱落分离结构
CN217778964U (zh) 一种干扰物投放器
CN213262913U (zh) 一种搭载无人飞行器的消防救援弹发射挂载结构
CN217889385U (zh) 导弹弹体线缆的外部切断装置
CN211291186U (zh) 一种电磁定向轨道火箭发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9

Address after: 272000 No. 201, Taiping East Road, Zoucheng City,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COBIT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olden Dahua Industrial Park Factory Building 1/2 Floor, No.1 Yihe Road,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ICROMULTICOPTE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