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7042U - 一种打印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印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7042U
CN211617042U CN202020057435.0U CN202020057435U CN211617042U CN 211617042 U CN211617042 U CN 211617042U CN 202020057435 U CN202020057435 U CN 202020057435U CN 211617042 U CN211617042 U CN 211617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ction
platform
stripe
printing
indu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574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ul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ul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ul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ul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574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7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7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7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5Using suction for maintaining printing material fl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6Flat page-size platens or smaller flat platens having a greater size than line-size platen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平台,包括支撑承印物的吸风平台、开设于吸风平台的多个吸风孔、连通吸风孔的风机,承印物从吸风平台的一侧进料,并从另一侧出料,所述吸风平台上开设有多条吸风槽,每条吸风槽内均设有吸风孔,多条吸风槽均沿承印物移动方向延伸;将吸风平台进料的一侧称为进料侧,将吸风平台出料的一侧称为出料侧,将吸风平台自进料侧向出料侧依次划分为多个打印段,将每个打印段中的所有吸风槽的总面积称为吸风面积,相邻打印段的吸风面积自进料侧朝向出料侧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具有吸附承印物,使承印物顶面的印刷面始终保持平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打印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打印平台。
背景技术
喷墨印刷机由系统控制器、喷墨控制器、喷头、承印物驱动机构等组成。油墨在喷墨控制器的控制下,从喷头的喷嘴喷出喷印在承印物上。按照印刷要求,驱动器输送承印物,系统控制器负责整机工作的运转。
但是,承印物吸墨后,受水收缩力和张力的影响,承印物在打印区域的平整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承印物发生起皱现象,变得凹凸不平。承印物起皱之后,墨水喷至承印物上,易导致出现打印图样变形、打印重影的问题,使得打印不清晰。通常的做法,在打印平台上设置吸风孔,吸风孔抽走承印物下方的空气,形成负压来按压承印物,同时吸风孔也能吸走承印物上的湿气,从而干燥承印物,使得承印物变平整,从而避免上述打印问题。
但是,承印物在印刷时需要持续的进料出料,吸风孔处的负压如果太大,会对承印物的运动产生阻碍,反而影响印刷的质量。因此通过吸风孔吸附承印物的方式,在浅墨量时还能勉强使用,一旦打印深墨量,就会压力不足,无法将承印物吸平整,使得承印物仍然存在易起皱的缺点。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印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打印平台,包括支撑承印物的吸风平台、开设于吸风平台的多个吸风孔、连通吸风孔的风机,承印物从吸风平台的一侧进料,并从另一侧出料,所述吸风平台上开设有多条吸风槽,每条吸风槽内均设有吸风孔,多条吸风槽均沿承印物移动方向延伸;将吸风平台进料的一侧称为进料侧,将吸风平台出料的一侧称为出料侧,将吸风平台自进料侧向出料侧依次划分为多个打印段,将每个打印段中的所有吸风槽的总面积称为吸风面积,相邻打印段的吸风面积自进料侧朝向出料侧逐渐增大。
吸风槽设置有多种,将吸风平台进料的一侧称为进料侧,将吸风平台出料的一侧称为出料侧,图像经过墨水四次覆盖得到完整的图像为4PASS打印,以4PASS打印为例,承印物随着每一PASS增加,含墨量会越来越多,所以每一PASS含墨量不同,受墨水张力不同,起皱量也不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吸风平台自进料侧向出料侧依次划分为多个打印段,将每个打印段中的所有吸风槽的总面积称为吸风面积,相邻打印段的吸风面积自进料侧朝向出料侧逐渐增大,以满足逐渐增大的起皱量,使承印物顶面的印刷面始终保持平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风槽包括长度最长的第一吸风条纹、投影于第一吸风条纹内的第二吸风条纹、投影于第二吸风条纹内的第三吸风条纹,其中第一吸风条纹投影于第二吸风条纹外的一段形成一个打印段,第一吸风条纹和第二吸风条纹重叠且投影于第三吸风条纹外的一段形成一个打印段,第一吸风条纹、第二吸风条纹和第三吸风条纹的重叠段形成一个打印段。
第一吸风条纹投影于第二吸风条纹外的一段形成第一打印段,第一吸风条纹和第二吸风条纹重叠且投影于第三吸风条纹外的一段形成第二打印段,第一吸风条纹、第二吸风条纹和第三吸风条纹的重叠段形成第三打印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三个打印段的吸风面积逐渐增大,从而满足不同含墨量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吸风条纹、第二吸风条纹和第三吸风条纹均呈倾斜设置;将吸风平台分为左右两端,以一条第一吸风条纹、一条第二吸风条纹和一条第三吸风条纹为一组吸风条纹,吸风平台左端上均布有多组引导承印物向左扩幅的吸风条纹,吸风平台右端上均布有多组引导承印物向右扩幅的吸风条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吸风条纹实现对承印物左右扩幅的功能,达到更好的印刷效果、更好的防皱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风槽包括第四吸风条纹,每条第四吸风条纹均自进料侧朝向出料侧延伸,且截面积逐渐增大;将吸风平台分为左右两端,第四吸风条纹包括引导承印物向左扩幅的左纹路,引导承印物向右扩幅的右纹路,左纹路位于吸风平台的左端,右纹路位于吸风平台的右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纯使用第四吸风条纹来进行吸风,能够得到更密集的吸风槽,更大的吸风面积,同时使用左右扩幅,来达到防皱的效果;同时通过逐渐增加的截面积,满足起皱量逐渐增大的解决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风平台的中央设有多个分丝形纹,多个分丝形纹沿承印物的移动方向排为一列,吸风平台的左端位于该列分丝形纹的左侧,吸风平台的右端位于该列分丝形纹的右侧;每个分丝形纹均包括位于吸风平台左端的左弯条纹、位于吸风平台右端的右弯条纹,左弯条纹和右弯条纹内均设有至少一个吸风孔,且左弯条纹将承印物引导向吸风平台左端,右弯条纹将承印物引导向吸风平台右端,左弯条纹和右弯条纹于朝向进料侧的一端相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印物经过分丝形纹时,位于吸风平台左侧的承印物在左弯条纹的导向下向左拉伸,位于吸风平台右侧的承印物在右弯条纹的导向下向右拉伸,达到对承印物的扩幅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风槽包括朝向出料侧延伸的第一吸风形纹、第二吸风形纹,第一吸风形纹呈“人”字形,包括左弯部、右弯部,左弯部与右弯部半包围形成空区,第二吸风形纹同样呈“人”字形且朝向出料侧延伸,第二吸风形纹完全位于空区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字形的形纹来进行吸附,一方面更加美观,同时也能够通过重叠面积,来实现吸风面积增加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风槽包括朝向出料侧延伸的第一吸风形纹、第二吸风形纹、第三吸风形纹,第一吸风形纹呈“人”字形,包括左弯部、右弯部,左弯部与右弯部半包围形成空区,第二吸风形纹同样呈“人”字形且朝向出料侧延伸,第二吸风形纹部分位于空区内,部分延伸到空区外,第三吸风形纹同样呈“人”字形且朝向出料侧延伸,第三吸风形纹部分位于第二吸风形纹的空区内,部分延伸到第二吸风形纹的空区外,第三吸风形纹的空区内设有第五吸风条纹,第五吸风条纹沿承印物移动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吸风形纹、第二吸风形纹、第三吸风形纹和第五吸风条纹的配合实现的吸风面积的逐步增加。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风平台上还设有反向吸风纹,反向吸风纹朝向进料侧延伸,且部分投影于吸风槽外;所述第一吸风形纹设有多个,相邻第一吸风形纹之间均设有反向吸风纹。
由于第一吸风形纹呈“人”字形,那么相邻的两个第一吸风形纹之间,在朝向进料侧的方向就会有很大的空隙,无法进行密集设置,在进行实际操作中,发现在1PASS处就出现起皱的问题,因此在吸风平台上还设有反向吸风纹,反向吸风纹同样呈“人”字形,位于吸风平台上靠近进料侧的位置,且朝向进料侧延伸。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吸风形纹之间均设有反向吸风纹,反向吸风纹部分投影于吸风槽内,部分投影于吸风槽外。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风孔均位于吸风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吸风槽有着更大的吸风效果,更好的引导起皱方向,收纳起皱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部分所述吸风孔位于吸风槽内,部分吸风孔位于吸风槽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吸风槽外的吸风孔对承印物进行锁定,配合位于吸风槽内的吸风孔将起皱位置引导到吸风槽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多个打印段吸风面积逐渐增大,以满足重墨印刷时逐渐增大的起皱量,使承印物顶面的印刷面始终保持平整;
2.通过吸风条纹的设置,使得承印物能够被扩幅,达到更好的印刷效果、更好的防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风平台;11、进料侧;12、出料侧;2、吸风孔;3、吸风槽;31、第一吸风条纹;32、第二吸风条纹;33、第三吸风条纹;34、第四吸风条纹;35、第五吸风条纹;36、第一吸风形纹;37、第二吸风形纹;38、第三吸风形纹;4、第一打印段;41、第二打印段;43、第三打印段;5、分丝形纹;6、反向吸风纹;7、扩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打印平台,包括支撑承印物的吸风平台1、开设于吸风平台1的多个吸风孔2、连通吸风孔2的风机,在进行印刷时,承印物从吸风平台1的一侧进料,并从吸风平台1的另一侧出料。
在吸风平台1上开设有多条吸风槽3,每条吸风槽3内均设有吸风孔2,多条吸风槽3均沿承印物移动方向延伸,从而将单个吸风孔2的吸附转化为整个吸风槽3的吸附,把承印物皱起来的部分引导吸入吸风槽3内,达到平整承印物的效果。
吸风槽3设置有多种,将吸风平台1进料的一侧称为进料侧11,将吸风平台1出料的一侧称为出料侧12,图像经过墨水四次覆盖得到完整的图像为4PASS打印,以4PASS打印为例,承印物随着每一PASS增加,含墨量会越来越多,所以每一PASS含墨量不同,受墨水张力不同,起皱量也不同。因此,将吸风平台1自进料侧11向出料侧12依次划分为多个打印段,将每个打印段中的所有吸风槽3的总面积称为吸风面积,相邻打印段的吸风面积自进料侧11朝向出料侧12逐渐增大,以满足逐渐增大的起皱量。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吸风槽3包括长度最长的第一吸风条纹31、投影于第一吸风条纹31内的第二吸风条纹32、投影于第二吸风条纹32内的第三吸风条纹33,其中第一吸风条纹31投影于第二吸风条纹32外的一段形成第一打印段4,第一吸风条纹31和第二吸风条纹32重叠且投影于第三吸风条纹33外的一段形成第二打印段41,第一吸风条纹31、第二吸风条纹32和第三吸风条纹33的重叠段形成第三打印段43。这三个打印段的吸风面积逐渐增大,从而满足不同含墨量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风条纹31、第二吸风条纹32和第三吸风条纹33的延伸方向均为承印物的移动方向。其中以两条第一吸风条纹31、两条第二吸风条纹32和一条第三吸风条纹33为一组,称为一组吸风条纹,相邻组的吸风条纹之间,共用第一吸风条纹31,从而将吸风平台1表面更均匀的进行吸风覆盖。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吸风槽3包括长度最长的第一吸风条纹31、投影于第一吸风条纹31内的第二吸风条纹32、投影于第二吸风条纹32内的第三吸风条纹33,其中第一吸风条纹31投影于第二吸风条纹32外的一段形成第一打印段4,第一吸风条纹31和第二吸风条纹32重叠且投影于第三吸风条纹33外的一段形成第二打印段41,第一吸风条纹31、第二吸风条纹32和第三吸风条纹33的重叠段形成第三打印段43。这三个打印段的吸风面积逐渐增大,从而满足不同含墨量的需求。第一吸风条纹31、第二吸风条纹32和第三吸风条纹33均呈倾斜设置。第一吸风条纹31、第二吸风条纹32和第三吸风条纹33均自进料侧11朝向出料侧12延伸,且截面积逐渐增大,从而进一步实现吸风面积逐渐增大,满足逐渐增大的起皱量。
在吸风平台1的中央设有多个分丝形纹5,多个分丝形纹5沿承印物的移动方向排为一列,将吸风平台1位于该列分丝形纹5左侧的部分称为吸风平台1的左端,将吸风平台1位于该列分丝形纹5右侧的部分称为吸风平台1的右端。
每个分丝形纹5均包括位于吸风平台1左端的左弯条纹、位于吸风平台1右端的右弯条纹,左弯条纹和右弯条纹两条纹呈镜像对称设置,并于朝向进料侧11的一端相交,左弯条纹和右弯条纹内均设有吸风孔2。从而使得承印物经过分丝形纹5时,位于吸风平台1左侧的承印物在左弯条纹的导向下向左拉伸,位于吸风平台1右侧的承印物在右弯条纹的导向下向右拉伸,达到对承印物的扩幅效果。
将第一吸风条纹31、第二吸风条纹32和第三吸风条纹33倾斜设置也是同样的目的,以一条第一吸风条纹31、一条第二吸风条纹32和一条第三吸风条纹33为一组吸风条纹,吸风平台1左端上均布有多组引导承印物向左扩幅的吸风条纹,吸风平台1右端上均布有多组引导承印物向右扩幅的吸风条纹,从而进一步实现对承印物的扩幅效果。
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吸风平台1的中央设有多个分丝形纹5,多个分丝形纹5沿承印物的移动方向排为一列,将吸风平台1位于该列分丝形纹5左侧的部分称为吸风平台1的左端,将吸风平台1位于该列分丝形纹5右侧的部分称为吸风平台1的右端。
每个分丝形纹5均包括位于吸风平台1左端的左弯条纹、位于吸风平台1右端的右弯条纹,左弯条纹和右弯条纹内均设有吸风孔2,且左弯条纹和右弯条纹呈镜像对称的倾斜设置,并于朝向进料侧11的一端相交。从而使得承印物经过分丝形纹5时,位于吸风平台1左侧的承印物在左弯条纹的导向下向左拉伸,位于吸风平台1右侧的承印物在右弯条纹的导向下向右拉伸,达到对承印物的扩幅效果。
吸风槽3包括第四吸风条纹34,第四吸风条纹34呈长条状,且多条第四吸风条纹34均布在吸风平台1上。第四吸风条纹34包括引导承印物向左扩幅的左纹路,引导承印物向右扩幅的右纹路,左纹路位于吸风平台1的左端,右纹路位于吸风平台1的右端,从而能够达到对承印物扩幅的效果。每条第四吸风条纹34均自进料侧11朝向出料侧12延伸,且截面积逐渐增大,从而实现吸风面积逐渐增大,满足逐渐增大的起皱量。
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吸风槽3包括朝向出料侧12延伸的第一吸风形纹36、第二吸风形纹37,第一吸风形纹36呈“人”字形,包括左弯部、右弯部,左弯部与右弯部朝向进料侧11的一端重叠,左弯部与右弯部朝向出料侧12的一端半包围形成空区。第二吸风形纹37同样呈“人”字形且朝向出料侧12延伸,第二吸风波纹完全位于空区内。
由于第一吸风形纹36呈“人”字形,那么相邻的两个第一吸风形纹36之间,在朝向进料侧11的方向就会有很大的空隙,无法进行密集设置,在进行实际操作中,发现在1PASS处就出现起皱的问题,因此在吸风平台1上还设有反向吸风纹6,反向吸风纹6同样呈“人”字形,位于吸风平台1上靠近进料侧11的位置,且朝向进料侧11延伸。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吸风形纹36之间均设有反向吸风纹6,反向吸风纹6部分投影于吸风槽3内,部分投影于吸风槽3外。第一吸风波纹、第二吸风波纹和反向吸风纹6在朝向出料侧12的方向上,截面积均逐渐增大,从而进一步实现吸风面积的增加。
在吸风平台1朝向出料侧12的一端还设有多个扩幅槽7,每个扩幅槽7内均设有吸风孔2,将吸风平台1分为左右两端,位于吸风平台1左侧的扩幅槽7朝向左侧倾斜,将承印物向左拉伸;位于吸风平台1右侧的扩幅槽7朝向右侧倾斜,将承印物向右拉伸,从而实现对承印物的扩幅,使承印物脱离吸风平台1时保持平整。
实施例六: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吸风槽3包括朝向出料侧12延伸的第一吸风形纹36、第二吸风形纹37、第三吸风形纹38,第一吸风形纹36呈“人”字形,包括左弯部、右弯部,左弯部与右弯部半包围形成空区,第二吸风形纹37同样呈“人”字形且朝向出料侧12延伸,第二吸风形纹37部分位于空区内,部分延伸到空区外,第三吸风形纹38同样呈“人”字形且朝向出料侧12延伸,第三吸风形纹38部分位于第二吸风形纹37的空区内,部分延伸到第二吸风形纹37的空区外,第三吸风形纹38的空区还内设有第五吸风条纹35,第五吸风条纹35沿承印物移动方向延伸。
第一吸风波纹、第二吸风波纹、第三吸风纹和第五吸风条纹35在朝向出料侧12的方向上,截面积均逐渐增大,从而进一步实现吸风面积的增加。
由于第一吸风形纹36呈“人”字形,那么相邻的两个第一吸风形纹36之间,在朝向进料侧11的方向就会有很大的空隙,无法进行密集设置,在进行实际操作中,发现在1PASS处就出现起皱的问题,因此在吸风平台1上还设有反向吸风纹6,反向吸风纹6呈条纹状,位于吸风平台1上靠近进料侧11的位置,且朝向进料侧11延伸。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吸风形纹36之间均设有反向吸风纹6,反向吸风纹6部分投影于吸风槽3内,部分投影于吸风槽3外。
实施例七:如图1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部分吸风孔2位于吸风槽3内,部分吸风孔2位于吸风槽3外,从而通过位于吸风槽3外的吸风孔2对承印物进行锁定,配合位于吸风槽3内的吸风孔2将起皱位置引导到吸风槽3内。
实施例八: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吸风孔2位于吸风槽3内,从而提高对承印物的吸附力,更好的将起皱位置引导到吸风槽3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打印平台,包括支撑承印物的吸风平台(1)、开设于吸风平台(1)的多个吸风孔(2)、连通吸风孔(2)的风机,承印物从吸风平台(1)的一侧进料,并从另一侧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平台(1)上开设有多条吸风槽(3),每条吸风槽(3)内均设有吸风孔(2),多条吸风槽(3)均沿承印物移动方向延伸;将吸风平台(1)进料的一侧称为进料侧(11),将吸风平台(1)出料的一侧称为出料侧(12),将吸风平台(1)自进料侧(11)向出料侧(12)依次划分为多个打印段,将每个打印段中的所有吸风槽(3)的总面积称为吸风面积,相邻打印段的吸风面积自进料侧(11)朝向出料侧(12)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槽(3)包括长度最长的第一吸风条纹(31)、投影于第一吸风条纹(31)内的第二吸风条纹(32)、投影于第二吸风条纹(32)内的第三吸风条纹(33),其中第一吸风条纹(31)投影于第二吸风条纹(32)外的一段形成一个打印段,第一吸风条纹(31)和第二吸风条纹(32)重叠且投影于第三吸风条纹(33)外的一段形成一个打印段,第一吸风条纹(31)、第二吸风条纹(32)和第三吸风条纹(33)的重叠段形成一个打印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吸风条纹(31)、第二吸风条纹(32)和第三吸风条纹(33)均呈倾斜设置;将吸风平台(1)分为左右两端,以一条第一吸风条纹(31)、一条第二吸风条纹(32)和一条第三吸风条纹(33)为一组吸风条纹,吸风平台(1)左端上均布有多组引导承印物向左扩幅的吸风条纹,吸风平台(1)右端上均布有多组引导承印物向右扩幅的吸风条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槽(3)包括第四吸风条纹(34),每条第四吸风条纹(34)均自进料侧(11)朝向出料侧(12)延伸,且截面积逐渐增大;将吸风平台(1)分为左右两端,第四吸风条纹(34)包括引导承印物向左扩幅的左纹路,引导承印物向右扩幅的右纹路,左纹路位于吸风平台(1)的左端,右纹路位于吸风平台(1)的右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平台(1)的中央设有多个分丝形纹(5),多个分丝形纹(5)沿承印物的移动方向排为一列,吸风平台(1)的左端位于该列分丝形纹(5)的左侧,吸风平台(1)的右端位于该列分丝形纹(5)的右侧;每个分丝形纹(5)均包括位于吸风平台(1)左端的左弯条纹、位于吸风平台(1)右端的右弯条纹,左弯条纹和右弯条纹内均设有至少一个吸风孔(2),且左弯条纹将承印物引导向吸风平台(1)左端,右弯条纹将承印物引导向吸风平台(1)右端,左弯条纹和右弯条纹于朝向进料侧(11)的一端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槽(3)包括朝向出料侧(12)延伸的第一吸风形纹(36)、第二吸风形纹(37),第一吸风形纹(36)呈“人”字形,包括左弯部、右弯部,左弯部与右弯部半包围形成空区,第二吸风形纹(37)同样呈“人”字形且朝向出料侧(12)延伸,第二吸风形纹(37)完全位于空区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槽(3)包括朝向出料侧(12)延伸的第一吸风形纹(36)、第二吸风形纹(37)、第三吸风形纹(38),第一吸风形纹(36)呈“人”字形,包括左弯部、右弯部,左弯部与右弯部半包围形成空区,第二吸风形纹(37)同样呈“人”字形且朝向出料侧(12)延伸,第二吸风形纹(37)部分位于空区内,部分延伸到空区外,第三吸风形纹(38)同样呈“人”字形且朝向出料侧(12)延伸,第三吸风形纹(38)部分位于第二吸风形纹(37)的空区内,部分延伸到第二吸风形纹(37)的空区外,第三吸风形纹(38)的空区内设有第五吸风条纹(35),第五吸风条纹(35)沿承印物移动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平台(1)上还设有反向吸风纹(6),反向吸风纹(6)朝向进料侧(11)延伸,且部分投影于吸风槽(3)外;所述第一吸风形纹(36)设有多个,相邻第一吸风形纹(36)之间均设有反向吸风纹(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孔(2)均位于吸风槽(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平台,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吸风孔(2)位于吸风槽(3)内,部分吸风孔(2)位于吸风槽(3)外。
CN202020057435.0U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打印平台 Active CN211617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7435.0U CN211617042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打印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7435.0U CN211617042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打印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7042U true CN211617042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7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57435.0U Active CN211617042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打印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70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9295A (zh) * 2021-07-20 2021-11-09 郑州新世纪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的打印介质展平装置及打印机
CN114103483A (zh) * 2021-12-07 2022-03-01 上海泰威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导带式板材数码打印系统吸风式平台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9295A (zh) * 2021-07-20 2021-11-09 郑州新世纪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的打印介质展平装置及打印机
CN113619295B (zh) * 2021-07-20 2023-12-15 郑州新世纪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的打印介质展平装置及打印机
CN114103483A (zh) * 2021-12-07 2022-03-01 上海泰威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导带式板材数码打印系统吸风式平台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17042U (zh) 一种打印平台
US7543927B2 (en) Print media edge printing
TW515760B (en) Inkjet printing with air current disruption
JP4500227B2 (ja) 用紙搬送機構
CN1290700C (zh) 喷墨式打印机
US20130162742A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058264A (zh) 用于印刷瓦楞型卡纸板的设备和方法
JP2014188837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TWI626168B (zh) 噴墨列印及保持噴嘴水合作用的方法
JP200220080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H1025005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の印刷ヘッド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印刷方法
EP2228226B1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US6840617B2 (en) Mid-frame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JPH06206300A (ja) ウェブ輪転印刷機におけるペーパガイド装置
JP2010208299A (ja)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161918A (en) Thermal ink jet printer
CN113619295B (zh) 一种打印机的打印介质展平装置及打印机
WO2006016355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inkjet drop satellites in bi-directional multi-pass printing
JP2010208298A (ja)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2423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454109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S6225112B2 (zh)
US20130044160A1 (en) Printer and printing with boundary layer disruption
JP2004142459A (ja) 空気圧式の枚葉紙案内装置を備える枚葉紙処理機械
EP1405729A1 (en) Prin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