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0836U - 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0836U
CN211610836U CN201922175871.8U CN201922175871U CN211610836U CN 211610836 U CN211610836 U CN 211610836U CN 201922175871 U CN201922175871 U CN 201922175871U CN 211610836 U CN211610836 U CN 211610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 tissue
liquid
ball
inactivation
woven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758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娟
李虎
赵书珍
杨贵臻
王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1758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0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0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08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毒灭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包括湿巾载体和湿巾液,所述湿巾载体为无纺布,该无纺布为蚕丝纤维和竹纤维以3:1的比例通过水刺成型后制备而成;所述湿巾液为无纺布消毒湿巾液。蚕丝纤维和竹纤维制成的无纺布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且刺激性小,并且配合甘油,保湿效果进一步加强。本身起保湿作用的石榴籽提取液和黑麦籽提取物的加入,加强了杀菌的效果,非常适用于微生物常规检测、核酸扩增、及病毒分离鉴定、培养等相关实验室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毒灭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
背景技术
湿巾是一种常见的卫生用品,它由柔性片状纤维载体浸渍各种混合药液制成。市场上的湿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已经被消毒,但不能消毒其他物品,里面含有护肤的成分,只能做皮肤湿润保养的。另一类是不仅本身被消毒,而且对别的物品也可起到消毒作用的消毒湿巾,可以用做皮肤擦伤、划伤等的消毒或杀菌。大部分湿巾都是用无纺布,而湿巾内的原液大多为RO纯水+消毒液,消毒液的含量要科学的进行配比。
另外,在微生物、病毒实验室做一些相关试验的时候,一些具有致病性的细菌(液体,固体培养基)、病毒(培养液)、和一些具有活性的细胞(培养液),由于操作的问题或者是人员疏忽的问题,造成不同程度的泼洒、飞溅或者泄漏到试验台、实验室地面、实验室桌面甚至操作人员身上的情况下,一般都是通过湿巾进行擦除,而现有的湿巾的保湿能力足够,但是抑菌灭活能力欠缺。
同时,现有的湿巾大多是存放在湿巾袋中,有单独一个包装的,也有多个湿巾存放在一个包装中的。出于成本考虑,多个湿巾存在在一个包装袋中的最为普遍。而该类湿巾由于经常打开和关闭湿巾袋,位于最上方的湿巾中的原液往往是被蒸发掉,导致原液不足而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水向低处流的原理,湿巾是层层叠加在一起的,久放后的湿巾中的原液会不断地向湿巾袋的底部流动,也会导致最上层的湿巾的原液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其兼具保湿和杀菌双重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包括湿巾载体和湿巾液,所述湿巾载体为无纺布,该无纺布为蚕丝纤维和竹纤维以 3:1的比例通过水刺成型后制备而成;所述湿巾液以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成分:所述湿巾液以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成分:抑菌剂3-5份、甘油5-8份、灭活剂 0.5-2份、石榴籽提取液3-5份、黑麦籽提取物1-2份、水80-100份,所述灭活剂为次氯酸钠溶液,且湿巾液中有效氯含量为0.55%-1.35%。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蚕丝纤维和竹纤维制成的无纺布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且刺激性小,适用于各个部位使用。并且配合甘油,保湿效果进一步加强。而抑菌剂的添加,可有效地对细菌进行灭活处理,更加的安全卫生。次氯酸钠灭菌剂的加入可有效地杀灭实验室中飞溅出来的细菌或病毒溶液。另外,本身起保湿作用的石榴籽提取液和黑麦籽提取物的加入,实验效果很好,除了次氯酸钠灭菌剂可有效杀灭的灭白色念珠菌和细菌芽孢外,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也可得到很好的抑制杀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补充湿巾液的湿巾盒,所述湿巾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内设有导向通道、补液通道和用于容纳湿巾的容纳腔,所述导向通道内滑动设有导向球和连杆,所述连杆连接在导向球和盒盖之间;所述补液通道内滑动设有补液球;所述导向球和补液球中至少一个为磁性球,且导向球和补液球相互吸磁;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托板和弹性件,所述托板滑动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弹性件连接在容纳腔的底部和托板之间,所述容纳腔的顶部与底部均与补液通道连通;还包括能将容纳腔封闭的挡板,所述挡板铰接在补液通道上,且挡板上设有供连杆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小于导向球的球径;所述盒盖上设有供手通过的通孔。
当需要使用湿巾时,打开盒盖,连杆则会带动导向球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补液球向上移动,补液球则将湿巾液向上推动,最终将湿巾液通过容纳腔的顶部进入到容纳腔中,对湿巾进行补液的操作。也就是说,每次要使用湿巾的时候,在打开盒盖后,均可以进行一次补液操作,有效地解决了叠放在最上层的湿巾原液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挡板和补液通道铰接处设有扭簧。扭簧的设置,可对盒体进行二次的密封,进一步加强其密封性,减少水分的挥发。
进一步,所述补液通道的顶部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设置,当补液球运动到最顶部的时候,限位板则阻止其继续移动,而此时导向球则会继续移动,两者距离过远,失去磁力后再重力的作用下补液球则会自动回复到补液通道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导向球和补液球的表面均涂有一层防锈涂层。防锈涂层的设置,可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不锈钢压簧。不锈钢压簧弹性好,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所述导向通道和补液通道均为pvc材料制成。pvc材料本身不具有磁性,不会对导向球和补液球造成影响,同时质量轻,也方便移动。
进一步,所述容纳腔的顶面倾斜设置。方便湿巾液流入容纳腔内。
进一步,所述容纳腔的顶面均匀地设置有补液孔。使得湿巾液补液得更加地均匀。
进一步,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磁铁。这样,打开盒盖的时候,导向球则可吸在磁铁上将盒盖固定。同时,也可以将盒盖与磁铁对应的位置也设置为铁制品,这样盒盖固定的效果也更好,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湿巾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湿巾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湿巾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盒体10、导向通道101、补液通道102、容纳腔103、盒盖20、连杆30、导向球31、补液球32、磁铁33、挡板40、补液板50、托板60、弹性件61、湿巾70。
以下的实施例中,抑菌剂采用鼠尾草提取液,灭活剂采用次氯酸钠溶液。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70,包括湿巾70载体和湿巾液,所述湿巾70载体为无纺布,该无纺布为蚕丝纤维和竹纤维以3:1 的比例通过水刺成型后制备而成。湿巾液以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成分:抑菌剂 3份、甘油5份、石榴籽提取液3份、黑麦籽提取物1份、水80份,另外添加有次氯酸钠溶液,其有效氯含量为0.5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湿巾液比例不同,以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成分:抑菌剂5份、甘油8份、石榴籽提取液5份、黑麦籽提取物2份、水 100份,另外添加有次氯酸钠溶液,其有效氯含量为1.3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湿巾液比例不同,以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成分:抑菌剂4份、甘油7份、石榴籽提取液4份、黑麦籽提取物1.5份、水95份,另外添加有次氯酸钠溶液,其有效氯含量为0.85%。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组分中缺少黑麦籽提取物,该项用水分代替。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组分中缺少石榴籽提取液,该项用水分代替。
上述成分加入纯水后,浸泡时间为1.5-2.5小时,在常压下煮沸,静止,降至常温后过滤,随后加入抑菌剂和精油混合形成湿巾液。
对比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组分中缺少灭菌剂,该项用水分代替。
实验效果对比结果如下表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626385930000051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各个实施例和对比例都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应该是甘油起到了良好的保湿作用。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结果可以看出,黑麦籽提取物和石榴籽提取液的缺失,都对化脓性球菌杀灭效果和致病性酵母菌的杀灭率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杀灭效果大幅度下降。从对比例3的结果可以看出,缺少了次氯酸钠溶液,各种细菌都杀灭效果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基本无法起到杀菌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方案的各个配比都非常重要,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很好的保湿和杀菌效果,缺一不可。
另外,还专门为湿巾70设计了专门的湿巾70盒,如图1所示,湿巾70盒包括盒体10和与盒体10配合的盒盖20,盒盖20为铁制成,其表面涂设有一层防锈油漆。盒体10的侧壁上设有磁铁33,盒盖20可方便的吸引固定在盒体10 上,方便打开和关闭。盒盖20上设有供手通过的通孔,方便伸入手取出湿巾70。
从左到右看,盒体10内设有导向通道101、补液通道102和用于容纳湿巾 70的容纳腔103。除了侧壁上的磁铁33部分,盒体10均采用pvc材料制成。导向通道101内滑动设有导向球31和连杆30,连杆30连接在导向球31和盒盖20 之间;补液通道102内滑动设有补液球32。本实施例,补液球32为铁球,其表面涂有防锈涂层。而导向球31为磁铁33制成的球,这样成本会更低。而补液球 32由于经常会上升和突然下降,因此铁球会更加合适。当然,将两者均采用磁铁33制成的也可以,至少也要一个采用磁性的球制成。
导向通道101和补液通道102均略微的大于导向球31和补液球32的球径即可。补液通道102的顶部设有限位块,防止补液球32飞出。补液通道102的上部和下部均与容纳腔103相互导通,且相互导通处均小于补液球32的球径。
容纳腔103的顶部为补液板50,其由两边向中间倾斜设置,且容纳腔103 的顶部均匀的设置有多个补液孔,这样可更加均匀的进行补液操作。容纳腔103 内设有托板60和弹性件61,托板60的尺寸略小于容纳腔103即可,这样其可以滑动设置在容纳腔103内。弹性件61连接在容纳腔103的底部和托板60之间,弹性件61采用不锈钢压簧,弹性好成本低。
另外,还设有能将容纳腔103封闭的挡板40,挡板40为两块,对称设置。挡板40铰接在补液通道102上,且挡板40上设有供连杆30通过的通孔,通孔小于导向球31的球径。
具体操作时,当需要使用湿巾70时,如图2所示,打开盒盖20,连杆30 则会带动导向球31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补液球32向上移动,补液球32则将湿巾液向上推动,最终将湿巾液通过容纳腔103的顶部进入到容纳腔103中,对湿巾70进行补液的操作。继续移动盒盖20,导向球31固定在磁铁33上,如图3 所示,此时伸入手取出湿巾70即可。与传统的湿巾70盒相比,本方案在每次要使用湿巾70的时候,在打开盒盖20后,均可以进行一次补液操作,有效地解决了叠放在最上层的湿巾70原液不足的问题。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包括湿巾载体和湿巾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巾载体为无纺布,该无纺布为蚕丝纤维和竹纤维以3:1的比例通过水刺成型后制备而成;所述湿巾液为无纺布消毒湿巾液,所述湿巾载体和湿巾液存放于可进行补液的湿巾盒内,所述湿巾盒包括盒体和与盒体配合的盒盖,所述盒体内设有导向通道、补液通道和用于容纳湿巾的容纳腔,所述导向通道内滑动设有导向球和连杆,所述连杆连接在导向球和盒盖之间;所述补液通道内滑动设有补液球;所述导向球和补液球中至少一个为磁性球,且导向球和补液球相互吸磁;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托板和弹性件,所述托板滑动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弹性件连接在容纳腔的底部和托板之间,所述容纳腔的顶部与底部均与补液通道连通;还包括能将容纳腔封闭的挡板,所述挡板铰接在补液通道上,且挡板上设有供连杆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小于导向球的球径;所述盒盖上设有供手通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和补液通道铰接处设有扭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通道的顶部设有限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球和补液球的表面均涂有一层防锈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不锈钢压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和补液通道均为pvc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顶面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顶面均匀地设置有补液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磁铁。
CN201922175871.8U 2019-12-08 2019-12-08 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10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5871.8U CN211610836U (zh) 2019-12-08 2019-12-08 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5871.8U CN211610836U (zh) 2019-12-08 2019-12-08 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0836U true CN211610836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8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7587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10836U (zh) 2019-12-08 2019-12-08 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0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78658A (en) Aerosol germicide and dye
CN109169653B (zh) 一种阳离子复合消毒液及其应用
Oule et al. Akwaton, polyhexamethylene-guanidine hydrochloride-based sporicidal disinfectant: a novel tool to fight bacterial spores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s
US20170354144A1 (en) Methods for disinfection
CN110742814A (zh) 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
WO2018024087A1 (zh) 空气净化消毒剂及制备方法
CN104306176B (zh) 一种季铵盐型抗菌洗手液
Oh et al. Monolaurin and acetic acid inactiva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ttached to stainless steel
CN105010379A (zh) 杀菌剂及其应用
EP2755486A1 (en) Disinfectant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CN110090162A (zh) 一种免洗手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211610836U (zh) 一种基于新型无纺材料的生物灭活湿巾
CA2533739C (en) Disinfection of a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
CN111418602A (zh) 一种免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511132A (zh) 婴幼儿湿巾浸液的防腐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US11425911B2 (en) Method for disinfection of items and spaces
Lagacé et al. Biofilm formation and biocides sensitivity of Pseudomonas marginalis isolated from a maple sap collection system
Daulisio et al. Inactiva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MDC by isothiazolones and biocide stabilizing agents
Ogodo et al. Principles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Technique for the screening of antimicrobial herbs
NO783651L (no) Steriliseringspreparat og fremgangsmaate til dets fremstilling
CN110583686A (zh) 耐超低温储存消毒杀虫复配制剂
CN109939252B (zh) 物品和空间消毒的方法
US11825846B2 (en) Method for disinfection of items and spaces
CN106922670A (zh) 一种用于清洗后餐具消毒灭菌的灭菌喷剂及制备方法
KR20040089034A (ko) 나노실버가 함유된 물 꼭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Hu

Inventor after: Wang Juan

Inventor after: Zhao Shuzhen

Inventor after: Yang Guizhen

Inventor after: Wang Sen

Inventor before: Wang Juan

Inventor before: Li Hu

Inventor before: Zhao Shuzhen

Inventor before: Yang Guizhen

Inventor before: Wang Se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843000 Jingshui garden, Nanyuan, Wenhua West Road, Aksu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Li Hu

Address before: 843200 No.4, building 2, company 16, group 3, Karakul Town, Awati County, Aksu District,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Li Hu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