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0746U - 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0746U
CN211610746U CN201922082933.0U CN201922082933U CN211610746U CN 211610746 U CN211610746 U CN 211610746U CN 201922082933 U CN201922082933 U CN 201922082933U CN 211610746 U CN211610746 U CN 211610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lumn
column
traditional chinese
base
auxiliary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829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健
韦卓君
邓洁宁
闫政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0829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0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0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07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顶部焊接有立柱,立柱的底部卡接有垫圈,立柱的外表面套接有转盘,转盘的顶部贯穿有圆孔,转盘的侧面嵌入有储针筒,储针筒的内壁粘接有橡胶环,第一支撑柱的侧面焊接有毛巾架,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套接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正面贯穿有卡孔,卡孔的内壁卡接有卡钉,卡钉的正面套接有旋钮,第二支撑柱的底部焊接有底座,底座的顶部粘接有限位罩,限位罩的内部卡接有回收筒,回收筒的内部粘接有网格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储针筒、回收筒、第一支撑柱和吸盘,解决了拿取和回收针灸针费时、不便于收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
背景技术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9220969U)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包括工作台箱体,工作台箱体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取针盘,取针盘的上部设置在工作台箱体的外侧,取针盘上开设有放置槽。
现有的中医针灸辅助台在需要使用针灸针时,拿取和回收需要耗费过多时间,影响了针灸的速度,另外在辅助台使用完之后不便于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拿取和回收针灸针费时、不便于收纳,而提出的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卡接有垫圈,所述立柱的外表面套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贯穿有圆孔,所述转盘的侧面嵌入有储针筒,所述储针筒的内壁粘接有橡胶环,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侧面焊接有毛巾架,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套接有第二支撑柱。
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正面贯穿有卡孔,所述卡孔的内壁卡接有卡钉,所述卡钉的正面套接有旋钮,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粘接有限位罩,所述限位罩的内部卡接有回收筒,所述回收筒的内部粘接有网格板,所述底座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套接有吸盘。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内径与立柱的外径相适配,所述转盘与底座互相平行,所述转盘通过立柱与第一支撑柱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针筒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储针筒的孔径大小相等,多个所述储针筒均贯穿于转盘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外表面光滑,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剖视形状呈“矩形”,所述第一支撑柱通过卡钉与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收筒的深度为十五公分,所述回收筒的内部镂空,所述回收筒通过限位罩与底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盘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吸盘通过第二支撑柱两两对称,四个所述吸盘均套接于支撑杆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储针筒和回收筒,在使用本装置进行针灸治疗时,使用者可先转动转盘,使转盘沿着第一支撑柱上的立柱转动,当需要用到的针灸针转动到合适位置时,此时可从转盘侧面的储针筒内将针灸针从橡胶环内部拔出,开始针灸治疗,当治疗完毕后,从皮肤内取出的针灸针可插进回收筒的网格板内,避免针灸针遗落在理疗床上,此种方式相比较传统的方式而言,能够加快针灸针取用时的速度,减少了拿取和回收针灸针所使用的时间。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柱和吸盘,在将本装置使用完之后,可将本装置进行拆卸,此时先将位于顶部的转盘从第一支撑柱的立柱上取下,再旋动位于第二支撑柱正面的旋钮,使得旋钮背面的卡钉从卡孔中旋出,将第一支撑柱从第二支撑柱顶部的对接孔中拔出,再将回收筒从限位罩内拿出,最后将底座底部的吸盘与理疗床分离,此种方式相比较传统的方式而言,能够使得本装置容易被拆卸,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柱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盘;101、圆孔;2、立柱;201、垫圈;3、储针筒;301、橡胶环;4、第一支撑柱;5、第二支撑柱;501、对接孔;6、网格板;7、回收筒;8、限位罩;9、旋钮;901、卡钉;902、卡孔;10、吸盘;11、支撑杆;12、底座;13、毛巾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包括第一支撑柱4,第一支撑柱4的顶部焊接有立柱2,立柱2的底部卡接有垫圈201,立柱2的外表面套接有转盘1,转盘1的顶部贯穿有圆孔101,转盘1的侧面嵌入有储针筒3,储针筒3的内壁粘接有橡胶环301,第一支撑柱4的侧面焊接有毛巾架13,第一支撑柱4的底部套接有第二支撑柱5。
第二支撑柱5的正面贯穿有卡孔902,卡孔902的内壁卡接有卡钉901,卡钉901的正面套接有旋钮9,第二支撑柱5的底部焊接有底座12,底座12的顶部粘接有限位罩8,限位罩8的内部卡接有回收筒7,回收筒7的内部粘接有网格板6,底座12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底部套接有吸盘10。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转盘1的内径与立柱2的外径相适配,转盘1与底座12互相平行,转盘1通过立柱2与第一支撑柱4转动连接,转盘1能够使得使用者更加方便地拿取针灸针,减少了拿取针灸针所需要的时间。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储针筒3设置有多个,多个储针筒3的孔径大小相等,多个储针筒3均贯穿于转盘1的侧面,储针筒3能过将针灸针储存在转盘1的内部,方便使用者拿取。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支撑柱4的外表面光滑,第一支撑柱4的剖视形状呈“矩形”,第一支撑柱4通过卡钉901与第二支撑柱5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4在支撑转盘1的同时,能够使得转盘1沿着顶部的立柱2转动,使得针灸针便于拿取。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回收筒7的深度为十五公分,回收筒7的内部镂空,回收筒7通过限位罩8与底座12活动连接,回收筒7能够将使用后的针灸针进行回收,避免了针灸针的遗落。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吸盘10设置有四个,四个吸盘10通过第二支撑柱5两两对称,四个吸盘10均套接于支撑杆11的外表面,吸盘10能够使得本装置更加稳定地固定在理疗床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进行针灸治疗时,使用者可先转动转盘1,使转盘1沿着第一支撑柱4上的立柱2转动,当需要用到的针灸针转动到合适位置时,此时可从转盘1侧面的储针筒3内将针灸针从橡胶环301内部拔出,开始针灸治疗,当治疗完毕后,从皮肤内取出的针灸针可插进回收筒7的网格板6内,避免针灸针遗落在理疗床上,在将本装置使用完之后,可将本装置进行拆卸,此时先将位于顶部的转盘1从第一支撑柱4的立柱2上取下,再旋动位于第二支撑柱5正面的旋钮9,使得旋钮9背面的卡钉901从卡孔902中旋出,将第一支撑柱4从第二支撑柱5顶部的对接孔501中拔出,再将回收筒7从限位罩8内拿出,最后将底座12底部的吸盘10与理疗床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6)

1.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包括第一支撑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顶部焊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底部卡接有垫圈(201),所述立柱(2)的外表面套接有转盘(1),所述转盘(1)的顶部贯穿有圆孔(101),所述转盘(1)的侧面嵌入有储针筒(3),所述储针筒(3)的内壁粘接有橡胶环(301),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侧面焊接有毛巾架(13),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底部套接有第二支撑柱(5);
所述第二支撑柱(5)的正面贯穿有卡孔(902),所述卡孔(902)的内壁卡接有卡钉(901),所述卡钉(901)的正面套接有旋钮(9),所述第二支撑柱(5)的底部焊接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顶部粘接有限位罩(8),所述限位罩(8)的内部卡接有回收筒(7),所述回收筒(7)的内部粘接有网格板(6),所述底座(12)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底部套接有吸盘(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的内径与立柱(2)的外径相适配,所述转盘(1)与底座(12)互相平行,所述转盘(1)通过立柱(2)与第一支撑柱(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针筒(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储针筒(3)的孔径大小相等,多个所述储针筒(3)均贯穿于转盘(1)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外表面光滑,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剖视形状呈“矩形”,所述第一支撑柱(4)通过卡钉(901)与第二支撑柱(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筒(7)的深度为十五公分,所述回收筒(7)的内部镂空,所述回收筒(7)通过限位罩(8)与底座(12)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10)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吸盘(10)通过第二支撑柱(5)两两对称,四个所述吸盘(10)均套接于支撑杆(11)的外表面。
CN201922082933.0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10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2933.0U CN211610746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2933.0U CN211610746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0746U true CN211610746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6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8293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10746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07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0240A (zh) * 2021-09-03 2021-12-0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0240A (zh) * 2021-09-03 2021-12-0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
CN113730240B (zh) * 2021-09-03 2022-08-0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8912B (zh) 一种中医儿科治疗用针灸针盒
CN211610746U (zh) 一种中医针灸辅助台
CN214966415U (zh) 一种心血管临床穿刺装置
CN112472239A (zh) 一种心内科穿刺组件及心内科穿刺装置
CN203815871U (zh) 一种艾炷制备装置
CN213553693U (zh) 一种自动艾灸装置
CN220370188U (zh) 一种中医针灸理疗用温针装置
CN212382956U (zh) 一种中医针灸器
CN213031272U (zh) 一种针灸用设备存储盒
CN210330687U (zh) 一种心内科穿刺辅助定位装置
CN211675357U (zh) 一种带有净烟设备可艾灸多部位的艾灸装置
CN214916379U (zh) 一种中药敷药捣药装置
CN202620213U (zh) 温针灸器具
CN207734357U (zh) 艾灸按摩扶阳器
CN216570817U (zh) 一种温针治疗防烫伤装置
CN218010368U (zh) 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
CN211434151U (zh) 一种中医针灸取针器
CN203842020U (zh) 一种温针温灸器
JP2001204793A (ja) イルリガートル台
CN203885834U (zh) 一种多功能针灸定位装置
CN213099293U (zh) 一种中药熏蒸治疗下肢疼痛的装置
CN211610745U (zh) 一种中医针灸医疗送针器
CN214762216U (zh) 针灸盒
CN211214618U (zh) 积液抽吸固定器
CN214158277U (zh) 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