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8277U - 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58277U
CN214158277U CN202022450314.5U CN202022450314U CN214158277U CN 214158277 U CN214158277 U CN 214158277U CN 202022450314 U CN202022450314 U CN 202022450314U CN 214158277 U CN214158277 U CN 214158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baffle
handle
setting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503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玉权
肖鹏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4503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58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58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58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包括支撑架、万向轮、导向支柱、支撑杆、顶紧把手、加热底座、放药托盘、电源接口、开关、下固定主体、下加热软垫、上固定主体、上加热软垫、磁吸锁扣、固定把手、加药口、放药槽、挡板导轨、加药挡板和挡板把手,所述导向支柱设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杆插拔连接设于导向支柱上,所述顶紧把手螺纹连接设于导向支柱上且贯穿导向支柱设于支撑杆上,所述放药槽设于下固定主体上,所述挡板导轨设于下固定主体上且设于放药槽内,所述加药挡板插拔连接设于挡板导轨上。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可以固定患者患处并进行加热的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
背景技术
中医骨伤医疗多是采用药物敷治患处,利用药物促进人体机能以使患处快速生长恢复的一种治疗方式,最为常见的是将药物涂抹在患处然后再用纱布等医疗用品缠绕绑住,传统的上药方式是医护人员将药物搅拌均匀后,用勺子状物品将药物涂抹在患处再进行固定,采用这种方式涂抹的药物经常会在固定前便从患处脱落,既浪费了药物,又给医护人员增加工作难度,且药物在温热状态下可以促进人体的吸收,增加治疗的效果,采用传统的上药方式,药物在自然状态下很快就趋于外界温度,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传统上药方式药物容易脱落造成浪费的问题,在方便了医护人员工作的同时,可以对药物持续加热,使患者更容易吸收药物,具体是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可以固定患者患处并进行加热的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包括支撑架、万向轮、导向支柱、支撑杆、顶紧把手、加热底座、放药托盘、电源接口、开关、下固定主体、下加热软垫、上固定主体、上加热软垫、磁吸锁扣、固定把手、加药口、放药槽、挡板导轨、加药挡板和挡板把手,所述万向轮铰接设于支撑架上,所述导向支柱设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杆插拔连接设于导向支柱上,所述顶紧把手螺纹连接设于导向支柱上且贯穿导向支柱设于支撑杆上,所述加热底座设于支撑杆上,所述放药托盘设于加热底座上,所述电源接口设于加热底座上,所述开关设于加热底座上,所述下固定主体设于加热底座上,所述下加热软垫设于下固定主体上,所述上固定主体铰接设于下固定主体上,所述上加热软垫设于上固定主体上,所述磁吸锁扣设于上固定主体上,所述固定把手设于上固定主体上,所述加药口设于上固定主体上,所述放药槽设于下固定主体上,所述挡板导轨设于下固定主体上且设于放药槽内,所述加药挡板插拔连接设于挡板导轨上,所述挡板把手设于加药挡板上,所述支撑架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万向轮起到移动的作用,所述导向支柱起到导向和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杆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顶紧把首起到顶紧的作用,所述加热底座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放药托盘起到放置药物的作用,所述电源接口起到通电的作用,所述开关起到控制的作用,所述下固定主体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下加热软垫起到加热的作用,所述上固定主体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上加热软垫起到加热的作用,所述磁吸锁扣起到锁紧的作用,所述固定把手起到抓扶的作用,所述加药口起到加药的作用,所述放药槽起到放药的作用,所述挡板导轨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加药挡板起到阻隔的作用,所述挡板把手起到抓扶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设于万向轮和导向支柱之间,所述支撑杆设于导向支柱和加热底座之间,所述放药槽设于上固定主体和下固定主体之间,所述加药口设于上固定主体上且设于远离下固定主体的一侧,所述固定把手设于上固定主体上且设于靠近磁吸锁扣的测一侧,所述电源接口设于加热底座上且设于靠近开关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与导向支柱呈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杆与导向支柱呈平行设置,所述顶紧把手与导向支柱呈垂直设置,所述加热底座与支撑杆呈垂直设置,所述放药托盘与支撑杆呈垂直设置,所述固定把手与放药托盘呈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支柱呈一侧开口的圆柱体设置,所述支撑杆呈圆柱体设置,所述加热底座呈长方体设置,所述放药托盘呈一侧开口的长方体设置,所述下固定主体呈半圆柱体设置,所述上固定主体呈半圆柱体设置,所述上加热软垫呈半圆柱体设置,所述下加热软垫呈半圆柱体设置,所述加药口呈中空的长方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紧把手呈T型设置,所述下固定主体呈U型设置,所述上固定主体呈U型设置,所述上加热软垫呈U型设置,所述下加热软垫呈U型设置,所述固定把手呈U型设置,所述放药槽呈O型设置,所述挡板导轨呈O型设置,所述加药挡板呈O型设置,所述挡板把手呈U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设有四组,所述放药托盘设有两组,所述磁吸锁扣设有四组,所述两组磁吸锁扣设于上固定主体上,所述另两组磁吸锁扣设于下固定主体上,所述挡板导轨设有两组,所述挡板把手设有两组。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传统上药方式药物容易脱落造成浪费的问题,在方便了医护人员工作的同时,可以对药物持续加热,使患者更容易吸收药物,具体是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可以固定患者患处并进行加热的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架,2、万向轮,3、导向支柱,4、支撑杆,5、顶紧把手,6、加热底座,7、放药托盘,8、电源接口,9、开关,10、下固定主体,11、下加热软垫,12、上固定主体,13、上加热软垫,14、磁吸锁扣,15、固定把手,16、加药口,17、放药槽,18、挡板导轨,19、加药挡板,20、挡板把手。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包括活动件包括支撑架1、万向轮2、导向支柱3、支撑杆4、顶紧把手5、加热底座6、放药托盘7、电源接口8、开关9、下固定主体10、下加热软垫11、上固定主体12、上加热软垫13、磁吸锁扣14、固定把手15、加药口16、放药槽17、挡板导轨18、加药挡板19和挡板把手20,所述万向轮2铰接设于支撑架1上,所述导向支柱3设于支撑架1上,所述支撑杆4插拔连接设于导向支柱3上,所述顶紧把手5螺纹连接设于导向支柱3上且贯穿导向支柱3设于支撑杆4上,所述加热底座6设于支撑杆4上,所述放药托盘7设于加热底座6上,所述电源接口8设于加热底座6上,所述开关9设于加热底座6上,所述下固定主体10设于加热底座6上,所述下加热软垫11设于下固定主体10上,所述上固定主体12铰接设于下固定主体10上,所述上加热软垫13设于上固定主体12上,所述磁吸锁扣14设于上固定主体12上,所述固定把手15设于上固定主体12上,所述加药口16设于上固定主体12上,所述放药槽17设于下固定主体10上,所述挡板导轨18设于下固定主体10上且设于放药槽17内,所述加药挡板19插拔连接设于挡板导轨18上,所述挡板把手20设于加药挡板19上。
所述支撑架1设于万向轮2和导向支柱3之间,所述支撑杆4设于导向支柱3和加热底座6之间,所述放药槽17设于上固定主体12和下固定主体10之间,所述加药口16设于上固定主体12上且设于远离下固定主体10的一侧,所述固定把手15设于上固定主体12上且设于靠近磁吸锁扣14的测一侧,所述电源接口8设于加热底座6上且设于靠近开关9的一侧。
所述支撑架1与导向支柱3呈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杆4与导向支柱3呈平行设置,所述顶紧把手5与导向支柱3呈垂直设置,所述加热底座6与支撑杆4呈垂直设置,所述放药托盘7与支撑杆4呈垂直设置,所述固定把手15与放药托盘7呈平行设置。
所述导向支柱3呈一侧开口的圆柱体设置,所述支撑杆4呈圆柱体设置,所述加热底座6呈长方体设置,所述放药托盘7呈一侧开口的长方体设置,所述下固定主体10呈半圆柱体设置,所述上固定主体12呈半圆柱体设置,所述上加热软垫13呈半圆柱体设置,所述下加热软垫11呈半圆柱体设置,所述加药口16呈中空的长方体设置。
所述顶紧把手5呈T型设置,所述下固定主体10呈U型设置,所述上固定主体12呈U型设置,所述上加热软垫13呈U型设置,所述下加热软垫11呈U型设置,所述固定把手15呈U型设置,所述放药槽17呈O型设置,所述挡板导轨18呈O型设置,所述加药挡板19呈O型设置,所述挡板把手20呈U型设置。
所述万向轮2设有四组,所述放药托盘7设有两组,所述磁吸锁扣14设有四组,所述两组磁吸锁扣14设于上固定主体12上,所述另两组磁吸锁扣14设于下固定主体10上,所述挡板导轨18设有两组,所述挡板把手20设有两组。
具体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整个装置利用万向轮2推至患者身边,抓住顶紧手柄并转动,将顶紧把手5从导向支柱3上拧下,抓住支撑杆4沿着导向支柱3的方向上下移动,调整加热底座6的高度,使患者方便将腿部放在下固定主体10上,再将顶紧把手5反方向拧入导向支柱3,并最终顶紧支撑杆4使支撑杆4不会下滑,抓住固定把手15将上固定主体12沿着与下固定主体10铰接处的切线方向转动打开,让患者将腿部放到下加热软垫11上,使患处放置在放药槽17的位置处,再将上固定主体12反方向转动关闭,并在磁吸锁扣14的作用下与下固定主体10扣紧,使患者的腿部在上加热软垫13和下加热软垫11的夹紧下固定,医护人员再抓住挡板把手20将加药挡板19沿着挡板导轨18的方向插入挡板导轨18,使患者的腿部与放药槽17隔开,医护人员将药物放在放药托盘7上,在搅拌均匀后,将药从加药口16倒入放药槽17内,然后抓住挡板把手20将加药挡板19从挡板导轨18内抽出,使药物敷于患者的患处,此时打开加热底座6上的开关9,使上加热软垫13和下加热软垫11开始加热,从而对药物进行保温,实现让患者加快对药物的吸收,以上便是整个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的使用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万向轮、导向支柱、支撑杆、顶紧把手、加热底座、放药托盘、电源接口、开关、下固定主体、下加热软垫、上固定主体、上加热软垫、磁吸锁扣、固定把手、加药口、放药槽、挡板导轨、加药挡板和挡板把手,所述万向轮铰接设于支撑架上,所述导向支柱设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杆插拔连接设于导向支柱上,所述顶紧把手螺纹连接设于导向支柱上且贯穿导向支柱设于支撑杆上,所述加热底座设于支撑杆上,所述放药托盘设于加热底座上,所述电源接口设于加热底座上,所述开关设于加热底座上,所述下固定主体设于加热底座上,所述下加热软垫设于下固定主体上,所述上固定主体铰接设于下固定主体上,所述上加热软垫设于上固定主体上,所述磁吸锁扣设于上固定主体上,所述固定把手设于上固定主体上,所述加药口设于上固定主体上,所述放药槽设于下固定主体上,所述挡板导轨设于下固定主体上且设于放药槽内,所述加药挡板插拔连接设于挡板导轨上,所述挡板把手设于加药挡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于万向轮和导向支柱之间,所述支撑杆设于导向支柱和加热底座之间,所述放药槽设于上固定主体和下固定主体之间,所述加药口设于上固定主体上且设于远离下固定主体的一侧,所述固定把手设于上固定主体上且设于靠近磁吸锁扣的测一侧,所述电源接口设于加热底座上且设于靠近开关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导向支柱呈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杆与导向支柱呈平行设置,所述顶紧把手与导向支柱呈垂直设置,所述加热底座与支撑杆呈垂直设置,所述放药托盘与支撑杆呈垂直设置,所述固定把手与放药托盘呈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柱呈一侧开口的圆柱体设置,所述支撑杆呈圆柱体设置,所述加热底座呈长方体设置,所述放药托盘呈一侧开口的长方体设置,所述下固定主体呈半圆柱体设置,所述上固定主体呈半圆柱体设置,所述上加热软垫呈半圆柱体设置,所述下加热软垫呈半圆柱体设置,所述加药口呈中空的长方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把手呈T型设置,所述下固定主体呈U型设置,所述上固定主体呈U型设置,所述上加热软垫呈U型设置,所述下加热软垫呈U型设置,所述固定把手呈U型设置,所述放药槽呈O型设置,所述挡板导轨呈O型设置,所述加药挡板呈O型设置,所述挡板把手呈U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设有四组,所述放药托盘设有两组,所述磁吸锁扣设有四组,其中两组磁吸锁扣设于上固定主体上,另两组磁吸锁扣设于下固定主体上,所述挡板导轨设有两组,所述挡板把手设有两组。
CN202022450314.5U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 Active CN214158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0314.5U CN214158277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0314.5U CN214158277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58277U true CN214158277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8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50314.5U Active CN214158277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58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8912B (zh) 一种中医儿科治疗用针灸针盒
CN214158277U (zh) 一种中医骨伤医疗用上药器
CN210078302U (zh) 一种中医针灸用保暖罩
CN206372280U (zh) 旋转磁疗艾灸仪
CN203790173U (zh) 输液护理床
CN108272626A (zh) 一种方便艾灸的艾灸床
CN213490738U (zh) 针灸用消毒治疗装置
CN213640799U (zh) 一种口腔医学治疗辅助工具
CN211884579U (zh) 一种自消毒针灸收纳盒
CN220459415U (zh) 一种消化内镜配件置放架
CN211023765U (zh) 一种硬膜外麻醉护理器械盒
CN209156562U (zh) 一种中医用针灸针清洗装置
CN108814764B (zh) 一种实验动物保留灌肠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405242U (zh) 一种艾灸辅助装置
CN204192746U (zh) 一种麻醉科专用托盘
CN220695533U (zh) 一种熏蒸装置
CN214969035U (zh) 一种中医针灸针存放盒
CN214632349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中医用针灸盒
CN109821038A (zh) 一种中医内科医疗用针灸辅助装置
CN212382736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锐器收纳装置
CN211434151U (zh) 一种中医针灸取针器
CN220641029U (zh) 一种针灸收纳盒
CN214596500U (zh) 一种温针灸辅助装置
CN213788855U (zh) 一种康复科用便携式针灸盒
CN213851380U (zh) 一种皮肤美容用冰敷麻醉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