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9839U - 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9839U
CN211609839U CN202020157728.6U CN202020157728U CN211609839U CN 211609839 U CN211609839 U CN 211609839U CN 202020157728 U CN202020157728 U CN 202020157728U CN 211609839 U CN211609839 U CN 211609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table
linear sliding
shielding
ray
adap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77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鄢梦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tai Imag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tai Imag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tai Imag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tai Imag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577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9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9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9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现有X射线设备存在焦点外射线、准直器漏射线等因素导致的受检者照射野之外的射线,导致降低图像对比度且对被受检者产生额外照射,此外现有防护装置使用方式单一,难以卧站位通用。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座、多自由度支架和屏蔽体,多自由度支架可拆卸连接在支撑座上,多自由度支架上设置有屏蔽体,屏蔽体包括支撑板、N个升降控制组件和N个遮挡片,支撑板竖直设置在多自由度支架的一侧,支撑板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窗口,N个遮挡片布置在窗口上,N个遮挡片之间形成有与X射线球管相配合的X射线用穿过口。本实用新型用于拍摄X光片。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防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X射线摄影和透视实践中,由于X射线设备的特点,存在焦点外射线、准直器漏射线等因素导致的受检者照射野之外的射线,这些辐射对于成像无益甚至降低图像对比度,但会对被受检者产生额外照射。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ZL201620913506.6“全自动X射线防护仪”是一种与球管在上下方向同步移动的防护设施,但球管的照射野的大小在上下方向调整时,防护仪并不能自动调节。此外,X射线检查中照射野的大小在上下和左右方向均随时调节,目前的防护仪均无法实现与X射线照射野的自适应调节。同时,X射线检查的大多数体位是卧位,目前缺少用于卧位X射线检查的辐射防护。
因此,为了提高X射线检查的效率,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急需一种全自动的既能用于立位又能用于卧位的自适应X射线防护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包括支撑座、多自由度支架和屏蔽体,所述多自由度支架可拆卸连接在支撑座上,多自由度支架上设置有屏蔽体,屏蔽体包括支撑板、N个升降控制组件和N个遮挡片,支撑板竖直设置在多自由度支架的一侧,支撑板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窗口,N个遮挡片布置在窗口上,N个遮挡片之间形成有与X射线球管相配合的X射线用穿过口,N个升降控制组件布置在支撑板上,每个升降控制组件对应设置有一个遮挡片,升降控制组件包括电机、齿轮、齿条、辊轴、限位套、支撑杆和弹性绳,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齿轮,限位套设置在支撑板上,齿条穿设在限位套内,齿条的两侧与限位套滑动配合,齿条的一端与齿轮相啮合,齿条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遮挡片相配合的辊轴,支撑杆设置在电机上,每个遮挡片的一端设置在窗口的边缘处,每个遮挡片的另一端绕过辊轴与弹性绳的一端相连接,弹性绳的另一端与支撑杆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多自由度支架包括第一直线滑台、第二直线滑台和第三直线滑台,第一直线滑台、第二直线滑台和第三直线滑台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一直线滑台和第二直线滑台均水平设置,第一直线滑台与支撑座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第一直线滑台和第二直线滑台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第二直线滑台固定安装在第一直线滑台的移动端上,第三直线滑台竖直设置在第二直线滑台上,第三直线滑台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二直线滑台的移动端上,第三直线滑台的移动端上固定安装有屏蔽体。
作为优选方案:支撑座包括脚踏板和立柱,立柱竖直设置在脚踏板上,立柱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在脚踏板上,立柱的顶端与第一直线滑台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立柱为伸缩式柱体。
作为优选方案:立柱的顶端加工有卡槽,第一直线滑台的底部加工有凸起,凸起可拆卸连接在卡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当支撑板为矩形板体时,N的取值为4,四个遮挡片的形状均为梯形。
作为优选方案:齿条靠近辊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框与辊轴相连接,连接框包括条形板和两个侧板,条形板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一个侧板,齿条的端部与条形板的中部固定连接,辊轴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侧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每个万向轮均为锁止式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调节方式快速且灵活,通过支撑座、多自由度支架和屏蔽体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受检者不同部位的拍摄,同时能够根据拍摄部位的不同及时调节屏蔽体的位置以及相应调整露出待拍摄的面积,能够对临床实践中受检者仰卧位和站立位进行屏蔽防护。
二、本实用新型能够配合单立柱、双立柱或其他相关X射线拍摄设备进行遮蔽防护效果,具有通用性。
三、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提高了检查效率,避免不当遮挡浪费时间,提高了临床工作中受检者的流通量。
四、本实用新型实现受检者个性化适配的屏蔽防护,提高了放射防护水平。
五、本实用新型用于X射线摄影或透视检查中当受检者处于立位或者卧位状态下的辐射防护,既能够与X射线球管在人体长轴方向跟踪移动,又能够根据X射线球管准直范围的大小对应调节屏蔽体的X射线用穿过口大小,从而提高X射线检查的效率,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自由度支架和屏蔽体之间连接关系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板、升降控制组件和遮挡片之间连接关系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如下:
1-支撑座;2-连接带;2-1-背带;2-2-肩带;2-3-前带;2-4-横带;3-多自由度支架;3-1-第一直线滑台;3-2-第二直线滑台;3-3-第三直线滑台;4-屏蔽体;5-压力传感器;6-X射线用穿过口;8-支撑板;9-升降控制组件;9-1-电机;9-2-齿轮;9-3-齿条;9-4-辊轴;9-5-限位套;9-6-支撑杆;9-7-弹性绳;10-遮挡片;11-立柱;12-收放锁扣;13-第一拉力传感器;15-万向轮;16-连接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支撑座、多自由度支架3和屏蔽体4,所述多自由度支架3可拆卸连接在支撑座上,多自由度支架3上设置有屏蔽体4,屏蔽体4包括支撑板8、N个升降控制组件9和N个遮挡片10,支撑板8竖直设置在多自由度支架3的一侧,支撑板8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窗口,N个遮挡片10布置在窗口上,N个遮挡片10之间形成有与X射线球管相配合的X射线用穿过口6,N个升降控制组件9布置在支撑板8上,每个升降控制组件9对应设置有一个遮挡片10,升降控制组件9包括电机9-1、齿轮9-2、齿条9-3、辊轴9-4、限位套9-5、支撑杆9-6和弹性绳9-7,所述电机9-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8上,电机9-1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齿轮9-2,限位套9-5设置在支撑板8上,齿条9-3穿设在限位套9-5内,齿条9-3的两侧与限位套9-5滑动配合,齿条9-3的一端与齿轮9-2相啮合,齿条9-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遮挡片10相配合的辊轴9-4,支撑杆9-6设置在电机9-1上,每个遮挡片10的一端设置在窗口的边缘处,每个遮挡片10的另一端绕过辊轴9-4与弹性绳9-7的一端相连接,弹性绳9-7的另一端与支撑杆9-6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其他所有组件均选用用于与X射线球管拍摄配合的非金属材料,同时能够确保成像区域内无金属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遮挡片10的材料为现有防辐射的材料,优选为制造电磁辐射屏蔽服的原材料,采用金属纤维和纺织纤维混织形成的柔性片体。
本实施方式中齿条9-3的两侧与限位套9-5滑动配合,如此设置既能够确保限位套9-5用于固定齿条9-3的作用,还能够确保齿条9-3的上下移动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杆9-6上加工有配合齿条9-3的通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多自由度支架3包括第一直线滑台3-1、第二直线滑台3-2和第三直线滑台3-3,第一直线滑台3-1、第二直线滑台3-2和第三直线滑台3-3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一直线滑台3-1和第二直线滑台3-2均水平设置,第一直线滑台3-1与支撑座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第一直线滑台3-1和第二直线滑台3-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第二直线滑台3-2固定安装在第一直线滑台3-1的移动端上,第三直线滑台3-3竖直设置在第二直线滑台3-2上,第三直线滑台3-3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二直线滑台3-2的移动端上,第三直线滑台3-3的移动端上固定安装有屏蔽体4。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直线滑台3-1、第二直线滑台3-2和第三直线滑台3-3均为现有直线运动滑台,三者结构相同,均包括直线导轨、滚珠丝杠、滑块、滚珠丝杆支撑座、膜片联轴器、光电开关和伺服电机,第一直线滑台3-1、第二直线滑台3-2和第三直线滑台3-3的工作过程与现有直线运动滑台的工作过程相同。其中滑块为第一直线滑台3-1的移动端,同理于第二直线滑台3-2和第三直线滑台3-3的移动端。
进一步的,第一直线滑台3-1、第二直线滑台3-2和第三直线滑台3-3的设置长度关系依据配用的X射线设备的类型相关,第三直线滑台3-3的长度大于第一直线滑台3-1,第一直线滑台3-1的长度决定屏蔽体4靠近或远离X射线设备中探测器的距离的远近,第二直线滑台3-2的长度屏蔽体4横向移动的范围第三直线滑台3-3,第三直线滑台3-3的长度大于第二直线滑台3-2,以扩展屏蔽体4从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范围。
本实施方式中多自由度支架3为三自由度支架,第一直线滑台3-1、第二直线滑台3-2和第三直线滑台3-3相互配合实现屏蔽体4的三个方向的运动,三个方向的运动分别为三坐标系中X轴、Y轴和Z轴的三个方向的运动,增强屏蔽体4移动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本实施方式中其他现有的三自由度的直线导轨滑台模组也可替换多自由度支架3。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的进一步限定,支撑座包括脚踏板1和立柱11,立柱11竖直设置在脚踏板1上,立柱11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在脚踏板1上,立柱11的顶端与第一直线滑台3-1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对应不设有踏板的X射线设备来说,支撑座的脚踏板1用于为受检者提供踩踏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的进一步限定,立柱11为现有伸缩式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的进一步限定,立柱11的顶端加工有卡槽,第一直线滑台3-1的底部加工有凸起,凸起可拆卸连接在卡槽内。
进一步的,立柱11为伸缩柱体,现有伸缩柱体即可。立柱11的顶部加工有卡槽,多自由度支架3的底部加工有凸起,凸起设置在卡槽内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他卡接或插接方式可拆卸连接也可替换。
进一步的,凸起和卡槽之间通过螺栓或螺母相配合实现进一步稳定连接的效果。
进一步的,立柱11的侧面加工有连接部,连接部具体优选为连接孔,用于卧位时与扫描床板的侧部相连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座、多自由度支架3和屏蔽体4相配合的卧式使用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的进一步限定,当支撑板8为矩形板体时,N的取值为4,四个遮挡片10的形状均为梯形。
本实施方式中当支撑板8为圆形板体时,N个遮挡片10相互配合的总形状与支撑板8的形状相配合。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N个遮挡片10组成的形状与支撑板8上窗口相配合形成X射线用穿过口6,X射线用穿过口6为面积可调的开口,其在N个遮挡片10的作用下实现裸露面积可调的效果,当支撑板8为矩形板体,其厚度方向加工的窗口为矩形口时,N的取值为四个为宜,四个遮挡片10组成形状与矩形口的形状相配合,每个遮挡片10为梯形片体,每个遮挡片10的长边与矩形口固定连接,每个遮挡片10的短边在升降控制组件9控制下作出卷曲和展开动作,当四个遮挡片10通过各自对应的升降控制组件9连续卷曲时,X射线用穿过口6逐渐扩大,当遮挡片10通过各自对应的升降控制组件9连续展开时,X射线用穿过口6逐渐缩小。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的进一步限定,齿条9-3靠近辊轴9-4的一端通过连接框16与辊轴9-4相连接,连接框16包括条形板和两个侧板,条形板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一个侧板,齿条9-3的端部与条形板的中部固定连接,辊轴9-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侧板上。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的进一步限定,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15,每个万向轮15均为锁止式万向轮。
本实施方式中万向轮15为现有产品,优选为带有锁止作用的锁止式万向轮,便于实现本实用新型在要求位置上停止并控位的效果。
升降控制组件9的控制遮挡片10的工作过程为:
当X射线用穿过口6进行裸露面积缩小处理时,以处于支撑板8顶部的升降控制组件9为例,该升降控制组件9的控制过程为:启动电机9-1,齿轮9-2转动带动齿条9-3竖直向下移动,齿条9-3向下移动带动辊轴9-4向下移动,辊轴9-4滚动带动遮挡片10朝向X射线球管一侧的面积增大,遮挡片10朝向探测器的面积减小,弹性绳9-7逐渐伸长,同理于其他升降控制组件9的操作过程,多个遮挡片10在各自对应的升降控制组件9的控制下相互配合使X射线用穿过口6的裸露面积逐渐缩小,以适应实时拍摄要求。
当X射线用穿过口6进行裸露面积扩大处理时,以处于支撑板8顶部的升降控制组件9为例,该升降控制组件9的控制过程为:电机9-1反转,齿轮9-2转动带动齿条9-3竖直向上移动,齿条9-3向下移动带动辊轴9-4向上移动,同时配合弹性绳9-7的回复力,辊轴9-4滚动带动遮挡片10朝向X射线球管一侧的面积减小,遮挡片10朝向探测器的面积增大,同理于其他升降控制组件9的操作过程,多个遮挡片10在各自对应的升降控制组件9的控制下相互配合使X射线用穿过口6的裸露面积逐渐增大,以适应实时拍摄要求。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用于控制各个电机9-1的启动和正反转,从而实现X射线用穿过口6的裸露面积与X射线球管的拍摄面积实时配合的过程。控制器控制电机9-1的工作过程与现有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过程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还包括连接带2,脚踏板1顶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多自由度支架3可拆卸连接在脚踏板1上,连接带2的两端设置在脚踏板1和多自由度支架3之间,脚踏板1的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连接带2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脚踏板1、连接带2和拉力传感器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卧位状态下的负重状态,实现站位负重的模仿效果,使在非负重状态下无法显示的脊柱、下肢关节或其他负重状态下的影像表现疾病能够在卧位施压状态下重现并拍摄,以利于疾病的检出和诊断。其他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九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压力传感器5和拉力传感器配合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并处理压力传感器5的压力信号,控制器用于接收并处理拉力传感器的拉力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九或十的进一步限定,脚踏板1为矩形板,脚踏板1的顶部安装有与压力传感器5相配合的数字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九、十或十一的进一步限定,连接带2包括两个单体带,每个单体带两端分别与多自由度支架3和支撑座相连接,每个单体带包括背带2-1、肩带2-2和前带2-3,所述背带2-1、肩带2-2和前带2-3依次连接为一体,两个单体带之间通过横向带9相连接,每个单体带上设置有收放锁扣12,每个单体带上设置有第一拉力传感器13。收放锁扣12为现有产品,用于收放单体带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拉力传感器13配合设置有施力计,对于无法站立的受检者来说,通过施力计施加其站立时体重的数值相等的拉力即可,通过第一拉力传感器13反应实时施加拉力值以确保施加力值与站立时体重的数值相等,确保达到施力数值时进行拍摄。
进一步的,拉力传感器的设置个数为两个,即为两个第二拉力传感器,两个第二拉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各自对应的前带2-3上。当设置有两个第二拉力传感器时,每个单体带上施加的拉力值为受检者站立时体重的数值的一半。
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背带2-1之间设置有横带2-4。增强两个背带2-1设置位置的稳定性,防止两个单体带相对位置移动,防止单体带从受检者身上脱落。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九、十、十一或十二的进一步限定,连接带2包括两个单体带,每个单体带两端分别与多自由度支架3和支撑座相连接,每个单体带包括背带2-1、肩带2-2和前带2-3,所述背带2-1、肩带2-2和前带2-3依次连接为一体,两个单体带之间通过横向带9相连接,每个单体带上设置有收放锁扣12,两个单体带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拉力传感器。
本实施方式中拉力传感器的设置个数为一个,即为一个第二拉力传感器。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拉力传感器13配合设置有施力计,对于无法站立的受检者来说,通过施力计施加其站立时体重的数值相等的拉力即可,通过第一拉力传感器13反应实时施加拉力值以确保施加力值与站立时体重的数值相等,确保达到施力数值时进行拍摄。
进一步的,当拉力传感器的设置个数为一个,即为一个第二拉力传感器时,两个单体带上施加的总拉力值为受检者站立时体重的数值。
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背带2-1之间设置有横带2-4。增强两个背带2-1设置位置的稳定性,防止两个单体带相对位置移动,防止单体带从受检者身上脱落。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九、十、十一、十二或十三进一步限定,本实用新型为X射线设备的辅助装置,能够在受检者仰卧位时提供与站立位时相同的受力,以便于实现站立位时病变状态的准确X光片的拍摄,有助于很多疾病的确诊。同时,支撑座处设置的压力传感器5,来测量负重位时足底压力的分布,既能获得负重位的影像学资料,同时也获得足压力分布的特点,两方面数据的结合有助于对扁平足、踇外翻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多方面的数据和图像支持。因此,X射线设备辅助装置的应用,能够大大拓展现有X射线设备检查项目,丰富影像学诊断信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支持。
本实用新型的X射线设备辅助装置是根据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诊断的需要而设计的,当处于卧位检测时,前带2-3从支撑座上拆卸下来,绕过受检者的足底后与背带2-1相连接,通过背带2-1、肩带2-2和前带2-3的连接,对足部施加与体重或压力相同的压力,以达到与受检者站立负重位相同效果的医学影像检查辅助器具。
所述X射线设备辅助装置用于X光片拍摄过程中对受检者在仰卧位时提供负重,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支撑座,一部分是连接带2。
支撑座使用高强度、低密度非金属材料制成,既可在成像中不产生明显的线束硬化伪影,也可以在成像中不产生磁敏感伪影。支撑座呈“L”型,为一化设计,有利于受检者负重位状态下保持足底踏板的垂直和稳定。支撑座上可以设置体重或压力计,以便于控制受检者负重的程度,也可以配置压力传感器5来测量足底压力的分布特点。同时,也可以配置连接带2上的收放锁扣12,以根据需要调整连接带2的拉力。
前带2-3是提供身体负重的拉力传送组件。一端固定在支撑座上,一端位于受检者肩部。与前带2-3相连接的肩带2-2为宽带,用于配合肩部设置,以增加受检者的舒适感和耐受时间,左右两条单体带之间有横带2-4,其为一种跨接带,横带2-4的设置是为了保持连接带2的稳定性。连接带2中间设有拉力调节组件,以根据临床需要调整连接带的拉力,同时,可以配置拉力计来显示所施加的拉力,从而取代支撑座处的体重或压力计。
进一步的,选择低密度、高强度的聚酯材料制作支撑座,做成一体化的“L”型相互垂直的平板。选用伸缩性小、强度高、密度低的材料做成条带或连接带,肩带2-2制作成适合肩宽的片状结构,采用柔软、透气、易清洗材料。在负重装置安装时,连接带2与支撑座中部固定在一起,在相应位置装好收放锁扣12和压力传感器5、体重或压力计或拉力计。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X光片拍摄过程中,当病人处于仰卧位时,形成与站立位时相类似的脊柱和下肢负重状态的辅助装置,是独立于成像主设备的附加装置。某些疾病在非负重状态下无法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仰卧位病人一种负重状态,以利于疾病的检出和诊断。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是独立于X射线设备之外的辅助装置。X射线设备中,有一个供病人仰卧位检查的扫描床,但病人只能呈自然的卧位状态,无法呈现出站立位时脊柱、下肢关节等负重状态下的影像学表现,故而有些病变如椎间盘凸出、脊柱侧弯、脊柱滑脱、踇外翻、扁平足等无法显示或无法显示其严重程度。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为病人提供一个仰卧位的负重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检出和诊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多自由度支架(3)和屏蔽体(4),所述多自由度支架(3)可拆卸连接在支撑座上,多自由度支架(3)上设置有屏蔽体(4),屏蔽体(4)包括支撑板(8)、N个升降控制组件(9)和N个遮挡片(10),支撑板(8)竖直设置在多自由度支架(3)的一侧,支撑板(8)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窗口,N个遮挡片(10)布置在窗口上,N个遮挡片(10)之间形成有与X射线球管相配合的X射线用穿过口(6),N个升降控制组件(9)布置在支撑板(8)上,每个升降控制组件(9)对应设置有一个遮挡片(10),升降控制组件(9)包括电机(9-1)、齿轮(9-2)、齿条(9-3)、辊轴(9-4)、限位套(9-5)、支撑杆(9-6)和弹性绳(9-7),所述电机(9-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8)上,电机(9-1)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齿轮(9-2),限位套(9-5)设置在支撑板(8)上,齿条(9-3)穿设在限位套(9-5)内,齿条(9-3)的两侧与限位套(9-5)滑动配合,齿条(9-3)的一端与齿轮(9-2)相啮合,齿条(9-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遮挡片(10)相配合的辊轴(9-4),支撑杆(9-6)设置在电机(9-1)上,每个遮挡片(10)的一端设置在窗口的边缘处,每个遮挡片(10)的另一端绕过辊轴(9-4)与弹性绳(9-7)的一端相连接,弹性绳(9-7)的另一端与支撑杆(9-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自由度支架(3)包括第一直线滑台(3-1)、第二直线滑台(3-2)和第三直线滑台(3-3),第一直线滑台(3-1)、第二直线滑台(3-2)和第三直线滑台(3-3)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一直线滑台(3-1)和第二直线滑台(3-2)均水平设置,第一直线滑台(3-1)与支撑座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第一直线滑台(3-1)和第二直线滑台(3-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第二直线滑台(3-2)固定安装在第一直线滑台(3-1)的移动端上,第三直线滑台(3-3)竖直设置在第二直线滑台(3-2)上,第三直线滑台(3-3)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二直线滑台(3-2)的移动端上,第三直线滑台(3-3)的移动端上固定安装有屏蔽体(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座包括脚踏板(1)和立柱(11),立柱(11)竖直设置在脚踏板(1)上,立柱(11)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在脚踏板(1)上,立柱(11)的顶端与第一直线滑台(3-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立柱(11)为伸缩式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立柱(11)的顶端加工有卡槽,第一直线滑台(3-1)的底部加工有凸起,凸起可拆卸连接在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支撑板(8)为矩形板体时,N的取值为4,四个遮挡片(10)的形状均为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齿条(9-3)靠近辊轴(9-4)的一端通过连接框(16)与辊轴(9-4)相连接,连接框(16)包括条形板和两个侧板,条形板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一个侧板,齿条(9-3)的端部与条形板的中部固定连接,辊轴(9-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侧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15),每个万向轮(15)均为锁止式万向轮。
CN202020157728.6U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 Active CN211609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7728.6U CN211609839U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7728.6U CN211609839U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9839U true CN211609839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1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7728.6U Active CN211609839U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9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10152A1 (en) Radiation shielding for tomographic scanners
US20160029980A1 (en) Movable shield for reducing radiation exposure of medical personnel
US5780855A (en) Gamma camera with an improved patient carrier bed
CN109788912B (zh) 用于医学成像的台系统
JP7297835B2 (ja) 被検体搬送具
KR102022477B1 (ko) 방사선영상 촬영을 위한 검사용 카세트 트레이 일체형 병실 침대
US6902320B2 (en) Patient table with cantilevered radiolucent pallet
KR101457099B1 (ko) 의료용 3d 디지털 방사선 촬영 시스템의 튜브 지지대, 메인 구동부 및 이를 이용한 촬영 포지션 조정 방법
CN211609839U (zh) 一种自适应x射线屏蔽防护装置
WO2017200507A1 (en) Multisensor digital x-ray receiver and pyramid-beam x-ray tomograph equipped with such receiver
Ishita et al. Inaccurate table height setting affects the organ-specific radiation dose in computed tomography
US7168854B2 (en) Examination table providing x-ray imaging
CN212489931U (zh) 一种基于放射拍片用的辅助装置
CN216495366U (zh) 一种放射科胸片拍摄用防护结构
Jaffray et al. Volumetric cone-beam CT system based on a 41x41 cm2 flat-panel imager
CN220385081U (zh) 一种ct检查用防辐射装置
CN107137105B (zh) 婴儿胸部x线摄片防护架
CN215227772U (zh) 一种影像科ct检查头托
CN214180431U (zh) 一种放射科用影像防护装置
JP3727549B2 (ja) X線写真撮影台用フィルムカセットトレイ及びそれを備えたx線写真撮影台装置
JPH0647040A (ja) X線撮影用寝台
CN220236897U (zh) 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
CN112617880B (zh) 一种x光机拍片体位姿势摆放辅助器
CN212623539U (zh) 一种医学影像投影装置
CN217090752U (zh) 腰椎斜位x线摄影辅助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